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嘎瑪仁波切:認識心願的力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導語:佛教主張以心為主導而產生物質,任何事情都要思想在前,先有願望才會有事情的成功。一個人的願力、念頭很重要,這種力量綜合起來,可以創造出很多東西。學會正確看待事情,面對它的多面性,讓心學會平等看待。

  佛教主張以心為主導而產生物質,但這不代表不需要物質。

  佛教一直以來被稱為“心的文化”,是“內教”。佛教把人的意識能動性作為最重要的成分來看。任何事情在實現之前都要思想為先,先有願望才有事情的成功。

  因為我們要住房子,然後大家才去積極行動,蓋起了房子。現在我們看到飛機、航空等所有的高科技東西,無一不是人們的想象力發揮到極致後才有的產物。發明家在他的發明實現前,都是別人眼中的瘋子、傻子。

  一個人的願力、念頭很重要。人的思想力量是無窮的,這種心的力量綜合起來是可以創造出很多東西來的。要造一幢房子,靠我個人的力量不夠,得借用別人的力量,組合起來就有力量了,然後找到鋼筋、水泥、水源,把它們綜合起來,可以蓋高樓大廈了。這些都源於我們開始的一個念頭。

  佛教告訴大家,做事之前先要想清楚,念頭准確了,然後才去實施它。

  由此我們再延伸開來,人要經常反省。為什麼?因為我們身體的動作、講出來的話語、起心動念,如果不觀察,不反省起心動念,我們的手腳就會做錯事,嘴巴就會說錯話。這個“念”主控著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等感官。而這個“念”又讓我們的感官對事情有了二元對立的看法。

  佛教又告訴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多種。以前我們沒有太多對自己的“心”專門訓練的經歷,看待事物往往是二分法。看任何東西,不是白的就是黑的,不是對的就是錯的,不是忠臣就是奸臣,不是好人就是壞人,沒有中間的人。

  按照佛教的說法,當我們眼睛看到顏色,我們習慣先在腦子裡分析一下,這個顏色不是白色、不是黑色,那麼肯定有藍色、綠色、黃色、紫色等其他顏色,也可能是黑白混合色,也可能是藍綠混合色。

  如果別人看到的是負面的東西,我們就想可能還有正面的東西。多角度思考後,我們就會正確地看待任何一件我們眼耳鼻舌身體接觸到的東西,這種接觸的結果,就是我們會認識到很多事情不僅僅是對錯黑白那麼簡單。這時,我們的心,在面對事物時,學會了平等看待。

  事情有正面和負面的,也有對的錯的。就像我們看到硬幣的正面以後還想看到硬幣背面,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那是誰在想?是我們的大腦在想。是我們的“願力”,也就是“念頭”在起作用,念頭想讓它往硬幣的背面扭轉。

  硬幣有正面的部分,也有背面的部分。朋友不可能永遠是朋友,他今天講我們好話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我們最喜歡的人;明天隨著他的情緒變化,開始講我們的壞話時,我們就有可能認為他是個壞人了。

  難道他昨天是壞人,今天是好人嗎?不是。那他昨天是好人今天是壞人嗎?也不是。他身上具備了講你兩種話的能力,也許明天他沉默不語了,就變成了中間人。

  所以我們要學會正確看待這些事情。有人今天是你最討厭的一個人,明天又變成一個對你最好的人了;你現在討厭他,認為他是你的仇人,也許哪天他就變成你的救命恩人了。今天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最親的人,也許以前他就是我們最大的冤親債主。

 

上一篇:海濤法師:念孔雀明王,消除所有病毒輻射
下一篇:仁煥法師:皈命念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