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小結開示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給大家講講發菩提心的相關內容。這幾天大家都在學修發心,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菩提”就是“覺”的意思,“覺”主要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究竟的佛果。
菩提心是成佛唯一的因。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成佛的近因,世俗菩提心是成佛的遠因。這兩個都是成佛的因,所以叫菩提心。想究竟解脫,想成就佛果,必須要具備菩提心,有菩提心才有菩提果,否則不可能成就菩提果。
菩提心很重要,它是一切大乘修法的前提。無論是臨終往生,還是即身成佛,都離不開菩提心。若是相續中沒有產生菩提心,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即使所修的法再殊勝,也不能成為究竟解脫、成佛的因。所以,對大乘修行人來說,菩提心很重要。
對我們來說,菩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修往生法,還是修大圓滿法,都是大乘佛法,都不能離開菩提心。離開了菩提心,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就不是往生法,也不是大圓滿法。
是世間還是出世間,是小乘還是大乘,這要看修行人自己的心態,看發心和動機。往生法和大圓滿法本身是大乘佛法,但若是自己沒有出離心,學這些法也都是世間法。大乘和小乘也一樣,若是沒有發菩提心,連世俗菩提心都沒有,那你修的都是小乘法或世間法,都不是大乘佛法。
我們很多人都在修淨土法,希望自己臨終時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在修大圓滿法,希望自己能即身成佛。在表面上看,大家都很精進,尤其是在百日共修期間。但若是你沒有出離心,尤其是沒有發菩提心,這些都是世間法、小乘法,都不能成為解脫的因、成佛的因。這裡說的“解脫”,是大乘佛法裡的解脫。
解脫有大解脫,有小解脫。修小乘法也能解脫,但這是小解脫,因為它雖然遠離了輪回邊,但沒有遠離寂滅邊。以前也講過,出離心有大出離心也有小出離心,大出離心是大乘佛法裡講的,遠離了二邊——輪回邊和涅槃邊,既不墮入輪回,也不墮入寂滅。解脫也是一樣,大解脫是遠離二邊的。所以,若是要解脫,要成佛,要看有沒有出離心、菩提心,這點至關重要。
若是相續中沒有生起菩提心,都不是往生、成佛的因。能不能成為往生、成佛的因,就看你有沒有發菩提心。看你修法,做善根時,有沒有菩提心的攝持。若是沒有,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所以,大家明白這些道理,掌握一些理論也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相續中有沒有產生菩提心,有沒有發菩提心。你發菩提心也重要,更重要的是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是在相續中自然而然就有了菩提心。發菩提心是特意發的,真正產生菩提心是自然就有的。所以發菩提心不重要,生起菩提心很重要。
現在我們應該好好觀察自己,反省自己,有沒有生起菩提心。如果沒有生起菩提心,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在自己的相續中產生菩提心。你依止善知識,積累福報,消除業障,通過中觀講的一些邏輯,通過儀軌,要發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讓自己的相續中盡早生起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是證悟無我空性的智慧,一地以上的菩薩才會有真正的勝義菩提心。一地也叫見道,這時是現量見到。然後是修道。《入中論》裡所講的,生起菩提心的同時,就可以尊稱你為”佛子”“如來子”了,這主要是指勝義菩提心。在你的相續中,真正產生了勝義菩提心,你就成為了勝義谛菩薩,也叫“佛子”,也可以說,尊稱為“如來子”。
通過什麼才能在相續中產生勝義谛菩提心?
其一,通過中觀講的邏輯推理,明白了真理,但這不是現量見,這是比量見。這種勝義菩提心是相似的勝義菩提心,不是真正的勝義菩提心。真正的勝義菩提心是一地以上的菩薩才有的。一地以下,比如說住於資糧道和加行道的菩薩們,可以通過邏輯去推理而比量見到諸法的實相、我們的自性。雖然比量見是相似的,但是通過修煉,最後可以在相續中產生真實的勝義菩提心,這時也可以說是登地了。
我們現在在講中觀,大家也在學中觀。這裡有很多邏輯,有很多推理方法,通過這些,在自己的相續中,可以產生相似的勝義菩提心。通過修煉,可以產生真實的勝義菩提心。這是一種方法。
其二,通過消業積福,通過上師的竅訣,可以產生真實的勝義菩提心。我們在修大圓滿,大圓滿屬於勝義菩提心,它是最究竟的智慧。通過加行的學修,我們可以消業、積福,最後依上師的竅訣,可以直接證悟大圓滿。這也是一種渠道。
通過修曼茶羅等可以積福,通過修金剛薩垛除障法等方法,可以淨除業障,然後修上師瑜伽,通過上師的加持直接見性成佛。我們消業、積福,獲得上師的竅訣,都要靠出離心和菩提心。有出離心的基礎,有菩提心的攝持,才能圓滿。四外加行主要是為了生起出離心,皈依和發心主要是為了發菩提心。為什麼要學修九加行的內容?也是為了生起菩提心,為了在自己的相續中能產生大圓滿的智慧。這也是一種方法。
要產生勝義菩提心就要靠這些方法,沒有別的選擇。
通過學中論、唯識等,以邏輯推理,產生相似的定解或者相似的勝義菩提心,再通過修煉,產生真正的勝義菩提心,產生真實的定解,這個過程是很慢長的,也是很艱難的,沒有那麼容易。
通過密宗裡所講的這些殊勝的方法,消業積福,然後通過上師的加持,最後可以證悟、成佛,這都是不勤作的方法。所謂“不勤作”,就是不需要漫長的時間,不需要經過艱難的過程,很輕松,很直接地就能獲得證悟,就能見性,就能成佛。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采用,並不矛盾。讓自己的相續中產生勝義菩提心,這個很重要。有這樣的菩提心,你離成佛就不遠了,這是菩提果的近因,也可以說是最接近佛果的。
世俗菩提心就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在你的相續中產生願行菩提心的同時,你也就成為菩薩了,但這是凡夫地的菩薩。《入行論》裡講菩提心的利益時,有一個名義轉變之利益。在你的相續中產生世俗菩提心,也就是產生願行菩提心的同時,你也成為佛子了,也就可以尊稱為“如來子”了。因為在你的相續中已經有了世俗菩提心,也就是有了願行菩提心。此處所講與前面所講不同,這時稱為“如來子”“菩薩”了,但這是凡夫地菩薩,還是凡夫。前者所指的是聖人,此處所指的是凡夫,有這種差別。這種利他心,所謂的願行菩提心,也是菩提果真正的因,是遠因。
世俗菩提心是願行菩提心,是可以發的。若是用心修煉,普通凡夫相續中也可以產生世俗菩提心。願行菩提心不是你一發就能發出來的,也不是你想具有就可以具有的。我們講發菩提心時也講過,四無量心是菩提心的基礎,也是前提條件。
若要在相續中產生真實無偽的願行菩提心,就要修四無量心。首先要捨掉對親朋好友的貪戀,要捨掉對怨敵仇人的怨恨,這叫捨無量心。對一切眾生能捨掉這兩種心,對親朋好友沒有貪愛心,對怨敵仇人沒有怨恨心,一切平等,因為都是父母,都一樣!
想拔除一切眾生痛苦,想給予一切眾生安樂的心,叫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首先有捨無量心,然後才有悲無量心和慈無量心。有強烈的慈悲之心,願行菩提心自然就能發出來了。因為,你要給予一切眾生安樂,但是沒有能力啊!所以自己要先成佛,然後再去度化眾生,這時菩提心就產生了。如果沒有這些心,尤其是沒有強烈的慈悲心,是不會產生願行菩提心的。我們平常都會說,但是真正要生起菩提心是非常難的。
我講“發心”時講得很仔細,大家應該聽明白了吧。願行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自己先成佛然後度化眾生這個心。
我們也有發菩提心儀軌,通過這些儀軌可以天天發世俗菩提心,天天發願。但若是沒有基礎,沒有前提條件——四無量心沒有修好,沒有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菩提心不可能發出來,菩提心不可能生起來。
學佛不能虛偽,要實實在在的。看看自己有沒有菩提心,如果想解脫,想成佛,無論是世俗菩提心,還是勝義菩提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
在座的各位都是想解脫,想成佛的人吧?否則,你學佛干什麼啊?你來參加百日共修干什麼啊?你學佛,你來參加百日共修是為了解脫,為了成佛嘛。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是必須要具備的,否則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再精進也沒有用。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有沒有采取過這些方法?沒有吧?都擦肩而過了。
百日共修都已經學到發心了,之前的學修內容,有沒有真正落實啊?有沒有真正踐行啊?沒有吧!都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都會犯這個毛病。皈依學完了,發心也學完了,馬上開始下一個加行的學修了,你什麼改變也沒有,什麼也沒有得到!百日共修不知不覺地結束了,自己的相續還和參加百日共修之前一樣,這些不良習氣也跟以前一樣,沒有絲毫改變,沒有任何收獲。
我們每年都舉辦百日共修,很多人每年都參加,你看看自己。我們講發心,在自己的相續中有沒有產生勝義菩提心?沒有產生。那應該怎樣讓它產生?沒想過,也沒采取過方法。世俗菩提心很重要,在自己的相續中有沒有產生世俗菩提心?沒有。那應該怎樣讓它產生?想過沒有?沒有吧!
菩提心的重要性,以及令它產生的方法,都已經講得一清二楚了。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明白,都沒有真正的重視。這才是業障!今天後背疼了,明天肚子疼了,你們說是“翻業”,說這是業障,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業障。不懂得珍惜,不能精進,這才是業障。
真的,好好想想,你學佛的目的是什麼?你上山參加百日共修的目的是什麼?你是在搞世間,還是在搞出世間?你是在學佛,還是在學魔?
《華嚴經》中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沒有發菩提心,相續中沒有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為什麼說是魔業?如果沒有發菩提心,要麼是輪回的因,讓你六道輪回;要麼讓你墮入寂滅。對大乘修行人來說,輪回邊和涅槃邊都是魔,因為會墮落,所以說這些都是魔道,都是魔業!
你看看自己,有沒有生起菩提心?有沒有想過用這些辦法,令相續中產生菩提心?如果沒有發菩提心,一切都是造業,都是著魔。所以說,發菩提心多重要啊!天天念那麼多儀軌,念那麼多經文,都沒有多大利益。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發菩提心。
大家學修“發心”已經十天了,看看自己相續中有沒有產生菩提心?如果沒有,應該怎麼辦?自己是否掌握了這些方法,然後在相續中盡快產生菩提心。這個很重要。現在很多人都想走捷徑,都想直接成佛。但若是沒有發菩提心,若是在相續中沒有菩提心,成佛是不可能的。
發心還有其他內容,因為以前都講過了,而且講得都很詳細,今天就不重復了。今天強調的,主要是發菩提心的重要性,應該怎樣發菩提心,怎樣在自己的相續中產生菩提心。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