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12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現在開始講,這是正講到參與這個法會的十方來的大菩薩,他們鹹遵普賢大士之德,這是一個總的內容。這裡面具體的情況,就講到他們在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在許多許多世界示現成佛。八相,現在我們講到第七相「轉法輪」。佛之出興於世,這大事因緣,這個因緣最主要的是什麼?就是要度眾生,不然佛成佛與眾生無關,所以眾生可以因此而得度。如何來度眾生?就需要靠佛來弘法,廣說種種的妙法,把眾生震醒,覺悟。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可以說是一個核心。這些諸大菩薩為什麼到十方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主要也是到十方世界去示現轉妙法輪。因此在文中這一段也是最長,比其余各項談得長。經文說,「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到最後第八相,就是「而現滅度」為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的內容。天人就指天道的人,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中所生的人就稱為天人。天道中這些人他們都(歸是歸敬)投到佛門、歸到佛門來,恭敬叫歸,仰是欽仰、仰慕,天人都恭敬、歸依。

  這裡引了兩個經文,一個是論,一個是經。頭一個是論,《大智度論》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五十七日不說法。實際,這裡說得簡單一點,佛一成佛之後,在頭三個七天裡頭大說《華嚴經》,八十多卷《華嚴》就是在佛成佛三七日裡頭說的。但是這些聲聞、緣覺的弟子,阿羅漢都如聾如盲,沒有領會。所以底下就是《大智度論》所講的,一直到五十七日還是沒有說法。佛就自己說,「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這些大阿羅漢都不能知,眾生更是無法知。一切眾生因為「縛著世法」,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捆住,著是自己在那執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還不如入涅盤。這是釋迦牟尼佛當時,也是示現。這個時候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佛就默然受請,後來就說阿含,說小乘法。因為《法華》是最後說,《華嚴》是最初說,如太陽一樣,太陽剛出來的時候,直照到高山的頂上,等太陽要落山、下去的時候,又是直照在高山頂上。所以一頭一尾說的是最高的法。這是不得已來說阿含,然後一共是五時說法,說方等、說般若,最後說到法華、涅盤,這個時候把大家已經提高了。《法華經》也是記載這個事情,當時因為佛默然不說,天王、菩薩,「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來頂禮,「請我轉法輪」,這個我是釋迦摩尼佛說的,請釋迦牟尼佛轉法輪。

  「法輪」,這兩個字什麼意思?就是佛的這個教法、這個大法,演說佛的這個教法就稱為轉法輪。輪的意思就是轉輪聖王他的一種寶,叫輪寶。天上有各種寶,輪寶是寶中之一,有這個寶就可以回轉四天下,就是一個很大的天體,能夠摧毀一切魔敵,這是天的一個寶輪。所以拿它來做譬喻,拿這個轉輪聖王的輪寶來譬喻佛的教法,佛的教法怎麼樣?可以流轉到一切眾生界,到一切眾生界來破除煩惱。《法華文句》解釋,它說諸佛菩薩轉心中之法,「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一個化他的法,就是化眾生的法,把佛這個法傳到眾生的心裡面去,這就叫轉法輪。所以不一定要想到真正有一個實際的輪子在那轉,這就是轉法輪的含義,把佛心中的法傳輸到眾生的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讓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轉字的含義,嘉祥大師的翻譯,「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從我到對方就叫做轉,這是有個轉動,不要很機械的體會有個輪子在那轉,這是一個譬喻。《探玄記》解釋得很好,它說「法輪」,先解釋這個「法」字,法有四個意思,就是「教、理、行、果」。所謂這個法,不是一切法那個法,而是指佛法的法,它包括了教化,包括了修行,包括了本來的理體,包括修行所得的果,這叫做法。「輪」也有四個含義,一個含義是「圓滿」。咱們這個自行車,大家騎車都知道輪子很重要,輪子你要短幾根條就不好騎了,真正的一個輪子,它什麼都具足,圓滿。它「具德」,它沒有欠缺,有它的功用,就是它的德。而且它的作用,最大的作用是摧毀惑障,有迷惑,有障礙,法可以摧毀它。它有轉動的意思,輪子是轉動的,為什麼從此向彼,從我向著別人?這個法可以從我流到諸人的心中。你們將來都是法師,你們要說法,你們講的這些玄理讓聽的人得到,這不就是從此至彼嗎?這就是轉動之義。所以轉動包括從佛至眾生,說法說給眾生聽,這是從佛至眾生;同時也使眾生轉向佛,為什麼?因為眾生聞了法之後他要成佛,眾生又回向到佛,所以這包括兩個含義。所以輪轉是輪的意思,很有意思。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這是第七相。這個時候佛就轉法輪說法,底下都是轉法輪的內容。「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刊物叫《法音》。這一句一直到「於此中下,而現滅度」,這很長的一大段落都是第七相。「法音」兩個字不僅僅局限於佛的言語音聲的說法,因為「世尊說法,乃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亦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亦說」。所以這個法音就不可以體會只是當年在那現出這個身相、語言在那,只是這個是法音。所以「百草頭上祖師意」,百草頭上祖師意就是百草頭上說法,這就是法音的廣義。「覺諸世間」,世間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世尊接受了天人跟菩薩的請求,來廣演一代時教,這個時教有大乘、小乘,有權法、有實法,有偏、有圓,種種的法都是在轉法輪之內的。因為眾生根基不一樣,眾生根基的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在說阿含的時候(說小乘),然後慢慢的就回小向大。方等就是彈偏斥小,先說小乘,等到方等呵斥小乘,說小乘是焦芽敗種,就是不可救藥、不可造就;贊歎大乘,說般若,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後說實法。說權法,如何證阿羅漢,如何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當然這都是權法,一時之法,到了最後全是要成佛,有偏有圓,有許多只是偏不能達圓,到了《法華》,到了《華嚴》,這都是圓教。大家要知道淨土宗也是圓教,圓頓之教。拿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法法都是要的,因為眾生的病不一樣。如果只是圓法就夠了的話,當時說了《華嚴》就不必再說,但是大家不懂,佛都要般涅盤了,大家請求才轉法輪,說小乘法。既然是這樣,佛出世以後,不管佛是在說或者不在說,說種種的教都是為了覺諸世間,所以佛之成佛是為了眾生。「諸世間」就是三界,不光是我們人,人和畜生等等,這都是欲界的,欲界天之上有色界天,色界天之上有無色界天,覺醒於諸世間。「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個就是總相,受請之後就是如此。

  底下就是一步一步的講這個內容。「破煩惱城,壞諸欲塹」。煩惱就是這十樣東西:貪、瞋、癡、慢、疑(懷疑)、身見(現在許多修氣功的就是在身見之中修這個身)、邊見(總是落邊,承認有就不承認無,落到某一邊,是就不能是非,這是說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這十種稱為十煩惱。天台宗就講得更深一點,「以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稱為三煩惱」。有了這些煩惱都要破除。《智度論》說得很好,說煩惱是什麼?「能令心煩,能作惱故」,能叫你心煩,能叫你惱怒、惱亂,這個叫做煩惱,這個解釋很直接。所以你一心煩、一動氣就是煩惱來了。不但生氣是煩惱,你興奮欲狂也是煩惱。「城」,指的是城堡、堡壘。「佛演妙法」,演說這個法音干什麼?就是摧破眾生心裡頭那個煩惱的堡壘。所以我們大家都不知道,我們這有個堡壘在這。所以首先我們要打破這個堡壘,這就是破煩惱城的意思。

  「壞諸欲塹」,《淨影疏》就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佛說如果世間還有另外一件事和愛欲同等的難辦,那一切眾生都不能成道。幸虧只有一個事情,這個事情是最難辦的,愛欲。一切眾生都因為愛欲而正性命,性命就是這麼來的,生死之本,再有一件事情這麼嚴重不可破,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因此我們就只有這一個,咱們就要破這一個。「深而難越,故說為塹」。塹就是護城河,城外修一條河保護這個城池的。因為這個東西為了要保護城池,就不是你隨便一邁能過得來的,就是說它起保護之意,這是不大容易能夠越過就稱為欲塹。《甄解》是日本疏,它說壞諸欲塹是什麼意思?「捨欲心」,食欲、色欲這都是欲,捨掉這個欲心。而且特別指愛欲,把這個題目點得比《淨影》點得清楚,「愛欲是諸苦之本」,所謂愛為苦本。外國的學問把這個愛說得很神聖、很莊嚴,其實這個是諸苦之本。這個欲,所謂「人欲橫流」,欲像洪流一樣極深極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眾生都在裡頭漂,頭出頭沒,不容易度過,就把它說成是塹。解釋這個「破煩惱城,壞諸欲塹」。

  底下還有後兩句,我們一塊講。這個意思很深,為什麼轉法輪一上來先說這四句,「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所以轉法輪之前首先要這四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有很多人也都有弘法之心,很想寫文章,很想說法,也就是想要助佛弘化,而對於這四句沒有理解,那恐怕是你所做的事跟你的心願就相違背,所謂事與願違,你想做好事,但是做出來就是壞事。底下我們再解釋,這裡頭引了幾種解釋,有淺有深。

  《合贊》是日本人的,它說見和愛,眾生都有許多成見、有許多所愛,還有煩惱,這些都是垢污,都是髒東西。這些垢污怎麼能夠除去?要空慧,照見五蘊皆空,這樣的智慧就度一切苦厄,就好像洗一洗一樣。「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它說「超諸毀謗,故曰清白」,因為你沒有這些壞東西,人家不會毀謗你,所以說它清白。它講也講對了,講得淺,因為你沒有這些過錯、沒有垢污,你只有清白,你沒有毀謗。嘉祥大師他《無量壽經》的疏,他就解釋這兩句,他說是「遣除迷垢,故雲洗濯」。把自己所迷,因為迷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就是你這個一念之迷,要把這個遣除了叫做洗濯。除了這個迷,沒有迷了,沒有迷了就是覺。底下解釋顯明清白,他說「無相之解,是無漏明,故雲清白」。你得到了無相的理解,信解行證,開的圓解。無,是離相,無相的這個解,這個解是無漏的明。這個明是明白,這個是無漏的、是清淨的,不是有漏的,故曰清白;因為無漏,所以清白。怎麼能夠遣除迷垢?就是因為現在你明白,不迷了。去了迷,這個明白,它是無漏的,所以真是清白。

  《甄解》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佛這個德像下雨一樣,你看一下完雨樹葉都干淨了,什麼都干淨了,房子都干淨了,這個就是「能顯清白體之德」,把本來干淨的體顯出來,下雨就有這個功效,就打譬喻。「如來法輪洗濯塵勞垢污」,我們這個塵俗的、塵間的這些污垢、這些染污,「開顯本有淨體」,開出來,顯示出來,一切本有的、本來清淨的本體。你看看這個解釋,古德的解釋,你看是一層深一層,這個又更深一層了。所以顯明清白,去了這個東西就干淨了,這是一種,再一種就說這是無漏之明,而這個就顯明眾生本有的淨體。所以後頭就比前頭更具體、更深入。所以這兩句不能隨便看,我們要是自己看,你很容易就帶過去,洗洗髒的,把那清白就顯出來;而這是指的顯明本來的本體。眾生怎麼叫顯明清白?你一個東西洗一洗,把它本來的東西露出來了,眾生怎麼洗?那只有禅宗的開悟,說「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真正認得本體了,這才是顯明清白。所以佛經語深,很多人他就喜歡用自己所理解的道理去聞句,解釋經典,而不去參考古德的注釋,這往往出很大的錯誤。

  這麼來看,所謂清白是什麼?是「智斷之果」,把他們三個人的話咱們都可以綜合起來,是智慧所斷的果實,是「無漏之明」,這個明就是明心見性的明,這是個無漏的明,是「本有淨體」,這個清白顯明是這樣。如果融會禅宗,洗濯垢污是什麼?就是百丈禅師所說的「迥脫根塵」,在開悟的時候你迥然脫離了六根、六塵。他這兩句,百丈大師一共是八句,這是頭兩句,「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顯明清白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的光,神靈不可思議、不可測的光。獨耀,獨就不二,不與萬法作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的就是矛盾,就陷入矛盾之中,就陷在二,就大地山河、人我,什麼什麼都出來了,男男女女、子子孫孫,無窮無盡。「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用這個文字來宣說不可說的開悟的境界,這也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這光獨耀,「不與萬法為侶」。龐居士問石頭,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石頭捂住他的嘴不叫他說。又去見馬祖,馬祖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我跟你說。不可說!所以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就可以合這兩句話。洗濯垢污是迥脫根塵,你迥脫根塵還有什麼垢污?顯明清白,清白就是你的本體,靈光獨耀。會合咱們淨土宗,都攝六根就是洗濯垢污,你六根都攝住了還有什麼垢污?淨念相繼,最後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心開,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就把這四句解釋起來。

  今天我們要特別說一說,為什麼把這四句擱在轉法輪頭上?因為這是根本。當然與會的這些大菩薩,他們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已經成了佛而示現菩薩的,但是他們要轉法輪,就要眾生也都先要這樣,你先要「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不如此,你如聾如盲。而這些佛菩薩教人的話,都是他自己做到的、證到的話,這些大菩薩就是從這些地方開始的,所以他能圓滿他的願、圓滿他的果來以法音覺諸世間。現在的人呢?往往就是我自己,煩惱是照舊的,意見也是照舊的,垢污是一點也不少,就是想我要當當老師,給人講講,教教人。這是捨本逐末,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自己還帶著一切煩惱垢污,自己並不能明心見性。所以說法你要是宗通說通,只是研究語言文字、研究學問,你登峰造極就是說通,你能把這個道理說清楚,可是這個說如鹦鹉學舌,鹦鹉也會說話,但這個話的含義它沒有什麼理解。我看一只八哥說話,問它什麼時候?三點半。你不論什麼時候問它,都說三點半,它對三點半沒有理解。所以你問什麼時候?三點半,它也會說三點半,它不理解三點半。你這樣說法能夠度眾生嗎?所以這個事情就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本。這叫轉法輪,這四句,就是每一位要有這個轉法輪之願,這四句是要自己常常當為座右銘。不是要想著成名成家,當佛學大師,座下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垢污。要離開這些而願意利他的心,這才真能利他。這一點是我們很應當深思的,很多人犯了這個毛病,之後最多成個佛學家。老老實實成個佛學家也不錯,有的時候是生出邪見就謗經謗法,這樣的話還不如那個不信佛的人,因為謗經謗法的罪最大。

  所以在四句之後,才有「調眾生,宣妙理」。「調者,和也。眾生者,一切有情也」。宣是宣揚、開示。妙理就是「實相之理體」,不然不能稱為妙理,也就是《法華經》所說的「佛之知見」。要「開佛知見,示佛知見」,這就是宣妙理。「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乃調眾生也」。現在你要度眾生,你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佛知見,弘法就很難。所以把這個就解釋得很清楚,調眾生,宣妙理,宣什麼?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怎麼調眾生?眾生就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調眾生。

  「貯功德,示福田」。他要貯積功德,這些大菩薩都有種種的功德,因為你有種種功德,你就可以給眾生當福田。「福田者」,這個田就是世間所謂的田,我們種稻子的地叫稻田,種麥子的地叫麥田,種福報的地稱為福田。「《淨影疏》曰:貯積多德,名貯功德」,你積累修行種種的德,這個叫做貯功德。貯功德你能夠示現出來受眾生的供養,這就是一種示現,所以叫做示。可以出生世間的福跟善,他供養你,他得到福,可以修善,「如田生物」,像田裡生東西一樣,所以稱為福田。《甄解》就說,福田是什麼意思?「供養如來,所施雖少」,供養佛,哪怕只是一枝花,過去釋迦牟尼佛不就是獻了點花嗎?但是得福就宏大!「猶如良田」,你撒下種子只是一點點,但是你收成就多。「《菩薩本行經》:所以佛為福田」,佛是福田,因為他「貯無上功德故」。「貯功德,示福田」就是指這個意思,這些大菩薩都是修習種種功德,顯示給眾生做為眾生的福田。真正的福田,佛是福田,因為功德最圓滿。

  底下,《俱捨論》它有四個福田,這廣義的,不光是佛了。一個叫做「趣田」,六趣的田,指的畜生。現在很多外國人都愛護動物,有種種會,他們都不信佛教,但是他這也是合乎這個道理的。這六趣,你是愛護這些動物,誰上次說雷根夫人穿了一件貂皮大衣,愛護動物會寫信提抗議,你要穿貂皮大衣,別人都穿,貂就要死得多了。其實這個都對,他雖然不信佛,這是個趣田,你愛護眾生,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所以佛是最平等的。畜生它很苦,放生種種的,優待動物,這是一個福田,不光佛是福田。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最平等!第二個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可以給我們當福田。第三是「恩田」,父母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前行孝,這也是種福田。第四是「德田」,功德的田,就是三乘的賢聖,小乘、大乘的一切賢聖。小乘從初果一直到四果,賢聖,地前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這是三賢,到了地上菩薩就是聖,十地、等覺、妙覺都是聖,三乘教的一切聖賢都是福田。這是廣義的福田。所以前頭四句之後,底下就是「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眾生有種種病,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又是八萬四千種藥,是「應病與藥」,所以法也無定法。等到病要好了,藥也就不要了,老吃藥就執藥成病。本來藥是為去病的,你這病好了還吃藥,你倒添了病。所以「藥喻如來妙法,病喻眾生疾苦。如《涅盤經》曰: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藥」。因為眾生有苦,要除掉這個苦,所以說這一切法藥,這些藥。苦指的是什麼?一種說三苦。「救療三苦」,這是三苦。苦有八苦、三苦,這說的是三苦。三苦,一個是「苦苦」,一個是「壞苦」,一個是「行苦」。苦苦,這個事本身是苦的,這是苦苦。第二種是壞苦,這個事本身你是很留戀的,它一不存在、一破壞你難過了。比方世間的眷屬,夫妻恩愛,當時你覺得很幸福,但一天死掉一個,那一個活得就很苦惱。對於孩子也是如此,你有很好的一個電視機,你天天要看,喜歡得不得了,一天讓人砸掉了,你就很難過。這是壞苦,東西不能不壞。還有個行苦,念念遷流,這個苦是不斷的,這個苦大家一般理會不到。這是解釋這個地方的三苦。

  嘉祥大師他有一個另外的解釋,他說這個三苦是「三有之苦」,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眾生有生死之苦,這個三苦是指的三界眾生的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有所不同,日本的《甄解》評論,它說「祥釋為穩」,嘉祥大師的解釋穩當一些。都對,哪有錯的?那三種苦也得除,但是嘉祥大師的解釋更穩妥一些,因為要除眾生生死之苦,就很合淨土宗的宗旨。淨土宗的特點,它有它的特色,就讓眾生你能夠即身,就是你這個肉身出生死之苦。別的法門出三界你得斷見思惑,是阿羅漢的水平。見惑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還有貪瞋癡慢疑,十樣。等到思惑,就更細的貪瞋癡慢,要把不但是人間的這種貪瞋癡慢都去掉,連天界的貪瞋癡慢都去掉,無色界天的貪瞋癡慢都去掉。所以天人都是很神明、很高,不像世間人這麼凡俗,但是他們也有我慢、也有貪,他都去掉,這才是什麼?證阿羅漢,才能出三界。現在試問大家誰能夠貪瞋癡慢一點也沒有呢?恐怕不但是說一點都沒有,我看起碼我自己的貪瞋癡慢是具足的,所以你要出去就沒有希望。只有淨土法門,是帶惑往生,帶業往生,不是叫你斷惑,這是最突出之處。這一說,就是《甄解》和嘉祥大師這一說,「以諸法藥,救療三苦」,就是說這個殊勝的淨土法門,讓一切眾生可以出三界的生死之苦解釋這個救療三苦,這更符合於淨土宗經典的含義,所以它稱為比較穩。

  底下,「升灌頂階,授菩提記」。這密宗,我們今天也順便說一說,密法現在陷阱到處都是,不能輕易去學密法,我也不贊成人家去學密法。可是有一點,絕不可以隨便去毀謗密法。像過去北京有一位,他就認為密法是魔法,很籠統的這樣子批評。當然我們知道現在的密宗,有些所謂傳法的人那就是魔,這是不錯的;但是不能夠說因為這些人,就把這個法也都說成是魔,這個不行!所以我們不能夠隨便來毀謗,這一點是很重要。到這個地方,來的這些大菩薩,他們都升灌頂階(所以密法很重要),授菩提記。他們自己得到灌頂,而且他給一切眾生灌頂,這是升灌頂階。所以我們有時說,不懂只管不懂,就怕不懂裝懂。密法這個問題,可以說我是學顯教,這個密我沒有深入,我不理解,這不要緊;就怕隨便自己根據自己這些見解,就隨便瞎議論。就像那個王老居士,不是過去在這任過教嗎?他對於密宗也是一筆抹殺,都是不相宜的。

  灌頂是印度古代的一個制度,國王他要即位的時候,取四大海的水在王的頭上灌,表示他就要登位。密法也相同,有灌頂法。「灌頂有多種」,簡單說分兩種,其實還很多。分兩種,一種叫「結緣灌頂」,跟修行人結個緣,你來求法跟你結個佛的緣,將你引到灌頂的壇裡頭,教給你本尊的手印,教給你本尊的咒語,以後你就有資格去修行,依所傳的法去修行,這叫做結緣灌頂。所以很多密宗的書,封皮上寫「未經灌頂,不許翻閱」。有的人說不管它,就看了,其實那個事,還是很什麼的。它如果在封面上,印了幾個大字,「未經灌頂,不許翻閱」,就是這個法你沒有灌頂,這個經你不可以看。可是也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或者什麼秘密,就是慎重,你要經過這種灌頂,你才可以修、可以看,表示慎重。第二種是「受職灌頂」,受職灌頂是什麼?你如法修行的人,你給他傳授密法,給他做了灌頂,給他這個灌頂之後,授職,給他職位,就是他可以做師父。所以現在可以說,幾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不是很如法的,不是師父真正的允許他去傳徒弟,這樣子就是不如法的。所以這個是要經過授職灌頂,你受了這個灌頂之後,你才堪受師位,在密法中做阿闍黎,受了職務。這是灌頂的兩種含義,還有兩種含義底下再講。

  另外詳細說,密法正式有四種,除了結緣之外,還有四種灌頂,但這四種灌頂都需要受戒。有的人不受戒,什麼法都修,沒有戒,你修什麼都不相應。所以為什麼你們現在是稱為師?你們比丘是二百五十條大戒,不受戒行嗎?密法也如此,是要受戒的。現在有人只是傳法不傳戒,他自己都不受戒,現在就是這種,很亂。所以現在就是說有人要想學密宗,大家就可以這麼說,淨土宗是密教顯說,凡是密教所有的殊勝之處淨土宗都有,你安心修淨土就行了,阿彌陀佛就是咒,佛號就是咒語。所以這是一個方式,讓大家好好念佛,就是念咒。對於密法,就是現在有很多很多不如法,那是他們個人的事,不能因此對於密法而否定。

  底下,灌頂還有初位與後位之分,前面說的是初位,取了海水給他灌頂,從此以後他就是聖眾,都應當尊仰,此人定紹法王之位,這一種是初位的灌頂。後位就不同了,後位在《秘藏記》裡頭,「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初地菩薩乃至到等覺菩薩,他到達正式要遷到佛果成佛時候,在這個時候諸佛以大悲水為他灌頂,他就自己圓滿,證佛果了。所以灌頂有這個殊勝的含義,一切大菩薩最後成佛的時候十方的佛為他灌頂。現在我們來看,這個灌頂不是升灌頂階嗎?現在來會的這些菩薩,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從果向因,都是佛的示現,所以他們所受的灌頂當然就指的後位的灌頂,成佛的灌頂。所以升灌頂階就是指的這個意思,當時都是經過最後的灌頂,證佛果了。而對於教導眾生,那就是指初位的,或者是就給他一個結緣灌頂,或者給他一個授職灌頂。所以升灌頂階就表示,一個是灌頂的含義,一個也要代表密法的重要。與會的諸大菩薩都是如此。

  「授菩提記」,授記是什麼?記是一種懸記。佛對於發大菩提心的眾生,給他一種授記,就告訴你將來一定作佛,作這個懸記,這個稱為授記。憬興這個人也是個新羅人,就是現在高麗、朝鮮人,朝鮮當時有很多古德。憬興他對於《無量壽經》有一部注解(沒有單行本,《大藏經》裡頭有),他說「聖說當果,令識因利」。聖就是佛,佛說當果,就是當來的果,授記就是說你當來的果,你當來要得什麼果。為什麼要跟他說當來的果?令他認識。他現在不是在因地了嗎?你知道你的因利,將來得的利益跟這個殊勝之一種利行,這是一種極利的利根,也是極有智慧的一種行動。所以這個叫做授記,告訴你要成佛。成佛是什麼?不是一個預言,讓你認識你現在之所行是非常殊勝的,是有真實利益的,鞏固他的信心,鞏固他的修持。他知道你現在種的是菩提因,當來一定得菩提之果,這個叫做授記。《法華經》裡佛給多少多少人授記,都授記成佛,連提婆達多都授記了,所以《法華經》是授記最多的。現在這個授菩提記是什麼?表示這些大士都是得過佛授記的,都當作佛的,並且也表示這些在會的菩薩們也給眾生授記作佛,因為他能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所以他也可以給眾生授記。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這又是密宗,這些的法會大眾要教這些菩薩當阿闍黎,所以「常習相應無邊諸行」。阿闍黎應該翻為「軌范師」,當軌范的,現在我們還是用和尚。你阿闍黎是誰?你們受戒的時候,還用阿闍黎。不過這個地方,密宗稱為「金剛阿闍黎」。所以現在是「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這麼連下來,這個阿闍黎是金剛阿闍黎。為什麼稱金剛阿闍黎?因為密教的阿闍黎代表的就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就是普賢大士的示現,永為密教初祖。這些大士都德遵普賢,普賢就化身金剛薩埵,所以現在這些德遵普賢的人也教導眾生你們當阿闍黎。「相應」是相契合的意思,相應無邊諸行,相契合的意思,彼此能夠相契相合稱為相應。比方境智相應,你所觀的境和你的智慧相應,照見五蘊皆空,你能照的有智慧,般若波羅蜜,但是你真把這個境看成空,境跟智就一致、就相應。你說我照見五蘊皆空,現在有人一開工資,覺得獎金少了一點,馬上就不高興,這個境他不空。境智得一如,你的智慧認為它是空,這個裡頭他就不再為它而動念,這叫相應。密宗是三密相應,所以密宗也稱為相應宗,它之所以能夠即身成佛,就是讓眾生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如來有身密、語密、意密。眾生的三業,身業、口業、意業,身就殺盜YIN,口就妄語四種壞事,意中就是所謂貪瞋癡。有身三、口四、意三這十種惡業,身口意造業,讓眾生造惡的三業頓然相同於佛的三密,身你結印,口你持誦真言,心中所緣的是般若。這樣三密齊修的人有的時候不很容易得,你從一個密下手也可以。這就是淨土宗的道理了,你就念一句佛號,就是從一個密下手。一個密下手也能相應,也能即身成佛,當你成佛的時候,其他兩個也都相應,自然相應。「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為了要教導一切菩薩都能當金剛阿闍黎,所以這些與會的菩薩他們經常修習密法相應的無邊的種種修行。從這裡我們也看出密淨的不二。今天我們談了一些密淨不二的道理,今後不多談了。

  底下,「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善根者」,指的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剛才說身口意三業,三業所行的善。我們剛說要修十善,修十善是身口意都做善,這一切善堅固而不可拔,叫做根。沒有根,一拔就拔出來;有根,根很深就不好拔,拔不出來,你得刨。這是一個含義,堅固不能拔,不能動搖。再一個含義,它能夠出生妙果。因為修了善,善它不是一個死的,它還能引出很好的妙果。所以戒能生定,定能生慧,這一切還能出生妙果,它能生,有福能生般若光,這是能生妙果。行善,福是種善的結果,而且能「出生余善」,出生別的善,善事引善事,所以叫做根,根就能結果,還能長。所以諸佛的護念,「護念」是什麼意思?就是「保護憶念」,諸佛就保護這種人。所以教菩薩作阿闍黎,自己修無邊相應諸行,對於菩薩無邊的善根都叫它成熟,這樣的話,於是乎無量諸佛對於這些大菩薩都是共同護念的,保護和憶念的。《會疏》就說,「護謂覆護」,就是保護的意思,「念謂記念」,不把它忘了,常常攝受。《淨影疏》講護是什麼?護是讓他離惡,讓這惡事他不沾邊,他能離開;念是什麼?「念令增上」,讓它增長。所以這個意思就很深。諸佛菩薩護念我們,讓我們這個惡事,我們自然就會遠離,善的事情自然增長。經上說,證了三果之後,你去刨地的話,那些蚯蚓自然離開你這個工具三尺遠,你不會一下子誤傷了它,這就是護念的結果。所以到了這步,他這種作惡的機會就少了,所謂善能生善,就得到諸佛的護念、加被,自力還有他力。所以這個也是綜合來贊歎會中的大士,這是總括起來,無邊的善根,護持一切菩薩善根,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讓他們遵修普賢之德,這個善根都增長、成熟,得到護持。以上這一段還都是在轉法輪裡頭,轉法輪這個很長,後頭還有兩大段。

  底下一大段是從「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起,一直到「善立方便,顯示三乘」。咱們這個經不是鹹遵普賢大士之德嗎?經中的上首是普賢和文殊,所以他遵普賢之德,底下就特別還要標顯文殊。彭紹升居士他有《無量壽經起信論》,他有一大段很好的,他說「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你不能夠入到文殊的大智之海,你就難進入到普賢修行的門。為什麼?因為「以不能了知自心,一念頓圓,平等正性,凡聖共有,一際無差」。為了什麼?你不能了達你自己的本心,你這個本心是一念就頓然圓滿,因為它本來圓滿。「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因為不歇你就迷惑,一歇就是菩提,一念頓圓。平等正性,它是個大平等的性,平等正性,唯無上正等正覺是平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而平等的正性,凡聖共有,既然是平等,所以聖也有凡也有。一際無差,這是沒有差別的。他就是不入文殊的智海,就不能了解這個。

  「以不了故」,因為不了解這個,「所有願行,悉不具足」。因為你不知道一念頓圓,所以你所有的願行都局限住了。他底下解釋,「何以故」,為什麼這樣?「心外起修,即成有漏」。離開心,從這個心以外在那去修行,在那去執著於法,修那些法,這就都是有漏了。所以一天通願法師,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比丘尼,她到我家裡來我們談,我就很感慨,我說明明是無為的法,讓許多人變成有為了。她回答一句,她說明明是無漏的法,讓大家變成有漏了。你在心外去求法,它就是有漏的法,成了有漏。因為無邊的功德都不在自心之外,所以心外求法視同魔業。有人問,你念佛是什麼?念佛你正是念的自心,無量光、無量壽就是你自己的本覺,你哪裡是心外求?所以這一點必須要知道。「隨順真如,修一切法,則能具足無邊功德。」要能隨順真如,去修一切法,這兩句話就是《金剛經》的意思,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它這個就是這一樣的,隨順真如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法,跟《金剛經》是一樣的;底下,則能具足無邊功德,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彭紹升的話跟《金剛經》的話是一致的。因此需要文殊的智慧,你沒有文殊的智慧說法不行,你說法都是有漏法,明明是無漏的,到你那說成都是有漏的;你修行也是如此,明明是無漏法,到你這你變成有漏的。所以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這一段,「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等等,都是表現從文殊的妙智起修,圓滿普賢殊勝的行願。所以總一段,把這一段經文的含義先提前介紹一下,你真要入普賢的行門,先要入文殊的智海,這一段就是如此。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些大菩薩他不是就在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這能示現,在一切的國土都能夠示現八相成道,在無量的世界都可以現,皆能示現,而且就譬如一個很善巧的幻師。印度有很多幻師,最近還有。我碰見一個英國老太太,她告訴我她就能夠,就像中國《聊齋》說的一樣,把個繩子一扔,扔到天上去,繩子就掛在天上,一個人就拿這個繩子爬上天了。這都是幻術,有很多很多,印度還有很多很多這類的。你拿照相機去一照,才發現那個人根本沒動。因為看的人有意識,她就給你催眠了,所以你看見這個人上天了。照相機它無心,它催不了眠,它照出來,一拍,把那個底版一洗出來,那個人坐在那沒動。這都是說幻術。幻術,這個地方,《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講他那個時候,就是根據兩千年前,他說「西方有幻術人」,這一類人,「一切皆能化現,宮殿城郭廊宇」,能變出宮殿、廟宇、房子來,「結巾為兔,豎帶為蛇」,拿個手巾一結就變個兔子,拿個帶子一豎就變成一條蛇,「種種變現」,這是幻師。所以如夢幻泡影,這個幻就指的是幻術,這種術不是真實的。從前那個東風市場,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有很多樓,底下有很多表演雜技的。一天一個人在樓上看那邊變戲法,看見大家聚精會神,很特殊,他朝底下看也看不出所以然,沒有什麼精彩之處。等到一會之後,表演完了之後,很多人上來喝茶就贊歎,今天真奇了(因為他在樓上看,就注意聽他們),這麼大的牛拉到壇子裡頭去了。他說你們是看見什麼?真奇怪,竟然把牛拽到壇子裡頭去了,一個壇子就這麼大,一只牛進壇子裡去了。這個樓上的人說,哪有這個事,我親眼看見他把蛤蟆擱進去了。這就是幻術,樓上的人沒被催眠,他看見就是個蛤蟆進去。實際是個蛤蟆,但是當時被催眠的人看見是個牛,那個牛到壇子裡去了,精彩得不得了,給了很多錢。這是屬於一種幻。所以現在有很多所謂什麼白蓮教,什麼什麼這一些,他們都有很多幻術,所以是邪法。所以借這種譬喻,幻術,幻師這種譬喻,來說明這些大士的示現。他說是諸佛剎中都能示現,就好像什麼?好像是幻術師一樣,能夠現種種的異相。

  底下,「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所以為什麼要用這個比喻?就著重在這,他做種種示現,或者示現做國王大臣,或者做為出家大德,或者示現很貧窮的人,種種種種的都是示現,他這個示現就好像變戲法的一樣,他變戲法、變幻術,於彼相中實無可得。《寶積經》中有一段說得很好,「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幻師在那變戲法,當他把一個蛤蟆往壇子裡頭擱的時候,他沒有什麼大驚小怪,他並沒有上當,他並沒有說我真把牛拉進去了,他明知道是把蛤蟆擱進去了。另一個,坐在地上不動的人,他並沒有覺得什麼奇怪,我上了天,他就坐在那不動,他心裡想我上天;心裡想上天造出來,別人看到他上天了,實際在這沒動,他自己並沒有說我真上天了。所以他這個變幻的人,如幻師作幻術的時候,他自己對這個幻他就不迷,他清楚這都是假的。這些大菩薩在十方變現八相成道,還要結婚,還要有孩子,後來又出家,又怎麼怎樣,他就跟這個幻術人現幻術一樣,他這裡沒有把這個當真。所以《寶積經》說,「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他變的玩意,他自己當然知道底,他不迷。「以知幻虛故」,因為他知道這個幻本身是虛妄的,「佛觀世亦然」,佛看世間也是如此。也就是《圓覺經》的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你要知道這一切都如夢如幻,既然如幻你就不執著,就離,離了幻就是覺悟。這也是《圓覺經》最圓頓的話,「知幻即離」,離了幻就是真,就是覺悟。實無可得,「彼諸菩薩,亦復如是」,他雖然在十方示現如同幻師一樣,知道無可得。

  底下就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通諸法性是照真,達眾生相是達俗。所以我們常常說修行人要照真達俗,你要照到真體,要通達世谛;你要度眾生,眾生是俗谛(世谛),通達眾生相。這兩句就是這個意思。通諸法性,「法性,又名實相、真如、法界、涅盤、實際等」。法性和佛性略有不同,這也不是什麼根本的不同,就是這個名詞運用的習慣上有些不同,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佛性我們通常把它說在有情這一方面,有情、含靈、眾生都有佛性,我們不說磚頭、瓦塊、桌子、板凳都有佛性,因為它是無情。這是一種習慣用語,可以這麼說,稍微區別一點。至於法性,它通於有情、無情,都有法性。法性和佛性也無分別,只是在使用上、習慣上有所區別而已。《起信論》的注解上說,「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就是說真體是普遍的,「通與一切法為性」,這一切法作它的本性就稱為法性。不管是有情是無情,所有的這一切,它的本性都稱為法性。底下我不引很多了,我引這一個就夠了。

  底下就是嘉祥的《法華疏》,「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為什麼通達法性很重要?嘉祥大師他說,這個法性就是實相,你三乘的人得道,不管是聲聞、緣覺、菩薩,這一切任何一乘,你得道的經過沒有不由於了達實相、證入實相才能得道,就是說是共同的。但是底下《止觀》它又說,「法性名為實相」,就是實相,「尚非二乘境界,何況凡夫」。二乘對於實相不能夠很透徹,只是含含糊糊的,這不是二乘的境界,何況凡夫,凡夫怎麼能通達實相?這裡頭我們又可以說一句,以我們眾生的心要入諸法實相,最容易莫過於持名。你看看這是二乘,都不是他們的境界,何況凡夫?你沒法通達實相。你最容易的方法是什麼?莫過於持名。這一點也補充一下。

  再者,說到真如實相,它有不變跟隨緣兩個意思。它隨緣,所以能夠變成一切法,真如不守自性,它隨緣,可以變成種種的內容;又因為它不變,雖然是變成一切一切,它的本性不失。所以一切六趣的眾生,螞蟻蒼蠅、油鍋劍樹中的眾生,他們的真如不失,因為真如不變;又真如隨緣,所以入了油鍋、上了刀山,但是他真如又不失。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就好像水可以變成波,變了波它還是那個水的本性。水的性是什麼?是濕,那個波它一樣是濕的。法性跟真如它本來都是純善無雜,但是因緣會合也就有了染、有了淨,所以變成的就有穢土、有淨土,就出生差別,為什麼?因為真如它隨緣,有隨緣的意思。所以,「通諸法性,達眾生相」,就是要通達實相,還要通達眾生種種的差別,它有了差別。

  日本的《會疏》,它解釋這兩句話,它說「菩薩有二種智」,菩薩有兩種智慧,「能為一切修行本」,這兩種智慧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怎麼是兩個?一個叫「如理智」,如理的智慧,理是本體,「能照諸法本性。不一不異,不生不滅,是名通諸法性」。這個解釋,解釋這句經文很好的,這是日本人的,你看他古漢語也很好的。一種是如理智,照見諸法的本性,諸法本性是什麼樣?不一不異,不是一也不是異,也不是不同,也就不落二邊。不是一,那就是兩個,兩個就有了數量。「如量智」,能夠照見種種不同之相。剛才說眾生有種種根,所以我們給種種藥,你不通達眾生你怎麼給藥?眾生有種種差別,有種種病,這些差別相,這要什麼智慧?這要如量智。你要能照眾生種種的殊相,就是不同之相,迷悟凡聖都不同,這些你都能知道,你能應病給藥,你才叫達眾生相。所以這個經文都有很深的含義。「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他首先是自己通諸法性,然後才能夠達眾生相。所以這個都是我們發了大願的人,要從這個地方下手。

  下面就「供養諸佛,開導群生」。上面是照真達俗,底下就是上供下度,我們修行要上供諸佛,下度眾生,這兩句話就是上供下度。「供養有二,一財供養」,香花、飲食、藥物、財物種種的;第二是「法供養」,如說修行利益眾生就是法供養。所以一切供養,法供養最。你拿身體頭目腦髓去供養,你不如以法來供養,一切供養以法供養是最為殊勝。什麼是法供養?如說去修行,去利益眾生去。所以佛也沒有一點點心希望你們要恭敬我,你們要為我怎麼怎麼樣,眾生歡喜,諸佛就歡喜。所以我們要明白佛的心,你不明白佛的心,你做的事不合佛的心,你所做的事就沒什麼功德。「又分三種」,一個是「利供養」,有利益,有香花、飲食;二是「敬供養」,恭敬、贊歎,就是恭敬頂禮;三是「行供養,受持修行妙法」。《甄解》解釋這句話,「能游無量佛土,興供養雲」。所以普賢的雲海供,一切的供物廣大無邊,如這個雲一樣,這供養雲,來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就是要化眾生。我們剛才說,供養之中最殊勝的供養是法供養,法供養是利益眾生,這是連著的,上供下施、上弘下化、上供下度,都是一樣的。所以《維摩經》說,「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就是度眾生,這是給眾生真實之利。譬善幻師,現眾異相,雖然知道無所得,而我還是在十方國土,在眾生前教他淨土法門,勸他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供養諸佛,開導群生」的含義。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他化現他的身體極快,如天上打閃電一樣。「神力難思,故能化現」,這是《唯識論》的話。因為他這個神力妙用你想不到,所以稱為化現。不是要生出來的,還像人很麻煩,要養多少月才生出來,生出來一點點小孩,到現在大家能識字、能說話都十幾歲了,那就很慢很慢。他那一化現,他化作種種的形像。所以觀音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甚至於變成阿修羅什麼種種的,行動之速就跟打閃一樣。「菩薩能於一念之頃,普至十方國土」,這又是《華嚴》的境界。菩薩能夠在這一念的時間裡頭,普到十方的國土,「上供下度。平等普照」,在這一切供養之中,他這裡頭也沒有優劣親疏之分,大平等的供養。

  日本的《會疏》解釋說,為什麼說電光?有四個含義,電光一個是「速疾義」,快,那個打閃快極了。第二個是「破暗」,黑夜、陰天,一個閃來亮一下,東西都看見了,過去就沒有了。三是「不住」,這個閃它不住。四是「無分別」,這個閃照什麼東西它一樣的,沒有說我只照樹不照花,或者只照草不照水,沒有,普照。「菩薩一念一時,普至十方世界,上供養諸佛,下利益眾生,無有出入前後相,如電速疾」。菩薩度眾生到一切十方國土去,他沒有什麼彼此的分別,他也沒有有前有後、有出有入,一念之間就普現,就如閃電那麼快,第一個是快的意思。「菩薩能照諸佛會」,在佛會中能破眾生的黑暗,眾生愚癡不明白就是黑暗,這麼一閃大家一亮。修行好的人常常有這種感覺,在清淨的時候,或者看佛法的時候、聞法的時候,心中一清淨,心光一閃,如閃電破眾生暗。菩薩能化無量的化身,到無量的國土去,他也沒有住處,閃電閃在哪,在哪待著,馬上就沒有了。如在空中一個閃電,也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所以菩薩平等,也沒有前後彼此的心,無住也無分別,「如電光照物」,用電光來譬喻佛的化現、菩薩的化現。這個裡頭我們又說,我們就知道,一念之間能到十方國土,這個速度遠遠超過咱們世間的極限,世間的極限是不能超過光速,沒有比光的速度更快的,但這個不知道是光速的多少億倍。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這兩句也是相聯系的,你要是出了魔見的網,你才能不受纏縛。「裂」就是開裂,裂破它。「魔」的含義,《智度論》說,「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這個魔是干什麼的?奪掉你的慧命,不是奪我們的壽命。我們現在發了一個正的心,我們相信我們在護持自己的修行,這是護持我們的慧命,魔給破壞了,就奪走了我們的慧命。慧命比身命的重要不知多少萬倍,魔就是奪你的慧命,壞你的道法功德善本,把你的道法功德的這種善的根本給你破壞了,所以叫做魔。「裂魔見網」,見就是思慮、推求等等的,就叫做見。你見解怎麼樣?就是這個見。凡夫沒有達到聖道,心中所起的都是見,所謂情見,你所起的不是情就是見。廣義的說,一切思想方面的東西都叫做見。狹義一點說,就《止觀》裡頭說的,「作決定解,名之為見」。這個見就是見解的意思,你對於這個事,你就是這個看法是決定的,這個叫做見。我們常常說的見是後者這個意思,你就是有一個固定的觀點、固定的看法,你看什麼東西都是這樣。我戴了個有顏色的眼鏡,戴了個紅眼鏡,看見什麼都是紅的,窗戶也是紅的,什麼都是紅的,這就是譬喻這個見。所以我們有斷見、常見這兩種見。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斷了,沒有了,這叫斷見,這是錯誤的。常見,我生了天,永遠不死,無漏金仙;生了天,我們這個肉身成了金身,永遠就不會壞了。耶稣將來來審判世界,所有的人只有兩種出路,一種壞人入地獄,老入地獄,一種好人生天堂,老在天堂,這都是常見。常,老是這樣。都是錯誤的,這都屬於見。「魔見網」,因為這種邪見它都復雜得很,它像蜘蛛網一樣,你碰到就出不來,所以稱魔見網。

  《華嚴經》說,「我慢溉灌,見網增長。」你雖然修行,可你有我慢,它就像水在那灌溉一樣,讓這個見網在那長。《智度論》說,「是入邪見網,煩惱破正智。」你入了這個邪見之網,煩惱就要來破壞你正的智慧。所以魔見是什麼?就是邪見之網,見網稠林,見像個網子、像個林子一樣,很難得出來。《智度論》又說,「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一起心動念你就墮到魔網裡頭,沒有念才能出得來。所以裂魔見網很重要,不然的話起心動念都是要墮入魔網的。所以「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又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唯有淨念相繼,無念而念,這才能出離。這是裂魔見網。

  「解諸纏縛」,我們現在用憬興師的意思,他解釋為什麼?「纏縛者,即八纏三縛」,不用別的解釋,用他一家就行了。「八纏者:一無慚、二無愧」,這人不懂得慚愧,那就不可救藥,無慚、無愧,「三嫉、四悭、五惡作、六睡眠、七掉舉、八昏沉」,這八樣事情。「三縛者,貪瞋癡也」。《淨影疏》說,「諸煩惱結,通名纏縛。菩薩教人斷離,名解。」。憬興就指出一個具體的八纏三縛,《淨影》說一切的煩惱都是纏縛,都要離開。因為會中諸大士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所以他就又有根本智、又有差別智,可以讓眾生出這個魔網,解除這些纏縛。所以這個就是跟前頭相聯系的。

  底下,「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時間差不多了,這個留到下次。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 黃念祖居士主講  (第十二集)  1991  檔名:51-001-0012

 

上一篇: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123集)
下一篇:居士信女的故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