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語:對有信仰的人來說,哪怕在世俗當中沒有獲得幸福,但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與目標,卻會在任何時候都鼓勵、陪伴著他,這就是他的精神支柱。而沒有信仰的人在面對世俗的坎坷和起伏時,往往會經不起沖擊與挑戰,最終走到崩潰的邊緣。
學不學佛,完全是自己的自由。佛教從來不會強制性地推廣自己的教義,釋迦牟尼佛非常尊重別人的信仰。佛教認為,通過政治手段,或借助某種勢力讓別人改信佛教,對很多家庭來說,有可能是一種災難或打擊,有可能會讓有些人精神不正常乃至自殺。所以,釋迦牟尼佛非常反對強加於人的傳播方式。
佛教內部也是這樣,大乘菩薩戒中有一條戒,就是不能用強制性的手段,讓小乘佛教徒改學大乘佛教。密宗十四條根本戒中的第六條規定,如果毀謗、批評、攻擊其他人的宗教信仰,就會犯戒。所以,不管你是唯物論者、唯心論者、有神論者、無神論者,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我們大家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追求幸福。
即使是無神論者,為了獲得幸福,也可以采納大乘佛教的理念,學會愛所有的生命,騰出一些精力,去做公益、慈善、環保等等,這樣也能從中得到幸福與快樂。
現在有些有錢人動不動就說:不知道為什麼而活,活得沒有什麼意義等等。如果能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就能體會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會有了生存的動力。
不過,有沒有信仰與幸福之間,還是有一定關聯的。對有信仰的人來說,哪怕在世俗當中沒有獲得幸福,但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與目標,卻會在任何時候都鼓勵、陪伴著他,這就是他的精神支柱。而沒有信仰的人在面對世俗的坎坷和起伏時,往往會經不起沖擊與挑戰,最終走到崩潰的邊緣。所以,要獲得永恆無上的幸福,就要做大乘佛教徒。 大乘佛教徒最起碼的前提條件,不是出家,不是吃素,不是戒酒,更不是放棄家庭、工作,而是愛天下所有的眾生。無論對方是無神論者、伊斯蘭教徒或者基督教徒等等,都是愛心的對象。佛教從來都不說,我只愛學佛的人,除了學佛的人以外我都不愛。不但要愛所有的人,還要愛所有的生命。
佛教對生命的定義,與生物學對生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一朵花、一棵樹也是生命。但佛教卻認為,有情感、有痛苦快樂感受的動物和人,才叫做生命。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沒有情感,所以不是生命。要當大乘佛教徒,就要愛所有的生命,要用開放的心胸,去面對世界,這是大乘佛教徒的最低標准。
壓力,不一定來自於養家糊口,很多比養家糊口更大的壓力,是來自於自己的作繭自縛。痛苦,也往往不是來自於錢財的困乏,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執著。
我認為,佛教就是一種方法論。佛教的理念,可以幫助我們抵御誘惑、排解壓力、消除痛苦,解決很多金錢無法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