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放棄財富後,私心就沒有了嗎?內心深處就什麼占有欲都沒有了嗎?事實上,放棄只是形式上的改變,而私心是無始以來的積累,是根深蒂固的。所以,還要通過不斷修行來捨棄內心深處的我執。修行的過程,就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是從有我到達無我的過程。
這個過程要通過勤修戒定慧完成。戒是以戒律割捨對世俗生活的占有和貪著,定是以定力降伏無明引起的內心躁動。我執使我們整天妄想紛飛,整天在得失、榮辱、恩怨中轉來轉去,片刻不得安寧。學佛修行,就要把心安住在佛法上,安住在正念上,使心從自我執著中超越出來,獲得自在和安詳。
而菩薩道的修行則是在利他中完善人格。如果一個人整天只為自己考慮,煩惱就會越來越多,患得患失也會越來越嚴重。反之,如果我們考慮的是眾生的利益,眾生的幸福,沒有自我摻雜其中,我執就會逐漸減少,由此而來的煩惱也就不治而愈了。
我們可以通過布施來克服悭貪,許多人對財產很執著,不但捨不得給父母妻兒使用,甚至捨不得給自己用,把錢存起來才覺得滿足,布施正是對治吝啬的有效手段。我們還可以通過持戒來克服欲望,通過忍辱來克服嗔恨,通過精進來克服懈怠,通過禅定來克服散亂,通過智慧來克服煩惱。菩薩的修行,就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若能以此作為行為准則,就能逐步擺脫對我的執著。
一個沒有我執的人,是不會有任何私心雜念的。《金剛經》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道的修行,要由無我引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把自己和所有眾生視為一體,不求回報地慈悲關愛。
只要我執還存在,我們和眾生之間就會有隔閡,哪怕是和自己的親人,也覺得他是他,我是我,無法真正融為一體。或許只有母親對兒女的愛可以接近這個程度,但母愛往往是狹隘的,不能遍及一切眾生。若能破除我執,沒有作為主體的我,自然也就沒有作為客體的眾生,沒有由此而來的一系列私心雜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