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2日下午明賢法師開示(圖片來源:北海禅院)
編者按:2014年8月12日下午,百名參加北海禅院禅修夏令營的高校學子,雲集青海湖北岸。在明賢法師的指導下,於水畔清淨禅修。
之後,法師為大眾廣講了北海禅院“宗門心法五要”。法師說道,不忘念、不念舊惡、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變隨緣,是大乘佛法宏觀的綱維,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也是大乘佛教價值觀指導下的做人原則。牢記五條,大乘在握。
來到青海湖邊禅修,不光只是打打坐、用用功,還要廣學宗門的心法。按照今天的行程安排,應該一起打坐和學習“宗門心法五要”。
天氣放晴了,我們就在這湖邊學習“宗門心法五要”。如果各位有功夫用,可以繼續用功、安心打坐;如果沒有功夫用,可以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宗門心法五要”共有五個部分,作為北海禅院最新確立的五要,全部都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不忘念
首先是“不忘念”,來自《佛遺教經》。經典說我們與其求善知識、求善護住,不如不忘念。唯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不能入。我們在修行方法上得不到受用和進展,往往會抱怨“哎呀,現在怎麼找不到善知識啊?找善知識好難啊!還有現在社會上為什麼不大興佛法?我們信佛的違緣這麼多!”
但是《佛遺教經》說“求善知識,求善護住,無如不忘念”。這樣的話語是佛陀什麼時候說的呢?是佛陀臨近涅槃時,在雙林樹間為大眾所說的。如果能夠不忘正念,諸煩惱賊不能侵入,所以應該常常攝念在心。如果失念,則失去了一切功德。如果念力堅強,哪怕進入五欲賊中也不為所害,就像披著铠甲上陣,都無所畏,所以這裡先說“不忘念”。不忘念至關重要,在其他經論中也有很多引證。
永明延壽大師在《宗鏡錄》中談:“但了一心,不忘正念,一切境界,自然消滅。可謂應念斷除,豈勞功行?此乃西來的旨,諸佛正宗。”能夠不忘正念,一切虛幻境界、障緣自然應念斷除,不勞你去辛苦用功,這便是祖師西來的真正宗旨,最究竟的宗旨,是諸佛的正宗。
《楞嚴經》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攝心是一切的根本。憨山老人在《夢游集》中說我們“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虛雲老和尚法匯》中曾這麼談:“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時中,念念不忘,綿綿密密。功夫熟處,彌陀淨境現前,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只要信心堅定。心不堅,萬事不能成”這是虛雲老和尚對於“不忘念”很直接的說法。
“不忘念”最核心的就是不要失去了正念心。正念心在,一切清淨。如果心跑了,不是昏沉就是妄想,不是妄想就是煩惱,不是煩惱就是執著外境,而不忘念正使我們心能守志,心能守志才能一切清淨。如果心能守志,我們不會身心遠隔;只有身心隔離,煩惱才會油然而生。
這裡有意和志、魂和魄的關系,也有情和想的關系,而最重要的是意志守一,魂魄守一,情想守一。只要抱道守一,就是“不忘念”。
這“不忘念”的“念”,如果不忘,到底在哪裡呢?“念”就在我們不上不下,不偏不倚,不是情多也非想多,不偏於魂也不偏於魄。
攝魄歸魂,情想合一,能夠抱道守一,守住道,那麼“道”就不會離開自己。這就有功夫用,我們就有功德了。
這是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一部分。
不變隨緣
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二部分,是“不變隨緣”。
《大乘起信論》曾經這麼說:“以真如熏於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真如熏無明”是一個核心概念。
雖然我們背離真如,當初的無明使我們的心變得散漫,但真如從來沒有離開過。既然真如沒有離開,那它到底對我們現前的一念發生什麼作用?是不是只起到妄念的作用呢?不是的。按照“真如熏無明”的說法,只要我們還在修行,還在調整心念,真如就像磁石能夠引鐵一樣。我們的念念妄心常常具備回歸的實力、回返的功德。
最終,我們因修行的反復陶煉,使自己的心境真正回到清淨的真如中來,這就是佛性能夠改俗的功能。這個道理在藏傳佛教的很多教典中也同樣得到印證。不敗尊者曾經說:“因為實執不合於空性,所以你不要擔心自己的修行沒有馬上獲得確定的成果;因為實執不合於空性,所以我們所有的修行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而且最終必然要回歸到我們的清淨自性中來。所以每一次的修行都有它特別的價值。”
這種“真如能熏無明”的意義,產生了特別重要的第二步價值,就是在真如中能夠發生隨緣不變的功能,使修行不會墮入普通生活中的庸俗,而具備出離價值,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們如果談到人間、人生佛教,常常會有一個問題:假如過分偏重於生活,那麼佛法的價值究竟還有多少?有沒有可能不但修行化不了世俗,還被世俗腐化呢?“不變隨緣”正好解答了這方面的疑惑。
“不變隨緣”的功德是說真如自性一切現成。我們只要了知真如,時時處處都能呈現,處處都是現成的。我們的心性自然回歸,便不會執著於世俗的生活和情緒。“不變隨緣”是不論遇到怎樣的境緣,我們的正念始終不變,這樣就能脫離種種煩惱。
大師《大乘起信論裂網疏》說:“無有余法而可更求,即於真如。”意思是說,我們之所以談“不變隨緣”,是因為生活中在在處處的因緣本質就是真如,無需另外再求一個新的真如。隨即於各種染淨的因緣當中,都已經具足了十法界,十界都只是假名而沒有自性。隨緣不變說的當體就是真實的,每一件俗事的當體就是真如,“但迷之則生死始,則真如舉體而為生滅;悟之則輪回息,則生滅當體便是真如。”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各攝一切法,輾轉不相離,才能讓我們真正地隨緣不變。
隨緣不變不是一個庸俗的說法,而是總攝一切法,輾轉不相離,真如不相離,自性不相離。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圭峰宗密大師曾說:“如一摩尼珠,唯圓淨明,都無一切差別色相。以體名故,對外物時,能現一切差別色相。色相自有差別,明珠不曾變易。”(宗密大師答《中華傳心地禅門師資承襲圖》)
“然珠所現色,雖百千般。今且取與明珠相違者之黑色,以況靈明知見與黑暗無明雖即相違,而是一體。謂如珠現黑色時,徹體全黑,都不見明。如癡孩子或村野人見之,直是黑珠。有人語雲:‘此是明珠。’灼然不信,卻嗔前人,謂為欺诳。任說種種道理,終不聽覽。縱有肯信是明珠者,緣自睹其黑,亦謂言被黑色纏裹覆障。擬待磨拭揩洗,去卻黑暗,方得明相出現,始名親見明珠。”
就是說,比如有一顆百寶明珠,誰都覺得它是寶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邊,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襯到真正的寶珠上,再看寶珠時,就發現它也是一顆黑珠子。
把這個黑珠給一個不辨寶珠、不能識貨的人看。他一看,“哎呀!這是一顆黑珠。”這邊有人就勸他:“不是啊,這是寶珠,你要相信我。”不識貨的人就會非常生氣,說:“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你這是完全在欺騙我、糊弄我。我眼見的真真切切就是黑珠,為什麼說它是寶珠呢?”
宗密大師用這個道理來說明,在“不變隨緣”的認知定見指導下,我們眼前一切現成的諸法,本義都如同百寶明珠,都是如來藏的藏性,只是自己認識不到而已。我們清淨的真如自性的一面從來就不會被真正染污。
虛雲老和尚說:“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無名名之父,無色色之母。色空原來無礙。”如果實在明見了這個道理,則任其天堂地獄都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無掛無礙。不明白這道理的人,雖然道理講得天花亂墜,也沒有任何真實的受用。
所以,從這裡看來,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為境轉真是不容易的事,這是隨緣不變的要義。
不念舊惡
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三部分是“不念舊惡”。
《佛說八大人覺經》中有這樣的經文:“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凡夫中貧苦的人多怨,但我們仍然要廣結善緣,化解別人的橫結惡緣,把一切冤親等相觀照,當成一樣的。不念過去的舊惡,不憎惡惡人。
蕅益大師在《成唯識論觀心法要》中說,為什麼我們會念舊惡呢?因為有一個關鍵的字,就是“恨”字。我們常用,也聽慣了。我恨你,他恨你,這個“恨”字以忿惱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夠障不恨,以熱惱為業。所以,“結恨者不能含忍,恆熱惱。故此亦嗔恨一分為體,離嗔無別恨相用故”。
如果離嗔,就沒有其他的相用。“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懷恨不釋,徒自熱惱而已。”如果不去念過去人的舊惡,那麼各種怨恨自然化解。如果懷恨而不去化解,只能使自己熱惱。大師的主張是說,念舊惡最終毒害的只能是自己。
虛雲老和尚曾經這麼談:“凡夫的境界總是貪染財色名利,嗔恚斗爭,對‘道德’二字,認為是絆腳石。一天到晚,喜怒哀樂,貪愛榮華富貴,種種世情不斷,道念一點沒有。所以功德林被凋殘,菩提種子被燒盡。”
“假如把世情看得淡淡的,一切親友冤家視為平等……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視人饑如己饑,視人溺如己溺,常發菩提心,則可與道念相應,亦可立地成佛。故曰:‘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虛雲老和尚法匯》)有人無禮地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這樣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曾經再三提起,寧可起貪心無量,也不要起嗔恨心。因為嗔恨心對修學者來說有一個致命的壞處,就是可以永遠滅盡法緣,與正法的緣分斷絕。嗔恨心令善人遠離。我們要不念舊惡。
《八大人覺經》中說了這“不念舊惡”的道理,依然要以“不忘念”和“不變隨緣”作為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想不念舊惡依然很難。
不請之友
宗門心法五要的第四部分是“不請之友”。
《維摩诘經》有這樣的話:“眾人不請,友而安之。”《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也這樣說:“我發無二最上心,為諸眾生不請友,勝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間廣利益。願我乘是善業故,此世不久成正覺,說法饒益於世間,解脫眾生三有苦。”《大方廣三戒經》曾這麼說:“益利世間,作不請友,欲護一切所有眾生,慈心不捨一切眾生,善能演出一切佛行,守護佛法,誓護佛法,善趣佛種,向一切智。”做不請友,就是要度化一切眾生,向一切智,成就圓滿的究竟佛果。《大乘四法經》中有這樣的話,“菩薩有四種善法。雲何為四?謂樂修一切善法;不輕未學;於諸眾生怨親平等;為不請友饒益眾生,不思其報。是為四。”在《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裡又曾經這麼說,“作不請友,為行大慈。”在賈曹傑注解的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裡也有這樣的話,“大悲引發為不請友,故應贊揚。”
僧肇大師則有更直接的說法,“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不需要你請,他自然就會來,就像慈母直接到達嬰兒的旁邊去守護他一樣。窺基法師曾經這樣談,“故行慈悲,為不請友,譬之父母,憐救於子,不待請故,已前諸位。或待他請,方救濟之,未能任運為不請友,此皆任運慈悲深故。”
在傳燈法師的《維摩經無我疏》裡也引用僧肇大師的說法,“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在我們的《光明希望大悲燈供》中也有這樣的話:
若與我有緣,若與我無緣,同我大願是我身;
同我大願故,共我身無別,其四無量等虛空;
廣度有情故,勤勇無休歇,願彼通達正覺路;
我不入三界,亦不出三界,常以聖性願力故;
心如虛空故,常安住法界,遍在眾生心識體;
以聖性願力,加持諸有情,令罪垢滅入菩提。
這是北海禅院燈供願文之中有關“不請之友”的原話。
以“不忘念”、“不變隨緣”、“不念舊惡”為基礎,《維摩诘經》中的“不請之友”就從這種內在的心理構建中向外進行拓展,完善到對於外人的幫助上去。由內而外,發諸內而行諸外,就成為一個人以菩提道幫助所有人的契機。
要怎麼幫助別人呢?如果能夠在關注自己生命狀態的同時,對他人的生命和信仰狀態同等水平地關注,自然就會做他人的“不請之友”,自然就能時時處處與人把掌雄談、共敘平生。所以,別人沒有請你幫這個忙,你發現他有困難了會幫助他解決。敏銳地覺察他人需要,輕巧地幫人解決,以“不忘念”、“不變隨緣”、“不念舊惡”的方式來成就“不請之友”。
假如念著舊惡,不可能做不請之友;假如已經變了,不能隨緣不變,不可能做不請之友;假如起惡念了,也不可能做不請之友。要由內向外逐步擴展開來,這是“不請之友”的核心要義。
不忘初心
第五部分“不忘初心”。
《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中天子問:“正觀以何為本?”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以堅念不忘為本。”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有幾心,能攝因、能攝果?”菩薩言:“天子!諸菩薩有四心,能攝因、能攝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轉心,四者一生補處心。初發心為行道心作因緣;行道心為不退轉心作因緣;不退轉心為一生補處心作因緣”。看來,初心就是其中一顆最大、最主要的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說,“汝應谛聽,當為汝說。亦有初心勝後心義,謂阿羅漢諸無漏心,雖離自身一切煩惱,而不能化無量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菩薩初發大菩提心,雖於自身煩惱未斷,而能普化無量有情,皆令發心捨諸煩惱,展轉饒益無量有情,是謂初心勝後心義。”這就是初心的價值。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說,“菩薩法者,於是觀中不忘本願,不捨大悲,先用不可得空調伏心地。住是地中,雖有煩惱,心常不墮,如人雖未殺賊,系閉一處。”“不忘初心”雖然沒有廣泛地應用菩提心,但是已經把各種煩惱賊系閉一處。“不忘初心”自然就擁有這樣的功德。
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這樣說:
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悲性於佛廣大果,初猶種子長如水。
常時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贊大悲心。
《虛雲老和尚法匯》中曾經這樣說,“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除了虛雲老和尚這樣的說法以外,我們也還要對於宗門心法五要的第五部分“不忘初心”做一番解讀。
“不請之友”已經成就了,往下面的要點便是“不忘初心”。
“不請之友”並不是主動地做他人狐假虎威、狼狽為奸而作惡的朋友,關鍵是要不忘初心。雖然做了不請之友,但是我們要關注心裡的建樹。菩提心的要義是對個體和他人生命同等地關注,同等珍惜所有人的生命,愛惜所有人的信仰、信念。這樣做“不請之友”就不是庸俗的一面。
如果沒有忘失初心和幫助他人的善心,就能始終停留在一個堅定、真實的發心當中。其他煩惱賊偶爾也會泛起,雖然未能殺賊,但是所有的煩惱賊都已被禁閉在一處,所以不為所惱。
最重要的不是“變不變”的問題,而是“忘不忘”的問題。一個人常常能提點起當初的那一念,常常都去返顧最初的發心,沒有忘失,自然會很如法,為人處世也能特別懂得怎樣去安頓自己身心中的煩惱和不安。最早的那一念常常提得起來,為人就會非常純粹,不那麼容易受染污。染污得多、變化得多,初心當然就忘失得干淨。
“不忘初心”還是要在前後五種心的基礎中,時常返顧、經常提點當初的“那一念善心”。我們能保有對最初那份發心的回顧,這便是一種童真、真摯,一種能夠排除外界干擾的狂狷,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樸實、一種真實。
我們看人和人之間打交道,有時第一反應會成為後來的一種相續。但我們有關菩提道的最初發心也一定會成為未來相續緣分的起點。如果修行過程中始終不忘初心,就像明代李贽所說的“童心未泯”,就是真心、童真。真心未泯,氣象自然真如。
以上就是我們所談的這五種心,是北海禅院所確立的宗門心法五要。這五個要義用一首短偈來綜合:
不忘初心不請友,不念舊惡不變緣;
心不忘念佛親教,法輪再轉無別傳!
不忘初心、不請之友、不變隨緣、不念舊惡、不忘念,是大乘佛法宏觀的綱維,更是最核心的修行要素,也是大乘佛教價值觀指導下的做人原則。牢記這五條,自然大乘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