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禅宗淨土都能成就並行不悖相得益彰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按:永明延壽大師,五代宋初高僧,倡導禅淨雙修,集禅門法眼宗第三代宗師與淨土宗六祖為一身,編撰成《宗鏡錄》,又著有《四料簡》《萬善同歸集》等,影響深遠。印光大師曾诠釋《四料簡》一文,詳情如下。

禅宗淨土兩種法門,並行不悖相得益彰。(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佛教大綱,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禅、密、淨也。律為佛法根本,嚴持淨戒,以期三業清淨,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徹悟當人本具佛性,見性成佛耳;然此但指其見自性天真之佛為成佛,非即成證菩提道之佛也。密以三密加持,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為成佛,非成福慧圓滿之佛也。此三宗均可攝之於禅,以其氣分相同也。以故佛法修持之要,不過禅淨二門。禅則專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實益。淨則兼仗佛力,凡具真信願行者皆可帶業往生。其間難易,相去天淵。故宋初永明壽禅師,以古佛身示生世間,徹悟一心,圓修萬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深恐後世學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簡偈,俾知所趣。

其第一偈雲“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者:蓋以其人既徹悟禅宗、明心見性,又復深入經藏、備知如來權實法門,而於諸法之中,又復唯以信願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觀經》“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即此是也。“猶如戴角虎”者,以其人禅淨雙修,有大智慧,有大禅定,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之戴角威猛無俦。有來學者,隨機說法:應以禅淨雙修接者,則以禅淨雙修接之;應以專修淨土接者,則以專修淨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師乎?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華開見佛,證無生忍,最下即證圓教初住,亦有頓超諸位至等覺者;圓教初住即能現身百界作佛,何況此後位位倍勝,直至四十一等覺位乎,故曰“來生作佛祖”也。

其第二偈雲“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以其人雖未明心見性,然卻決志求生西方。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即蒙攝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然此雖念佛無幾,以極其猛烈,故能獲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較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

其第三偈雲“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以其人雖徹悟禅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歷緣鍛煉,令其淨盡無余,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淨盡,六道輪回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耽擱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五祖戒再為東坡,草堂青復作魯公,此猶其上焉者,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陰,音義與蔭同,蓋覆也。謂由此業力蓋覆真性,不能顯現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為錯,以陰境為五陰魔境者,總因不識禅及有字,故致有此謬誤也。豈有大徹大悟者,十有九人錯走路頭,即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耶?夫著魔發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煉之增上慢種耳,何不識好歹以加於大徹大悟之人乎?所關甚大,不可不辨。

其第四偈雲“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者:有謂無禅無淨即埋頭造業、不修善法者,大錯大錯。夫法門無量,唯禅與淨最為當機。其人既未徹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余法門。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無從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功德,感來生人天福報。現生既無正智,來生必隨福轉,耽著五欲,廣造惡業。既造惡業,難逃惡報。一氣不來,即墮地獄,以洞然之鐵床銅柱,久經長劫,寢臥抱持,以償彼貪聲色、殺生命等種種惡業。諸佛菩薩,雖垂慈愍,惡業障故,不能得益。清截流禅師謂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者,此之謂也。蓋以今生修行,來生享福,倚福作惡,即獲墮落,樂暫得於來生,苦永贻於長劫。縱令地獄業消,又復轉生鬼畜,欲復人身,難之難矣!所以佛以手拈土,問阿難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難對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猶局於偈語,而淺近言之也。永明禅師恐世人未能將禅淨之真義觀察清晰,故作此偈以明之,可謂迷津之寶筏,險道之導師,厥功偉矣!

附錄:白話譯文

佛教的大綱不外乎五宗,這五宗是律、教、禅、密、淨。律是佛法的根本,嚴持淨戒,以達到三業清淨、自性圓明、五蘊皆空的境界,這樣一切苦就都度脫了。教是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徹底證悟我們本來具有的佛性,見性成佛;然而,這只是指見到自性天真的佛,並不是說成就證得菩提道的佛。密是以三密加持、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這也是只把當生了脫生死就叫做成佛,不是指福慧圓滿的佛。這三宗都可以歸於禅,因為氣分相同。所以,佛法的修持,總的來說不過禅、淨兩個法門。禅是專靠自己的力量修,所以不是宿世慧根成熟了的不能真正得到實際的利益。淨則是兼靠佛力,凡是具有真正的信願行的人都可以帶業往生。這中間的難易,真有天壤之別。所以宋朝初年的永明壽禅師,以古佛之身投生在世間,為我們作示現,徹悟一心,圓修萬行,每天行一百零八件佛事,夜晚到別峰去行道念佛。他深怕後世的學者不明白宗要,特地作了一首《四料簡》的偈子,讓後人知道修行的趣向。

第一首偈說:“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因為既然徹悟禅宗、明心見性,又能深入經藏、明了如來的權法實法,而在各個法門之中,又更能只以信願念佛這一法門作為自利利他的通途正行。《觀無量壽經》中記載,“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啊!“猶如戴角虎”,因為這個人禅淨雙修,有大智慧,有大禅定,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聲喪膽,猶如老虎長著犄角威猛無比。有來學的人,就隨機說法:應該以禅淨雙修接引的,就以禅淨雙修接引他;應該以專修淨土接引的,就以專修淨土接引他。無論上等、中等、下等根基的人,沒有一個不蒙受他的恩澤,這難道不是人天之師嗎!到臨命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到上品,一彈指的工夫就花開見佛、證得無生法忍,最次也能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也有頓超諸位直接證得等覺果位。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就能現身到上百個法界成佛,何況再往上的品位更加殊勝,直到第四十一位等覺果位呢!所以說,“來生做佛祖”。

第二首偈說:“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因為雖然沒有明心見性,但卻決志求生西方。阿彌陀佛在往昔曾發過大誓願,攝受眾生如同母親思念自己的孩子一樣。眾生如果能像孩子思念母親那樣志誠念佛,就能感應道交、得到佛的攝受。努力修行戒定慧的人固然能往生,即使是造作五逆十惡重罪的人,臨終的時候被種種痛苦所逼迫而發大慚愧心,稱念佛名,或者十聲,或者只一聲,命終也都能蒙佛的化身接引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不是“萬人修萬人去”嗎!然而這樣的人,雖然沒念幾聲佛號,因為他的心極其猛烈,所以能獲得這麼大的利益,不能以泛泛悠悠的人與他比較念佛的多少。往生西方後,見佛聞法,雖然有快慢的不同,然而已經高高在上地加入了聖人的行列,永遠也不會退轉。隨著各自根性的淺深不同,或者慢慢的或者很快地證得各個果位。既然都證果了,開悟就更不用說了,這就是所謂的“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第三首偈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而隨他去。”因為雖然徹底了悟禅宗、明心見性,但見思煩惱不容易斷除,還需要經歷各種境緣來鍛煉,才能令它淨盡無余,這樣分段生死才能出離,差一絲一毫都不行。即使最後有一毫沒能斷淨,六道輪回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還沒到家,壽命就終結了。大悟的人,十人中有九人是這樣的,所以說“十人九蹉路”。蹉就是蹉跎的意思,就是通常所說的耽擱。陰境就是中陰身的境界,就是臨命終時現在生以及歷劫所造的善惡業力所現的境界。這個境界一現前,眨眼之間,隨著最猛烈的善惡業力便到善惡道中去受生,一絲毫也不能主宰;如同人負債,強者先牽,重處偏墜。五祖戒再世做了蘇東坡,草堂青又做魯公,這還是好的呢,所以說“陰境若現前,瞥而隨他去”。陰,讀音和語義與萌一樣,是覆蓋的意思。就是說,被這業力覆蓋住,真性不能顯現。瞥,音撇,眨眼的意思。有人把蹉當作是錯,以為陰境是五陰魔的境界,總歸是因為不了解禅以及字義,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謬誤。哪裡會有大徹大悟的人十個有九個錯走了路頭,隨著五音魔的境界去而著魔發狂的呢!著魔發狂乃是不知道教理、不明白自己的心性、盲修瞎煉的增上慢人,怎麼能把這樣不識好歹的事情加在大徹大悟人的身上呢!這件事關系很大,不能不辨別清楚啊!

第四首偈說:“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人認為無禅無淨就是埋頭造業、不修善法,這是大錯特錯!法門無量,只有禅和淨最適合眾生的根基。既沒有大徹大悟,又不求生淨土,悠悠泛泛地修其他法門,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無法仰仗佛的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的功德,感得來世的福報。現在生既然沒有正確的知見,來生必然會隨著福報轉,耽著五欲,廣造惡業。既然造了惡業,就難逃惡報。一口氣上不來,墮入地獄,漫漫長劫之中,睡著洞燃的鐵床,抱著滾燙的銅柱,以償還他貪聲好色、殺生害命的種種惡業。諸佛菩薩雖然慈悲,但因為罪惡業障,他也沒法得益。清截流禅師說,“修行的人若沒有正信求生西方,泛泛地修各種善事,這叫第三世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今生修行,來世享福。倚仗福報,造作惡業,就會墮落。快樂短暫地出現於來世,痛苦永遠地纏繞在將來漫長的歲月中。縱使地獄的罪業消完了,又會轉生到畜生道、惡鬼道。要想再得人身,難上加難。所以佛以手掐起一小撮土,問阿難:“手中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阿難回答說:“大地的土多。”佛說:“得到人身的,就像我手中的土那麼少;失去人身的,就像大地的土那麼多。”“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這也是局限於偈語的形式,而做淺白的說法。

永明禅師恐怕世人不能明白禅淨的真義,不能觀察清晰,所以作這首偈語來說明,真可謂是迷途中的寶箋、險道上的導師,功德無量!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現在從小孩到老人,心裡浮躁,古人做夢都想不
下一篇:聖嚴法師:成佛以後也會有遭受惡報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