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請看下面第六段,第六大段,「藏教所攝」。藏教下面有說明,對於這一部經在三藏是屬於哪一藏所攝的,在四教五教它是屬於哪一個教,明了這些道理對於理解全經有幫助。我們看念老的注解,「凡體究經典」,現在人叫研究,佛門用參究,參究跟研究有區別。研究用第六意識、用心意識,換句話說,我們學教全是研究。如果要參究的話可能會開悟,研究不能開悟。參究它所得的是智慧,研究所得的是知識,這個地方不同。什麼叫做參究?不用心意識叫參究。怎麼個不用?第六意識是分別,不分別;第七識是執著,不執著;第八識是落印象,不落印象,你看看這不是容易事情!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叫參究。讀經不用心意識,聽講不用心意識,這就是禅宗裡面說「會了」。你會不會聽?會聽;你會不會讀?會讀,會得定、會開悟。所以會聽經的人,他不看經文,眼睛閉著,他入定,聽得清清楚楚,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他在定中,句句法音在觸動他,不定在什麼時候,一下機緣巧合了,就豁然大悟。研究不行,研究一面聽、一面看,一面分別、一面執著,這個不行,這個得到的是知識,是佛學常識,不能幫助你得定,不能幫助你開悟,這個道理要懂。
然後你就曉得,古人修學跟我們現在人心態完全不同,方法看起來好像是一樣,實際上不一樣。他們能夠離心意識,我們現在決定離不了心意識,這就是為什麼現在人學東西比不上古人。古人大多數還是用心意識,我們還比不上他,他用的心意識淡薄,我們用心意識太濃了,甚至於許許多多地方把佛的意思解錯了,是我們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不用心意識就看到佛的意思,為什麼?佛講經不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高明,智慧,真實智慧;用心意識是從知識裡頭,阿賴耶,識心裡頭流出來的,絕對不一樣。所以今天我們講知識、智慧,我們今天接受佛法,是用心意識接受如來自性般若流出來的東西,到我這邊來也變成知識。如果不用心意識,給諸位說,世間一切人跟我說話,到我這來都變成智慧,我是用自性、真心來接觸他,來了全變成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明心見性的人高明,我們比不上,科學家、哲學家也比不上。我們對古聖先賢這麼奧妙的地方完全不知道,不知道他的妙,反而批評他們愚昧,沒有我們聰明,我們能發明這些電燈、發明汽車、發明科學技術,古人不行,錯了!古人不需要這些東西。為什麼?他自身放光,哪要這些東西!身放光。到遠的地方去不要交通工具,才起心動念已經到了,決定沒有交通事故,決定安全,那才叫高等科學。
極樂世界沒有工程師設計,沒有人去施工,用他的願心、念力,功德自然成就。我們這個世界有沒有?有,欲界天第五天、第六天就達到這個境界,那是福德、念力,因為他修定。欲界第三層天就修定,只修福不修定的,四王天跟忉利天,向上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統統都修定。定就是制心一處,現在科學講念力,我們能把念力集中專注在一點,會產生無比的能量。這個能量可以改變地球、可以改變外太空的星球,有這麼大的力量。可見得佛經上所說的不是假的,佛法裡面的修學功夫完全用禅定,八萬四千法門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全是修禅定。我們念佛也是,念佛一心不亂就是禅定。事一心不亂相當阿羅漢的禅定,九次第定,《楞嚴經》上說的;理一心不亂相當於宗門,禅宗裡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是用信、願、持名的方法修定。所以佛在《大集經》上告訴我們,持名是甚深的深妙禅,比禅宗要求那些條件簡單。它沒有條件,只要求你真信、真願,這一句佛號老老實實念下去,決定不要改變,決定不能懷疑,他就成功了。古大德說這個法門暗合道妙,真有道理。
我們看底下這段文,體究,不是研究,是屬於參究。「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於此了知,則有助於理解全經」。這是一種教學方法,是世間法,如果純用出世間法,就不要用這些方法。但是對我們這個根器來說,特別是現在所說的知識分子,那這個很容易接受,知識分子聽這個說法挺有道理。這下面說,「夫一代聖教之判分,諸家有異」。這是人分的,不是佛分的,佛沒有這個分法,而是祖師大德為了教學方便起見,他辦學。所以講到藏,就有「三藏、二藏」,講到時,就有「五時」,講到教,有「二教與四教、五教」,這下面有解釋。「凡釋經者,須先判明」,解釋經要把這個講清楚。
「今本經三藏中屬經藏」,三藏是經、律、論,這是把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分成這三個部分。其實很難分,為什麼?佛跟大家講一次開示裡頭都有經律論,你怎麼個分法?經是什麼?經是講定、講清淨心的,律是講戒律,論是跟你講智慧。後人結集經藏給它分類,從多分,就是這部經講定講得多,就把它歸到經藏,講戒律講得多,它都有,三分可能統統都有,哪一種講得比較多,用這個來分。真的仔細分,那它全部都具足。像這部經上講戒律,有,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講戒律。這一共四十八品,講戒律六品,占的分量少數,多半都是講清淨平等覺,所以分在經藏,這是屬於經部,經藏。「二藏中」,二藏是小乘跟大乘,就是小乘聲聞藏,大乘叫菩薩藏,這是屬於菩薩,它不是小乘,是大乘。
「五時中主要屬方等時」,五時是釋迦牟尼佛教學分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華嚴,世間人沒分,《華嚴》是在定中講的,當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小乘不承認,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第二是阿含,阿含是小學,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出定之後,就是《華嚴經》講圓滿了,出定之後,要對這個世界地球上這些眾生,怎麼教他?從辦小學教起,先教怎麼做人,人都做不好怎麼能成佛?講阿含,阿含講了十二年,這辦小學。十二年之後,大家有這麼好的基礎,再講方等,方等好比辦中學,方等講了八年。阿含是小乘,方等是大乘的開始,前面通小乘,後面接大乘,《無量壽經》在這個時候講的。再向上提升般若,純粹大乘,二十二年,佛說法四十九年,般若占二十二年,幾乎占一半的時間,你就曉得,這是佛教最主要的一部分。般若是智慧,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是手段,不是目的。持戒幫助得定,持戒是手段裡頭的手段,用這個手段幫助我們得定,定下來之後才開智慧。最後法華八年,法華講什麼?法華就是講的華嚴,也就是把《華嚴經》對我們這個世間人來講稱為法華,完全講佛所證得的境界,一乘法。最後是一天一夜講《涅槃經》,那是佛的遺教,就是佛的遺囑。我們不能不知道。在五時這是第三方等時。在二教裡面,二教是漸教跟頓教,它是頓教,它一生成就。「四教五教中屬圓教」,四教是天台大師,智者大師他說的,五教是賢首,華嚴宗的,都是屬於圓教。
下面再分別說,先說藏。「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叫它做藏。藏是含藏的意思,就是收藏,我們一般人講倉庫。所以佛教稱為三藏經典,中國傳統典籍稱為《四庫全書》,那個庫跟這個藏一個意思。藏有二,第一個就是三藏。「藏者,《大乘義章》雲」,解釋這個字的意思,「包含蘊積名藏。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文是文字,義是義理,所以稱之為藏。第一個是經藏,「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加上這個契字才是它的本義,因為我們中國這個經字沒有契的這個意思在裡頭。因為佛的經叫「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叫契機契理,這是我們傳統經典裡面沒有這個意思,所以必須加這個字,稱之為契經。
第二叫律藏,梵語稱毘奈耶,它的意思是「調伏」。戒律的意思,明白這個,我們就很歡喜學習了。調是調心、調身、調行為,調理行為;伏是伏煩惱,降伏煩惱,降伏習氣。我們正因為煩惱習氣太多、太嚴重,所以淪落在六道。最嚴重的,佛告訴我們,貪欲是餓鬼道的第一個因素,只要沾上這個貪就是餓鬼道,貪名、貪財、貪色,還有貪佛法。貪佛法到哪裡去?還到餓鬼道。為什麼?貪心墮餓鬼,貪佛法也不行。所以佛警告我們,在《金剛經》上有明文,「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跟世間法都不可以貪,貪了就麻煩,要捨、要放下。善要放下,惡也要放下,為什麼?出不了三惡道。只要有貪戀麻煩就大,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香港有個煜明法師,我跟他很熟,他也住在尖沙咀那邊,漆鹹道,往生了,走了。往生之前,他那個小道場要送給我們,我們去看了,看了幾次,他那個心不定,自己想送,他底下的信徒不答應。信心不夠堅決,貪戀沒放下。我在他的道場講過經,很多年前,他的道場裡面供的佛像很大、很莊嚴,佛像裡面是老鼠窩,那個老鼠很大像貓一樣,大老鼠,常常跑出來。如果學佛貪戀這個佛像,喜歡它、愛它、捨不得,死了以後什麼?那大概就到佛像裡頭那一窩老鼠去投胎去了,他不肯離開,很可怕!喜歡讀書的,收藏這些好的版本念念不忘,死了以後到哪裡往生?書裡頭有蛀蟲,喜歡書,離不開書,就投胎做蛀蟲去了。這個道場建得富麗堂皇,畢生心血都用在這上面,捨不得離開,這個道場裡頭也沒有男女婚配,怎麼辦?道場有老鼠、有蟑螂、有螞蟻,他就投胎去干那個去了,捨不得離開。我們都要看清楚、都要看明白,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不要活了一輩子來生去搞這些,那就錯了,大錯特錯了!阿賴耶,沒錯,有佛菩薩的種子,但是你那種強烈的欲望,業力是強者先牽先受報,你這個意念太強先受報。我們今天要把這個意念調整,求生淨土這個念力最強,絕不能有第二個念頭跟它平等而超過它,那你就麻煩大了,你這一生的機會就錯過了。所以戒律重要!我們持戒不生天,不想生天,我們要想求極樂世界。
第三個是論藏,「梵語阿毘達磨,此雲對治」。論藏裡面多半是問答,佛法裡面講的辯論。理愈辯愈明,佛法希望任何一個疑問你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有一些宗教是不可以問的,佛教是可以問的,可以問到底的,佛歡迎你來辯論。「本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
下面講二藏,二藏是聲聞藏跟菩薩藏。「《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雖然大家求的是一個門,解脫門。解脫是脫離六道輪回,解開煩惱脫離六道,這是一個總目標。「而有自利利人之異」,人的願心不一樣,有人自利,有人利人。「故有大小乘差別。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即聲聞藏與菩薩藏。聖教雖眾,不出此二」。佛菩薩講經說法非常多,但是不出這個范圍。括號裡有個注解,「緣覺攝歸聲聞,故止二藏」。
「《淨影疏》雲:龍樹雲」,這龍樹菩薩說的。「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捨城,結集法藏,為聲聞藏」。這些經典現在在亞洲東南亞盛傳的小乘佛教,現在多半用巴利文,巴利文的《大藏經》就是聲聞藏。我們中國的《大藏經》非常完整,中國《大藏經》裡面的小乘經叫《四阿含》。《四阿含》的分量大概有將近三千多部的樣子,它經文不長,有的經文二、三百個字。中國翻譯的聲聞藏相當完整,我們沒有用功夫去研究過,章嘉大師知道。他老人家告訴我,巴利文的《大藏經》所收的經文跟中國的《四阿含》對照,大概只比中國多五十幾部的樣子,可見得就非常完整,三千部只差五十幾部,我們就相當完全了。巴利文這個經典我們在台灣也替他們印過,我們佛陀教育基金會印這個本子贈送給南洋,泰國、緬甸這一帶。「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诃衍為菩薩藏」。文殊菩薩跟阿難尊者在鐵圍山結集大乘,這菩薩藏。這一段文是《淨影疏》裡頭引龍樹菩薩說的。
「《地持》亦雲: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出苦就是脫離六道輪回。「說修多羅」,這是說經。「結集經者,集為二藏」,結集經的時候把它分作兩個部門。「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地持經》也有這個說法。「今本經中,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為菩薩藏。下面是念老做的總結。今本經中所說的是信願往生,無比殊勝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彌陀四十八願普度眾生,所以這一部經屬於菩薩藏攝。了解在三藏、二藏裡面它的地位。
下面說「五時」,是在什麼時候說的?我們把這個念一念。「天台大師,依《涅槃經》」,判釋迦如來一代教法為五個時期,第一是華嚴,最初三七日,這叫華嚴時,小乘不承認的。第二,阿含時十二年,在鹿野苑說小乘經,《四阿含》,這叫阿含時。第三個是方等,第三方等次八年所說的。注解裡頭說的,「說《維摩》、《大集》、《楞嚴》並此經等,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廣說藏通別圓四教,均被眾機」,均就是均等,這叫方等時。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注 (第三十八集) 2011/1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