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
這是第三十願,『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是為樂如漏盡願」。下面為我們解釋。「熱惱」是煩惱,「為劇苦所逼,身熱心惱,故名熱惱」。這個現象有,人在氣憤的時候,受極大的刺激,這個現象就出來了。發怒,所謂怒火上升,你看他臉是紅色的,身體都是滾燙的,全身發熱,這個發怒全身的能量全爆發出來,像火山爆發一樣,真苦!能不能解決問題?只是把問題愈搞愈糟,決定不能解決問題,這錯了。真正有功夫的人,有智慧、有德行的人,再惡劣的環境,自己受再大的羞辱,不動心。這是功夫!不發脾氣,沒有怨恨,依舊保持清涼自在,那他處理問題是智慧,智慧處理一定非常圓滿。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這個永遠要記住。
像胡小林做報告的時候,說到陶行知校長四塊糖的故事,真實智慧。看到學生做錯事情,他也沒有罵他,也沒有教訓他,完全用德行去感化,讓學生自動忏悔,自動承認做錯事情。校長獎勵學生,學生真的回頭,真的改過,這個力量太大了。如果校長發一頓脾氣教訓他、懲罰他,怨恨在心,嚴重的那生生世世都不會忘掉,這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麻煩可大了。校長有智慧,不罵他,不責備他,他承認有過失,馬上獎勵他,送一塊糖給他吃。短短的十幾分鐘當中,學生四種表現的態度,四次的獎勵,沒事情了,讓學生回去,沒有一句責備的話,這叫教育。現在誰懂得這個教育?中國古時候讀書人沒有不懂得的,厚德載物。真正把一個普通人教導成為聖人、賢人,這是教育的成功。所以打罵、責罰,那是失敗的教育,真正成功的教育是愛的教育。
學生做錯事情,為什麼做錯?把這原因找出來。他看到這個學生跟同學打架,手上拿一塊磚頭,這還得了,這會出人命!被他看到了,立刻制止,告訴這個學生,半個鐘點之後到校長室來見他。這個學生離開了,校長再問別人,他們為什麼打架?是為了對方這個學生欺負一個女同學,他打抱不平。這麼個原因他知道了,這個人很有義氣。半小時之後他回到校長室,看到學生站在外面門口,掏一塊糖給他吃,也沒有罵他,學生感到很驚訝。他說這塊糖獎勵你,我叫你半個小時來,你准時來了,你很守時,這應當要獎勵你。然後再說,我去調查,知道你這個事情做錯,你還很有義氣,打抱不平,這是很好的行為,再賞一塊糖給你吃。學生就感動了,立刻就承認錯誤,受感動。校長又掏一塊糖給他,獎勵他,你能夠忏悔,你知過能改,這很難得,這很不容易。沒有責備一句話,沒有任何處罰。學生感動的跟校長說,以後決定不會再犯這個過失。校長第四塊糖給他,勉勵他。再問,沒事了,你回去。這是中國愛的教育,神聖的教育,沒有一句責備的話,沒有一句批評的話。
人都有良心,要把他的良心喚醒,要讓他覺悟,要讓他自動回頭。他真回頭了,這學生我相信一生永遠不忘記校長的教訓。這個例子我相信感動天下許許多多人,校長有智慧,讓這個學生做出表法給大家看。像演一台劇一樣,演場戲給大家看,多少人覺悟,功德無量。所以在任何逆境裡頭,你能夠沉住氣,不發脾氣,沖突不會發生,這是化解沖突最好的方法。佛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古人說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換句話說,人都是可以教的,沒有不能教的,問題你會不會教。如果會教,人人都是好人,人性本善,他怎麼不是好人!本來是好人,現在又遇到好的教育,他當然是好人。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七四集) 2012/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