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最近在搜索精神病一塊知識的時候,發現這篇文章,覺得會對大家有益。
個人覺得,患上精神病的原因可能與殺生有關,比如前世職業為屠夫,漁民,賣菜(賣雞鴨魚等動物),餐飲業。或者精神病與吃葷有關,前世或者今生錢財多福氣好,餐餐魚肉,吃生債嚴重,怨氣大。還有一種,有句話叫做萬惡YIN為首,如果前世或者今生屢屢喜歡邪YIN,手YIN,甚至有強奸,賣YIN,嫖娼的行為,或者未婚同房的行為,使得業障深厚。還有一種就是販賣煙酒毒品,使人喪失心智。
當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己前世做過什麼,但是可以超度冤親債主。雖然我們不知道前世做過什麼,但是我們知道今生做過什麼。另外父母祖輩的這種業力也有可能會牽連到我們,那麼我們也可以為他們的冤親債主做超度。生活中常做善事,常回向。建議去看看《瑜伽師地論》的原文。
世尊在《十誦律》說有五事能令人發狂:一是親人死盡故狂;二是財物失盡故狂;三是田業、人民失盡故狂;四是四大(地水火風,指身體的原因)錯亂故狂;五是先世業報,故狂。
《瑜伽師地論》中也有一段對精神病的解釋:“雲何狂?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癫狂。”
什麼是狂呢?就是心亂了,喪失了自控能力,失去意識而為痛苦煩惱所纏。人活的沒有秩序了,沒有了正念,神經錯亂了,什麼原因會這樣子呢?
經雲第一個因緣是“謂由先業所引”,是說由過去生中所造的罪業引發患病。什麼罪業的果報是精神病呢?其一是因酒造業。勸人飲酒或賣酒為生,將來就容易得神經病。《梵網經菩薩戒》上也說到賣酒為生果報嚴重,所以菩薩與凡夫都不可以做這種職業。遠的不說,且看那些醉漢,目光呆滯、胡言亂語、哭笑無常、東倒西歪的樣子和精神病患者有什麼不同?所以大家不要成為今天“酒文化”的犧牲品,更不要把別人變成犧牲品。其二是投毒害人或有意恐嚇。有的人喜歡開玩笑,看見朋友來了就躲起來,等著嚇對方一跳。其實這樣不好。同理,別人正在靜坐,有人突然大吼,這樣做都容易得神經病。所以不要擾亂別人的精神“秩序”,否則自己的“秩序”就容易混亂。其三是放火燒山易患精神病。因為這樣的惡行令山林裡面的禽獸精神受到傷害,同樣擾亂了他們的精神秩序。那麼這個人將來就容易得精神病,正所謂由先業所引。
經雲第二個因緣是“由諸界錯亂”。這個“界”,就是地、水、火、風。世尊在《十誦律》說有五事能令人發狂:一是親人死盡故狂;二是財物失盡故狂;三是田業、人民失盡故狂;四是四大錯亂故狂。這“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它們合和構成我們的身體,包括了各種生理組織。如果地、水、火、風各部分錯亂、失衡了,由他們主宰的身體內部各種組織就會相互沖突,一旦諸界錯亂致使人腦受不了,就得了神經病。這一點,中醫與佛法作出了相通的解釋。中醫認為,五髒六腑對應著不同的五行特征,五行存在相生相克之理。大腦為元神之府,我們的貪欲、憤恨、嫉妒、傲慢、多疑等各種煩惱猶如風如火,風、火借勢壯大自己的勢力,就會傷害其他器官,最終把身體折騰的不得安寧,若傷及大腦,就會混亂我們的情志。抑郁也好、精神病也好,自會應運而生了。有的人先天諸界錯亂四大不合。
經雲第三個因緣是“由驚怖失志”。就是說因為什麼恐怖的事情,失掉了正念,才得了神精病。如果有人看見鬼神現出恐怖的形像,就會受到驚嚇,神精錯亂。其實更多人“見到”的鬼神形象源於自己的想象,這叫“心裡有鬼”,沒事兒自己嚇自己。我聽說有被自己的影子嚇死的,還聽說講鬼故事互相嚇得神經錯亂的,還有看恐怖片嚇得不敢上廁所、不敢獨處的。其實不用害怕,佛經講:“鬼怕人七分,人怕鬼三分,持戒的人有護法神護佑,更不用自己嚇唬自己。”
經雲第四個因緣是“或由打觸末摩”:“末摩”就是我們身體裡面的肢節,《瑜伽師地論》《遁倫記》上翻譯為死穴、死節。你若是打到、觸到這一節,這個人就會痛得特別厲害,甚至引發神經錯亂。
經雲第五個因緣是“或由鬼魅所著”,有的人做了嚴重錯誤的事情,而觸怒了鬼神,鬼神便來報復,叫鬼魅所著。或者你和鬼神由於宿世多生以來的仇恨情愛,現在來糾纏你。現實中很多這樣受鬼神所著的精神病患者到醫院就診,無論醫生利用多麼先進的醫療設備都查不出真正的病因,眼睜睜地看著患者飽受疾病折磨也無能為力,有的醫務工作者不明其因,甚至用一些非正常手段來殘酷對待患者,真是讓人心酸不已!
殊不知,要解開患者與所著鬼魅的怨結,只有通過患者親友以患者名義誠心忏悔,誦經,放生,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等佛事廣集功德,以此功德回向給患者的冤親債主,超拔他們脫離惡趣,投生善處,才能真正讓兩者解怨。所以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群靈之間應和諧相處,彼此恭敬,學習佛菩薩的大智慧大慈悲,用智慧來處理問題。
滾滾紅塵,是是非非,沉沉浮浮。該怎樣在喧囂中保持健康的心理呢?那就需要時時用佛法來關照、透視自己。我們眾生都是被世間的幻想所迷惑,看不到世間的本質。心理的偏差,很大程度上也是自身將外境看的太實在了,從而將自己逼入了思維的死角。若能常常取中道,不落入“恆常有”、不墜“惡趣空”,對所有事境如是觀照,那麼相信我們的生活會很美好,生命之花也會更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