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書治要·吳志下》上面,也是總結了歷史經驗,說了這樣一句話:“興國之君,樂聞其過;荒亂之主,樂聞其譽。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譽日損而禍至。”能夠使國家興盛的君主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喜歡聽別人說他的過失;而使國家混亂的君主,特別喜歡聽別人對他的贊歎。喜歡聽自己過失的人,他的過失會一天一天的減少,福分也就來到了;喜歡聽對他贊譽的人,他的聲譽一天一天的減損,這個災禍也就來到了。中國古代的領導者,他們都明白這一個道理,所以他們選用人才的時候,選用什麼樣的人才?選用那些可以指正他過失的人。
譬如說我們看在《韓詩外傳》上,記載著一個趙簡子和周捨的故事。趙簡子有個臣子叫周捨,在他的門外站了三天三夜。於是趙簡子就派人去問,問他有什麼所求,為什麼在門外站了三天三夜?周捨就回答,他說我別無所求,只想做一個能夠犯顏直谏的臣子,每一天跟在您的身後,把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特別是過失給記錄下來。諸位朋友,特別是領導者,如果您遇到這樣一個臣子,每一天跟在你的身後,要記錄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特別是你的過失,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很多領導者第一個反應就是不敢。為什麼不敢?現在領導者有很多的隱私,如果一個人跟在我的身後,每一天記錄我的過失,那怎麼可以?第二,現在的領導者喜歡別人對他的贊譽還來不及,結果有一個人這麼自討沒趣,跑過來要記載他的過失,他能高興接受嗎?但是趙簡子卻不一樣,他非常高興接受了周捨的建議,從此以後趙簡子走到哪裡,周捨就跟到哪裡,很老實的把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特別是過失都記載下來。但是沒過多久,不幸的是這個周捨過世了。
有一次趙簡子在洪波台和群臣飲酒,當大家正喝得高興的時候,突然趙簡子就趴在桌子上嗚嗚的哭了起來。諸位大夫一看,就不敢再飲酒,馬上離開坐席,紛紛的向前來請教。他說我們知道自己有過失,但是不知道自己過失何在,還請您明示。趙簡子說,諸位大夫都沒有什麼過失,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一個朋友叫周捨,他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說一千張羊羔的皮,都不如一片狐腋有價值,一千個唯唯諾諾的臣子,都沒有一個敢犯顏直谏的臣子對我有幫助。你看歷史上的商纣王,他的臣子都閉口不言,所以商朝就滅亡了。而周武王的臣子都能夠犯顏直谏,當面指正他的過失,所以周朝就興盛起來了。但是自從周捨過世之後,我再也沒有聽到過自己的過失了,我知道自己離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所以我才哀痛!所以你看古代的領導者,都以不能夠聽到自己的過失,而感到戰戰兢兢。
現在的領導者怎麼樣?你看在朋友聚會的時候,大家都谄媚他、恭維他,他還在那洋洋得意、飄飄然。我們自己也經常犯這樣的過失。所以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還喜歡稱贊我們?肯定因為我們還喜歡聽這樣的話,還不能夠真心實意的接受別人的建議和批評,所以還感召不了犯顏直谏的人來到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