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第2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上次我們把《大經解》的前言,在開始部分做了一些敘述,提到淨土法門的殊勝。淨土法門的第一部經就是《無量壽經》,而《無量壽經》中有九本,我們現在所研究的這一本是九本中最殊勝的一本。就把這部《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的地位介紹了,是殊勝法門中的第一部經,第一部中的九種之中最完善的一本。

  底下又引了許多古德對於這部經的稱贊,上次談得很詳細,今天就不重復了。但是底下就引申一問,這部經為什麼如此殊勝,原因何在?底下就說了,就是因為本經所提倡的是個持名念佛的法門。這個持名念佛的法門底下就加一點敘述,是圓滿的,是具足一切的,無所欠缺的;是直截的,是直截了當的,不是走彎路的;是方便的,是人人可行的;是究竟的,是徹底的。「一超直入」,從這個妙莊嚴路一超就進去了,就登堂入室。「最極圓頓」,在教裡頭,圓頓教是最高深的教,而是圓頓中最極的圓頓。持名法門的贊歎是說過了,為什麼持名念佛這麼殊勝的道理?它就是把佛的果覺(佛的大願之法,佛的萬德洪名,這是阿彌陀佛多劫修行所成就的果實,果覺,果實的覺悟),把這一個果實,這樣一個覺悟,做為我們現在開始修行,在因地之中(有因有果,佛是果地,我們是因地),做為我們因地修行人的心,把佛的果覺做為眾生的因心,是以果為因。所以現在我們稱為果教派,是極殊勝的。

  這是個果教派,是從果上起修。別的修行,很多你要從頭開始,像修止觀,先修六妙法門,一步一步修,最後修摩诃止觀等等。都是如此,你要一步一步的。小乘法,你要修種種法,斷種種煩惱,斷見思惑,一步一步的,有次第的,一點點修,一點點進步,這個過程。而淨土法門是把果做為因,就是說彌陀發的大願,以種種功德的莊嚴、成就,彌陀的名號,萬德莊嚴,到成佛之後這個名號才成立,這是個果,我們是果教派,從果上面起修。別的法門是要從開荒,要開荒、除草,要選種、要播種,你要不斷的耕耘,你要消除病蟲害,拔除雜草、灌溉,種種種種才得到,等於成熟了,你才得到果。念佛法門是把饅頭蒸好了,送到你的面上,就請你吃,這個就叫做從果起修,就這個意思。不是叫你現在要去開荒,不是要叫你還去施肥,還要去種地,還要再去蒸。饅頭好了,這個大願已經成就了,萬德洪名已經成就了,你只要念這個,把這個果覺做為你因地的心。從果上起修的,所以因跟果就同時,在你修因的時候果就在裡頭了。「從果起修」,只要從果上起修,你這個修就是果,所以不可思議。

  所以《彌陀要解》說,一聲阿彌陀佛是什麼?我們往往忽略,認為小孩子也會念,老太婆也會念,無知識的人也會念,就認為這個是太普通了,好像不值得我去修,不知道這是一個不正確的想法。為什麼誰都知道阿彌陀佛?有無量無數的佛,大家都不知道名字,就知道阿彌陀佛。這是彌陀的大願之一,名稱普聞,阿彌陀佛是有這個願,願我的名稱大家都聽到。所以雖不信佛的人,他要是有一天地震,房子要塌了,他出來了,沒把他砸死,他出來頭一句「阿彌陀佛」,他就會念一句。名稱普聞,這是佛的大願之所感。這都是果實,我們是從果上起修,「即修即果」。所以這一聲阿彌陀佛,蕅益大師的話,就是釋迦牟尼本師在五濁惡世(在我們這個世界有五種都是惡濁),在這種世界裡頭所得的佛法,阿耨多羅多藐三菩提法,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咱們釋迦牟尼佛是成就了,他所得的這個法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句話就這個意思,所以很深刻。這句話當然是中國話誰都懂,但是這個意思要懂確實不大容易,有人不敢相信,只有蕅益大師說得出來。所以咱們近代三大高僧之一的印光法師說,蕅益大師這個著作是沒有任何人可以跟他比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親筆來再寫一個《要解》也不能超過。這是蕅益大師的話,印光法師的贊歎。所以對於蕅益大師的《要解》我們都是應當很好的去讀,現在我們這個課程中,今年我們用《無量壽經》,我們這裡引他的話很多。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話,翻譯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大的覺悟、徹底的覺悟,佛就是覺悟者,就是覺悟。

  「今以此果覺」,把這個果實,這個覺悟的果實,「全體」,不是一部分的,一半的,一點點的,或者是幾分之幾,而是全部,給咱們什麼人?給咱們濁惡的眾生。咱們在五濁惡世,咱們心中有種種的污濁,有種種的惡念,是這樣的眾生,把如來無上的果就給我們了。這個事情不可思議,要知道,不可思議。這個是什麼事?這是只有佛所行的事,除了佛,沒有誰能辦這樣的事。頭一點就很明白,他不是佛他也沒有這個果覺,而且也沒有辦法把這樣殊勝的果覺授給這樣凡愚的眾生,而佛能做,只有十方的佛才能夠做得到。「唯佛與佛能究竟」,唯佛與佛才能對於這個事能夠了解得徹底,能夠相信得徹底,能夠實行得徹底。

  底下一句話,上次我們已經說了一遍,這個很重要,所以今天再重復一次這一段。這一段就是說明這部經重要之所在,為什麼?就是因為它是說了這樣一個法門。這樣一個法門「非是九界自力」,九界,咱們六趣,六趣就是六道,天(外道耶稣講生天,天我們說是六道之一)、阿修羅(種種的神仙、妖魔鬼怪,都屬於阿修羅這一類,他有很大的神通,可以跟天打仗,阿修羅),底下是人,都是善道,再有畜生、鬼、地獄,惡道,這是六道,再加上阿羅漢、緣覺、菩薩,九界,這不是九界所有一切的有情(一切有生命的)眾生,用他的自力所能夠相信、所能夠理解的,就是菩薩、阿羅漢也得要佛力加被,也就是有外力的加被才能夠信解。菩薩、阿羅漢用他的自力,對於這樣一件事,把佛的果覺授給這樣的濁惡眾生,他不能相信、不能理解,連菩薩都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他之所以能相信、能理解是靠了外力,靠了他力,靠了佛力。所以今天我們在座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事實,能夠稍微有一點點信受(能夠相信,能夠接受,我們就簡稱為信受),都應該自己慶幸。不是小事,不是小緣,對於這個問題能夠聽到,能夠相信一點,不能完全理解,總之是這樣的大德所說不會有錯,這叫仰信,這樣來開始。所以《阿彌陀經》,淨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是佛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大家不要看到一個人信淨土就輕視他,他信了一個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你還沒有他這麼信,你應該就知道你這一點你還不如他。我們不要以為我們多讀了些經論,我不信淨土,我經論知道得很多,我比他高,那可不一定。

  底下又說了,「舉此體」,就是法界的本體,我們一個法界包含一切,沒有邊際,廣大無量。法界的全體、本體做為什麼?做為阿彌陀佛的身、阿彌陀佛的土。阿彌陀佛的報身,咱們常常念阿彌陀佛的贊子,「白毫宛轉五須彌,绀目澄清四大海」,這不是常常念的贊子嗎?白毫光宛轉像五個須彌山那麼大,那個眼睛如四大海那麼廣,這個身之大是咱們所不能想像的,這是彌陀的身,報身。臨終看的那個相,有的時候是報身,有的時候是化身,化身就可以讓咱們看得著,程度特別好的能見到報身,那是上品生。作極樂世界之土,七寶的宮殿,黃金為地,樹林都是各寶莊嚴種種的,這是它的土,凡聖同居土,上頭還有三土,不詳細說了。這都是以法界本體做為阿彌陀佛的身,做為阿彌陀佛的國土,原來就是用這個法界的體做為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這個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一句名號就是全法界的本體,也就是全部的阿彌陀佛的佛身,全部的阿彌陀佛的國土,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頭。

  這個道理是不大好懂,文字是很容易,就是這麼個意思。要讀《華嚴》,我們就知道了,一就是一切,一句佛號就所有關於佛的一切一切都包括在裡頭,這就是《華嚴》的道理。法界體性就是眾生的本體,所以這句名號也就是我們的本體。這個指出來了,指出來這個名號,說到它的殊勝、種種功德,同時也說這就是我們的本覺、理體,就是我們的本心。所以佛法是最平等,人人都有佛性。佛是覺悟了的人,人是還沒有覺悟的佛。雖然還沒有覺悟,我們的佛性跟佛相比,我們一分也沒有減少。所以《心經》說「不增不減」,成佛佛性也不增,在眾生佛性也不減。所以這句名號,念這句名號,就是我們本心,就是阿彌陀佛的身、阿彌陀佛的土,就是整個法界,就是阿彌陀佛的一切功德,所以說直捷了當。這是蕅益大師的話。

  底下就是我們今天新開始往下講,因為蕅益大師這兩段很深刻,不很好懂,所以我們再把它敘述一回,加深我們的印象。這都要反覆的體會,所以佛經是無盡藏。圓瑛法師他說他講《楞嚴》講了一百五十多遍,每講一遍有一次的進步,它是無止境的。所以這些話,不要說一聽就過了,你反覆的去思惟,你看一遍、思惟一遍,你就會取得一次的進步。可見得《無量壽經》是什麼?「可見此經實是大悲慈父如來世尊」,大悲慈父和如來世尊應該是連起來的,這個經是我們大悲慈父如來世尊他的「稱性極談」。稱性我們上次講過了,如其本性,稱心如意,稱其本性,登峰造極之談,沒有再有其他的開示勝過於這個。「諸佛秘藏」,一切佛的秘密,難宣。什麼叫秘藏?佛沒有保密,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告訴人的,要保密的,要秘密傳授的。怎麼稱為秘藏?這個法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這是《法華經》的話。佛的知見不是文字、語言、分別,這些個咱們的思想所能夠理解的,所以稱為秘藏。它自然稱為秘藏,因為大家不能懂。因為大家沒有離開妄想,在你妄想沒有離開之前,要理解這個沒有妄想的境界,你是理解不到的。這個經就是把如來的秘藏「和盤托出」,所以不可思議!本來是不可說的,但是它托出了。所以淨土法門是密教顯說,把密教公開的說出來了。

  「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好幾位大德都說,眾生本具之化儀,彭紹升就說過。我們用的這個法門,這個藥方(化儀就是藥方),這個藥方是我們眾生本來自己有的藥方。我們要知道我們跟佛完全是平等的,所以佛法是個大平等法門,不同於其他的宗教。別的宗教最後耶稣要審判,耶稣是上帝的兒子,所以他就有最高的權和智慧,他就要審判,好的人入天堂,壞的人入地獄。沒有任何人再能跟神相比的,跟神的兒子都不能相比,跟耶稣都不能相比,因為它是上帝創造萬物。佛教不是這樣,一切是平等的,我們和佛平等。所以這樣一個殊勝的法門,這樣一個殊勝的化儀,這麼一個殊勝的藥方,也是眾生本有的,因為我們和佛是平等的。但是現在咱們可是糊塗了,自己把自己搞糊塗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不糊塗,說句老實話,就是要不糊塗,才明白過來。所以它就容易,這一句佛號就是眾生的本覺理性。

  所以我們現在能念的心,大家可以結合這個書,「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我們能念的心就是如來果覺。所以《觀經》說「是心是佛」,就是我們眾生這個心就是佛。你如果本來不是佛,你還能成佛嗎?你是銅,它能夠有磁性嗎?你本來是鐵,帶磁性的,才能磁化,它才能成磁鐵石,它有磁性。銅、石頭,它不能吸鐵,不能做指南針。是心是佛,我們這個心就是佛,我們用這個心來念阿彌陀佛,就是用是心作佛。所以《觀經》裡頭兩句話,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是極殊勝,而這兩句話也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前二十年,蘇州一個比丘尼死後天靈蓋燒不壞,天靈蓋現出這四個字,「心作心是」。這不可思議!我沒看見天靈蓋,但是把它拓下來,這個拓下的人是誰?就是曾經在廣濟寺待過的圓徹法師,現在到南方去了。他作了很長的詩記載這個事情,他把這個天靈蓋的骨頭他給它拓下來了。這都是事實,總之是不可思議,大家要知道。所以通過這個比丘尼,她修持得很好,而在她的靈骨上頭就出現了最殊勝的這四個字。這是《觀經》的話,這是最根本的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作心是。我們本來雖然是佛,但是你現在糊塗了,你不作,你的佛性不能顯現。所以要是心作佛,作了佛之後,你這個作佛的心就是佛,然後顯出你的本來,那就徹底了,就是這麼一件事。

  「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是故當下即佛」,直捷了當就在這。你本來是佛,現在又在作佛,那當下就是佛!「直捷了當」,這個事情是直捷的,你念佛的心就是佛,念的就是自己,不是在外又找一個什麼。「方便究竟」,這是非常方便,誰都可以念,小孩都會念。而且它是最徹底,就是把佛的果覺做為咱們因地的心,這還不徹底嗎?「奇特殊勝」,大奇特之法,九界的人都不能信解,連菩薩靠自力都信解不了。要讓我們知道了,我們多少也能相信一點,這是佛力加被,佛經給我們宣說。有人聽了還是很反感,這個就是要信解還不是這麼容易。我們只要有一點點信解,都應該要知道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可思議」。

  「淨土諸經之中,唯此經備攝圓妙」。每一部經都有每一部經的殊勝,但在一部經裡頭把種種的圓妙都盡攝其中,唯有此經。《觀經》裡頭,《阿彌陀經》也一樣,阿彌陀佛是怎麼成佛的?不知道;四十八願什麼內容?不知道;怎麼發起的?也不知道。而要修行之中,當然《觀經》講了一個觀想,《阿彌陀經》講了一個七日七夜,都是只舉了一個法子,但是種種修持的道路,也都沒有像這部經說得這麼完全。所以這部經它備攝眾妙,這一切圓妙的地方它很完備,都攝在裡頭了。

  它是以什麼為宗?一部經都要有個宗旨,這部《大乘無量壽經》以什麼為宗?「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修行就是要發菩提心,《華嚴經》的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你要把菩提心忘了,你去行種種善,那是做魔的事,是為魔業,魔的事業。菩提心重要,修哪一門都不能夠離開發菩提心,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融化為一的心,《無量壽經》就以發菩提心為宗旨。光發菩提心,就跟別的宗一樣,底下加個一向專念。一向就是老是這樣;專念,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發了菩提心,用這個念佛法門,這是這個經的宗旨。

  「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為本」。這部經以什麼為根本,宗旨、根本是什麼?就是彌陀有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裡頭有個第十八願,這是念十句必定往生,是十念必生的大願。我們現在明真長老他就修十念法。他是禅宗,但是他兼修淨土,他要往生,他就是一天念十口氣,叫十念法。十念也可以往生,在臨終的時候你能念十句,哪怕能念一句,都可以往生,這是彌陀的大願。十念必生,你在臨終之時你能有十念南無阿彌陀佛,不管你是什麼罪業,決定當時就生到極樂世界,這稱為十念必生的大願。日本現在有五千萬淨土宗。日本一億多人口,它是種種的發達,但是它一半的人口差不多都是淨土宗,都是念佛的。他就是遵從中國善導大師的教導,他就是抓住了這第十八願。所以日本在念佛又分了很多小的宗,但是都是以善導大師為主,抓住這第十八大願。十八大願是「至心信樂」,你願生極樂世界,哪怕你念了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就是極圓、極方便,大願!但這裡頭我們要知道,像明真法師這樣念十念是可以的;其余的人,你沒有修別的,你成天看電視,成天去逛馬路,你一天只念十句阿彌陀佛,那我可以告訴你,你往生不了。你為了弘揚佛法,你為了修持其他的事情,你的時間很少,但是你保留堅持每天的十念,這個可以往生。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最後臨終的時候有十念,也可以往生。在平時和臨終,兩個都有十念,都可以。以這個為根本,彌陀有這個大願,他發這個願,因為彌陀最慈悲,我要救眾生。這不是一個空口白話,我要救眾生,你得給他個方法,使他得度,使他離開這個娑婆的苦惱世界。到極樂世界去進修,不是去享樂,要是提倡他去享樂,那就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給你一個更好的進修的條件,一個環境,你去了之後你決定成功,你再不會退步,你的壽命無量,那還有不成功的嗎?種種因緣都是助長你的道心,極好的環境。

  「深明三輩往生之因」。這個經為什麼好?就是這第三句話,這是講三輩往生,上輩怎麼做,中輩怎麼做,下輩怎麼做。上輩所要求的就高,中輩就在中間,下輩就低一些。不管你是合乎哪一輩,因為你有具體條件、具體的情況,不管符合哪一條,符合了一種,你往生都是絕對的,把這三輩往生的情況都說了。你宿根很好,智慧猛利,你種種的修持,你可以上品生。真正上品上生當下就是大菩薩,他就可以分身到無量世界聞佛說法,分身到無量世界去度眾生,他就得無量的陀羅尼。這兒還沒斷氣,就達到這個水平。三輩往生都有一個共同條件,都需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詳細的,我們以後還要詳細的去分析。

  「廣攝九界聖凡之眾」。九界的聖與凡都能夠攝受。這部經還廣攝人間,我們要做好人,你要求成佛求往生,你先這個人要做好,你在社會上讓人感到你是個信佛的人,你的所行所為讓人家能夠敬佩。你不要你看看就這樣還是佛教徒?那你就是以身謗法。所以在這裡頭講了五惡、五痛、五燒,種種人的狡詐、欺騙,做種種壞事。五惡,五種罪惡,就是殺盜YIN妄酒。一來就三稜刮刀捅進去了,殺、盜(盜竊、搶劫、綁架)、YIN亂、瞎說(妄語、挑撥離間),種種這些罪惡都要禁止。這部經也講了,不是只講深的,做人的道理也講了。廣攝九界聖凡之眾。

  「正顯持名念佛之法」。把持名念佛這個法,堂堂正正的全部顯示出來。「直指往生歸元之路」。大家得到往生,能夠返本歸元,恢復我們的本來,恢復我們原有的佛性,這條道路給我們直指,指清楚了。「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也。」就把上頭說了,這部經稱為淨土宗第一部經為什麼?就是因為剛才說的這些理由。

  這麼殊勝的一部經,可是這個殊勝第一的淨宗寶典,竟在咱們國家《大藏經》裡頭閒放著,讓塵土蓋滿了,蓋了一千多年,這是為什麼?「考其原因」,追究它的原因,就是這個經的五種原譯,我們上次說,這個經翻譯過十二次,傳到現在還有五種,這五種原譯出入太大了。譬如像《阿彌陀經》有兩種翻譯,鸠摩羅什也翻了,玄奘也翻了;《金剛經》也是這樣,有好幾種翻譯,《心經》也有好多種翻譯,這個出入不是很大。當然《心經》的出入稍微大一點,我們這個《心經》只是一個中段,有的沒有頭沒有尾,有的還是有頭的,還是佛在哪說法,最後還是大家作禮而去。現在大家念的是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個經念的是一個中段;別人翻譯的還是有頭有尾,跟普通經一樣。這個出入都不是很大,你把它加上一個頭尾就跟別的經一樣。可是《無量壽經》這五種出入就太大了,這一本和那一本,這個包括了這個內容,那個又包括了那個內容。舉一個例子就可以概括其他了。我們剛才說最要緊的是彌陀的願。我們大家都知道彌陀的四十八願,這是在五種譯本中魏(曹操的魏,魏蜀吳,曹操那時候翻譯的),康僧铠翻譯的,是四十八願,唐朝又翻譯一次四十八願。這五種裡頭只有兩種翻譯是四十八,其余就不是四十八。更古老的,漢朝就翻譯了,在三國之前就翻譯了,漢朝;跟曹操同時的孫權,東吳那邊也翻譯了,這兩本是二十四願。所以有人就批評夏老師說,怎麼四十八願到你這成了二十四條?沒有仔細去考究,有兩種是二十四。宋譯是三十六,還有最古的,叫做《阿彌陀偈經》,這是偈子,也講了二十四章。所以在古代的經偈裡頭,二十四的占了三個,四十八的占了兩個,三十六的占了一個。你們想想看,這個出入大不大?而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內容。所以為什麼這部經塵封大藏,在大藏中塵土把它蓋滿了?就是詳略出入很大。粗心的學者你單看某一本,往往還有很多殊勝的東西你沒看著;你要去遍讀這五本也不好找,也很費時間,也很困難。所以過去很多人不知道有這五本,不知道淨土宗有這五本,頂多知道有個魏譯康僧铠。

  而且四十八願裡頭它也不夠四十八,四十八裡頭它有的重復了。往生淨土有兩個很重要的願,一個是「國無女人」,一個是「蓮花化生」。你看敦煌畫的像,佛都畫有胡子。最近廣化寺有人給畫西方三聖,把觀音畫成女相,送到香港去。我說這個像不如法,極樂世界西方三聖都是大丈夫像,國無女人,敦煌畫的像畫上胡子。這個像他們就沒要。後來畫像的人怪我,你這一句話,畫沒人要了,國無女人。所以它這個世界好就好在這裡,衣食完全不要你搞,又沒有這些戀愛問題來分你的心,沒有什麼機會叫你退,處處是說法聞法。蓮花化生,不是我們這個身體,血肉之體,不是需要父母來生我們,就在蓮花中長出來。這兩個願很重要,但是在魏譯裡頭也沒有。所以就是說這五種裡頭存在著這個困難。大家說這個經這麼難讀,那就去念《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又方便又好。所以在中國,從古到現在就這五種原來譯本做注解的,從隋朝到現在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隋朝有個慧遠法師,一個唐朝有個嘉祥(就是吉藏),作《俱捨論》的,就這兩個人。而他這一本還沒有單行本,《大藏》裡頭有。所以大家就集中去研究《阿彌陀經》去了,就成這麼一個情況。

  清朝彭紹升他就說,「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來弘揚這個經的人很少,為什麼?就是因為它沒有一個完善的本子。為什麼這個經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後要解釋,今天來不及。種種原因,頭一個原因,佛不止說一次。因為這個經重要,所以多次說,每次說的對象有不同,當機的情況有不同,因此所說的就有出入。正因為是這樣,因為這個經沒有善本,所以從宋朝起,王日休就是王龍舒,他是個進士,他會集。宋朝開始王龍舒,底下還要介紹第二個就是清朝的彭紹升,前頭引了他很多話,他刪節了一本。再有清朝末年魏承貫,他也會集了一本。就是說這裡頭除了這五種原譯,又出了三種會節本,王日休一本,彭紹升一本,魏承貫一本,所以成了八本,再加上夏老師這一本就成為九種,《無量壽經》有九種。

  宋代王日休,號龍舒,寫了《龍舒淨土文》。《龍舒淨土文》我《大經解》裡頭沒有寫,根據古籍的記載,它這個版(過去經都是刻木版,木頭上刻字印刷),這個木版上曾經出捨利,而且他是站著往生的,王日休,他自己是個進士。他著作的《龍舒淨土文》現在還在印,最近居士還印了,它傳誦。實在是證明這位居士,是咱們淨土宗一個解行俱優稀有的在家大德。他就是看到這個寶典沒有人看,所以他就會集了一部。可是他只會集了四種,他沒有把唐譯會集進去,只是漢譯、吳譯、魏譯、宋譯四種。這個名字叫做《大阿彌陀經》,這個經出來之後,大家認為很方便,文字很流利,比看原來的翻譯本容易多了,所以廟裡頭念這部經就念王龍舒這一本。有的人也不知道,反正《大阿彌陀經》他也不知道是個居士會集的,那時候也沒有意見。所以王龍舒會集的這一本就比魏譯這一本流通得還廣,其他的譯本就沒有誰念了,念的就只是一個魏譯本、一個王龍舒的會集本,而且王龍舒的這個本子在中國的藏經、在日本的藏經都入了藏。

  蓮池大師對於王龍舒這個本子他有評論。他說「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王龍舒他會集之後,他的本子跟原來五種譯本相比較,它來得簡單、來得容易,詞句的意思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在宋以後流通利益很大,大家印得很多,刻本很多,念的人也很多。蓮池大師又說(蓮池大師是明代了不起的淨土宗大德,都是開悟的人,弘揚念佛法門),他又說「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因為王本世間通行,大家都習慣了,看得很多,所以蓮池大師作《阿彌陀經》注解,他要引用一些《無量壽經》的話做證明的時候,他都引證王龍舒會本的文,就因為這個本子流通比較廣。所以王龍舒這個本子很重要。「間采原譯」,也有的地方他用原譯的,而多是用了王龍舒所會的這個本子。淨土宗還有一位祖師幽溪大師,幽溪大師更過於蓮池。他作了《彌陀圓中鈔》,《阿彌陀經》是三部注解,如日月星三光,就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你看了這三部注解,別的注解可以不看了,都非常好,尤其是《要解》和《疏鈔》。幽溪大師在《圓中鈔》裡頭引證《無量壽經》的地方,完全用的是王龍舒的經文。近代的三大德:谛閒老法師、我的皈依師虛雲老法師、印光老法師,這三個人是近代中國的三大高僧。印光法師他給《圓中鈔》作序,他也稱贊王龍舒這一本「文義詳悉」,文義很詳悉,「舉世流通」。

  所以在宋朝出現這樣一本,這一本流通於世,很多人都在采用。這本來很好,但是這一本它有很大的缺點,所以底下我又寫了,「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舛是顛倒,誤是錯誤。「白圭之瑕,賢者惜之」,很好一個白玉,可能有些斑斑點點,這是很可惜。他錯誤在哪?首先我們引用蓮池大師的話,蓮池大師說他「抄前著後,去取未盡」。一部分抄,一部分又自己著作,這是抄前著後,先抄後頭又著。去取未盡,你所去掉的(他沒有都把它抄上去),去的不很恰當,你取的(抄下來的)也不是精華,而有很多重要的他又去了,去取未盡。蓮池大師的批評是這樣。彭紹升就更尖銳了,說「凌亂乖舛,不合圓旨」。凌亂,很亂,俗話就是亂七八糟,舛是舛誤、錯亂,乖是乖張,都是不好。凌亂乖舛,不合圓旨,這就把它貶值,對他這個著作的批評,是凌亂乖舛,不合圓旨,不合圓教的宗旨。所以這一本雖然很流通,但是這些古德認為它的缺點很嚴重。

  「今筆者」,筆者就是我本人,「仰承古德諸說」,把蓮池、彭居士還有別人種種的說法,把它歸納王龍舒會集的缺點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王會集的是四種譯本,還有唐譯他沒有把它會進去。但是唐譯在《大寶積經》裡頭稱為「無量壽如來會」,這是菩提流志翻譯的,很多精妙的話在裡頭,淨土宗的精華有很多,而王龍舒沒有。他在宋朝,他應當知道這個書,可是他忽略了。因為他當初沒有用《大寶積經》這一部分,這部分稱為「無量壽如來會」,他忽略了,等於他缺少一本。這是第一個缺點。

  第二個缺點,就是蓮池大師說「去取未盡」。去取未盡,他是「取繁遺要」。他是怎麼個去取未盡?他是收這些個繁雜的東西、繁瑣的東西,重要的他反而丟了。「改深為淺」,這是我總合的,把深的改成淺的。這個我們要舉例,就舉蓮池大師的話,蓮池大師責備他,「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三輩往生:上輩、中輩、下輩,在曹魏那時候康僧铠所翻譯的,三輩都說要發菩提心,上輩也發菩提心,中輩也發菩提心,下輩也發菩提心。可是王龍舒的會集成為什麼樣?只有中輩是發菩提心,上頭他就沒有提,到底發不發他沒有提,下輩他又說不發菩提心,他就改了,跟魏譯不一致。底下還都是蓮池大師的話,「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中輩都發菩提心,上頭你倒不說,高下次序就不對了,上輩更應該發菩提心。所以高下的次序就不正確,失次,「故雲未盡」,去取未盡。從上面所看就是說,這是蓮池大師的批評,「上竟不言」,上頭就沒有說,「即是遺要」,很重要的你就丟了。「下曰不發」,下品你說沒發,你就是把深的改成淺的,發菩提心本來是很深的事情,你改成不發,不就變成淺的事情了嗎?我們有很多人把佛經的道理做了很多解說,改深為淺,這是我希望我們在座的諸位今後要特別注意的事情,不要把自己所體會到的東西很迅速的就以為就是這樣。所以《四十二章經》裡頭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要慎重,不要相信你的思想,你的思想不可以信,因為你在妄想之中。所以很多的改深為淺,他以為他懂了,他又做了些解釋,實際上把很深的東西講得很淺很淺了,這都是缺點。所以蓮池大師和彭二林都批評王龍舒會集的《大阿彌陀經》。這是它兩個缺點。

  第三個缺點是致命傷,是王龍舒這個本子的致命傷,「率意增文」,就是我們不能開這樣的例子,這是很嚴格的。蓮池大師說他「抄前著後,未順譯法」,就責備他,前頭是抄引經文,四種譯本中這抄一點、那抄一點,可是自己又在這裡頭自己又編了一些文句。他把這個意思會集了之後,這個話怎麼能把它銜接起來?就自己編了一些句子,編了一些句子作為經文。經文是佛說的話,你把你自己編的話當作佛說的話,這個很不好,這個例子不可以開。所以是抄前著後。你既然是會集,就必須依據原經,你會集這幾本,你知道從這幾本裡原來有的東西你把它抄出來。你不能自己又編上一大段,你不能自己隨便在原譯之外擅增文句,這就是避免改經的毛病。所以,蓮池大師批評他未順譯法。你要是翻譯可以,你有印度文的原本,你看了之後,這個原本翻譯跟以前的翻譯不一樣,你照著原本翻譯,那是允許你用自己的文字。但你現在不是翻譯,你是會集,那就不能隨便自己用自己的文句。所以看見王龍舒他的錯誤,不是在於他不應該會集,而是會集之後它存在一些毛病。所以就是說這個過程,這就是五種原譯之外加上王龍舒的就是第六本。

  彭紹升,他就看見王本不好,他就把魏譯本給刪節了,有很多很繁雜的東西他就把它刪節了。但是這個還不是會本,這是一種刪節本。等到晚清魏默深,因為文字很好,是個文學家,就把五種譯本(包括唐譯)來會集,同時盡量避免王龍舒這種錯誤,就是自己編一些。他這本出來,確實我們說比王龍舒那本好,要流通比王龍舒的《大阿彌陀經》效果要好得多。可是他也沒有完全避免王龍舒的毛病,它裡頭有好些大段都是講咱們世界的這些錯誤,YIN欲、瞋忿,貪瞋癡這些錯誤,他把這些全刪掉了。因為這些還是很重要,你要是學佛,你先要是一個社會上能站得起來的人,他這些都刪掉了。他加了一些文句,什麼YIN欲火燒、瞋恚火燒,就是火來燒,這些話不是原來經裡的話,是他自己寫的。還有他說佛的宮殿,「或在虛空,或在平地」,這是經上的話,他忽然加了一句,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或在樹間,在寶樹裡頭,人住的宮殿,這又是他自己隨便加上去了。所以他沒有完全補救王龍舒的缺點。

  到了先師夏蓮居老居士,老居士閉關,他是文學,各方面,儒家的這些,中國古典的這些學術都精通。他是先修禅宗,從禅宗、密宗最後歸到淨土。「悲智雙運,宗說俱通」,又有智慧,又有悲心,正因為這樣所以才來會集,而且他是宗說俱通。宗說俱通這是咱們常用的。宗,宗教,現在大家所研究的都是教。佛教,看經、聽講,這都是研究教。宗呢?一個是教下,你這是教下,一個是宗下;一個學教,一個是從宗門進來,宗門就是不立文字,沒有文字,教外別傳。所謂宗跟教這都要有所知。教外別傳,在教以外的另一種傳授,不立文字,也沒有階梯,也不是一步一步的經過很多很多位次。經過種種禅定,怎麼樣修止觀、四禅八定,這八種定一種一種有個次第;至於宗,它不立文字,沒有次第,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沒有語言文字,迷就是眾生,悟就是佛,中間沒有這些階梯。

  第一件宗的公案,所謂公案,大家都以這個做為一個案件、做為一個標准,就稱為公案。禅宗第一件公案就是世尊一天在會上,天上獻了花,天帝以自己為座位,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佛就拈起一枝花,世尊拈起一枝花來給大眾看,讓大家看看這枝花。大家看了這個花不知道什麼意思,大眾就罔措,大家不知道什麼意思,唯獨迦葉破顏微笑,他看了微笑。他一笑,一笑佛就說,「吾有涅盤妙心,正法眼藏……囑付摩诃迦葉」,涅盤的妙心,正法的眼藏,囑付給大迦葉了。你看,一句話沒有,佛也沒給他講什麼,也沒有給他說什麼,大家都莫名其妙,只有這迦葉一笑。所以這就是拈花微笑,世尊拈花,迦葉就微笑,稱為禅宗第一則公案。所以衣缽就給了迦葉,在涅盤會上,佛說以後你們對於經典中如果有什麼爭論,一切都要聽迦葉的。他傳了佛的心,是傳佛心印,心跟心相印。這個印字很重要,過去外國是簽字,中國是講印鑒,你要刻個圖章,存款刻個圖章,你要去取款的時候他把你這個跟你原來的圖章要對一對,圖章對了之後再付錢。印是很重要的。迦葉就是得了釋迦牟尼的心印,這不是在語言文字裡頭的,所以稱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所以現在大家,我們在佛學院當然也開始講禅宗的課,但是主要學來學去還是屬於教下,當然學教也可以大開圓解。但完全講不立文字這樣一個門,因為這裡頭沒有什麼語言,所以禅宗它也不需要讀什麼經,它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剛才不是說嗎?這一切就是你本心。我們這裡也有這個意思,實際是一切法門都融合在咱們這個念佛法門裡頭。剛才我們已經說到,這一切彌陀的功德莊嚴都是咱們本心裡頭,這就是直指人心,這也是佛的果覺。這就是佛的果覺,佛在臘八這天看到明星成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佛的果覺別人說不出。一切眾生都有佛的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執著,你就不能顯現、不能證明。給你直指,告訴你,你的本心就是佛,這還用語言嗎?但是在迦葉那時候就沒有語言,就是這朵花,他能一笑。這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這是宗。

  光研究教的,宗上不能通,大開圓解,從宗上這個門也能通,能通通氣。你通,光研究教,鑽究學問,拿佛法當學問去研究的人,往往只能成為佛教的學者,當然對於佛教他是個門外漢,你這點必須得知道,他完全是個十足的門外漢。所以通教不通宗,這是老古典的話,不是我編的,「通教不通宗,長蟲鑽竹筒」。一個竹筒子,長蟲在裡頭鑽這個竹筒子,你看看,多麼的不自在,這哪天鑽得出頭?所以我們要學修並重。其實當做一個學問去學的時候,最後只能做一個佛學家,做為一個竹筒子裡的長蟲。長蟲者蛇也,長蟲鑽竹筒,原來的話,長蟲北方話就是蛇。還有很多的學者,很有學問的人來學佛法,他就按他研究學問的那些道路來研究佛經,往往非常吃力,甚至於走不通。所以現在我們就是說,一方面大家在佛學院要來上課,要來研究教,一方面要學修並重。在宗上要能通是最好,不能通也要稍微通點氣,這都有好處。

  夏蓮居是宗說俱通的人,就因為他宗說俱通,所以他還能「圓融顯密禅淨於一心」,把顯教、密宗、禅宗、淨土都融會了,在一心之中把這個全融會了。現在的人他就是吵架,顯教就罵密宗,密宗又罵顯教,密宗說顯教水平低,就是很低的水平,顯教罵密宗是邪魔外道,在外他都不能融會。禅宗、淨土也是如此。禅宗看淨土一步一步,你們哪年開悟?淨土宗就說禅宗,你這個都是口頭禅,怎麼能夠了生死?互相輕視。實際,真證,皆不可思議。到了圓人,你真正有圓修圓解的人,你就看出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法,法法道歸圓頓。佛法如旃檀木,片片俱香。本來是一件事情,而佛曾對不同的對象說不同的內容,是一件事情,你欲學顯給你說顯,你欲學密給你說密。一件事情是什麼事情?就是除了你的妄想、執著,恢復你本來的佛性。戒定慧都是為了這個事,你慢慢的把你的妄想執著用戒來管一管,然後能夠得定,能夠生出智慧,消滅貪瞋癡。種種都是這一個道路,都是這一件事情。

  所以宗說俱通,顯明無遺。這樣一個人怎麼樣?他「專弘持名念佛」。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貢嘎活佛來的時候讓我去傳話,說你跟夏老師說,在北京能夠做活佛,能夠做一代法王的,只有夏這個人,他只要肯來皈依,他就可以繼承這個法位。我去跟夏老師說,他說我已經在弘揚淨土,我不再轉變。所以他是專弘淨土。我又把這話回報給貢嘎活佛,貢嘎活佛也很同意,笑了笑,並沒覺得他不接受,沒有任何別的感覺,這都是圓融的人。他就是真正相信這個持名法門攝萬德,一切法的功德就在淨土法門中全有了。很多人不安心,修著修著又想學學這,又想學學那。有一個八十幾歲的老居士,這個人好極了,到了晚年最後他想放棄念佛,又要去修禅定,來不及了,他都八十多歲了。所以信心很要緊,你要相信淨土法門攝萬德,就如萬德之總。為了要弘揚淨土,所以就願意淨土宗的第一部經能夠弘揚、能夠放光,讓這樣一個寶典來饒益我們現在和將來。所以就繼續王龍舒等等之後,這些前輩的賢人、賢者之後再會集,這是發了一個很大的心。這個以後我們有工夫再講。他第一次發心做了一個試驗,做了一個試驗夢中就到了極樂世界,見了蓮池大師,這還有很殊勝的一些感應,這以後我們慢慢再說。

  「摒棄萬緣,掩關三載」,一切人都不接見,誰來他都不見,三年閉關。「淨壇結界」,這就是他在天津注經時候的佛堂,這是夏老師,這是他的佛堂,按密壇淨壇結界,很如法的。「冥心孤詣」,冥心就是很深的心。孤詣,這個孤字,禅宗有這樣的話,「歷歷孤明」,歷歷,清清楚楚,不是斷滅,很明,但是孤,也就是萬緣都放下。所以無住,《金剛經》裡講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無所住,這個心它就孤;心還在生,它就是明,孤字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禅宗說「不與萬法為侶」,不跟一切萬法做侶伴,這也是孤的意思。冥心孤詣是造詣,這個孤字也就是歷歷孤明這個孤。就是閉門三載,誰也不見,什麼世間的事情都不管,只一個念頭,就是弘揚淨土法門。所以這個精神孤。

  「稿經十易」,改過十次的稿子,最後才大功慶成。首先得到慧明老法師,慧明老法師在這個照片上坐在前頭,這是一個安徽的老法師。現在有人在五台山碰見茅蓬的老和尚還提到,他承認慧明老法師了不起,那是開悟的大德。我可以舉他一件事,也就知道這個老和尚他的風格了。安徽這個廟的名字我忘了,反正安徽很出名的一個廟,花非常多。春天,廟裡花都開了,省政府要在他這兒賞花,宴會,訂了幾桌席。慧明法師說,你們來這兒賞花是可以,但是只能夠是素菜,不能葷菜,葷菜不許進山門。可是省政府他們哪裡肯吃素,他們就堅持還是葷的,就來了。這個交涉辦不通。慧明老法師後來聽說沒法辦交涉,這個談判不行,他就把僧袍一脫,拿了一個鐵的錫杖,橫著錫杖,門口一站:「你們誰抬葷的進來,我們就拚命。」大家一看,老法師今天變了樣,穿了個短裝,拿了個鐵錫杖站在門口。大家一看,走走走,算了,換個地方,另外找個地方。所以他不是屈於權勢,這麼個人。

  同時在佛法,他當時是一個宗教都很透徹的人,夏老師會集之後他首先贊成。他是夏老師的老師。當然在當時,居士中有兩個泰斗,叫「南梅北夏」。南梅是梅光羲,是我的舅父;北夏就是夏蓮居,北夏。他們兩個人都皈依慧明老法師的。慧明老法師說我給你證明,於是乎一人手裡拿了一本經,就是《無量壽經》,一人拿了一本。都有稿子,寫出來了,一人拿了一本,每個人捧著一本在佛前,一左一右,在佛前拍照。表示什麼?他說我可以證明,我承認你這會集本是好的。所以這個找到了,經過十年動亂,這個照片居然又回來了,這都是很不可思議,把它印在前頭做為證明。

  首先得到慧明老法師的證明,後頭又得到什麼?北方三大高僧,華北三大高僧,就是慈舟老法師、真空老法師、倓虛老法師,這都過去了。這三個人我都會見過,都是很殊勝。慈舟老法師在濟南,請他到濟南,到濟南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講《無量壽經》,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專講這部經。慈舟老法師作了一個《無量壽經》的科判,很殊勝。三輩九品,他特別提出了一心三輩,一心不亂的一心,一心三輩,一念淨心,念一句佛也能往生。這裡頭的三輩,一心三輩,這是慈舟老法師他特別提出來的,也就是給《大乘無量壽經》作科判的時候,分科判教的時候,他提出這麼一個說法,很殊勝。

  我舅父梅光羲老居士在中央廣播電台就講這個經,並且稱為這是善本。而且在經序裡頭說「精當明確」,精當是既精要又妥當,明確是很明白、很確實。「鑿然有據」,確確是都有證據,都是什麼?都是根據原來的譯本裡頭出來的。「無一譯不在原譯之中」,沒有一個意思是原譯裡頭沒有的,沒有一句話是出乎本經的原譯之外,句句都是從原來的譯本中有著落。「艱澀」,很難念的,很艱、很澀口的,這種文字很多。古的文章還滿艱澀,不好念。艱澀的就使之爽明。還有「沉晦」的,沉是天陰得很沉,陰沉;晦,初一是晦,沒有月亮,也就是沒有光明,不明白、不明顯。艱澀的、不明顯的地方都使它爽明、爽朗,變為爽朗。他把這個字挑好的,把這種艱澀的字、沉晦的,幾種譯本中就可以捨,選好的進來。「繁復冗蔓」,很繁瑣、重復,很冗長,蔓是枝蔓,枝枝節節的,歸於簡潔,簡單、干淨。「凌亂」變成整齊,亂的變成整齊。缺的叫它圓滿了,比方魏譯本缺兩願,我們把它都補進來。「必期有美皆備」,是原譯中所有的美之處全都要備攝在自己這個會本裡頭。「無谛不收」,沒有一個真實的義谛不收進來的。「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雖然你想不管它叫做善本也不可能。這是我先舅父贊歎這個經的話。所以先師這個書問世以來,它就傳播得很快,各地都在印行,上次大家已經看了,美國都在印,他們還要把它講解,各處,比我們國內顯得還先走一步。這個文字很明白,我就不多說了,一看就知道。

  底下就談到我自己,我自己是個下凡,先師期待我完成這個任務,作這個注解。我雖然是發了一個願意報佛恩、度眾生之願,但是障深慧淺,障礙很深,智慧很短淺,所以對於這樣一個重命很惶懼的。所幸就曾經聽過先師講,而且在二十年隨侍之中常常親近,聽到關於禅宗、密宗各方面的夏老師的體會。人家都知道我是從夏老師學淨土宗,而不知道我從夏老師,我在禅宗得的益處是非常突出。我是首先從禅宗打開一個缺口,這才能夠粗粗知道先師會集這個大經他的用心。在六十年代初的時候寫了一個提綱,我念給老師聽,我很簡單的讀一讀,讀了之後,當時夏老師的話,很簡單說,以後《無量壽經》隨你去搞。經過十年動亂之後,我的稿子也沒有了,筆記也沒有了,但是就因為夏老師說過這句話,這個經的事情可以隨我去搞,所以斗膽又繼續。

  等到真正來寫的時候,究竟我都七十了,都年逾古稀了,有很多病。現在在上課也是,還是帶病來的。所以別的一些聚會我都不參加,最近中日學術交流會,兩次的會下了請帖我都沒去,就把這些精力留著。它還有宴會,宴會我也沒去吃。就這一點點精力來給大家上課。當時寫這個注解也是這個心情。所以就「閉門謝客」,現在我謝客的牌子還是沒摘。希望大家多體諒,因為精力很有限,就「全力注經」。底下這句話,這個斷句稍有一點毛病,為什麼這麼做?就是打算要報先師,還有「十方三世上師三寶」,上師三寶這兒不要斷,上師三寶,因為密宗稱四寶,提了上師再加三寶,這是一氣讀下來,「與法界眾生之深恩於萬一。」所以這麼做,來注解,帶著病,這一切一切,只是為了想報這個恩。

  「本經之殊勝在於契理契機」,契合於理,又契合於機,機是機緣、時機。契理是什麼意思?就是實際的理體,真實之際它理性的本體,也就是真如跟實相。所以契理就是契合真如、契合實相,契合真實的本際,它的本來。為什麼說我們這個經是契理?因為這個經它是住真實慧,阿彌陀佛住真實之慧,所有來的一切參加會的人都是在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要把這個真實本際開化顯示出來。為什麼要有四十八願度眾生?他就要給眾生惠以真實之利。都是真實,純一真實,真實就是理體。本經稱為中本的《華嚴經》,《華嚴》就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一真法界。《華嚴》的事事無礙今後我們要講到,十玄,十個玄妙,《無量壽經》都有,所以《無量壽經》是中本的《華嚴經》。這個一真法界,「《華嚴》秘奧之理體」,就是蕅益大師的話,「正在本經」,正在《無量壽經》,所以說契理。

  「至於契機」,契合大家的機緣,「更是本經」,《無量壽經》最獨特的殊勝。它的「持名法門,普被三根」,上上根的人正好得魁,全部承當;下下根者也有門可入,可以依靠這個法門得度。文殊、普賢也都是發願往生;《觀經》裡講十惡地獄相現念十聲還接引往生。這個事情我下一次給大家講,今天來不及了。近代一個人地獄相現,念佛,佛來接引,是真實事。這是江蘇的人民代表,一個老居士,他已經看見地獄,跟經上說的一樣。今天時間來不及,我們下次再說。所以這樣都行,這樣一往生就到了極樂世界,就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跟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也都平等了。所以這個法門應機。

  下一個應機是什麼?就是應乎這個時機。現在我們科學愈發達,社會也進步,要求也愈高。科學愈發達,人的知識就要多,現在你看很多東西,你一點科學不懂,什麼都是一個旋扭來操縱,你就是要知道這些常識要比過去多得多。將來改進,汽車是什麼樣,種種種種的,都需要你趕得上時代。而且社會在進步,要求你有覺悟,你要會策劃,奉獻力量,這都使你很忙,你哪有那些時間去住山洞、去閉關?出家也不行,我們看佛教協會,去年很多人就在那兒發牢騷,他說現在出家人,廟都公開了,從早上起來就是一把條帚,早上起來掃樹葉,下午掃糖紙果皮,一把笤帚掃不停,前殿後殿,累得腰酸腿疼。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淨土法門當機,我就說,你這個笤帚正好念佛,掃一下,南無阿彌陀佛,有什麼妨礙?所以應機。黃打鐵他就往生了,打鐵的時候往生了。所以大家都在忙,就是做了和尚還緊張,居士就不用說了。所以它契機,它殊勝。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大經解)  黃念祖居士主講  (第二集)  1991  檔名:51-001-0002

 

上一篇: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第1集)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依菩提心力量能息滅無始罪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