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叫做“能仁”、“寂默”。能仁──他能普度眾生;寂默──他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你們應該尊重,看戒律就像佛似的,就像師父似的,要像恭敬師父似的,天天向戒律叩頭頂禮。總而言之,你若修戒律,就能得到解脫;你若不守戒律,就得不到解脫。你天天不持守戒律,亂七八糟的,就會散漫,沒有定力;沒有定力,就沒有慧力。所以首先要有戒律,你有持戒這個力量,才能生出定力來。你要持戒──持戒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
所以你啊!要做好事時,也要想一想這裡頭是不是夾雜了不干淨的種子?有沒有不善的行為在裡頭?你看“尊重”,尊重就是看戒律就像佛似的,就像師父似的。珍敬,又拿它當無上金剛光明寶戒。無上,再沒有比它高尚的;金剛,像金剛鑽那麼值錢,像鑽石那麼值錢,那麼寶貴。要這樣恭恭敬敬地面對戒律。
你應該知道戒律就是你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大師啊!你們都要守戒律、持戒律,這就是你們的師父。
“若我住世,無異此也”:你們比丘 能持戒律,就是像我沒有入涅槃一樣,無異此也,是沒有分別的。所以佛入涅槃之後,所有的出家人都應該以戒為師,時時刻刻都保持金剛光明寶戒,這種戒律──不貪、不染,也不貪財,也不貪色,也不貪名,也不圖利,什麼都放下,也不好好 ,也無所求。我只要往好的做,我不管人家知道不知道,也不管人家對我好不好,不管他,只要我自己往好的做,這是所有的出家人都應該這樣,所有的在家人也應該諸惡不作,眾善奉行。
你不持戒,就等於沒有眼睛,眼睛瞎了。甚至你持戒律要像保護自己的頭那麼重要,你這頭如果就要丟了,或有人要偷你的頭,你一定會想辦法保護自己的頭,不叫人偷去,不叫人給割去。如果你說:“我等著,他要偷就偷吧!偷我的頭,我就給他啦!”那你真是不愛惜你的生命,所以保護戒,要像保護自己的頭一樣。
“一切種植”:或者種聖誕樹。“及諸財寶”:或者買一些財寶放在保險箱裡。這些事,修道的人都不可以做的。“皆當遠離”:都應該離開的,不要做這些事情。你做這些事情,就會被酒色財氣給迷住了。“如避火坑”:你應該看這些金銀珠寶,就像看到火坑一樣的,不要接近它。“不得斬伐草木”:你也不可以去砍樹斬草,所謂“一草一木,不忍折橫”,一草一木也不忍無緣無故把它毀壞了。“一蟲一蟻,不忍傷生”,就是一只蟲子,一只螞蟻,也不忍將它傷害了。“墾土”:或者開墾土地。“掘地”:用鎬把地挖了個坑,傷了許多蚯蚓,和很多在地裡的動物。
節身時食。清淨自活。
“節身時食”:節身,對自己這個身體,一定要很小心,天天要做點運動,不要叫它那麼懶,懶骨頭似的。或者打打太極拳啊,或者做點健身運動啊,不要接近這麼多女人啊!這都叫節身。時食,你要按著時候來吃東西。不要今天早,明天晚,後天又不吃東西。要有一定的時候,所以我們萬佛聖城吃飯一定要在十一點鐘吃飯。因為我們一天只吃一餐,若十一點不吃飯,會把我們所有出家人的肚子,都給餓得哭起來了。“清淨自活”:生活一定要清淨,不要那麼染污,不要亂吃東西。你亂吃東西,那也是染污。所以要維持自己的生命令之清淨,一點染污也沒有。
學無止境,時時刻刻都不要放松,不要懈怠,不要懶惰。常常抱著一種虛心,不要自滿,不要說我學佛學了幾十年,已經夠了,我什麼都知道了。時時都要“有若無,實若虛”,本來是學得有一點成就,但是不可以自滿,不要說我已經比任何人都明白得多了,不需要學了。要“有若無”,有好像沒有似的;“實若虛”,實就是自己有所成就,功夫也有了,定力也有了,慧力也差不多了,但是這個時候還不要自滿。所以,實若虛就是真真實實,有了道德,有了學問,有了智慧,有了定力,但也不要生出一種驕傲的心。常常要躬行實踐,做人所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做人所不願意做的事情。
人所不願意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吃虧。不占便宜、受苦、不單獨享福,能這樣子,這對佛教有大利益,學佛一定會有所成就的。還要忍人所不能忍的,讓人所不能讓的,好處要給人,不要給自己,要對人有好處,要利益人,不是要利益自己。你真正能利益人,那就是菩薩發心。我們為什麼不能成道?就因為由無量劫以來到現在,不肯利益其他人,只是注意自己,所以我們到現在還是修不成功。想要修成功,就要多吃虧,不占便宜;學傻一點,不要學得那麼聰明。這樣子,一天比一天,你真正的智慧就會現出來了。
“結好貴人”:結好也就是討好;結是結交、討好貴人。貴人就是做官的;也就是到做官的地方溜須捧盛,或者去巴結,用種種的手段,結交貴人。“親厚媟慢”:媟慢也就是一些唱歌、跳舞、飲酒的酒吧,或者是做種種不合法的人,或者男的、女的,亂七八糟的,這不必詳細說出來。親厚就是對他們不知有多好,和他們做朋友,和這些或者做妓女、娼妓這一類的人來往很密切,很有感情的,去親厚媟慢這些驕傲的人。“皆不應作”:這些事情,真正修道的人都不應該去做。要怎樣呢?應該“當自端心,正念求度”:應該自己端心,心沒有邪念,沒有邪知邪見,沒有不正當的思想。正念,念也要正。端心正念就是叫你不要打其他的妄想。求度,就是要求得度。得度就是了脫生死,從生死的此岸,經過煩惱的中流,到涅槃彼岸,這就得度了。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說你盡是吹毛求疵,好像馬的身上,你若是不吹它的毛,它的身上看來很好、很光滑的;你若是一吹馬毛,就會看見馬的皮上有很多小小的毛病,或者小小的疝瘁,小的瘡,這叫吹毛求疵。瑕,就好像美玉有一道裂痕,這叫瑕疵,這種就是毛病。也就是自己邪知邪見的這種習氣,不應包藏著,都應該坦白,不應該覆藏起來,不應該把自己的短處收起來,叫人看不見,只表示自己的長處。
“顯異惑眾”:顯,是顯露出來。異,是奇怪的事情。好像催眠術,這很見功的,你一催眠,這個人就什麼也不知道了,這都是異端。還有好像扶鸾、鸾盤,或者鬼上身,或者用種種方法來騙人、迷惑人,令人不認識,不清楚了,這都叫顯異惑眾,標異現奇。令一般沒有知識的人就都迷惑了,不知道,不懂了,這都是一種騙人的方法。
“於四供養”:好像在家人──優婆塞、優婆夷,應該供給出家人飲食、衣服、臥具(臥具就是睡覺用的東西)、湯藥(有病的時候要供養湯藥),這叫四事供養。對四事供養,你不應該貪而無餍,不應該自己有了,還要去攀緣,還要叫人供養,要得少為足,要知足。所以“知量”:知道自己應該用的數量──三衣缽具,要有一個節量。“知足”:就是沒有的話也要知足,知足常樂、能忍自安。
“趣得供事”:對供養這種的方法,要很如法次第的,不要生出一種貪心來。“不應蓄積”:就是不應該多多益善,不怕多,有人供養什麼就接受;接受了,用不了就存起來。好像人家供養錢,你不需要用到這麼多錢,把它存到銀行去,這就叫蓄積。蓄是儲蓄,積就是積存起來。修道的人“身邊無愛物,自無煩惱生”,在你的身上沒有什麼可愛的東西,沒有什麼可放不下的東西,自然就沒有煩惱生出來了。
這是說戒能生長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樣去立呢?就是持戒。你時時都依照戒律去修行,持戒而不犯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不做一些犯戒的事情,這就能生一切的功德,什麼功德都會生出來。你持戒不貪,不貪就是布施,能持戒也就有布施的功德;你持戒不犯戒,不犯戒也就是持戒的功德;你持戒能忍辱,這是忍辱的功德;你持戒也就是精進,這是精進的功德;你持戒也就會得禅定,這是禅定的功德;你持戒能生出種種的智慧來,這就是智慧的功德。你持戒就能生出種種的功德,所以戒是最要緊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從持戒成就的。以持戒的功德才能成佛;以持戒的功德才能做菩薩;以持戒的功德才能證阿羅漢果,所以“戒”是最要緊的。因為這個,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受戒,受了戒之後要守戒,不犯戒。
戒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所有一切的善事盡量去做;所有一切的惡事盡量不去做。不要做一些善惡夾雜的事,善惡夾雜是怎麼樣子呢?你做一點善事,又夾雜著一點惡事;口是心非,口裡說的是很好的,心裡想的是很壞的。這都是不持戒,這也就是善惡夾雜。做點好事而有所貪求,這就是惡事。
我們一定要真真實實照戒律來做,嚴持戒律。因依此戒,能“得生諸禅定,及滅苦智慧”:能得到生出一切禅定的功德,能得到滅苦、了苦的這種智慧。得到滅苦的智慧,就沒有煩惱了。煩惱就是苦;你沒有煩惱,苦就滅了;滅了就生出智慧。有智慧的人,什麼時候都沒有煩惱,明明了了的。
我常對你們說:“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惡人”,你盡怨人,怨天尤人,這是惡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錢的人,不會盡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會一舉一動都想要自己得到利益。想要占便宜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是窮人。窮人他盡貪圖小利,占人家小便宜,無論和誰來往,先打一打算盤:我能得到這個人的什麼好處?歡喜占便宜的人都是窮人。你想一想,有錢的人為什麼要占便宜?已經有錢了嘛!為什麼要占便宜?總是覺得自己窮,總覺得不夠,所以才盡想占小便宜。
“貴人不生氣”,尊貴的人不會生氣的,你看那一個人若是時時刻刻沒有氣生,這就尊貴,是貴人。“生氣是賤人”,常常生氣的人是很賤的,沒有價值。“智慧的人沒有煩惱”,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有煩惱的人都是愚人。
你看,我對你們說過多少次,人生煩惱是自己給自己上刑,自己打自己嘴巴,打自己耳光,你若是不信,你試試,生了一回氣,生了一回煩惱,全身骨頭節都痛的,痛得晚上也睡不著覺,吃東西也不香了,就那麼厲害。所以你若能持戒,就能滅苦,也能生出大智慧。
“若人能持淨戒”:假若有人能持清淨的戒律,持得乾干淨淨,沒有一點染污法,“是則能有善法”:這樣子就能有一切諸善法的功德生出來了;若是不能持清淨的戒律呢?就沒有善法能生出來。“若無淨戒”:假如你不修持戒律。“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所有一切的善功德都不會生出來。“是以”:因為這個。所以“當知戒為第一”:戒就是第一的“安隱”:能持戒就能平安,能得到一種快樂。“功德住處”:這是一切功德所住的境界。
“已能住戒”:若已經能住於清淨的戒律。“當制五根”:你應該制止你的五根。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你應該好好管著它,好好控制著它。“勿令放逸”:不要讓它不守規矩。眼睛不視非色,耳不聽聞YIN聲,舌不嘴香味,身不貪觸塵。“入於五欲”:不要隨著色、聲、香、味、觸所轉。不要為財、色、名、食、睡所搖動。
“五根賊禍”:這五根──眼、耳、鼻、舌、身,眼被色塵所轉,耳被聲塵所轉,鼻被香塵所轉,舌被味塵所轉,身被觸塵所轉,而五根的這種賊害,“殃及累世”:它連累你生生世世,沒有完的時候,這種禍殃,是不知道有多久的。“為害甚重”:你若是恣情縱欲,被五塵的境界所轉,這種害處是非常之遠的,累世危害甚重,它危害非常的重。“不可不慎”:因為這個緣故,我們人不可被這五塵境界所轉。“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要特別謹慎。
“此五根者”: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心為其主”:這五根不能自主,而是由我們人的心來主持其事,控制五根。所以你們各位比丘,“當好制心”:應該要好好的降伏其心,要把心制住。“心之可畏”:我們人造罪業,一切一切可怕的事情發生,都因為心裡頭沒有定力,所以隨境界轉。“甚於毒蛇”:心的可怕就好像毒蛇那麼可怕,因為你一不小心,就被它咬死了;心的可怕也好像“惡獸”那麼樣可怕,隨時可以咬死人;心的可怕又像“怨賊”似的,怨賊,與你有仇怨的這種賊。“大火越逸”:心的可怕甚於著了大火。“未足喻也”:就是前邊所說這個毒蛇、猛獸、怨賊、大火越逸,都不能完全比喻清楚這個心的厲害。
“制之一處”:我們若是能把心控制到一個地方,“無事不辦”:能制心一處,什麼事情都能辦得到了。“是故比丘”:因為這個,所以你們各位出家的比丘,“當勤精進”:應該勤修精進的法門。“折伏汝心”:這種眾生的狂心野性,應該把它折伏了。
現在這是說,我們吃東西就好像吃藥似的,能把我們饑餓的病治好了,不管它味道好不好。證了初果須陀洹(初果阿羅漢)果位的聖人,就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了。證初果的聖人,走路不著地, 腳上沒有塵土。為什麼他腳不沾塵土?因為他沒有色欲,沒有食欲,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見惑──見到就迷惑,這八十八品都斷了,所以他走路好像在虛空裡一樣。他吃東西也不管味道好不好,都是一樣的味道,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不被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所轉,能把好和不好的味道都變成一個味道,變成一味,吃了就養他的生命,這是證了初果阿羅漢能有這個境界。 所以修道的人,你看他吃好東西也吃這麼多,吃不好的東西也這麼多,沒有一點貪味道的思想,沒有這種的行為,這個人已經是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的,這就叫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現在這一段經文是叫我們人對治食欲的貪心。
出家人吃飯的時候有三念五觀。所謂:
三心不了水難消,五觀若明金也化。
三心就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我們修道的人不要盡打妄想,不打過去的妄想,不打現在的妄想,不打未來的妄想,三心了不可得。你三心若是不了,沒有把三心制之一處,前邊不是說“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把這個心制得什麼念頭也都沒有了,一個妄念也沒有了。制到一處,就沒有什麼事情沒有辦完的,都辦完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什麼都做完畢,再不會有來生了。三心也代表三念。三念是什麼呢?第一個念“願斷一切惡”,願意斷了所有一切的惡,我不能在修道裡頭加了不善的念頭,所以願斷一切惡。第二念是“願修一切善”。上面兩句也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第三念是“誓度一切眾生”,我發誓願普度一切的眾生,把所有的眾生都度明白了,令他們都明白佛法,願意修一切善。這是出家人在吃飯的時候應該觀想的三念。你觀想這三念,就不打其他妄想,什麼妄想也沒有了。
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不講話,而作五種的觀想,所謂:
佛制比丘,食存五觀;
散心雜話,信施難消。
本來說“佛制比丘,食存五觀”,若出家人、在家人很多人在一起吃飯時,可以改成“佛制食時”,佛制吃飯的時候,“食存五觀”,要觀這五觀。五觀是: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第一要算一算自己的功德有多少?這糧食用了多少工?自己有多少的功德受人家的供養?這一粒米經過農夫多少的工夫才能有?好像春天種田似的,中國古老的方法,先種下去,然後用鋤頭把草都鏟去,鏟完了又用泥巴把它攤上去,這是一遍。過了十多、二十多天,草又長出來了,又用鋤頭把它鏟除一遍,鏟完了又攤。每一次種田要鏟三遍、攤三遍。你看這費多少人工?所以古來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鋤禾日當午”,鋤禾就是鏟地;日當午,太陽正在中午的時候,非常的炎熱。“汗滴禾下土”,出了汗,就滴到禾苗土上。“誰知盤中飧”,誰知道這一碗飯,“粒粒皆辛苦”,每一粒、每一粒都來得很辛苦的,由這看來,所以說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忖就是想一想,忖度忖度自己修行有什麼德行?是不是整天盡打妄想?是不是天天參禅打坐?是不是天天學習佛法?要“忖己德行”,要忖度忖度自己修行有沒有德行?“全缺應供”,或者這德行夠了,或者是不夠。那麼我應施主的供養,我夠不夠德行?這叫“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第三,你要防備、小心一點。小心什麼呢?小心你這個心,生出一種貪心來。離過,要很小心的,不要教你這個心,見好吃的東西就生出貪心,吃多一點,這也是個過,貪心的過;不好吃的東西就討厭了,就吃少一點,這討厭的心也是過。你貪心是過;不願意吃,這也是過。等為宗:你要好和不好都平等。好也不吃多一點,不好也不吃少一點,吃飽了就是,不要貪好味。味道一好,就吃多一口,這下子就是貪心,你看就這麼厲害。修道是“差之絲毫”,就“謬之千裡”,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起居飲食上,都要用功修行,找中道,不能在吃的飲食上分別好和不好。所以防心離過,要離開貪的過和不願意吃的過。貪等為宗,以平等食作為宗旨。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第四,我們吃飯要拿它當藥來吃,它能治我們的餓病。我們的身體像機器似的,你給它吃點東西,它就做一點工。好像汽車,你給它買一點汽油放在裡頭,它就可以跑;沒有汽油它就不跑了。現在(一九七九年)汽油缺乏,汽車也沒有那麼多,你看那公路上,汽車比以前少了很多。這也是很好的事情,汽車少了,就沒有那麼多車禍,就不會死那麼多人。什麼事情都有好有壞,往好的地方說就有好處;往不好的地方說,現在聽經的人都少了,因為汽油缺乏之故。但你往好的地方說,他們在家裡不會有車禍啊!很平安的,那不是很好的嗎!所以什麼事情都有兩面的。這個“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吃東西就是真正的藥,真正治我們饑餓的病。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我們吃飯是為什麼呢?要修行,成就我們的道業因為想要修道、成道,所以要吃食物。因此在受飲食的時候,就要有上列五種的觀想。
“於好於惡,勿生增減”:對於色香味都非常好的、美的食物,看了就生了食欲。一看菜青青、綠綠的,真是好吃,貪心就出來了,好像在喉嚨裡伸出一只手來,想去抓好吃的東西。這是於好,生了貪心;於惡,惡就是不好吃的,看得也難看,很難看的樣子,一看就作嘔了,不要說吃,就要吐了,這就是惡。你不生分別心,對好吃和不好吃的都要平等,不分別好、不好,不分別好丑。所以修行不是那麼容易的,在這一點上就不容易修行,你說那一個老修行能在飲食上不分別?能在飲食上不生貪心?不生貪心,這就是如法;你生出貪心,這就沒有功夫。
所以吃東西時,見到不好吃的,你若是能吃,那就是有點功夫了;好吃的,你能少吃一點,那是有功夫了。不過這要真正有這種境界,而不是說我故意造作,我裝出來的。好吃的,我故意在大家面前表示我是老修行,我不吃那麼多,等沒有人的時候,我就拚命來吃,把肚子都撐得爆開。
修道的要點就在這個地方,有人、沒有人都是一樣的。不是說人多,就做出一個假面具來,裝模作樣給人看:“你看,我是老修行,我不願意吃好東西,好東西留著給你們吃;不好吃的東西,我故意多吃一口,教你們好認識我是個老修行。”這都不對了。你故意造作出來的,故意勉強弄出這個樣子,那又錯了,那和貪是一個樣子。所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也不生想要吃多一點,也不生對那不好的想吃少一點,就是吃飽就夠了。所以什麼事情不要特別造作,不要故意裝出假面具給人家看,修道是給自己修的,不是給人家修的;你給人家看,那不論修到什麼時候,也不會有所成就的。
睡眠苦,一懶惰就想要睡覺,貪圖安逸自在。為什麼好睡眠呢?就因為飲食不調。或者是吃得很多,就生出一種食困,吃完東西就想要睡覺。你若是把飲食調得恰到好處,吃東西也不太過,也無不及,也就是不太飽也不餓,在中道上,睡眠就會少一點。
古人說:“節飲食,驅遣鬼使。”人身體裡邊有三屍神,所以說你若吃得太多了,這三屍神的力量就大了,就會教你睡覺,教你睜不開眼睛。節飲食,節就是節約,吃得稍微少一點,這時候睡魔就跑了,就沒有那麼多的睡眠,所以說“節飲食,驅遣鬼使”,驅遣這睡魔。
懈怠、睡眠,這是一種苦,為什麼呢?因為什麼事情也不能做。天天就睡覺,把光陰都空過了,對世界上一點利益也沒有,對自己本身也沒有什麼利益。所以你若想對治睡眠和懶惰,就要精勤,要勇猛精進,不停止的來修行。
所以佛才說:“汝等比丘”:你們這一般的比丘和比丘尼、優婆塞和優婆夷。“晝則勤心”:晝就是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勤心就是令你這個心不懶惰。“修習善法”:要修習種種的善法。“無令失時”:你不要把時間空過去,正好用功的時候,你卻把它空過去了。“初夜後夜”:初夜就是夜間剛剛開始,後夜就是將要天明的時候。“亦勿有廢”:不但白天要勇猛精進來修行善法,修習一切的善法,不要令時間空過。就是連夜間一開始和最後的夜間,亦勿有廢,也不應該把時間都空過了。在中夜的時候,也應該誦經。
“以自消息”:這時候自己修行用功,或者你太累了,可以稍微休息。“無以睡眠因緣”:不要因為這睡眠的因緣,睡眠的這種情形,“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使令自己的一生從生到死,都空過了,一點利益世間的事情都沒有做,甚至一點利益自己的事情也沒做,把時間都空過去了。所以要時時警愓自己,不要任性去睡眠。
“常念無常之火”:生死事大,人死時有個無常鬼來請你到陰間去。這無常鬼一來的時候,一點人情也不講,一定要帶著你去見閻羅王。無常之火也就是這種,像火似的。“燒諸世間”:它把世間所有的功德都給燒了。“早求自度”:所以我們修道的人、信佛的人,應該早一點想法子令自己離苦得樂,令自己了生脫死,這叫早求自度。“勿睡眠也”:不要盡貪睡眠,生死也不能了,無常就來了,那時候你想修行,也沒時間修行。所以說你不要睡眠,你要求自度。“諸煩惱賊”:所有煩惱的這種賊。如發脾氣,發脾氣就好像有賊來偷你的東西。“常伺殺人”:這種煩惱的賊,時時都在等著想要殺人。“甚於怨家”:他在這兒等著你,比什麼怨家、債主、仇家都厲害。“安可睡眠”:怎麼可以以為睡眠是那麼好的一件事情,而貪圖睡眠呢?“不自警寤”:你自己不警愓自己!為什麼不早一點醒來,而還要在迷夢之中?
睡覺就好像毒蛇似的。你若是願意修行,就不要睡那麼多覺;多拜佛、多念經、多持咒,這是修行。睡覺是越睡越愚癡,越愚癡越想睡,總覺得睡不夠,這個是修行的一大障礙,這叫業障,常想睡覺就是業障。
“煩惱毒蛇”:煩惱就是毒蛇,有如毒蛇。“睡在汝心”:這毒蛇,你心裡總是離不開它,不想和它脫離關系,所以它就睡在你的心裡。“譬如黑蚖”:好像一條黑的蚖蛇似的,那也是一種毒蛇。“在汝室睡”:在你家裡睡著。“當以持戒之鉤”:那麼你有這麼一條毒蛇在家裡,怎麼辦呢?現在教你一個辦法,就是你要持戒,持戒好像一個鉤。“早摒除之”:快點把蛇搬出去,不要教它在家裡睡覺。
“睡蛇既出”:這條毒蛇既然出去,“乃可安眠”:這時候你想好好睡一睡,也就沒有什麼關系了。那麼這毒蛇是什麼呢?就是業障。業障它教你來睡,當業障沒有了,你才可以好好地睡一睡。“不出而眠”:你若是業障不消,盡想睡覺,“是無慚人”:是無慚無愧,不知道改悔的一個人。
“慚恥之服”:慚愧是自己覺得羞恥。慚恥之服,好像穿上一件衣服一樣。“於諸莊嚴,最為第一”:當你把業障消了,煩惱沒有,這個就是莊嚴法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由慚恥的衣服來莊嚴的,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慚就好像鐵鉤似的,它能管著人,令人不要做非法的事。不是管著人教人去做非法的事,它能管著人家不做非法的事情。“慚恥之服”:慚愧是自己覺得羞恥。慚恥之服,好像穿上一件衣服一樣。“於諸莊嚴,最為第一”:當你把業障消了,煩惱沒有,這個就是莊嚴法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由慚恥的衣服來莊嚴的,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慚就好像鐵鉤似的,它能管著人,令人不要做非法的事。不是管著人教人去做非法的事,它能管著人家不做非法的事情。
“是故,常當慚恥”:因為這個,所以時時刻刻應該生大慚愧心,生大羞恥心。“無得暫替”:一時一刻也不可以廢止的,不可以沒有慚恥的心。“若離慚恥”:你若是離開慚恥,無慚無愧的話,“則失諸功德”:就把所有的功德都失掉了。星星之火燒去功德之林。“有愧之人”:有慚愧的人,“則有善法”:就有善法可修。“若無愧者”:你若是沒有慚愧,像這一類的人。“與諸禽獸無相異也”:和一般的畜生、飛禽、走獸沒有兩樣,因為飛禽、走獸不知道慚愧。我們人所以和禽獸不同,就因為有慚有愧,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對的就去做,不對的就改了它。這是對治懈怠睡眠的初步方法,也就是對治睡眠煩惱的方法。
瞋,是瞋恨。恚就是生怒氣、發脾氣。這都是煩惱障道的因緣,所以必須要有對治的方法。對治瞋恚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要用“忍辱”。以忍辱度瞋恚,你若是不能忍辱,就是瞋恚;你若是能忍辱,瞋恚就沒有了。這是對治瞋恚的煩惱障,用忍辱來治它。
為什麼能夠忍辱而不生瞋恨心?就因為他沒有我執了。沒有我的執著,所以他被割截身體時,就有如割截虛空一樣。他與虛空法界同體,因此割而未割,別人割截他的身體就像沒有割一樣,也好像是割到虛空裡一樣,因為這種關系,所以他不生瞋恨。不生瞋恨的時候,就是“當自攝心”:那時候他能將他這個心攝持住,不動念,有一種如如不動的定力,了了常明的智慧,這就是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他不令心裡生出瞋恨來。“亦當護口”:不單要攝心,而且要護口,護持口業,不犯绮語、妄言、惡口、兩舌這種的罪業。“勿出惡言”:因為他護持自己的口業,所以也就不出惡言,不會用惡劣的言詞來罵詈這個割截他的人。
“若縱恚心”:假使你不攝心,放縱你這個瞋恚的心,“則自妨道”:這樣就對修道有所妨礙了。退“失功德利”:把你所做的功德都退失去了,所謂“千日打柴一火焚”,你做了一千天的功德,但發一次脾氣,就把這些功德都燒沒有了。所謂“星星之火,燒去功德之林”,因為這個,所以不可以發脾氣。“忍之為德,持戒苦行”:能有忍辱這種的德行,這種的功德,比起持戒的苦行功德“所不能及”:你能忍辱,能持戒、修苦行,這種的功德,沒有什麼功德可以能比得了的。“能行忍者”:你能修行這個“忍”,忍人所不能忍,讓人所不能讓,吃人所不能吃,受人所不能受,行人所不能行,做人所不能做,你能這樣子,這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乃可名為有力大人”: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大聖人、大賢人,一個偉大的大丈夫。
“若其不能歡喜忍受”:假設這個修行人,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人家罵你,或者打你,這種惡罵之毒。“如飲甘露”:罵你,應該當作在聽唱歌的;打你,自己應該想這是撞到門框上。他罵你、打你,就好像喝蜜糖水那麼甜。“不名入道智慧人也”:若是不能這樣子的話,那你就是沒有得道,沒有真正進入道的門徑。
所以有人罵你、打你,你都能忍,那就是入道了,那就是有真正的智慧,與一般的人不同了。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這樣子愚癡呢?“瞋恚之害”:你若知道瞋恚對人的害處,“則破諸善法”:你有瞋恚就會把一切的善法都障礙住,修行也不得利益了,越修越退步。為什麼你越修越退步呢?就因為你有瞋恚心。“壞好名聞”:你有了瞋恚,脾氣大,譬如你做一個法師,若是有很大脾氣,人家一提起來:“得了!那個法師沒有旁的本事,只有脾氣,那是他的本事。”這樣一說,你說這多倒架子?所以你們每一個人,不要各處宣傳說:“我的師父脾氣真大,和我們一個樣子。”不要這麼宣傳,這麼宣傳,那正是倒師父的架子。人家一聽,會說你的師父一定不是一個善知識,一定是個惡知識。你看──壞好名聞,什麼名譽都沒有了。
“劫功德賊”:打劫功德的這種賊,就是瞋恚。“無過瞋恚”:沒有再比這瞋恚的賊更厲害的了。
前面第一個,是講瞋恚煩惱障對治的方法,有瞋恚心、脾氣大的人就修忍辱行。忍辱就是對治瞋恚煩惱障的一個方法。 第二是貢高煩惱障的對治方法,我們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有貢高我慢,總覺得自己是比旁人有智慧,有知識,有道德,有學問,所以就生出種種貢高我慢的障礙,這也就是一種貢高的煩惱障。對治這種障,就要修謙下,自己要對所有的人都沒有驕傲心,也就是要有謙虛和藹的心。
“增長憍慢”:如果增長憍慢的話。這“尚非世俗白衣所宜”:就是不出家的人,也不應該有憍慢的心,不應該有這種貢高我慢、驕傲,看不起其他人的這種思想。“何況出家入道之人”:況且你已經出了家來修道?想要修行得道,如果你還有這種貢高我慢的思想,這怎麼可以的呢?“為解脫故”:你想要得到解脫的緣故,不受我執和法執所拘束。“自降其身”:自己應該把自己的身分降低了,應該非常的謙虛,非常的和氣。“而行乞耶”:既然到各處去沿門托缽乞食,可是還有貢高我慢這種驕傲思想的話,這一定沒有什麼功德的,永遠都不會成就你希望得到的道業。
這一段經文是教我們沒有一種谄曲的煩惱障。對治谄曲的心,就要用質直的心,要用直心,沒有彎曲的心,來對治谄曲的煩惱障。 什麼叫“谄”呢?谄就是谄媚。什麼叫谄媚呢?就是俗語所說的流虛。流虛是北方的一句土語,叫“流虛捧盛”,也就是說看見沒有錢的人,他就不睬;看見有錢的人,他就要叩頭,這叫流虛捧盛,又叫拍馬屁,這也就是谄。也就是見到富貴的人就谄媚、贊歎,見到貧窮的人就驕傲、看不起他們。“曲”:就是委曲婉轉,心裡不直,用委曲婉轉的言詞來討人歡喜,這和“谄”差不多。不過“谄”是對有錢人說的,“曲”是對一般人說的,不拿出直心來對人,總是彎彎曲曲的來欺騙人,不講真話,沒有一句真話。所講出來的話是轉彎抹角的,彎曲不直。
那麼怎麼樣對治這個毛病呢?佛說“汝等比丘”:你們這些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的人,你們要知道,“谄曲之心”:谄媚於人,說話不實的這種心。“與道相違”:你要修道,切記不可以有這種的行為。為什麼呢?這個與你修道是相違背的,不是直的。你做什麼事必須要直,若是不直,就是與佛法不相應了,說話行事都不要轉彎抹角的。這個谄也就是見到有錢的人,盡說好聽的話,盡說他們願意聽的話,這是谄媚語。曲,心裡不質直,委曲之心。這是與道相違背,和修行是不相合的。
“是故宜應質直其心”:因為這樣子,所以你這個“心”,要實實在在,要直心,直心是道場。你若是盡討人歡喜,卻說你是學菩薩,用四攝法。四攝法是什麼呢?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就是利益其他的人,把自己的錢財布施給其他的人。愛語就是對人說好話,可是菩薩說好話,他是無所企圖,無所企求的,只是令人家心裡高興,而不是教人高興,好對自己有什麼利益。若是為了自己有利益,才向人說好話,這就是谄曲,不是質直。直心是道場,要用直心來對人,說話、行事,一切一切都要用直心。
“當知谄曲”:所有的人都應該知道,谄曲“但為欺诳”:你用這種谄媚和不直的心來說話,這就是欺騙世間人,打妄語。“入道之人”:入道也就是修道,我們想要修道的人,“則無是處”:絕對不可以打妄語,絕對不可以谄媚於人,一定要用直心去對人。“是故汝等”: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你們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佛的弟子,“宜當端心”:應該端正其心。端心就是正心,正心就是沒有谄曲的心。谄媚心也沒有了,歪曲不實的心也沒有了。“以質直為本”:以這個真實、質直、不谄曲的心為根本。絕對不可以谄媚於人,絕對不可以對任何人有一種企圖,或者有一種計謀。所謂勾心斗角,盡用一些手段使自己獲得利益,這是我們信佛的人不應該有的。
“仁義禮智根於心”,它的根在心裡頭。“其生色也”;它有這種光輝顏色。“睬然見於面”;你若是充滿了仁義禮智,你的面就有一種德相,有一種功德在裡面。你若是沒有仁義禮智呢?就沒有這種功德的流露。那麼不單在面上,也“盎於背”;就是“施於四肢,四體不言而喻”,所以有功德的人,人人見了他都歡喜,為什麼歡喜呢?因為他有功德。就與人也無爭、也無求了,所以第一個功德就是無求的功德。
所以說,要無求才是功德,有所求都沒有功德。古來說:“到無求處便無憂。”你“知事少時煩惱少”,知道的事情少,是是非非也少知道,煩惱也就少了。“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認識人多,麻煩就來了。這個說你對不住我,那個說我對不住你,那個又說你對不住他;你我他這裡頭就有很多文章寫出來,很多麻煩就現出來了。為什麼?就都因為這個貪心、求心。求人啊!求財啊!
而有求沒有得的時候,就有求不得苦。那麼,已經得到的,又患失之,又怕丟了,包括財產、物質、一切一切。未得之的時候,就患得之;已得之,又患失之,又怕丟了。所以說起來簡直沒有一個止境,沒有完的,都是盡有所求。那麼無求呢?你能無所求,這就是功德。所以“知足常樂,能忍自安”就沒有苦了。
若要減少這個欲,能生諸功德。時時你都能少欲,一切的功德就都能生出來了。“少欲之人”:減少欲念的這個人,“則無谄曲”:就沒有谄曲。要向人谄媚,向人說好話,又委曲婉轉,怕得罪人,怕人不高興,為什麼要這樣谄曲呢?“以求人意”:以討人歡喜,令人心裡聽了很高興。因為別人歡喜,那麼自己就可以得到利益了。“亦復不為諸根所牽”:你若沒有欲念了,眼就不被色塵所轉,耳不被聲塵所轉,鼻不被香塵所轉,舌不為味塵所轉,身不為觸塵所轉,意不為法塵所轉,不被牽動了。
“行少欲者”;你要是能修行少欲的行門,這樣的人,“心則坦然”:心裡總是坦蕩蕩的,很坦然的那麼快樂。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的心裡,什麼時候都是很開朗的,面上也很有光輝的──所謂:
仁、義、禮、智,
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充實之謂美”,充實就是很圓滿了,這個“美”就是很好。“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這個美人能再充實而有光輝,這就是個大人。“大而化之之謂聖”,大了又能變化,這就是聖人。“聖而不可知之謂神”,聖人也不知道這個人是如何,就是到那個妙不可言、不可思議的境界了。這個不可思議──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境界,就是神了。“無所憂畏”:因為他是個沒有所貪求的人,就什麼也不怕。怕什麼?你把我這個頭給割下來,我都不憂愁。為什麼呢?無所求、無所貪了,活著和死沒有什麼關系,真是能看得破、放得下,就得到自在了。無所憂畏,這就自在。
“觸事有余”: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是很達觀的。“常無不足”:那麼很達觀了,就覺得什麼都圓滿,無欠無余,也常無不足,什麼也不覺得不足了。因為這個,我想起我對你們說的那幾句話,你們應該記得。說的是什麼呢?我說,
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窮人。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
賢人不生氣,生氣的人是愚人。
富人就不占便宜,占便宜的人呢?就是窮人。他再有錢,想占便宜,這都是窮人。因為他覺得不滿足,不滿足還有所貪心。你若真是富貴。就無所求了,所以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窮人。“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善人就不怨人,真是做善的人,誰也不怨。甚至於自己吃多大的虧,也不怨人。你盡怨人呢?那就是惡人之類。這個也說人家不對,那個也說人家不對,自己什麼都對,但是回頭看看,自己什麼都不對。所以啊,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
賢人呢?就不生氣,有智慧的賢人就不生氣,生氣的人就是愚人。好生氣,那是沒有真正智慧。貴人,出貴的人呢?不罵人,什麼時候也不罵人,貴人化以慈,他不罵人。罵人就是賤人,盡好罵人的人就是賤人。所以你們各位對這一點要注意,也不要貪求什麼物質,也不要貪求財產。所以“有少欲者”:若是有修行少欲法門這樣的人,他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具足這三德了,“則有涅槃”:這就是涅槃,也就是得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種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是名少欲”:什麼也無所求,什麼也無所貪,到這個時候,就是真正的少欲了。
這個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由成、住、壞、空──這四個大劫所成就的。成有二十個小劫,住有二十個小劫,壞有二十個小劫,空有二十個小劫。二十個小劫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是一個大劫。可是我們人要研究研究,怎麼會有成?怎麼會有住?怎麼會有壞?怎麼會有空?為什麼有成、住、壞、空?這個成住壞空,也就是生老病死,也就是生住異滅。那麼這個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是怎麼樣有的?
我們要知道,都是由我們的妄想所造出來的。所以說“念動百事有,念止萬事無”,這念一動就有山河大地、房廊屋捨;你若一念不生,什麼都沒有了。所以這個世界成、住、壞、空,乃至於人的生、老、病、死,生、住、異、滅,都是由妄想所造成的。大的來說,往那個世界;小的來說,往那一個國,這都是妄想所造成的。再往小的來說,這個家也是妄想造成的;再往更小的來說,我們這一個身心也都是由妄想造成的。
我們的妄想紛飛,有無窮無盡那麼多的妄想,好像塵沙一樣。在虛空裡頭,你看,那個微塵和那個沙,不知有多少,我們這個妄想也是那樣的,不知有多少。所以我們有一個善的妄想,就是補助天地間正氣的不足;有惡的妄想,就幫助這個世界的惡業一天比一天的增加。你有善的妄想,善業就增加。你的妄想若是普普通通的,不善不惡,那麼就造出平平常常的世界。乃至於你們看,今天我們大家聚會在這一個佛堂裡頭,有的講講這個,有的說說那個,你講你的道理,我講我的道理,這都是妄想所現出來的。
我們今天的聚會,是由我們往昔所打的妄想而造成的。好像這些人,每一個人又有每一個人的妄想。我告訴你們,你們這些人來,是因為我在往昔打這麼個妄想,將來我出家修行,成立一個佛堂,這佛堂裡又有張三、又有李四。張三呢,是五尺三吋半,李四或者是五尺四吋高;又有多少個女孩子在那個地方學佛法,多少個男孩子在那個地方研究佛法,又有多少個出家人,多少個在家人,多少個居士,老年人有多少,年輕的有多少……這都是妄想所造成的,你在往昔打這麼個妄想,現在就現出這麼一個境界來,在這兒共同研究佛法。
不論那一個人,都是在往昔打妄想,因此今生現出一個什麼面貌來,現出一個什麼樣子來,這都是打妄想打成的。你生得很丑陋,也是在往昔盡打丑陋的妄想,你生得很美麗,就像那個女孩非常美麗,好像天仙似的,那也是在往昔盡打這個美麗的主意
應該常常觀察,研究這個知足的方法,不要不知足。你若想知足,就要沒有貪心。“知足之法”:什麼叫知足的法呢?“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常樂,所以有如富人,他不貪,沒有憂愁,這就是安穩之處,安穩之處就是知足。不要有貪而無餍的心,要時時刻刻都能回光返照,能少欲知足。前邊那個“少欲”,就是沒有那麼多的貪心,現在要知足了。知足就不要盡向外馳求。
不知足的這個人啊!“雖富而貧”:雖然他再富有,但是也如一個貧人。因為他總有一種貪心,貪而無餍,這就是貧嘛!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知足的人雖然他是貧,但是他也比富有的人還快樂。知足者貧亦樂,雖然貧窮,他也樂。不知足者呢?富亦憂。即使富貴,他也憂愁。所以修行的人都叫“貧道”,貧道!貧僧!貧僧!沒有說我是富道!富道!富僧!富僧的。所謂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我們要常隨佛學,常隨佛學就是念佛也精進,拜佛也精進,誦經也精進,禮忏也精進。這所謂的精進,就是要很虔誠地隨喜一切的佛事,不要懈怠。在佛誕的日子,或是菩薩誕的日子,或者是定期,譬如今天是十五,大家聚會在一起來拜忏修行。對這一點,各位就要多辛苦一點。早一點到佛堂來,隨喜拜忏,隨喜念佛,隨喜用功修行。不是說等到人家都拜完了忏,才到這兒來,這樣子就表示不出來自己的虔誠。好像有一個人他要做生日,人人都應早一點去參加恭賀的典禮。你若是等到人家都賀完了才去,那就不好意思了。所以學佛的人在每逢佛菩薩的聖誕,必須要早一點來參加拜佛的儀式,這才是對的。
還有,到廟上來不論有沒有佛事,或者有沒有講經的時候,都不可嘻嘻哈哈地笑個不停,或者小孩子和小孩子在那兒打打罵罵、蹦蹦跳跳的,這是不應該的。尤其年齡大的人更不應該帶著一些青年人在那兒嘻嘻哈哈的,這對道場來說,既不莊嚴,又不恭敬。還有在道場裡邊,更不應該在那兒抽香煙啊!或者拿出什麼好吃的東西,在那兒吃一吃,這都是不合乎佛法的。我看見這種情形有很久了,我也沒有說,希望說了之後,無論大人、小孩子,都不要那麼放逸。你嘻嘻哈哈、蹦蹦跳跳的,這都叫不守規矩,沒有禮貌,對佛是不恭敬的。
在廟上講話,應講一點佛法的事情,不要盡講張家長,李家短,是是非非的,又什麼三只蛤蟆六只眼的,不要盡講這些。盡講這個,就是越講越墮落,越墮落,越不容易學習佛法。為什麼你誦咒總也記不住?就因為你太散亂了。所以啊,散亂無章的,把你的智慧都遮蓋住,記憶力也都給搬跑了,因此誦經也不能背誦,持咒也不能背誦。在這個佛堂裡邊跟著旁人來混,旁人拜我也拜,旁人念佛我也念佛,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問了也不知道。這樣子的話,你就是混了一輩子也不會有所成就的,因為這個,所以希望各位注意這一點。
第三是遠離的功德。遠離鬧市,也是遠離;遠離財、色,也是遠離;遠離名、食、睡,也都叫遠離。你能遠離,就有功德;你若是不能遠離呢?就有罪過。所以修道的人必須要修遠離行,遠離一切諸惡,親近一切眾善。遠離諸惡,首先要離開惡知識;親近眾善,也就是親近善知識。
所以佛就說,“汝等比丘”:說你們各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求寂靜”:要想求清淨無為,寂滅真常的道。“無為安樂”:無為而無所不為的這種平安和快樂。“當離愦鬧”:就應該離開世間法,修一切的出世法。愦鬧,就是在城市裡邊,天天都不知道做什麼,整天忙忙碌碌,什麼也沒有成就。“獨處閒居”:離開愦鬧,就要居住深山穹谷。獨處,一個人在那兒住著;;閒居,在那兒用功修道。“靜處之人”:修行靜慮的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這一切的帝釋和一切的諸天,都一齊的在那地方恭敬你。鬼神見到你都禮拜你,尊重你。
“是故當捨己眾他眾”:因為這個,所以要把自己一切的眾業、眾事、眾緣都捨離了,也要把他眾捨離。“空閒獨處”:在野外空曠的地方,很清閒的獨自在那兒居住。“思滅苦本”:想一想怎麼樣能把苦本──苦的根本滅了。“若樂眾者”:假設樂於一切的事,一切的業。“則受眾惱”:就會有眾惱來逼迫,交煎自己。“譬如大樹”:就好像一棵大樹似的,這棵大樹“眾鳥集之”:很多的鳥都落在這棵大樹上,“則有枯折之患”:鳥雖然是一種小的動物,但是如果多了,也就會把大樹給壓斷,壓乾了,令樹有斷折之患。
“世間縛著”:所有世間的迷惑,這種的執著啊,“沒於眾苦”:都好像陷溺在眾苦裡邊。“譬如老象”:譬如很老的一只象。“溺泥”:它陷溺到泥沼裡邊了。“不能自出”:它想要出來,可是在泥裡總也走不出來。“是名遠離”:你若是知道這個,就不接近鬧市那一些個境界、煩惱,一切一切都不接近,那麼這就叫修遠離的行門。
★我們聽經,不論聽多少,你就是聽一句,而能身體力行,那就沒有白聽。你若時時刻刻都聽,可是聽完了像耳邊風似的,就吹過去了,過而不留,這對你一點益處也沒有。
精進,就是向前勇猛精進,疲倦就是“中道自畫,半途而廢”,走到一半自己就說:“我已經夠了。”就要休息,要停止了。你若是精進,就不是這樣子,也不休息,也不停止。你不疲倦,才有功德;你若是疲倦,就沒有功德了。
古來的人修行,是晝夜六時常精進,不休息,所以才能有所成就,功德圓滿。
修行也要念茲在茲,有事無事常在行,不管有事情、沒有事情,都要勇猛精進的修行。道是行出來的,你若是不行,就沒有道;德是做的,你若是不做,就沒有德;這功德是修的,你若是不修,也就沒有功德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能知道一點就行一點,如果知道而不去行的話,那就是等於不知道。即知即行,沒有停止的時候。
“若勤精進”:假設你不懶惰,勇猛向前精進,身精進,心也精進,“則事無難者”:你若是能精進,那麼什麼事情也不困難了。所謂“鐵杵磨成繡花針”,用一根鐵杵磨成一根繡花針。“功到自然成”,你的功夫到了,自然就會成。所以才說則事無難者,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又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精進也就是因為有誠心,若是有誠心,就算金的石頭都會變化,都會開了,所以則事無難者。
“是故”:因為這個。所以“汝等當勤精進”:你們應該勤力不懈怠地向前勇猛精進。在普賢菩薩的警眾偈中說: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譬如小水”:你要精進,譬如什麼呢?雖然你不太精進,但是你天天修行,天天用功,也會有成就。就好像那個小的水,“長流則能穿石”:它若是常常地流,就能把石頭都磨得薄了,磨得小了。穿石,就是把石頭都磨得小一點,不是說在石頭的中間穿出一個窟窿,不是那樣的。在那個地方有石頭擋著它,常常有小水流著,把石頭也磨得小了,磨得沒有那麼大了,所以才能穿石。這也就是說,雖然你不是很勇猛精進,但是你若是能繼續不斷,朝於斯,夕於斯,白天這樣子,晚間也是這樣子,晝夜六時不間斷的來修行,就能穿石。
這個石頭也就是業障,你的業障能夠消了,那麼你的善根就能增長。修行就怕站(停下來),你若能天天修行,就會有成就;你若是一天不修行,那麼就拉得很遠了。所以說“站一站就二裡半”,雖你開汽車開得不快,但是你不停止,那麼它一樣也可以走得很遠。你要是一停下來,人家另外一輛汽車就跑過去,會跑二裡半,跑過去了,所以“站一站就二裡半”。那麼你修道也是這樣的,你天天修行,不間斷地修行,時間久了就會成功的。你若是一股一股的修行──一股勁兒的修行,一股勁兒又不修行了,這樣就不會成就的。
所謂: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我們學佛法就像是在逆水中,不是順水。逆水行舟,你若是不往前進,就是退步,它因為是逆水,所以就向後退了。“心如平原走馬”,這個心就像是在一個曠野地方中的野馬似的,也沒有一個龍頭,也沒有一條缰繩,“易放難收”,當你把它放開的時候是很容易,但是你若想把它給抓回來,那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們修道的人,一定不可以疲倦,一定要精進。
第五是不忘念的功德。不忘念也就是不失念。不失什麼念?不失正念──不失念佛的念,不失念法的念,不失念僧的念,不失念善知識的念,不失念良師善友的念。不失正念,而沒有邪念。不失正念,心裡就常清淨;不存邪念,心裡就沒有染污。心裡常清淨,就是菩提心;心裡沒有染污,就是沒有煩惱心。所以不失正念,就有無量的功德;你若失去了正念,就造了無邊的罪業。
什麼叫善知識呢?善知識就是正知正見,幫助你發菩提心,不令你退失菩提心,而且能開導你發菩提心。所以又要“求善護助”:求這個善知識,來護持自己修行,發菩提心。你假如想要這樣子,“無如不忘念”:你若想發菩提心,你就要念茲在茲,念念不忘,念念能發菩提心。
“若有不忘念者”:假設有這樣的人,能不忘失菩提心,“諸煩惱賊”:這諸煩惱賊就是貪瞋癡這三毒,這三毒都是煩惱。你有貪心,貪不到就生煩惱;你有瞋心,也是煩惱;有愚癡心,又是煩惱,所以這貪瞋癡都是無邊的煩惱。“則不能入”:你若是常常有這一個菩提正念的心,什麼煩惱也都沒有了。所謂“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所以這一切的煩惱也都不能擾亂你了。
“是故汝等”:因為這個,所以你們各位佛的弟子。“常當攝念在心”:這個攝念,就是把妄想攝得不生,正念現前,什麼時候也不會令自己心裡打妄想,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在那兒發大菩提心。攝念,一念不生;攝念,把所有的念都歸一了。“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欲斷盡真福田”,這種境界就是攝念,攝持這個念。
攝念也就是《孟子》上說:“操之則存。”就是攝(操)著,也就是管著自己的念頭,也就是控制著自己的念,自己能做得主,不被癡心妄想所搖動。常常能回光返照,能反求諸己,能克己復禮,這都叫攝念的功夫。能把自己的私欲克除去,回歸到天然的真理上,這就是克己復禮。攝念也就是像“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復禮就是“仁”,這個“仁”也就是攝念,你能攝念,就是在“仁”上了;你若是不能攝念,就離開“仁”了。
那麼顏淵又問:“什麼叫克己復禮?”孔子就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你看看這是不是攝念呢?非禮勿視,不合乎禮的,也就是不合乎法的這種境界你不要看。英文講:You?look?too?much. 看看東,望望西,看看上邊,又看看下邊。這個眼睛一點也不老實,睜得比牛眼睛還大,各處去管閒事,這都叫沒有攝念。你看那個人,常常閉目養神,坐在那個地方,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這就叫攝念。不東張西望的,南看北看的,這都叫攝念。所以“非禮勿視”,不合乎法的,不合乎禮的,都不要看它,不去看它,也不想看它,這就叫攝念。
“非禮勿聽”,不但不合乎禮的事物不看,就是不合乎禮的聲音也不聽。你聽那一些個流行曲,把你聽得心裡都亂七八糟的,妄想紛飛,那就叫不攝念了,所以要“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不合乎禮節的,不合乎禮法的話不說,這都叫攝心。“非禮勿動”,不合乎禮的事情你不要去做。勿動,不是搖動,就是不要去做,不能去做,這就叫克己復禮。克己復禮也就是攝心。所以名詞不同,意義是一樣的。
那麼攝心就是攝持其心,總管著自己的心,坐有坐的樣子,站有站的樣子,行路有行路的樣子,睡覺有睡覺的樣子,行住坐臥,這叫四大威儀。四大威儀都是要回光返照,不要向外馳求,這就是攝念。心令這個念常常“操之則存”,在心要操之,就是管著它,操守著它。“捨之則亡”,如果你不攝持它,不管它,它又跑了,這個菩提心就沒有了,亡就是沒有菩提心了。
“若念力堅強”:若是這個攝念的念力非常堅固,“雖入五欲賊中”:雖然就是走到財色名食睡這五欲裡邊去了,或者是色聲香味觸五欲裡邊。走到這裡邊也不要緊的,你若是念力堅強,這個念就是正念,正念堅強,雖然到這個五欲的境界裡邊,而五欲好像土匪似的,它盡搶你的珍寶。“不為所害”:它也害不了你,因為你有個正念,有個菩提心,不會被這些個境界所搖動,什麼樣的欲也引誘不了你,不為所害。“譬如著铠”:就好像將軍或者軍隊,穿上铠甲,穿上盔甲了。“入陣則無所畏”:穿上了盔甲,頂盔冠甲,就是入到敵人的陣裡頭也不怕。為什麼不怕呢?就因為自己有了保障。因為你能攝念,攝念就不會為外邊的境界所搖動,這叫有如穿上铠甲一樣的,所以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這就是不忘失你那個正念的功德。
禅定就是攝心,攝心也就是思惟修,也就是靜慮。你攝心就是制心,制你這個心,所以說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而這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就是在禅定裡頭,也就是禅定的境界。制之一處,是專一其心,心念歸一。心念專一,在這個時候,一念也沒有了,就是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你都明白了,就知道有個空理,你若是再能明白實際上連這個空理都沒有了,空也無所空,能空、所空都沒有了,能所雙亡,在這個時候,能空和所空都沒有了,就是一種湛然寂靜的境界。若連這個湛然寂靜的境界也不生,這時候一念也都沒有了,你說你的欲念從什麼地方產生呢?找不著這個欲念了。什麼叫五欲?什麼叫六欲?都不知道了。這時候也就是禅定,也就是真正的攝心了,那麼自然就會生出無量的自在功德,無量的神通妙用,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佛說,“汝等比丘”:還是跟前邊一樣的。“若攝心者”:你若是能攝持其心,“心則在定”:這個心就是在定中。“心在定故”:因為你心在定的緣故,就有一種智慧。有這種智慧,就“能知世間生滅法相”:世間的生滅法相就是成、住、壞、空,這世間是怎麼樣成的?怎麼樣住?怎麼樣壞?怎麼樣空?法相就知道了。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一增一減為一個小劫。“增”是由人壽的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譬如人的壽命十歲,再過一百年就是十一歲了,再又過了一百年那就是十二歲。那麼身量高度,每一百年增加一寸,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然後再減。“減”,也是每一百年,身量高度減去一寸,壽命減去一歲,再減到人的壽命十歲為止,這麼一增一減,就叫一個“劫”。
一千個“劫”,叫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算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算一個大劫。在世界上,“成”有二十個小劫,“住”是二十個小劫,“壞”又是二十個小劫,“空”也有二十個小劫。那麼二十個小劫算一個中劫,所以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合起來,就叫一個大劫。世間生滅的這種法相,有定力的人就會都明白,都知道了。
什麼叫智慧?不愚癡,就有智慧了嘛!也就是無明破了,真正的智慧就現出來了。煩惱即菩提,菩提是覺道,但不能說菩提是智慧。你發菩提心可以現出智慧,因為發菩提心就可以斷煩惱,斷煩惱就是證菩提。這就和反掌是一樣的,煩惱的反面就是菩提,菩提也就是煩惱,只要一翻過來就是了。若是不翻過來的話,那煩惱還是煩惱,菩提還是菩提;而你一翻過來,煩惱就變成菩提了。也就是晚間到極處時,就變成白天;白天到極點就變成晚間,這是一種輪流轉。
“若有智慧”:你們假設要有真正的智慧,不愚癡了,“則無貪著”:有真正智慧的人,有什麼表現呢?就不貪著了,也不貪名,也不貪財,也不貪色,也不貪吃,也不貪睡,什麼都不貪了。既然什麼都不貪,也就無所求了;既然無所求,這就是有了真正智慧的表現。你若是有真正智慧,就能不貪著;如果沒有真正的智慧,你一定會貪著。
“常自省察”:常常自己省察諸己,也就是
常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
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這就是省察。曾子說: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實智慧者”:有真實智慧的人,“則是度老病死海”:就是能度過去生老病死這苦海的一艘“堅牢船也”:一艘最堅固的大船。“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你若是能有真正智慧,那你就不會在假的事上用功夫,這就是在無明黑暗裡邊一盞大大的明燈。是“一切病者”:所有一切有病的人,“之良藥也”:最好的一種良藥。“伐煩惱樹之利斧也”:也是斬斷煩惱樹的一把最鋒利的斧頭。
“是故汝等”:因為這個,所以你們各位比丘,各位在家人。“當以聞思修慧”:你應該用聞慧、思慧、修慧,這三種的慧,“而自增益”:你要自己增加自己的智慧。“若人有智慧之照”:假設我們也有智慧的光明照耀,“雖無天眼”:雖然沒有得到天眼,“而是明見人也”:這也是一個明眼的善知識。“是名智慧”:這個叫真實的智慧。
我現在講經,你們來聽經,這就是聞慧。你在這裡聽完了經,回去想一想,研究研究,得到真實的道理,這就是思慧。思就是思惟,聽見了然後用智慧來研究研究,這就是思慧,思的智慧。你思完了之後,又照著這個法去修行,這就是修慧。老老實實的,不打妄語,不欺騙人,這就是實,真實的智慧。
什麼叫煩惱?野心 ?!貪?!不錯,你有貪心就有煩惱。那麼你想知道什麼叫菩提嗎?就是沒有貪心。沒有貪心,沒有煩惱,就是菩提了。這就如反掌之易,就像翻掌一樣,一面是菩提,另一面是煩惱,很容易的,不要把它看得很高深。煩惱是菩提,也就是說煩惱裡頭有貪,若你不貪,就變成菩提了。煩惱是無形的,菩提也是無形的,只不過是個名詞而已。既是名詞,那麼你把它轉一轉就是了,你沒有貪心,就有菩提心;你有貪心,就有煩惱心。覺道就是覺悟了,覺悟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了就是菩提。
“種種戲論”:戲論,戲就是游戲,去玩。游戲貪玩,把光陰都浪費了。連講笑話,這也是游戲,真正修道的人是不講笑話的,盡講笑話就是戲論。連取個花名,取個綽號,取個別號,這都是戲論。你們若存有種種無理、無意義的戲論,口亂說笑,打妄語,身輕浮妄動。“其心則亂”:那心就會雜念紛紛,散亂不定。“雖復出家,猶未得脫”:雖然已經出家了,但是不會得到解脫自在的。“是故比丘”:所以各位比丘!各位佛子!“當急捨離雜亂心戲論”:要趕快捨棄擾亂心性的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假如你要得到寂滅的真正快樂,“唯當善滅戲論之患”:唯一的方法,是要善於滅除戲論的過失,以求得最圓滿的畢竟功德。“是名不戲論”:這樣稱為不戲論。
“於諸功德”:對所有的一切功德,“常當一心”:常常要一心攝持你們的正念,來護持這功德。“捨諸放逸”:不要一天到晚盡貪放逸。放逸也就是隨隨便便的,自己想各處去玩一玩,就像小孩子似的,你和他一邊講佛法,他在那兒一邊說我要出去玩一玩,〝I would like to go to play.″那麼這個就是放逸。“如離怨賊”:好像離開罪惡怨毒的賊一樣的,不可以放逸,不可以有戲論。
“大悲世尊”:大悲世尊──佛,“所說利益”:所說的利益。“皆已究竟”:他都說到究竟處了,說到最好的地方了。“汝等但當勤而行之”:你們應該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若於山間”:或者在深山穹谷裡頭,“若空澤中”:或者在曠野、大川澤裡邊,“若在樹下”:或者在樹下,“閒處靜室”:或者在空閒處,或者在靜室。“念所受法”:不要忘記你所學習的,所接受的這一些佛法。“勿令忘失”:不要把它忘了,所學的一切法都不要忘了。“常當自勉”:時時刻刻都應該自己勉勵自己,自己好好的修行。“精進修之,無為空死”:你不要把時間都空過了,等到死後才來後悔,那時你再後悔也沒有用了。
“我如良醫”:佛說,我就好像良醫似的。“知病說藥”:知道眾生的病,給眾生配藥方,給眾生藥品吃。“服與不服,非醫咎也”:我給了你藥,你或者吃這個藥,或者不吃這個藥,這不是醫生的過錯,是你自己的事情。“又如善導”:又好像善於導游的人,做人家的一個引路人。“導人善道”:領導這個人到善道上邊。“聞之不行”:已知道這個法,但你不修行。“非導過也”:這不是那個導師的過錯,這是自己不修行。
“食不語,君子自重。”吃飯不講話,這是君子自己尊重自己。“寢不言,古人良規”, 躺著的時候,也不要講話,躺著一講話也就睡不著覺了,躺著時不講話,可以念佛。
不要總是自己搶著去上香。你一爭著上香,佛已經在想:“你這個人還學佛呢!你看你這麼貪心,搶著來上香。”這上香,人家都是讓給旁人的,你卻來搶。所以這一點人人都要知道,不要搶著上香。你搶著上香,那菩薩一看,哦,你在那兒好像打架似的,和人爭著來上香,這是沒有功德的。我們念佛、誦經都要鄭重其事,恭恭敬敬的,不要馬馬虎虎,這些大家都要注意。
還有我們信佛的人,不要盡放不下金錢,白天也想著我要怎麼樣發財啊!晚間也想著我要怎麼樣當官啊!總想著這些問題,不可以的。所以以後大家學佛,研究佛法的人,不要今天叫這個給他批八字,明天叫那個給批八字,後天又請那個給看風水。不要這樣,你若是真有德行,不論什麼都會好的;若是沒有德行,批八字,批九字也沒有用的,你批九字也不會走字的。那麼看風水也是一樣,若是沒有德行,就是有好的地方,也會受不了,也得不到的,因為你沒有德行,擎不住的。
一切的事情你往好的想,就是好;你往不好的想,就是不好,所謂“一切唯心造”,就是這樣子。譬如萬佛聖城那麼樣苦,聞居士到這兒她就認為是樂,說萬佛聖城那麼樣的樂。有某些人到這兒來,他們卻認為是苦了。所以我們知道,這就因為人容易被境界轉,而不容易轉境界。如果我們人能轉境界,就是不好的地方,也是覺得好;人若是不能轉境界,好的地方也覺得不好。所以永嘉大師說,你若是得道了,“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這就是一切唯心造的道理。
阿[少免]樓馱,翻譯成中文叫“無貧”。他為什麼叫無貧呢?就是他永遠都不窮,生生世世都是富貴的,他怎麼得到這個果報呢?因為他在往昔是個農人,是在田裡種田的,每天一早起來,就帶著飯到田裡去。他早上在家裡吃,中午是在田裡頭吃中飯,因為如果回家裡吃飯會浪費很多的時間,他為了節省時間,能多做一點工,所以在田裡頭吃飯。這一天來了一個比丘,這個出家人是證果的辟支佛,一看阿[少免]樓馱的機緣來了,於是就向他化緣,化他中午的飯。
這個辟支佛現出瘦而露骨,好幾天沒有吃飯的樣子,人人看見他那個餓的樣子,都生一種可憐心。他就向這個農夫來化緣,化齋吃,他說:“我很多天都沒有吃飯,你發發慈悲心,布施給我一碗飯吃,免得我可能會餓死了。”這個農人一看這人真的餓得很可憐,於是乎就想:“我一頓飯不吃不要緊,我應該布施給這個比丘!”於是乎,他就把他中午應該吃的飯,布施給這個辟支佛吃。因為他給辟支佛飯吃,所以以後九十九億的大劫中,他都不受貧窮的苦,生生世世都有錢,都是富貴,所以叫“無貧”。
這位無貧尊者在那兒供養辟支佛,據說還有這麼一個感應,什麼感應呢?他那一天沒吃飯,供養辟支佛,等到晚上要回家的時候,就來一只兔子,這兔子往前一跳,就跳到他脊背上,不走了。所以他就馱著這只兔子回家,教他太太出來一看,原來這兔子變成一只金兔子,是金子的。他賣了這金子,從此就發達,因此叫“無貧”。本來他還有很多的公案,現在只說一個大概,讓你們大家知道供養三寶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什麼叫“辟支佛”呢?辟支佛就是證果的聖人。有佛出世時,修行成了叫“緣覺”,無佛出世時,修行成了就叫“獨覺”。獨覺也就是辟支佛,具足叫“辟支迦羅”。這個獨覺的聖人,你供養他一頓飯,就得到那麼大的果報,所以在家人要供養三寶,也就是這個意思。這說起來要比你販賣房地產都賺錢賺得多,比看風水那來得更快,所以這一點你們各位要知道,供養三寶這才真正的風水,真正走八字了。
這位無貧尊者,他觀察所有在會大眾的心理,“而白佛言”:對著佛說,“世尊,月可令熱”:修行得了道的人,他可以令月亮變成熱的。本來月亮是冷的、涼的,他可以把它變成熱的。“日可令冷”:這個太陽呢?他也可以教它冷了。這是奪天地的造化,變化無窮,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有神通,有神通他可以令這一杯茶變成火。你不相信?就是這樣子的,你沒有法子不相信。
他就因為有神通,什麼事情都可以改變的,“移山倒海,灑豆成兵”。移山,這座山本來是在紐約那兒,他把它搬到三藩市來,搬到洛杉矶來了。這一條小河本來在洛杉矶,他又可以把它搬到另一個地方去,就是可以這麼妙,這麼妙不可言的。怎麼樣搬呢?你在洛杉矶有一幢房子不要了,把它搬到另外一個州去,到那兒造一個新的,這不是搬嗎?所謂移山倒海,甚至也可以把海改變了,譬如這水往東流的,他也可以把它改成向西流。隨心如意,變化無窮,只要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叫如意通。
月可令熱,日可令冷,月亮可以用神通教它熱,太陽也可以用神通教它冷,晚間可以變成白天,白天也可以變成晚間。晚間可以熱,白天可以冷,所以神通是這樣的。可是“佛說四谛”:佛所說四谛的道理,“不可令異”:沒有法子改變,這是一定的,是決定的,這個道理是真實不虛,不可更改的,沒有人可以改得了。“佛說苦谛”:佛所說的這個苦谛啊,“實苦,不可令樂”:佛所說的這個苦谛,是真實的,這種苦可以改變為樂的嗎?不可以的,決定就是苦的,苦得比黃連還要苦,你沒有法子改變它的味道。
“集真是因”:集就是苦的因,集聚煩惱就是苦的因。苦呢?就是集的果。“更無異因”:沒有旁的道理可說的,苦就是苦,樂就是樂。聚集很多的煩惱,就會有苦的,更無異因,沒有兩樣的道理。“苦若滅者”:苦若是滅了,“即是因滅”:就是苦的因滅了。“因滅故果滅”:因為苦的因滅了,所以苦的果也沒有了。
“滅苦之道”:滅苦有個道,要修這個道,你若是不修這個道,那麼苦是不能滅的。“實是真道”:這個滅苦的道,就是真正所應該修的道,“更無余道”:再沒有旁的道可以把苦滅了。“世尊,是諸比丘”:說這一切的比丘啊。“於四谛中”:現在所有的比丘對這四谛法,“決定無疑”:一點懷疑都沒有,大家都相信佛所說的這個道理。
初果、二果、三果,生死還沒有完全了生死,等證得四果阿羅漢,見、思二惑都斷了,也沒有見惑,也沒有思惑。沒有見惑,就是對著一切的境界,都不會被境界所轉了;沒有思惑,就是心裡沒有妄念,什麼妄想都沒有了。雖然說是沒有妄想,但是只是粗的妄想沒有,細的妄想還是有一點。
“法皆具足”:你若能自利利他,把自己忘了,那不管什麼法都會明白,都會成就了。你若盡想自己,一天到晚自私自利,就一天比一天愚癡,一天比一天不明白道理。所以法皆具足,就是要自利利他。
我們修道的人要這樣想,只要能利益其他人的,我們盡量去做,至於自己有沒有利益,那不要想它。你自利利他,就是行菩薩道;你若專利他而不自利,這就是佛道。佛是只知道有其他人,不知道有自己,所以他才成佛的。我們學習佛法,要學佛的精神,所以要先利益其他的人。自己有沒有利益呢?不要打算,這樣子才是真正修道的人。
人若常常胡思亂想,想得太多了,邪魔鬼怪就會乘虛而入。如果你裡邊沒有邪,外邊的邪就進不來;你裡邊要是干淨了,那些邋遢東西也進不來,所謂:“沒有內虛,不招外感”,內裡頭若沒有病,外邊的病也進不來的,因為你防守得很嚴的,外邊的賊它進不來。那麼就因為你盡胡思亂想,所以就招來這種邪啊、鬼啊,上身作怪,所以種種的問題就發生了。
因為這個,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正心修身。正心,就是不亂打妄想,不想不正當的事情,那麼鬼就不來了。好像有一個喂貓的碗在這兒,那麼很多蒼蠅就會來吃,因為它邋遢。若沒有這個貓食的碗呢,那些蒼蠅就不會往這兒落了。所以內裡邊有什麼,外邊就招什麼,這不是從外邊來的,而是你內裡頭請它來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先正心,然後誠意、修身。如果不打那麼多妄想,什麼鬼也都沒有了,這一點是很要緊的。
人若常常胡思亂想,想得太多了,邪魔鬼怪就會乘虛而入。如果你裡邊沒有邪,外邊的邪就進不來;你裡邊要是干淨了,那些邋遢東西也進不來,所謂:“沒有內虛,不招外感”,內裡頭若沒有病,外邊的病也進不來的,因為你防守得很嚴的,外邊的賊它進不來。那麼就因為你盡胡思亂想,所以就招來這種邪啊、鬼啊,上身作怪,所以種種的問題就發生了。
因為這個,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正心修身。正心,就是不亂打妄想,不想不正當的事情,那麼鬼就不來了。好像有一個喂貓的碗在這兒,那麼很多蒼蠅就會來吃,因為它邋遢。若沒有這個貓食的碗呢,那些蒼蠅就不會往這兒落了。所以內裡邊有什麼,外邊就招什麼,這不是從外邊來的,而是你內裡頭請它來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先正心,然後誠意、修身。如果不打那麼多妄想,什麼鬼也都沒有了,這一點是很要緊的。
“一切有為法”,有為法,是有所作為的;“如夢幻泡影”,就好像作夢,是虛幻的,好像水裡的泡,又好像影子,又好像露,好像電似的,“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該這樣看。這都是無常的相,不要執著它,不要為了這個無常的相而顛倒,也就是不要為這個假相而顛倒。
“是故當知”:因為這個,所以你們應該知道,這個世間的事,“世皆無常”:世間的有為法都是不常的。“會必有離”:既然是不常的,它終究有一天是會散的,是要離開的。“勿懷憂惱”:所以現在你們知道我將入 涅槃了,你們不要憂愁煩惱。“世相如是”:世間的相就是這樣子。“當勤精進”:各位應該精勤而不懶惰的向前精進,“早求解脫”:不要不拿它當一回事似的,應該早求解脫,越早越好。“以智慧明”:以你智慧的光明,“滅諸癡暗”:破滅這一切的愚癡黑暗。“世實危脆”:這個世界一切的有為法,實實在在都是很危脆而不堅牢的。“無堅牢者”:沒有什麼事情是永遠不壞,永遠不變的,一切事都是不堅固的。
“我今得滅”:我現在入涅槃,“如除惡病”:就好像沒有了惡病似的,把一切的麻煩都沒有了。“此是應捨罪惡之物”:這個身體,早晚是應該把它捨離,這是造罪業的一個東西。“假名為身”:給它取一個假名字,叫做身體。“沒在老病生死大海”:這個身體,沉沒在生老病死苦的大海裡邊。“何有智者”:為什麼有智慧的人,“得除滅之”:有智慧的人都會滅除這種障礙。
“如殺怨賊”:這也就好像什麼似的呢?就好像把仇怨的賊殺了一樣。“而不歡喜”:殺了仇怨賊,有什麼可歡喜的呢?不值得我們歡喜的。也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是個假的,我們為什麼要那麼執著它?為什麼要為它而造罪業,而放不下呢?這個怨賊啊,你把它殺了,也不值得歡喜,為什麼呢?雖然是把怨賊殺了,但是也都是犯了殺的罪,這不需要歡喜。可是另一方面你把怨賊殺了,沒有怨賊,這又值得你歡喜。所以“而不歡喜”,而你能不歡喜嗎?也就是我們的病好了,你能不歡喜嗎?本來病好這也是平常事,不需要歡喜,但是人多數被境界轉,所以病好了,就覺得很歡喜。那麼在沒有病的時候,他不知道有病,所以沒有歡喜,也沒有一個不歡喜。那麼病好了,還是應該這樣子,也沒有一個歡喜,也沒有一個不歡喜。可是多數人都被境界轉,遇到這個境界沒有了,就覺得很高興。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你們時時刻刻都應該一心,“勤求出道”:時時刻刻一心都要修行,都要勤求出離世間的這個道路。“一切世間動不動法”:這世間的一切,無論是動法、不動法,就是世間善的、惡的,一切世間的法,“皆是敗壞”:世間無論是什麼法,都是不常的。“不安之相”:時間一久了,都有生、住、異、滅、這四相的變化,所以不是永遠平安的一個樣子。“汝等且止”:你們各位比丘現在應該停止,“勿得復語”:不要再講話了。“時將欲過”:時候就要來到了,就要到半夜的時候了。“我欲滅度”:到半夜的時候,我就要入涅槃了。“是我最後之所教誨”:這部《遺教經》是我最後教化你們各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的一種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