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明賢法師青海湖畔廣講“宗門心法五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014年8月12日下午明賢法師開示(圖片來源:北海禅院)

編者按:2014年8月12日下午,百名參加北海禅院禅修夏令營的高校學子,雲集青海湖北岸。在明賢法師的指導下,於水畔清淨禅修。

之後,法師為大眾廣講了北海禅院“宗門心法五要”。法師說道,不忘念、不念舊惡、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變隨緣,是大乘佛法宏觀的綱維,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也是大乘佛教價值觀指導下的做人原則。牢記五條,大乘在握。

來到青海湖邊禅修,不光只是打打坐、用用功,還要廣學宗門的心法。按照今天的行程安排,應該一起打坐和學習“宗門心法五要”。

天氣放晴了,我們就在這湖邊學習“宗門心法五要”。如果各位有功夫用,可以繼續用功、安心打坐;如果沒有功夫用,可以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宗門心法五要”共有五個部分,作為北海禅院最新確立的五要,全部都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不忘念

首先是“不忘念”,來自《佛遺教經》。經典說我們與其求善知識、求善護住,不如不忘念。唯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不能入。我們在修行方法上得不到受用和進展,往往會抱怨“哎呀,現在怎麼找不到善知識啊?找善知識好難啊!還有現在社會上為什麼不大興佛法?我們信佛的違緣這麼多!”

但是《佛遺教經》說“求善知識,求善護住,無如不忘念”。這樣的話語是佛陀什麼時候說的呢?是佛陀臨近涅槃時,在雙林樹間為大眾所說的。如果能夠不忘正念,諸煩惱賊不能侵入,所以應該常常攝念在心。如果失念,則失去了一切功德。如果念力堅強,哪怕進入五欲賊中也不為所害,就像披著铠甲上陣,都無所畏,所以這裡先說“不忘念”。不忘念至關重要,在其他經論中也有很多引證。

永明延壽大師在《宗鏡錄》中談:“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來的旨,諸佛正宗。”能夠不忘正念,一切虛幻境界、障緣自然應念斷除,不勞你去辛苦用功,這便是祖師西來的真正宗旨,最究竟的宗旨,是諸佛的正宗。

《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攝心是一切的根本。憨山老人在《夢游集》中說我們“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虛雲老和尚法匯》中曾這麼談:“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時中,念念不忘,綿綿密密。功夫熟處,彌陀淨境現前,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只要信心堅定。心不堅,萬事不能成”這是虛雲老和尚對於“不忘念”很直接的說法。

“不忘念”最核心的就是不要失去了正念心。正念心在,一切清淨。如果心跑了,不是昏沉就是妄想,不是妄想就是煩惱,不是煩惱就是執著外境,而不忘念正使我們心能守志,心能守志才能一切清淨。如果心能守志,我們不會身心遠隔;只有身心隔離,煩惱才會油然而生。

這裡有意和志、魂和魄的關系,也有情和想的關系,而最重要的是意志守一,魂魄守一,情想守一。只要抱道守一,就是“不忘念”。

這“不忘念”的“念”,如果不忘,到底在哪裡呢?“念”就在我們不上不下,不偏不倚,不是情多也非想多,不偏於魂也不偏於魄。

攝魄歸魂,情想合一,能夠抱道守一,守住道,那麼“道”就不會離開自己。這就有功夫用,我們就有功德了。

這是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一部分。

不變隨緣

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二部分,是“不變隨緣”。

《大乘起信論》曾經這麼說:“以真如熏於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真如熏無明”是一個核心概念。

雖然我們背離真如,當初的無明使我們的心變得散漫,但真如從來沒有離開過。既然真如沒有離開,那它到底對我們現前的一念發生什麼作用?是不是只起到妄念的作用呢?不是的。按照“真如熏無明”的說法,只要我們還在修行,還在調整心念,真如就像磁石能夠引鐵一樣。我們的念念妄心常常具備回歸的實力、回返的功德。

最終,我們因修行的反復陶煉,使自己的心境真正回到清淨的真如中來,這就是佛性能夠改俗的功能。這個道理在藏傳佛教的很多教典中也同樣得到印證。不敗尊者曾經說:“因為實執不合於空性,所以你不要擔心自己的修行沒有馬上獲得確定的成果;因為實執不合於空性,所以我們所有的修行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而且最終必然要回歸到我們的清淨自性中來。所以每一次的修行都有它特別的價值。”

這種“真如能熏無明”的意義,產生了特別重要的第二步價值,就是在真如中能夠發生隨緣不變的功能,使修行不會墮入普通生活中的庸俗,而具備出離價值,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們如果談到人間、人生佛教,常常會有一個問題:假如過分偏重於生活,那麼佛法的價值究竟還有多少?有沒有可能不但修行化不了世俗,還被世俗腐化呢?“不變隨緣”正好解答了這方面的疑惑。

“不變隨緣”的功德是說真如自性一切現成。我們只要了知真如,時時處處都能呈現,處處都是現成的。我們的心性自然回歸,便不會執著於世俗的生活和情緒。“不變隨緣”是不論遇到怎樣的境緣,我們的正念始終不變,這樣就能脫離種種煩惱。

大師《大乘起信論裂網疏》說:“無有余法而可更求,即於真如。”意思是說,我們之所以談“不變隨緣”,是因為生活中在在處處的因緣本質就是真如,無需另外再求一個新的真如。隨即於各種染淨的因緣當中,都已經具足了十法界,十界都只是假名而沒有自性。隨緣不變說的當體就是真實的,每一件俗事的當體就是真如,“但迷之則生死始,則真如舉體而為生滅;悟之則輪回息,則生滅當體便是真如。”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各攝一切法,輾轉不相離,才能讓我們真正地隨緣不變。

隨緣不變不是一個庸俗的說法,而是總攝一切法,輾轉不相離,真如不相離,自性不相離。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圭峰宗密大師曾說:“如一摩尼珠,唯圓淨明,都無一切差別色相。以體名故,對外物時,能現一切差別色相。色相自有差別,明珠不曾變易。”(宗密大師答《中華傳心地禅門師資承襲圖》)

“然珠所現色,雖百千般。今且取與明珠相違者之黑色,以況靈明知見與黑暗無明雖即相違,而是一體。謂如珠現黑色時,徹體全黑,都不見明。如癡孩子或村野人見之,直是黑珠。有人語雲:‘此是明珠。’灼然不信,卻嗔前人,謂為欺诳。任說種種道理,終不聽覽。縱有肯信是明珠者,緣自睹其黑,亦謂言被黑色纏裹覆障。擬待磨拭揩洗,去卻黑暗,方得明相出現,始名親見明珠。”

就是說,比如有一顆百寶明珠,誰都覺得它是寶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邊,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襯到真正的寶珠上,再看寶珠時,就發現它也是一顆黑珠子。

把這個黑珠給一個不辨寶珠、不能識貨的人看。他一看,“哎呀!這是一顆黑珠。”這邊有人就勸他:“不是啊,這是寶珠,你要相信我。”不識貨的人就會非常生氣,說:“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你這是完全在欺騙我、糊弄我。我眼見的真真切切就是黑珠,為什麼說它是寶珠呢?”

宗密大師用這個道理來說明,在“不變隨緣”的認知定見指導下,我們眼前一切現成的諸法,本義都如同百寶明珠,都是如來藏的藏性,只是自己認識不到而已。我們清淨的真如自性的一面從來就不會被真正染污。

虛雲老和尚說:“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色空原來無礙。”如果實在明見了這個道理,則任其天堂地獄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掛無礙。不明白這道理的人,雖然道理講得天花亂墜,也沒有任何真實的受用。

所以,從這裡看來,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為境轉真是不容易的事,這是隨緣不變的要義。

不念舊惡

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三部分是“不念舊惡”。

《佛說八大人覺經》中有這樣的經文:“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凡夫中貧苦的人多怨,但我們仍然要廣結善緣,化解別人的橫結惡緣,把一切冤親等相觀照,當成一樣的。不念過去的舊惡,不憎惡惡人。

蕅益大師在《成唯識論觀心法要》中說,為什麼我們會念舊惡呢?因為有一個關鍵的字,就是“恨”字。我們常用,也聽慣了。我恨你,他恨你,這個“恨”字以忿惱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夠障不恨,以熱惱為業。所以,“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此亦嗔恨一分為體,離嗔無別恨相用故”。

如果離嗔,就沒有其他的相用。“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懷恨不釋,徒自熱惱而已。”如果不去念過去人的舊惡,那麼各種怨恨自然化解。如果懷恨而不去化解,只能使自己熱惱。大師的主張是說,念舊惡最終毒害的只能是自己。

虛雲老和尚曾經這麼談:“凡夫的境界總是貪染財色名利,嗔恚斗爭,對‘道德’二字,認為是絆腳石。一天到晚,喜怒哀樂,貪愛榮華富貴,種種世情不斷,道念一點沒有。所以功德林被凋殘,菩提種子被燒盡。”

“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親友冤家視為平等……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視人饑如己饑,視人溺如己溺,常發菩提心,則可與道念相應,亦可立地成佛。故曰:‘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虛雲老和尚法匯》)有人無禮地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這樣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曾經再三提起,寧可起貪心無量,也不要起嗔恨心。因為嗔恨心對修學者來說有一個致命的壞處,就是可以永遠滅盡法緣,與正法的緣分斷絕。嗔恨心令善人遠離。我們要不念舊惡。

《八大人覺經》中說了這“不念舊惡”的道理,依然要以“不忘念”和“不變隨緣”作為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想不念舊惡依然很難。

不請之友

宗門心法五要的第四部分是“不請之友”。

《維摩诘經》有這樣的話:“眾人不請,友而安之。”《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也這樣說:“我發無二最上心,為諸眾生不請友,勝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間廣利益。願我乘是善業故,此世不久成正覺,說法饒益於世間,解脫眾生三有苦。”《大方廣三戒經》曾這麼說:“益利世間,作不請友,欲護一切所有眾生,慈心不捨一切眾生,善能演出一切佛行,守護佛法,誓護佛法,善趣佛種,向一切智。”做不請友,就是要度化一切眾生,向一切智,成就圓滿的究竟佛果。《大乘四法經》中有這樣的話,“菩薩有四種善法。雲何為四?謂樂修一切善法;不輕未學;於諸眾生怨親平等;為不請友饒益眾生,不思其報。是為四。”在《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裡又曾經這麼說,“作不請友,為行大慈。”在賈曹傑注解的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裡也有這樣的話,“大悲引發為不請友,故應贊揚。”

僧肇大師則有更直接的說法,“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不需要你請,他自然就會來,就像慈母直接到達嬰兒的旁邊去守護他一樣。窺基法師曾經這樣談,“故行慈悲,為不請友,譬之父母,憐救於子,不待請故,已前諸位。或待他請,方救濟之,未能任運為不請友,此皆任運慈悲深故。”

在傳燈法師的《維摩經無我疏》裡也引用僧肇大師的說法,“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在我們的《光明希望大悲燈供》中也有這樣的話:

  若與我有緣,若與我無緣,同我大願是我身;

  同我大願故,共我身無別,其四無量等虛空;

  廣度有情故,勤勇無休歇,願彼通達正覺路;

  我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常以聖性願力故;

  心如虛空故,常安住法界,遍在眾生心識體;

  以聖性願力,加持諸有情,令罪垢滅入菩提。

這是北海禅院燈供願文之中有關“不請之友”的原話。

以“不忘念”、“不變隨緣”、“不念舊惡”為基礎,《維摩诘經》中的“不請之友”就從這種內在的心理構建中向外進行拓展,完善到對於外人的幫助上去。由內而外,發諸內而行諸外,就成為一個人以菩提道幫助所有人的契機。

要怎麼幫助別人呢?如果能夠在關注自己生命狀態的同時,對他人的生命和信仰狀態同等水平地關注,自然就會做他人的“不請之友”,自然就能時時處處與人把掌雄談、共敘平生。所以,別人沒有請你幫這個忙,你發現他有困難了會幫助他解決。敏銳地覺察他人需要,輕巧地幫人解決,以“不忘念”、“不變隨緣”、“不念舊惡”的方式來成就“不請之友”。

假如念著舊惡,不可能做不請之友;假如已經變了,不能隨緣不變,不可能做不請之友;假如起惡念了,也不可能做不請之友。要由內向外逐步擴展開來,這是“不請之友”的核心要義。

不忘初心

第五部分“不忘初心”。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中天子問:“正觀以何為本?”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以堅念不忘為本。”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有幾心,能攝因、能攝果?”菩薩言:“天子!諸菩薩有四心,能攝因、能攝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轉心,四者一生補處心。初發心為行道心作因緣;行道心為不退轉心作因緣;不退轉心為一生補處心作因緣”。看來,初心就是其中一顆最大、最主要的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說,“汝應谛聽,當為汝說。亦有初心勝後心義,謂阿羅漢諸無漏心,雖離自身一切煩惱,而不能化無量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菩薩初發大菩提心,雖於自身煩惱未斷,而能普化無量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展轉饒益無量有情,是謂初心勝後心義。”這就是初心的價值。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說,“菩薩法者,於是觀中不忘本願,不捨大悲,先用不可得空調伏心地。住是地中,雖有煩惱,心常不墮,如人雖未殺賊,系閉一處。”“不忘初心”雖然沒有廣泛地應用菩提心,但是已經把各種煩惱賊系閉一處。“不忘初心”自然就擁有這樣的功德。

  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這樣說:

  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

  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贊大悲心。

《虛雲老和尚法匯》中曾經這樣說,“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除了虛雲老和尚這樣的說法以外,我們也還要對於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五部分“不忘初心”做一番解讀。

“不請之友”已經成就了,往下面的要點便是“不忘初心”。

“不請之友”並不是主動地做他人狐假虎威、狼狽為奸而作惡的朋友,關鍵是要不忘初心。雖然做了不請之友,但是我們要關注心裡的建樹。菩提心的要義是對個體和他人生命同等地關注,同等珍惜所有人的生命,愛惜所有人的信仰、信念。這樣做“不請之友”就不是庸俗的一面。

如果沒有忘失初心和幫助他人的善心,就能始終停留在一個堅定、真實的發心當中。其他煩惱賊偶爾也會泛起,雖然未能殺賊,但是所有的煩惱賊都已被禁閉在一處,所以不為所惱。

最重要的不是“變不變”的問題,而是“忘不忘”的問題。一個人常常能提點起當初的那一念,常常都去返顧最初的發心,沒有忘失,自然會很如法,為人處世也能特別懂得怎樣去安頓自己身心中的煩惱和不安。最早的那一念常常提得起來,為人就會非常純粹,不那麼容易受染污。染污得多、變化得多,初心當然就忘失得干淨。

“不忘初心”還是要在前後五種心的基礎中,時常返顧、經常提點當初的“那一念善心”。我們能保有對最初那份發心的回顧,這便是一種童真、真摯,一種能夠排除外界干擾的狂狷,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樸實、一種真實。

我們看人和人之間打交道,有時第一反應會成為後來的一種相續。但我們有關菩提道的最初發心也一定會成為未來相續緣分的起點。如果修行過程中始終不忘初心,就像明代李贽所說的“童心未泯”,就是真心、童真。真心未泯,氣象自然真如。

以上就是我們所談的這五種心,是北海禅院所確立的宗門心法五要。這五個要義用一首短偈來綜合:

  不忘初心不請友,不念舊惡不變緣;

  心不忘念佛親教,法輪再轉無別傳!

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變隨緣、不念舊惡、不忘念,是大乘佛法宏觀的綱維,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也是大乘佛教價值觀指導下的做人原則。牢記這五條,自然大乘在握。

 

上一篇:陳坤:學佛帶給我安靜和方向感
下一篇:明賢法師:當代信仰觀察與漢傳佛教未來走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