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流轉—千年的慈悲法門:拜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編者:拜忏的意思就是忏悔,忏就是忏除我們過去所有的業障,悔就是悔改,未來更不再造諸多的業障。忏悔其實是我們至誠懇切地禮佛、念佛、稱念佛的名號,由佛菩薩的慈悲攝受,發露自己過現的罪業,誓願未來永不重做如此惡業,並在忏悔後復不再造。

拜忏是漢傳佛教中重要的實踐法門,藉著行忏來消除罪障,清淨身心;拜忏的意義,不只是在參與拜忏法會數個小時的洗滌淨化,而是要將禮忏的精神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自我觀照,“忏”才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的改變。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世尊……”拜忏法會上,香煙袅袅,聲聲梵呗,行者隨著大眾贊誦諸佛、禮拜忏悔文、稱念佛號,清淨的修行氛圍感染著每一個禮佛忏悔的人。然而,在一禮一忏的當下,除了感受法會的殊勝莊嚴之外,我們是否了解拜忏的意義,將忏悔的精神融入身心?還是抱持參加廟會趕集的心態,盤算著拜忏之後消災解厄的效益?

忏悔法門的起源

追溯現行拜忏法門的根源與發展,有助於厘清拜忏的真正意涵,才能讓拜忏儀式回歸修行的意義。忏悔法後,源起於佛陀時代,僧團每半個月所舉行的“布薩(posadha)”儀式,由熟悉戒律的比丘僧誦戒,讓僧眾反省這半個月中的行為是否合乎戒律,如有犯過者,便於佛陀或大眾前發露忏悔,藉此長養善法,並維系僧團的清淨。

到了大乘佛教階段,忏悔法因所依經典的不同,而開展出不同的修持方式,例如事相忏悔從“發露忏悔”發展為稱念佛名、禮拜、誦經、持咒等;有關忏悔思想的經典中,也開始出現忏悔、觀請、隨喜、回向、發願等四法或五法忏悔的儀節。在《天台忏法之研究》一書中,大睿法師綜覽忏悔法門的發展軌跡指出,從原始佛教發展至大乘佛教,盡管修持方式有所轉變,但忏悔的根本仍以忏罪清淨、增長善法為主,此外,修定證三昧、得解脫也成了大乘佛法重要的行忏目的,可見忏悔與修行之間息息相關。

拜忏精神的定位與轉變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當時的社會除了傳統儒家修身自省的精神,民間也盛行道教祈禳滅罪、拔苦救度的觀念,加上連年戰禍,從王公貴族到一般平民百姓都冀望能尋得心靈上的寄托與庇佑,希望能以忏過來祈福、免難,因此,佛教經典中的因果業報及“功德”思想很容易被中國社會接受,也帶動了佛教禮忏儀軌的興起。

拜忏儀軌是漢傳佛教所獨有的修行方式,一般認為最早創制忏儀的是晉代的道安法師(西元312~385年),而智者大師(538~597年)所制定的天台忏法,對後代忏法影響深遠。佛教傳入中國的初期,禮忏流行於王室之間,雖然經典中禮贊和忏悔的內容已被應用來制忏、行忏,不過,空觀的修持並未納入行儀,而且拜忏目的也以消災免難、祈求國土平安為主,一直要到智者大師制忏,才發展為一套事理雙運、承先啟後的忏儀。

智者大師將忏悔六根及五悔等儀節,融入天台禅觀的修證,提出五法、十科的組織,創制了事修、理觀並具的《法華三昧忏儀》(注)。專研天台忏儀的大睿法師指出,這不僅將漢傳忏法重新定位為忏罪清淨乃至修觀發慧的行門,更奠定了往後祖師大德制忏的基礎;例如我們現在所禮拜的《大悲忏》、《淨土忏》、《地藏忏》等忏儀,便是後代祖師根據智者大師所訂定的忏悔理則與儀軌組織而來。

然而,隨著忏法普行於社會各階層,為了適應一般世俗傳統的需求,及眾生根器的不同,拜忏儀軌漸漸忽略禅觀修行的內涵,徒具行儀。明朝以後,佛教義理不彰之外,甚至出現了延請僧人禮忏議價的現象,拜忏也逐漸從修行證悟的法門,淪為超薦度亡、祈福延壽的經忏佛事。

拜忏,修行的根本

曾經自述“由經忏生活之中打滾過來”的聖嚴法師,就深刻體悟建立正信佛教的重要;聖嚴法師探究禮忏根源與祖師大德制忏的因緣之後,在〈論經忏佛事及其利弊得失〉一文中提出,“經忏佛事並非壞事,而是信佛學佛的著力點。”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拜忏修行的意義,經忏佛事便不是買賣交易,而是能與生命引起共鳴,契入佛道的法門。

研究佛教禮忏儀軌多年的學者汪娟表示,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種種障礙,而拜忏便是透過至誠懇切的禮拜忏悔,將成佛道上的障礙一一去除,如同一灘混濁的水經過沉澱之後,沉淨明朗的水面自然會映現各種景象。因此,拜忏也可以說是佛教徒修學戒、定、慧的一種前方便。

凡夫的起心動念,無一不是業、無一不是罪。聖嚴法師在《學佛知津》一書中便指出,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中犯錯而不自知,因此,不一定要等到犯了過才忏悔,應隨時心存慚愧、忏悔,而參加拜忏法會便是將自己的心放入佛法的清涼水中,藉著一次又一次的禮佛忏悔,讓染污的心恢復自性清明,如此也才能納受佛法的清涼自在。

建立正確的修行心態

“參加拜忏是共修,而不是趕集。”熟悉各種忏法儀軌的法鼓山果舫法師提醒,參加法會,應對拜忏建立正確的心態與認知,不應抱著參加廟會、趕市集的態度,虛應故事、隨處攀緣,而要懂得收攝身心,讓自己分分秒秒保持在正念上。果舫法師也鼓勵大眾參加拜忏法會,一方面以行動展現自我反省的決心,另一方面則透過眾人凝聚的修行氛圍,相互激發善念,從內心深處來滌清罪業。

此外,參加拜忏法會時,經常也有人會好奇:“拜忏真的能消除業障、解冤釋結嗎?”有多年禮忏修行體會的汪娟表示,這就如同日常生活中與人發生摩擦或得罪他人時,向對方道歉之前還想著:“道歉有用嗎?對方會不會接受?”這些考量不僅無濟於事,更難以讓忏悔在自己的生命裡發生作用。因此,她說,“拜忏不應存著功利主義或功德心態;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生命,勇於面對過錯,並提醒自己不再造做罪業,這才是忏悔的精神。”

將忏悔落實於生活中

進一步來說,拜忏並不只是對著佛像發露忏罪,而是積極地從日常生活中來改變自己的思惟與習慣。將拜《梁皇寶忏》視為修行定課的農禅寺義工胡秋玉說,過去不善觀察自己心念,但參加拜忏法會之後,數年下來,看見自己的身心有了具體轉變,不但隨時留意自己的言行、提醒不再造做惡業,更懂得以感恩心與慚愧心來待人接物,讓人深刻體會到忏法中不可思議的淨化人心的力量。

聖嚴法師在《大悲咒與大悲忏》一文中也特別提點我們,拜忏的意義,不只在追求拜忏期間的身心清淨,還要將拜忏的真義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觀照自己的言行心念,並用心體仰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讓“忏悔”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的改變。

注:五法分別是:勸修、前方便、一心精進、正修行方法、修證相;其中“正修行方法”又細分為十科:嚴淨道場、淨身、修三業供養、請三寶、贊歎三寶、禮佛、忏悔(忏悔六根、勸請、隨喜、發願、回向)、行道法、誦經、坐禅實相正觀。

 

上一篇:人生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下一篇:好書推薦:《一切都還來得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