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當中的四眾弟子,是指出家男眾的比丘、沙彌,出家女眾的比丘尼、沙彌尼,以及在家居士的優婆塞、優婆夷。在佛法來講,佛性是平等的,所以,四眾弟子都可以修行,乃至於可以成佛。
修行,無論是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都要明白心性的道理。這念心就是靈知靈覺的佛性。要修行首先必須有警覺性,知道自己身、口、意三業的一切活動,稱之為覺察。覺察就是檢討反省,知道檢討反省,進而才能知過、改過。不但要覺察,還要覺照——照破煩惱,煩惱照破以後就歸於覺悟。
煩惱照破以後,進一步心要安住在實相上。實相是指師父在說法,諸位在聽法的這一念心,這一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處處作主,這個才是真正的自己。悟了這個道理就是悟了道,體悟到心性的道理,始終在心上用功,修行才不會走遠路,甚至於走錯路;所以,古德說:“悟後起修方是真修。”
出家可以修行,在家也可以修行,出家或在家,端看個人的願力與因緣。有些人在過去生中發了要出家修行、弘揚佛法、承擔如來家業的心願,過去的善根、慧根在今生現前了,所以想要出家修行。也有些人在過去生也是精進用功,但沒有發出家的願,所以今生雖然很用功,護持佛法,出家的念頭不會現前,或者要看此生因緣的轉變。
佛法所講的因緣,因,就是每個人的這念心。雖然人人都有佛性,佛性是本具、平等的,但是需要靠外面的因緣來啟發、來契悟;如果沒有因緣,沒有修行,沒有薰修,佛性始終也不會現前。因緣和合,悟到這個道理,出家也可以修行,在家也可以修行。因為,悟了道以後,這個心沒有男相、女相,也沒有出家相、在家相。
行菩薩道也是如此,有在家菩薩道與出家菩薩道。菩薩道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波羅蜜,在家、出家都可以修,但是,證到四果的阿羅漢一定是現出家相。
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的差別,就像大學裡的教授,有專職教授與客座教授。出家眾將全部的精神、精力、時間都投入在修行裡,投入於自利、利他,所以出家屬於專業修行。在家居士要為事業、家庭、兒女……忙碌,為滿足自己的希望而努力,沒有辦法投入全部精神在修證上。雖然如此,還是可以從日常生活上來落實修行。本著十善的原則: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口四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三是不起貪、嗔、癡。所謂不貪,並不是不要,是本分內應該要的就要,不應該要的絕對不要;譬如,名與利並不是不好,要緊的是不貪名、不貪利,運用名與利來行一切善法,真正地利益社會大眾。本著佛法所說的平等心、恭敬心、謙卑心,和知恩、感恩、報恩的心,來從事一切的活動,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出家的責任,是弘揚佛法、傳承如來家業。在家居士雖然也可以弘揚佛法,但以護持佛法、護持三寶為主;從過去到現在,都是如此,兩者的責任不一樣。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當中,有出家與在家四眾弟子,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諸大菩薩,他們都示現在家菩薩相。但是,當世尊圓寂時,為什麼衣缽不是交給諸大菩薩,而是交給了出家的比丘呢?因為,比丘代表的是一種專業、專修,這種專修能夠看破世間、看破親情、看破愛情,能夠放下一切,把他們的生命、智慧、心願、時間,全部都布施給眾生。所以,唯有出家修行,才能全部投入薰修。在家居士,因為在家,所以有家庭、親戚、朋友之間的感情,這些情感是很不容易割捨的,又因為有事業、人際、名利的牽掛,所以,想要專心投入佛法的薰修,實在很不容易。
佛法講,要有大悲心、大願心,心量才會廣大。釋迦牟尼佛開了八萬四千個法門,這些法都是公開的,不是屬於佛陀一個人的,也不只是屬於出家眾的,所以,在家、出家都可以修。但是,要想達到菩薩的境界,心量廣大,最重要的就是破除種種的執著,破除我執、法執。如果心量不廣大,不修正執著與習氣,不論是出家或在家,修行都很難有成就。
儒家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道理非常好;佛法更進一步在《菩薩戒經》裡講,要把心量放大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出家,便是將心量放大,放下小家庭的親情、愛情,投入到一個更大的家庭,觀一切眾生都是親眷;也就是將親情、愛情,提升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提升到冤親平等。這不只是一個口號,更要真正去做到,真正要看透徹悟。如果是很勉強的話,即使出了家,也不容易成就。
心量廣大,無論出家、在家修行,這個道理都要知道;但是,我們常常知道卻又做不到。以佛法來講,必須要在平時薰修,所謂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沒有一點點僥幸,這是實實在在的。
佛法中提到,人有上根、中根、下根。中根與下根的人都著眼在事相上,不是在理上;上根的人,有事有理;上上根則是事理一如。如果覺得自己是下根之人,就要像讀書一樣,從幼稚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研究所……這樣循序漸進。譬如:先受三皈依,三皈依做到了,然後再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依照戒律來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羅蜜,漸漸地提升自己,使我們的智慧圓滿、慈悲心圓滿、福德圓滿,然後,再破除執著,自然可以使我們的心量廣大,心性平等。
無論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都必須遵循這個道理來用功、來實踐,才能得到好處。如果,執著表面上的出家相或在家相,那麼,這樣與道就不相當了。
道是什麼呢?在佛法來講,最高的境界就是菩提,就是涅槃。儒家也講道,中庸裡面提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個中就是講中道。“喜怒哀樂之未發”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一念不生,這念心就是不動;有喜怒哀樂的情緒,這念心就是在動。這是儒家所講的中道,佛法更進一步,這念心不但是不動,還要時時刻刻清楚、明白、處處作主。
道家也講“道”,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他講大道很簡單,窈窈冥冥是指我們這念心不可得、不可見,雖然是不可得、不可見,卻不能說是沒有,諸位聽法這念心就是!這個心要向內收,向內回光反照;眼睛向外看的時候,就有能看、所看,耳朵在聽的時候,有能聽、所聽;看到好、壞、美、丑,或是聽到贊譽、毀謗,心中就生起取捨與好惡的念頭,好的就歡喜,壞的就起煩惱,在相對當中增長習氣。
眼根不清淨了,耳根也不清淨了,所以說要勿視、勿聽。佛經中提到,兩眼內視,兩耳內聽,要返聞自性,心性才是絕對的道。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這念心保持寧靜、清明,行為、身相就會端端正正,沒有妄想、邪見,離開妄想、顛倒,這念心就清淨了,也就是說這念心時時要安住在正念上。
這念心,有體有用,裡面是無窮盡的寶藏,一般人不明白,也不知道善用。佛法的道理,就是告訴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的心,也就是明心;認識自己的心之後,再去運用這念心,運用這念心之後,還要把這念心收回來;要自在,這念心時時都要存在、清楚、作主。儒家、道家、佛法都講這個道,在原則上是相同,但是佛法更究竟。所以說,這個道是屬於大道,這個大道是沒有形相的。
道就是這念心,修行也是以這念心為根本,只要是有心向道,無論是出家、在家都要認識這念心,都要明心,不但是明心,還要保護這念心不向外攀緣,在口業、身業上要革除習氣。現了出家相,就是出家眾的身份,行、住、坐、臥四威儀是屬於外面的相,除了外面的相,心當中還要有正念,這是代表正法住世,代表如來:讓對佛法有緣的人,產生恭敬心、尊敬心。否則,“道”由誰來做代表呢?
佛法的根本精神不能變。佛法是從印度傳來中國,傳到世界各地。由於各國的風俗習慣不同,文化、道德也不一樣,所以,佛法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也不一樣。什麼樣的標准才是真正的如法呢?雖然佛法隨著時間、空間、道德的變化,產生種種差異,但是,佛法的根本精神,絕對不能變。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五戒,這是不能改變的。出家眾要身心清淨、三業清淨,要大捨、大布施,要起大慈、大悲、大願、大行,這樣內外清淨,才能真正代表出家眾。
在家居士也一樣以五戒為根本,要恭敬三寶,護持佛法,要四眾和合,佛法才能真正興盛。出家修行有無量的功德,在家修行也有無量的功德,然後本著佛法慈悲、平等的精神,在社會上自利、利他、利益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