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魉。】
這是地藏菩薩大慈大悲,給我們說出這些事實的真相。然後我們才曉得,民間許多這些作法,對於死去的人大大的不利,對他們真是毫無幫助,加重他的罪業,這個做得很殘酷。菩薩在世尊面前,與會還有『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讓他們做見證,證明地藏菩薩所說的話句句真實。他為什麼不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來做見證?諸佛如來、大菩薩明了,他知道太清楚了。讓這些諸天鬼神來做證明,勸導閻浮提眾生,在臨終之日要謹慎,決定不能殺生,決定不能造惡緣。所以人過世要給他辦後事,要邀請家親眷屬、他的親朋好友,聚會裡面有很多就殺生吃肉、祭拜鬼神,這都是造罪業,這是我們隨時隨處都看到的。我們要想為亡人祈福,還要殺害眾生去祭祀,我們仔細想想,唯恐這個亡人在生的時候,殺業造得還不夠,還要給他添一點,那不是就這個意思嗎?唯恐他墮落得還不夠深,再把他往下塞一點,干這種事情,這是絕大的錯誤,這個道理要多想一想。下面這才說出所以然的道理,為什麼不可以殺害?為什麼不可以造作惡緣?
【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這個開示我們決定不能夠疏忽,要牢牢的記住。因為這種事情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定要講清楚、說明白,讓他覺悟。拜祭鬼神於亡者確確實實沒有一絲毫的幫助,決定不要打妄想,他造作的罪業,我們拜祭鬼神,鬼神會原諒他,鬼神會赦免他,沒這個道理。世間或許有一些貪贓枉法的,鬼神裡頭沒有,中國古書裡頭所說的,「聰明正直之為神」。這些巴結、谄媚鬼神,希望鬼神能夠原諒赦免,這是一種錯誤的心理,這是一種犯罪的行為,哪裡能夠得到幫助!所以這種作法『但結罪緣』。明白這個道理的人,我們世間婚喪喜慶,這一些宴會當中決定不能殺生,殺生就是這兩句話,「但結罪緣,轉增深重」,這部經上講得多、講得詳細。慶生作壽你希望長壽,你殺害這些眾生,你能得長壽嗎?人有老苦、有病苦,臨終的時候那個苦的現象,我們看起來都不忍心。他為什麼會有那些現象?他不懂道理,一生當中只知道跟眾生結罪緣。
即使是世間大富長者也不能避免,富貴人家死的時候,造作種種的業障,我們親眼所見。世間豪門貴族死的時候,都是很長一段期間的病苦,現在所講的老人癡呆症。到末期的時候人事不醒,家親眷屬都不認識,迷惑顛倒。在這種狀況之下,他往哪裡去?當然是三惡道。一生再發達、再輝煌,死了之後墮三惡道,你說他有什麼成就?不如世間一個貧賤之人老實念佛,人家前途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哪裡能夠跟人家相比!所以你在世間得到億萬的財富,也比不上念佛往生的貧窮的人。我們所看到的人家預知時至,自在往生,沒有病苦,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這叫真正的福報,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臨終最怕的是迷惑顛倒,臨終一迷惑顛倒,連助念都幫不上忙。助念必定是這個人走的時候神智清楚,一直到斷氣都清楚、都不迷惑,這個助念是幫大忙,他能夠一心跟著念佛,決定得生淨土。所以我們要想到,自己將來臨終會不會迷惑顛倒?要想自己臨終不迷惑顛倒,一定要修福。我們中國人講五福,五福最後一條,用現在話來講是好死,那真有福。好死決定有好生,就是說你來生投胎一定是善道,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死的時候迷惑顛倒,善道就沒分。
由此可知,我們在一生當中,決定不跟眾生結怨仇,決定不可以傷害一個眾生。眾生都是凡夫,你傷害他,他懷恨在心,永遠不忘記,逮到機會就報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不但不可以殺害眾生,令眾生生煩惱都是罪過,我令眾生生煩惱,眾生就會令我生煩惱,冤冤相報。所以菩提道上要一帆風順,要記住這兩句話,不可以跟人結怨。佛教給我們跟大眾接觸要和顏愛語,我們要常常想到,我們用什麼態度對人,人家用什麼態度對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面的含義很深很廣。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
這段講得好,這是事實。『假使來世』,是說臨命終的人已經死了,死了之後那就是屬於來世。『或現在生』是這個人還沒斷氣。但是這個人在生是個善人、好人,自己沒造什麼罪業,因為他的家親眷屬殺生祭祀,拜祭這些鬼神求諸魍魉,魍魉就是邪神邪道;病重了、病危了求這些鬼神來幫助,不知道他造的是罪業。殺生祭祀,殺生就是為這個病人,他本來是可以生善道,得生人天中,他生善道,因為家親眷屬造這些罪業,這個罪業他要承當,他要到閻羅王那裡去辯論,所以生善處就耽誤了,『晚生善處』。如果已經斷氣了,他在閻羅王那裡還要辯論,耽誤他生善道的時間。如果沒有斷氣,你看他在病床上種種痛苦,他神魂在那裡辯論,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學佛的人,臨終那是我們關鍵的時刻,身邊照顧你的家親眷屬一定要懂這個道理,決定不能夠做錯事情。所以現在《饬終須知》,古書裡頭是《饬終津梁》,文字比較深,現在人不容易看得懂,所以用白話文重新寫,這個小冊子很重要。家親眷屬在病重的時候,一定要叫每一個家人都要讀,都要明了如何來送終,如理如法的送終真正幫助他。世俗裡面送終的方式問題很多,我們讀這個經,自己再細細去思惟,想一想佛講的有道理,還是世俗做的有道理,要平心靜氣很冷靜的去思惟,這個裡頭得失利害關系太大了。一墮三途時間是論劫來算的,經上常講無量劫,多可怕!如果我們對家親眷屬愛護,怎麼能忍心讓他墮三途?即使他造作惡業,我們也想方法讓他從三途裡面,早一天出來超生,怎麼能忍心叫他墮惡道?下面說:
【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何況這一個臨命終的人,在生前造的善少,一生的造作惡多善少,惡的力量強,善根的力量薄弱。『各據本業,自受惡趣』。我們在人間現在看到是個人身,仔細再一觀察他是不是個人?中國古書《左傳》裡面講,「人棄常,則妖興」,這意思怎麼說?人要是把人道失去了,這個身是妖魔鬼怪,不是人。常是什麼?常就是五戒,儒家講的「常」:仁、義、禮、智、信。這個人不仁、不義、不講禮、不講信用,這個人就是妖魔鬼怪,不是人。現在是像個人的樣子,死了以後就入三途,所以此地講「各據本業,自受惡趣。」家親眷屬怎麼忍心還造這些惡業,讓他去承受?這是大錯特錯!
再看下面的比喻: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筋。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這是比喻。比喻的意思很明顯,譬如有一個人,這個人從很遠的地方到此地來。在過去交通不發達,旅行大多數都是徒步走的,路程遠當然非常疲乏,消耗體力。如果是三天沒吃飯,他的苦難,我們就可想而知。而這個人還不是徒步旅行,他還挑著擔子,這個擔子有一百斤重,很沉重的一個擔子,三天沒吃飯走長途,這已經很累了。這就比喻前面臨命終的人,生前沒有做什麼好事情,死後當然依他的行業,要承受他的果報。『忽遇鄰人,更附少物』,這就比喻家親眷屬無知,還要殺生祭祀加重他的罪業,他的前途當然更困難。這個比喻好懂。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二十六集) 1998/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4-012-0026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二十七集) 1998/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4-01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