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虛心實腹與空腹高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虛極靜笃,神明自生”,學佛學禅宗的人,想一念不生,如果工夫不到,做不到一念不生啊!禅宗祖師罵人,講那些狂妄口頭禅的人是“空腹高心”,怎麼能學禅?“空腹高心”是引用老子兩句話,反轉來罵人,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念頭空了是虛其心;實其腹,氣就會回轉來,氣住脈停了嘛。

所以禅宗祖師罵人是隱語,“空腹高心”是氣也沒有住,思想就在腦子裡轉,妄念停不了。氣在上面,妄念沉不下來,所以就睡不著,失眠就是因為氣在上面,不是血壓高,不是血在上面,血壓可能還低呢!血壓跟氣兩個又是兩路走法。

所以這個時候假設虛其心,實其腹,那就是老子所講的“虛極靜笃”,禅宗講的“悟道”。道家沒有講你悟不悟,道家用“神明自生”,就是佛悟的境界,你的智慧不曉得哪裡來,是自然而至。所以先見之明都會有,是我們自性本來有的靈光現前。

坎離兩卦,坎離分別代表水火。在《易經》卦名當中,水火是既濟,既濟是好的;顛倒過來火水就未濟,未濟是不好。那麼,什麼是水火既濟呢?我們看到做飯燒茶,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燒,就是好的。火在上面燒,水在下面毫無用處,這個是很簡單的物理,要懂得。

所以,諸位修道打坐,上面的頭腦“嗡嗡”地發熱,紅光滿面,心思不定,妄念不斷,就是火在上面,水在下面,這是氣虛。所以老子講,“虛其心,實其腹”,這就是火下降了。

因此禅宗祖師利用老子這兩句話罵人,說有些人沒有悟道,自己以為悟道,就是“空腹高心”,剛好與老子這個話相反。上面妄念不能停,就是心火不能下降;精氣神不能歸元,就是坎水不能歸元。念多就是虛火,心不清淨。佛經經常用清淨圓明,就是代表取坎填離這個道理,要心境凝定,元氣才充盈。

我們的“坎”中有至陽之氣,先要把這個氣控制住,呼吸之氣不動了,思想也就凝定了。所以人睡不著時,呼吸更厲害,越生氣越睡不著!睡不著,氣更大。當氣真凝定了,不呼也不吸,思想就控制住了。禅宗祖師罵人“空腹高心”,說你元氣不能歸元,肚子裡空空的,都在腦子裡思想,這還能夠得定嗎?這一句話是根據老子說的“虛其心,實其腹”而來,如果頭腦空靈,元氣充實,思想自然就寧定了。

這裡他拿兩個卦來代表,離中虛,就是說思想周流六虛,亂跑;坎中滿,坎卦是中間充實,等到我們生命中元陽之炁發動的時候,思想就不起了。如果一個念頭都沒有,那不是變成死人了嗎?不會,那只是平常的思想沒有了,先天的靈感反而超越了現在的思想,反而什麼都知道,普通叫做神通,神而通之。

所以要得坎中先天至陽之氣才可以,他說這個氣不來,“無以制之”,制伏不住這個思想、妄想。我們要注意哦!有些人打坐修道氣機也發動了,肚子也鼓得很大,身體上的氣也很充滿了,以為這個是“先天至陽之炁”,不是的。“先天至陽之炁”是無形無相的,那又是另一種境界,不是這個呼吸之氣。

換一句話說,當這個肉體上“先天至陽之炁”來了,女的不管你多大年紀,又變回十二歲以前的樣子,男的變回童子之體。到這個時候,身心的感受沒有了,這個肉體上不呼吸了,用燈草或一根雞毛放在鼻孔下也不動;可是他皮膚還在呼吸,不過感覺不出來。這個時候用腦電波、心電圖做檢查,心電圖不會起伏,完全平靜了。這個時候是“先天至陽之炁”,所以無形無相。

《我說參同契》

貢高在佛經上比較少見到,祖師的語錄中常用。什麼叫貢高?貢是形容詞,同拱。貢高是自以為了不起。

《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人要做到虛心實腹,這有好幾層意思。依禅定功夫來說,虛心是沒有雜念,頭腦和心髒部位沒有雜念。實腹是禅定三禅境界的氣住脈停,道家所謂的三丹田充滿(頭腦是上丹田,心口是中丹田,小腹是下丹田)。

另一個道理,思想空靈,只要飯吃得飽,沒別的要求,這是凡夫的世間法。與虛心實腹相反的,是禅宗祖師罵人的話“空腹高心”,說人氣往上提,思想不定,多心懷疑,搬弄是非,心氣浮在上面,三丹田空空的,定不住。

《維摩诘的花雨滿天》

老子所講的“虛其心,實其腹”就沒有它的事實根據嗎?其實,老子講的是修養上的真實功夫,絕對是真有其事。但它的先決條件,便是從無欲虛心入門。一個人如能真做到“離情棄欲”,心如止水澄波,那麼,自然而然就可達到呂純陽《百字銘》的修養境界了: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事實上,難就難在無欲與虛心。正因為不能無欲,因此老子才教人一個消極的辦法,只好盡量避免,“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能夠利用消極的辦法做到也就不錯。然後再求虛心,自然可以充實內體。養之既久,也就自然可以“弱其志,強其骨”了。如果有心求之,早已背道而馳,違反“道法自然”的原則了。

因此唐宋以後禅宗大師們呵斥狂妄之徒的習慣語,便反用老子所說的“虛心實腹”,認為是 “空腹高心”之輩,不足以言了。其實,要明白老子的“虛其心,實其腹”的真實功夫,不如引用孟子的“其生色也,猝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最為確實。

《老子他說》

 

上一篇:夢唯:感恩修行
下一篇:南懷瑾:自己臨終如何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