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序品雲,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這句經文很重要,也非常好,是我們迫切需要的。我們不得自在,煩惱重重,如何能夠像諸佛菩薩一樣得大自在。這裡教給我們,你要想得大自在,你必需『盡諸有結』,這裡頭關鍵的字就是「有」。你想想看,你心裡頭還有什麼?只要有,那個有就是結,就叫你不自在。你如何把那個結解開,我心裡什麼都沒有,結就沒有了。你要多多去想想,有就是結,你有的多,你的結就多,當然你就更不自在。
「諸有」,一般的講法,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這叫三有,這是佛學名詞。你三界統統都有,你怎麼能出得了三界?出不了。欲界的有斷掉了,你不會到欲界來,你到哪裡去?因為你還有色界有,還有無色界有,你就會到色界天去,你不會到欲界來。如果色界有斷掉了,還有無色界有,那你也不會再生到色界十八天,你到四空天去。如果再將無色界有也斷掉,那就恭喜你,你就出了三界,不會再到三界六道來了。由此可知,我們今天在三界裡面,說實在的話,出不了欲界。為什麼?你的欲望太多,你要不把這些欲望徹底放下,你沒有能力超出欲界。再跟諸位講,我們念佛講帶業往生,我們念佛能不能往生?往生要脫離三界。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明了,三有沒放下,三有天天還在起作用、起現行,佛號念得再好,都不能往生,為什麼?出不了三界。阿彌陀佛那裡歡迎,這個地方不放你走,這就是說明了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李炳老從前常講,一萬個念佛人,難得兩、三個往生。為什麼念佛人那麼多都不能往生?這個地方不放,誰不放?「有」不放你,能夠往生的,有放下了,真的捨掉了,才能往生。
放下,可不能打妄想,現在我還年輕,等我將來死的時候再放,你還打了個如意算盤。說老實話,死都放不下,所以死了還有輪回。死了放下,哪有輪回?沒有輪回了,死都放不下。因此修行,放下這是講功夫,愈早愈好。你現在放下,現在放下並不是放下馬上就死,不是的。真放下了,你願意多住幾年就多住幾年,願意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前面講了,你得自在了。能不能得自在,關鍵就在此地,『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所以,一定要明了,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實在講沒看破,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曉得,沒看破。雖然常常讀經、聽經,說起來也點頭,出了講堂忘得干干淨淨,不起作用。這就是夏蓮居老居士在他《淨語》裡面說的生處、熟處,實在生處、熟處是古大德所講的。我們念佛的功夫太生疏,很容易忘掉;是非人我、貪瞋癡慢這個習氣太深、太重了,隨時隨地它都會冒出來,壓都壓不住。這就是生生世世搞六道輪回的第一個因素。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實在是稀有的因緣,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中希有因緣」,我們這一生有幸遇到了。遇到了要把它牢牢的抓住,決定不放松,認真修學。要把道理搞清楚,事實真相搞清楚,你自然就看破,看破之後,放下就不難。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盡諸有結」。我們這個有實在講太多了,無量無邊,佛經裡面講的八萬四千塵勞,無量煩惱就是有結。十二因緣裡講的愛、取、有,就是此地講的有結。當然難斷,可是你要曉得非斷不可,不斷就不出三界。念佛帶業往生,也是暫時把它伏斷,伏斷,不是真的斷。真的斷了,那都不用念佛往生,不要靠佛力來接引,自己就有能力。我們是沒有能力斷,但是要有能力伏,伏比斷容易太多了。
用什麼方法來伏?淨宗教給我們用一句佛號,這個方法實在說就是要時時刻刻提起警覺。心裡一個念頭起來,念頭起來就是有,阿賴耶識裡的種子起現行,有了,趕緊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提起來,這個念頭沒有了,被阿彌陀佛伏住、壓住了。念佛往生的道理就在此地。你佛號壓不住念頭,你念得再多,沒有功夫,我們常講功夫不得力。什麼不得力?伏不住念頭,念頭還是照起,這樣念佛就不能往生。功夫得力,就是我這個佛號能把念頭伏住,念頭隨時起,我隨時一句佛號就把它擺平,這樣念佛功夫就得力。你要能在這上用功夫,一般來講,三個月到半年就有很明顯的效果。這個效果,你自己會感覺到,你的心清淨了,妄念少了,被你佛號常常伏,天天在這裡壓,這叫真正會用功。不會用功的,佛號是佛號,妄念是妄念,各不相關。一天佛號念個幾萬聲,妄念也是幾萬個,這個一點用處沒有,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這生不能往生。會念佛的人,他是把這一句佛號伏他的妄想,這叫會念佛。要是會這樣用功,確實三個月自己感覺得心比從前清淨多了。
心清淨,智慧就增長。從前看人、看事、看物都是糊裡糊塗的,迷惑顛倒的,現在清楚了,不迷惑,是非、善惡、真假都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也知道怎麼去做。會對人應付得很圓滿、很周到,你智慧現前。你會做得很如法,而且知道自己有把握往生,這個叫「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所以這兩句話的意思很深,而且對我們現前來講非常重要。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