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之廉:女子的廉潔。尤以勤儉為本。儉以養廉,奢侈要廉潔就困難,從根本上要從勤儉下手。“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我們在“訓儉示康”裡面,御孫講的一段話。你看這個勤儉,勤儉下來,把省下來的去幫助別人,仁慈心增長。勤儉不貪,不貪求,義增長,義是不苟取。仁、義、禮,勤儉,多奉養父母,幫助家族的親人,奉養父母是禮,盡自己為人子之禮。仁、義、禮、智,用勤儉成為家風,傳給下一代,這是有智慧的父母。您看,勤儉裡面,仁義禮智都含攝在其中。這是善用心的人,他的德行都因清廉而引發出來,叫“德之共也”。可是這個廉潔得要循著道理,廉潔到最後變得很吝啬,那就不仁。過與不及都錯!太過頭了,變成守財奴,那就不仁。廉潔,自己的東西不捨得花,都拿別人的,這不義。花什麼東西,自己都不說話,讓別人先拿,不仁不義。再來,節儉到要端個好吃的給爸爸媽媽,又挑好幾個起來,這叫無禮。變得對父母吝啬,這是很無禮,違反為人子之道。
你看曾子,奉養父親,盡心竭力,明明東西沒有了,爸爸很喜歡吃,爸爸說還有沒有?有,趕快去借,你看這是盡孝。只要父母親歡喜,自己再出去趕緊拿來,就希望父母老年多開心。太激動了,書都跑旁邊去了。這些孝子的風范,我們看了很感動也很慚愧。勤儉,最後吝啬了,就為了把財產多留給子孫,這是沒有智慧。留一大堆,子孫都沒志氣,拿去亂花,叫“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這一句好像是第三遍還是第四遍。“勿以嗜欲殺身”,這個都是金玉良言,不要染上壞習慣,什麼是壞習慣?嚴重的吃喝嫖賭,甚至沉溺在一些玩樂當中,都是屬於嗜欲。再來,脾氣大也是嗜欲,發脾氣最傷身,身心都要好幾天才慢慢緩過來。愛生氣的人鐵定不孝,德行上不去。“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你能感覺到父母的心,哪有可能傷自己的身,去讓父母擔憂?
我們對自己的愛護,決定比不上父母對我們的愛護。所以我們生病了,父母比我們還要難過。我不知道聽了多少當爸的、當媽的,看孩子生病的時候,病得很嚴重,在那裡呻吟,爸爸媽媽跑到外面去,對著上天:“老天爺,把我兒子的病移到我身上,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所以“身有傷,贻親憂;德有傷,贻親羞”,我們可能做錯事情,名譽有損,我們還滿不在乎,可是父母可能抱憾終生。“勿以財貨”,留了一大堆財貨,反而無形當中毀了自己的子孫,為什麼?積財傷道。積了這麼多財物,都沒有幫助苦難,或者窮苦的親朋好友,就有傷我們仁厚之心。傷了我們的道義,子孫怎麼會仁厚?他也學到了吝啬跟苛刻,最後這個吝啬、苛刻“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就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有一句話叫“人算不如天算”,再怎麼算,只要存心不正,最後這個錯誤的思想就會回到自己身上來了。
所以女子,她是一家之主婦,這一家的家道跟婦女有很大的關系。家庭主婦,諸位學長,有沒有聽過家庭主夫?沒有。你看這個“主”字是用在婦女,婦女在家庭當中的地位跟重要性可見一斑,中華文化是非常重視婦女的。這個是最近那些女權運動亂講。您看,太太,典故是從二千多年前,周朝初年。二、三千年前,周朝幾位聖王的母親,太姜、太任、太姒。太姒,文王的妻子;太任,文王的母親;太姜,王季、泰伯、仲雍的母親。你看,教出來的都是聖人。為什麼周朝八百多年國祚,而且出的聖賢特別多?就是他母親的教育成功!胎教最完整的就是周朝留下來的,“目不視惡色,耳不聽YIN聲,口不出傲言”,講話很溫柔,沒有刻薄粗話,女子也做到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太太,那是代表聖人的稱呼,期許每一位婦女都跟三太的德行效法,我們的家庭、國家社會就有賢德的後代。
孔子在《孔子家語》裡面有記載,“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怎麼可以對妻子不恭敬?她是親戚、親族很重要、主要的一個角色,她直接影響家道的承傳,所以叫家庭主婦。所以這裡提到,假如婦女以“勤儉為本”,家道就傳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