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介紹

 

少年時代的玄奘大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少年時代的玄奘大師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少年時代,少年時代是萌發理想的時代。歷史上,大凡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追溯其少年時代的成長過程,他們的遠大理想、信念,無不是在少年時期形成,並付諸了畢生的努力。世界文化名人玄奘也不例外。

玄奘出生在一個儒學世家,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據說玄奘“不是高雅正經不去閱讀,不是聖哲風范不去習從,不與庸常稚童交朋友,不到百戲喧囂的街巷去玩耍”。不幸的是,一直疼愛他的母親在他五歲時因病去世,失去母愛對他的打擊非常之大,好在還有父親陳慧的精心呵護。

父親淡泊名利、講究操守,很早就淡出仕途、潛心三墳五典,是一位典型的讀書人。少年玄奘,不僅崇尚古代先賢,喜歡讀書,過目不忘。而且意志堅貞,聰慧穎悟,是一個懂禮貌、有志氣的孩子。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8歲時,玄奘和幾個哥哥聽父親講授《孝經·曾子避席》,父親說:“古人沒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們授課,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講著講著,忽然提了個問題,叫他的弟子曾子來回答。曾子見老師要他回答問題,趕緊站起來,垂下雙手,畢恭畢敬地回答了孔子的提問……”這時,玄奘立即站了起來,整理好衣襟,站到邊上聆聽。父親問他干什麼?他答:“曾子接受老師教誨時離開坐席,我現在聽父親教導,怎能安坐不動呢?”他的父親由此感慨萬端,歎言:“孺子可教也!”。從此以後,父親給予玄奘更多的關注,不僅教他更多的學問,也時常向他講說關於歷代聖賢的人生及為人的故事。孝親敬長、立身揚名、忠君報國,這些來自於中國儒家傳統的思想觀念,在玄奘的成長過程中都烙下了極鮮明的印記,也對於日後身為僧人的玄奘在人生處世及發展方向的選擇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玄奘十歲時,再次遭受了人生的巨大磨難,他的父親因病去世,他失去了依靠,淪為孤兒。幸運的是,他的二哥長捷法師出家在洛陽淨土寺,便帶他到寺裡生活,這不僅解決了他的吃飯問題,而且還幫助他學習知識,使他在接受儒教之後,開始接觸佛教。雖沒有剃度出家,但也是每日在寺內做早課誦經。這也成為玄奘走向佛門三寶(佛、法、僧)的第一步。人生難得第一步!正是這重要的第一步,改變了玄奘的一生。

玄奘13歲時,隋炀帝下令度僧,因他年幼,未能入選。主持此事的大理寺卿鄭善果見他站在公衙門口,就問他出家是為了什麼?他回答“繼承如來的業績,光大佛法。”一個12歲的孩子竟有如此遠大的志向和才識,一下子感動了鄭善果。他贊賞地說:“一般的通業易成,特殊的風骨難得,我想此子若得度,必能弘揚佛門的教化,成為偉大的人物。”於是便破格錄取了玄奘,玄奘從此皈依佛門。

玄奘出家後在淨土寺學習佛教經典,興趣極為濃厚,很快顯示出了超人的智慧,成為寺內突出的人物,但凡經文教義,只要聽過一遍,稍加整理,他就能將師父所講的內容發揮解析出來,很令大家敬佩,時間不長,洛陽佛教界都知道淨土寺有一個名叫玄奘的神童。

玄奘15歲時,隋末農民起義爆發,洛陽是隋朝的東都,此時白骨遍野,煙火斷絕,僧人四處逃散。玄奘年紀雖小,但已看透時勢。他與二哥商量,離開淨土寺,來到關中長安,後又經過子午谷,越過天險秦嶺,經過漢中,來到了成都,一住就是五年。他受具足戒,坐夏學律,“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間,究通諸部”,其名聲傳揚於吳、蜀、荊、楚各地,無人不知玄奘,其佛學造詣,在當時入蜀的數百僧眾中首屈一指。

玄奘不滿足已取得的成就,游學荊、趙等地,遍谒名師,廣收博采,學業日益精進。後又二返長安,師從名師研習佛法,被譽為“釋門千裡駒”。但他發現各派學說往往互相矛盾,尤其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地論》兩家有關法相之說不能統一,與流傳的有關漢譯經典來對照,也不能解決問題,便孤身一人,歷盡千難萬險,抵達佛教誕生地印度,留學十七載,後來,攜帶大量佛經回國,建立譯場,翻譯出1335卷佛經,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歷史上,少年出家終生為僧者為數不少,但像玄奘那樣信念堅定,事業有成,被譽為三藏法師的並不多,而集佛學家、哲學家、旅行家、翻譯家、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與世界文化名人等諸多榮譽於一身,且名垂千古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基於玄奘的傑出貢獻,唐太宗稱他為“法門領袖”,魯迅稱他為“民族脊梁”,梁啟超譽他為“千古一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認為:“我相信,有史以來中國最有影響的知識分子是玄奘。玄奘的影響最大。”印度的專家說:“在到過印度的許多中國人之中,玄奘無疑是最偉大的一個。”

 

上一篇:學佛父母是高官,為何不給兒子工作疏通關系?
下一篇:何以拜佛能罪滅河沙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