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淺談佛教的孝道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綜觀現今社會人生價值迷失,道德意識薄弱,家庭問題頻生,代溝問題嚴重,親子關系疏離,年青人情緒抑郁浮燥,是故孝道之重新提倡實有其迫切之需要。

古語道:「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若用現代的語言去理解,意思就是說,父母為子女所做的一切,無論怎樣都是對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出發點,必然是為了子女著想、為了子女能受益。在今日的社會中,如果為人子女者能夠有這樣的想法,那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必然是非常的融洽,而家庭的氣氛也必定是十分之和諧。但事實上,情況可能正好相反;上述這句說話,竟然變成了:「天下無不是之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限的,也是無盡的,無論子女犯了多大的過錯、無論為子女們承受多大的壓力與委屈,父母都可以忍受、包容而沒有半點怨言!子女生病了,就等於自己生病,只要子女好,父母才會好;子女一旦出現問題,父母自然就會寢食難安。因此,在佛教裡面常常說:「父母恩重難報!」

既然父母對子女的恩德如此深重,那麼為人子女者應如何去實踐、體現孝道?正如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所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父母恩德之大,如蒼天之無窮無盡,要怎樣才能報答得完?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是以倫理孝道為中心,無論是社會秩序或家庭關系,無不以倫理孝道為基礎。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欤?」《論語.學而》中孔子所說的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孝道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故儒之《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說明了孝順父母,是人子之本份,是一切德行的起點,是天經地義之事。

《孝經》一書,全文共為十八章,將社會上各種階層的人士──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為五個層級,而就各人的地位與職業,標示出其實踐孝親的法則與途徑。這是自古以來讀書人必讀的一本書,所以被列為「十三經」之一。此書雖然字數不足二千,但它的內容豐富,開宗明義講明了孝道的宗旨。第一章開始就說:孔子在家閒坐,學生曾子坐在旁邊侍候。孔子問:古代的賢明君王,有最高的德行和最重要的道理,你知道嗎?曾子趕緊站起來回答說:我不聰敏,怎麼能知道?

孔子就說: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切教化的源泉。並叫曾子坐下來聽他細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是說我們的身體哪怕是頭發和皮膚,都是從父母得到的,要盡量珍惜愛護,使其不受傷害,這是行孝的開始。天下的父母無不希望子女健康成長,為人子者難道能以病殘之軀使父母無憂而高興嗎?瞎眼、跛足能更好地報效社會和國家嗎?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愛護身體,以健全的體魄去孝養父母,去報效社會和國家。「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是說我們成人後,事業有成,行為仁德,能揚名後世,使父母也獲得榮耀,這就是世間行孝盡善盡美的終極目的。所以說,孝道是社會倫理精神建設之核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的思想是入世的,而佛教的思想是既出世而又入世的;可是佛教超脫的教義,往往會令世人誤以為佛弟子不問世事、不孝養、事奉父母。其實佛教的戒律規定,出家必須征得父母同意;而出家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出家是剃發染衣(外在的形式),這只是出凡俗之家。第二個層次是至高無上的出家,所謂出生死之家、出三界之家(內在的提升);花開見佛、終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其實在佛教中,諸佛菩薩就是奉行孝道的最佳典范。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佛教中最早行孝道的人。據佛陀傳記記載,佛陀未出家前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在侍從的陪伴下出游四城門時,見到生、老、病、死等種種無常之相,因而發願出家修行,尋求解脫生死之道。父親淨飯王擔心太子出家修道後,沒有人繼承王位,便為他娶了美麗的耶輸陀羅為妻,希望能打消他出家的念頭。為了不違反父親的主意,太子只好順從婚娶,並且生了兒子羅睺羅,這是對父親孝心的表現。太子在盡了世間娶妻生子的義務後,為了追求佛法的真谛,一天夜裡悄悄告別了深愛的妻兒,騎著白馬離開皇宮,到山林中削發修行,之後又到各地參訪名師,行各種苦行,最後終於在菩提樹下夜覩明星而悟道。

覺悟成道後的佛陀,在印度各地講經說法,直至晚年,快要離世的時候,為報慈母生育之恩,上升到忉利天為母說法。這種孝心感召了由大孝著稱的地藏王菩薩到忉利天,與分身無數的地藏王菩薩,以及過去、現在、未來所度脫的諸大菩薩雲集。佛陀在此現種種瑞相,並把在彌勒菩薩未示現作佛,前一佛已經滅度這一段時間的六道眾生囑托給地藏菩薩,令這些眾生不再墮於三惡道。所以這部《地藏菩薩本願經》非常殊勝,亦是佛門的一部孝經。佛陀的母親聞法後因而得度。佛陀不但對過世的母親極盡孝道,對父王也非常的關心,但唯恐父王對佛法不能立刻接受,特別派了優婆離尊者到王宮,在虛空中騰身,顯現種種神通;天龍八部示現種種莊嚴供養,使父王安心皈依三寶。淨飯王臨終時佛陀為他說法,使他安心往生淨土。淨飯王去世後,佛陀為報父恩,還親自回來舉辦喪禮,為父王扶棺入殓,然後和兒子羅睺羅、堂弟阿難、難陀四人,將父親的棺木抬上佛陀自己經常講經說法的「靈山」安葬。佛陀的孝行可謂感天動地,無數眾生因而歸投門下。佛陀為了報答父母恩,在多生多世的因地菩薩行中精勤修道,終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廣為一切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佛法,圓滿了累世父母的願望。

佛陀除了以身示范孝道,還利用各種場所,隨機為弟子們宣講孝行。與弟子們外出游行,看到路邊一堆枯骨,他立刻起身對著白骨虔誠禮拜;弟子詢問原因,他說這是過去生父母的白骨。接著,佛陀為弟子們講述了父母養育兒女之艱辛不易,說明了不孝之行的因果報應,指出為佛弟子應當孝養父母、報答養育深恩的道理,這就是《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的產生緣起。

這本經可以說是佛門的第一部孝經。經中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經中將母恩歸為十種:「一者懷胎守護恩,二者臨產受苦恩,三者生子忘憂恩,四者咽苦吐甘恩,五者回干就濕恩,六者哺乳養育恩,七者洗濯不淨恩,八者遠行憶念恩。」從出生到成人,父母對子女都是百般呵護,不僅擔心子女會受熱、受涼、生病或生活不愉快,甚至是掛慮他們會遭受挫折、打擊;總是盡一切所能,給子女無微不至的照料。由此可見,父母對子女的深厚恩德,是我們今生盡形壽、盡身命所難以報答的;當然佛教教我們不但要報父母恩,而且更要報佛祖恩、報國土恩、報眾生恩,也就是「報四重恩」。

「父母深恩難報」,佛在其他多部經典中亦多有提及,如《最勝佛頂尊勝陀羅尼淨除業障經》、《本事經》、《心地觀經》等。

又佛教「以戒為師」,戒是佛教存在的命脈。佛在《梵網經》說:「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正覺已,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把孝命名為戒的別名和最終皈依,可見孝道的重要。

佛教對孝道其實講得很詳細。經上說:「父母是一個大恩田,供養父母有無量的福報,若能以恭敬心奉養父母,必能增長福慧。」《觀無量壽經》說:「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淨業三福田」的第一條便是「孝養父母」;父母就是「恩田」,孝養父母的人一定有福。所以佛法非常重視孝道,若從孝道的根本去修行,將來就可做到圓滿成佛。

世人每以為佛教,「割愛辭親,出家修行」,不畜妻子,不盡人道;不養父母,實在不孝。殊不知佛教,是非常重視孝道的宗教,其孝道思想與行為,實遠非儒家之所能及。佛教的孝道思想,廣見於不同的經典中。

如《大寶積經》中,佛陀曾勸誡弟子:「汝等常應孝養父母。」《心地觀經》中佛言:「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又雲:「慈父恩高如山,悲母恩深如大海。」「於諸世間,何者為最富?何者為最貧?悲母在堂,名為最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月明,悲母死時名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

佛陀還告誡我們如應何侍奉雙親。佛在《善生經》中明孝道應具五事:「夫為人子者,當以五事,敬順父母,雲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所為,正業不斷。」所以說孝,不但要為父母提供衣食住行,更應尊重父母,不違背父母的教誨,對己之行應禀知父母。佛在《大寶積經》中為弟子說明五事侍親之原由:「夫父母者,皆願利生所生子故,難作能作,能忍一切難忍之事,假令種種不淨穢惡,皆能忍之,乳哺養育,無疲厭心。」深刻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愛護,甚於愛護自己。為了子女,他們能吃盡天下之苦,能忍一切難忍之事。所謂「羊有跪乳之德,烏鴉有反哺之孝」,父母對我們恩重於山,而生為人子者,又怎能忤逆不孝或棄之不顧?

故《四十二章經》說:「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親,二親最神也。」佛陀一再強調:「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故佛門有「侍佛先侍親」之說,更有「父母乃堂上活佛」之美談。善事父母即是侍奉諸佛,供養賢聖等眾不如供養孝養父母。如《大集經》雲:「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末羅王經》雲:「從地積珍寶,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養父母。」《六度集經》亦說:「飯諸賢聖,不如孝事其親。」《中阿含經》雲:「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由此可知,佛教非常重視對父母生前的侍奉供養。

佛還告誡我們,不孝父母的果報是墮三惡道,要我們盡此生乃至生生世世廣行孝道。《閻羅王五使經》說:「佛告諸比丘: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會部金光明經》雲:「是諸眾生所作十惡之無間業,誹謗三寶,不孝父母,及沙門婆羅門,輕慢尊長,應墮地獄餓鬼畜生。」故《忍辱經》說:「善之極莫大於孝,惡之極不孝也。」

至於其它經典,如:《佛說孝子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佛說孟蘭盆經》、《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雜寶藏經》、《大般若經》、《大涅盤經》、《敬師經》等等,無不提倡孝道,贊揚孝道。

圓滿大孝: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在《淄門崇行錄.孝親之行第四》中有贊曰:「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薦其靈神,大孝之大孝也。」孝道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父母盡孝養之道來說,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有適當的照顧,沒有衣食住行的憂慮,滿足父母在物質上的基本需求。第二個層次是本身能夠立功、立言、立德來光宗耀祖,使父母覺得因自己的子女而榮耀,常常表現對父母尊敬和愛護,使父母在精神方面獲得快樂。第三個層次是對學佛的最終目標來說,使自己、父母、祖先能徹底超出三界、脫離六道輪回。如《佛說孝子經》雲:「恩重於親乳哺之養無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為孝養猶為不孝。」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在《與丁福保居士書》中雲:「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良以佛教赅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又說:「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如能使父母聞法修行,成就無上菩提,最後獲得解脫,脫離生死輪回的痛苦,這才是對父母恩的徹底報答,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大孝」。由此可見孝道是世、出世間法所共循,也是佛陀二千多年前,指示弟子學佛、做人之准則。

作為在家的佛弟子,什麼才是人生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事?正如《吉祥經》所說:「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事要無害,是為最吉祥。」是的,在這世間上,擁有再多金錢、再高地位,再大權勢的人,生活亦不一定開心、愉快。唯有奉養父母,孝順雙親,家庭和睦,才是最吉祥、快樂、幸福、喜悅的生活。

 

上一篇:淨空法師:專修念佛往生的法門這就是真實智慧的選擇
下一篇:聰明是一種生存能力,而智慧是一種生存境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