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菩提樹下成道以後,宣講了八萬四千法門,這些都不離二谛。我們的修行也是,在任何時候都不離二谛,並且二谛是要雙運的,不能墮落二邊。比如,皈依、發心、消業和積福時,如果沒有無我、空性智慧的攝持,都不能成為成佛的因。 比如皈依,如果沒有勝義谛的大空性見解,沒有二谛雙運的修持,就只是世俗谛的皈依,只能得到人天的一些福報而已,無法能夠逃脫三界,圓滿真谛。若想擺脫三界,想成就究竟的智慧,必須有勝義谛的空性見解。
然後,菩提心有世俗谛和勝義谛兩種。若是沒有勝義谛的菩提心,只有世俗谛的菩提心——慈無量心或悲無量心,只能壓制煩惱,沒有能力從根本上解決煩惱。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還要有無我和空性的智慧。佛在經中講,慈無量心、悲無量心與輪回的根——我執和法執不相違,所以它們無法能夠斷除輪回的根。無我的智慧是與人我執和法我執相違的,有無我的智慧,才能徹底斷除輪回的根。
修金剛薩垛除障法也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也是要雙運的。觀聖尊金剛薩垛、念咒語等這些世俗顯現都屬於生起次第,同時也要有圓滿次第的攝持,即“現而無自性”,都是從空性中顯現,最後也回歸空性。在這種境界當中修,才能達到真正的效果,否則很難成就。現在我們每天都在修金剛薩垛除障法消業,但卻始終達不到最究竟的效果,就是這個原因。
此外,我們在修七支供或修曼茶羅積福時,也應該有三輪體空的智慧攝持,這就是屬於勝義谛的空性見。若沒有空性見的攝持,沒有以三輪體空的智慧來攝持,也很難達到效果。所以無論修什麼法,都是不離二谛雙運的。
我們對勝義谛和世俗谛二谛的實相還沒有了知,更沒有生起定解。現在通過學中觀、唯識等,我們可以先通過邏輯推理去了解世俗谛和勝義谛,在我們的相續中產生相似的二谛雙運智慧,通過相似的定解去修,登地的時候就可以現量見到諸法實相,這時能夠生起真實的定解。通過此智慧的攝持再繼續修,最後就能夠證得最圓滿的智慧和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