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幾天的課程,最重要的,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把握好自己。面對很多的欲望、誘惑,要懂得去克服,懂得去格除物欲,進一步能夠成就自己,而唯有成就自己才能夠幫助別人,利益他人,這是非常重要的先後順序。我們今天懂得自愛才能愛人,懂得自助才能助人,不然就像俗話講的,泥菩薩過江,自身都難保。所以我們一直在強調,人生要有智慧,在知所先後當中可以彰顯出我們到底有沒有這種智慧的認知。所以真正治理天下之人,管理眾人之人,他最重視的還是自我的修為、自我的管理。《大學》當中最關鍵的一句話,“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天子”,現在又沒有皇帝了,這樣去理解傳統文化,很難得到實質的利益,我們要體會的是背後的義理。天子以前是皇帝,在現代,他可能是總理,他可能是總統,他可能是一個單位的領導者。其實這一句話就是各行各業的人,要在家庭、要在事業當中有所成就,都必須以個人的修身、修養為根本。我們聽懂這句話,那個心境就不一樣了,都是先從自己修身,就不會去要求他人。
《中庸》當中又有一句話,“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正己化人”,這是《太上感應篇》中的一句教誨。我們看到這些經典都把“正己”擺在前面,這個心態非常地重要。一位長者看過《如何開創幸福人生》四十集的講稿,他的書都已經翻了好多遍,看起來都已經很舊了,很感人,這麼用心在學習。他還對我們說,我這一本書還下了眉批,每一段都有。愈聽愈感佩。當他把書打開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每一段道理最後的眉批是什麼?兒子要看。下一段,太太要看。再下一段,可能是弟弟要看。所以整本書看下來,所有的人都得看,所有的人都得學,只有一個人不用學,是誰?自己不用學。
我們來感受一下,假如你是他的家人,你服不服氣?鐵定不服氣。自己都還沒學,還沒做,就要求別人,一定會有怨。你自己不做好去要求人,他可能因為你現在有權力,他敢怒不敢言,邊聽邊說“好、好、好”,但是心裡面想,“五十步還笑我百步,你又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先要求別人鐵定有反效果。那我們很冷靜地來看,我們的人生態度是先要求自己還是要求別人?假如這個先後順序倒過來了,很多事都會不如意,因為沒有道法自然。今天真的正己了,自然就能感化身邊的人,為什麼?“人之初,性本善。”
有一個小孩學得很認真,他在自己的小區開始主動撿起地下的紙屑,結果別的小朋友都笑他,但是他的心很正,他的母親教導他也是循循善誘,所以他覺得應該做的事,也不怕人家笑,後來居然變成小區的很多小朋友都跟著他一起撿。還有,大學聯考期間,考場外有一些警官,大熱天在那裡維持秩序,這個孩子看了很感動,也體恤這些警官們的辛勞,就跟他的母親講:“母親,我們去買一些礦泉水,來一一送給這些叔叔。”他真的就拿著礦泉水一個一個去送。當這些警官接到這個水的時候,內心都是非常地感動,一個才七歲的孩子,都能夠體恤他人。而且他們的小學,就因為這個孩子,全校推展《弟子規》。他每一天都很早到學校,所以學校的校工都認識他,而且他到了學校,都是把自己的教室先打掃干淨,這些長輩看在眼裡都覺得很汗顏。所以正己確實可以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