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正果法師:參禅宜觀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參禅貴實踐,要真參實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謂真參,就是要在不落言诠、尋思、擬議處用功;所謂實悟,必須悟在無所得處。所以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似一物即不中,豈有死執一法能參禅!然而沩山靈佑禅師又說;‘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捨一滋不成法身,住一法也不成法身。如此說來,參禅也可隨取一法作方便,追慮審問參究,作破參的敲門磚。所謂敲門磚者,到擊破門時,磚亦棄捨,破門而出,剎那之間,能所雙忘,內外脫然,與虛空渾然一體,真正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能如此,則身心世界洞然無物,忽然超越世出世間,永離煩惱,得大自在,諸苦頓斷,佛果可期。這一種實證之境,只在當人一念觀心之極,無念無相,歸無所得,無所得亦不可得,這才成就了真參實悟的功夫。

   要真參實悟,首先要堅信自己本來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體,個個圓成,不假他求,從來自備。故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說:‘圓同太虛,無欠無余,良由取捨,所以不如。'這種正信,須要當人解會深信。怎麼解會呢?我覺得‘淨念觀心'是最切要的方便法門。

   佛陀在《法華經·方便品》裡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又說:‘止止不須說,吾法妙難思。'佛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的。所謂大事因緣者,就是開示眾生悟入佛陀親證實相的知見,除此無別事。故經雲:‘唯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又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捨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捨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說為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就是要眾生親證實念。實念是無形無相,必須以無相之心才能親證,冥契無智亦無得,方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明了這種極其深妙的道理,自然會堅信‘淨念觀心'是親證實相無相最好的方便之法。

   佛陀在華嚴會上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這說明每人固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個個現成,本來是佛,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執著,一切現前。所以佛陀又說:‘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我覺得最重要的一著,還得從觀心反照作起,除此別求,則愈求愈遠。故《華嚴經·升須彌山頂品》說:‘若住於分別,則壞清淨眼,愚癡邪見增,永不見諸佛。'同經《夜摩宮中品》裡說到觀心的重要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參禅的同道們,淨念觀心吧!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這時大眾皆默然,唯有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傳付摩诃迦葉。'很清楚,釋迦牟尼當眾傳給大迦葉的法門,就是離言無相的涅槃妙心。此即後來六祖自悟的無性空心,心圓眾妙,明鏡非台,即曹溪所說的自性。諸法緣生,生空無性;諸法唯心,心幻無性。此即概括了大乘參與大乘瑜伽兩家的宗旨。破我法二執,彰真俗二谛;發理智之智,證性相之智境。至無性妙心,心即諸法,則隨手舉來莫非涅槃(本空無性)妙心。這種境界,實非言诠假智、擬議尋思所至,故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要達到這種境界,其方便之法,我覺得還是要從淨念觀心作起。

    《心地觀經》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佛陀在此明確指導觀心的重要。如果參禅人不循觀心的方便法門,豈不與佛陀的教導相違。觀心反照,是為了以無念相之心親證無相之實相。眾生自性,本來清淨,一切現成,不用求,不用學,無你用心處,一有用心,便遠之又遠矣。所以當下一念休歇便是,不向一切法求、一切心求,到心法雙忘,自能獨契。雖然如是,在此一剎那以前,還須時刻提撕,回觀反照。《遺教經》說:‘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制心一處,無處不辦。'

   心的作用,不可思議。《宗鏡錄》說:‘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萦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四聖六凡,都從心起,而且只在當前一念,若不念念制心,念念透脫,豈能契會真如實相!《金剛經》雲:‘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參禅人若會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錯。無相之心,本來清淨,皎皎地光潔無染。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乃至無一切形相。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亦無人,亦無佛。大千世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法身從古至今與佛祖一般,何處欠少一毫毛,如是了了見無一物,孤迥迥地觀心,即會如是等意,大須努力,盡一生觀心去。離此心外,無佛可成。過去諸如來,只是明心的人;現在諸賢聖,亦是修心的人;未來修學的人,當依如是法。願諸修道人,切莫外求。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所以二祖慧可常教導學人說:‘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三祖僧璨大師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又說:‘一心不生,萬法無咎。'諸法如夢,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諸法皆空處,靈知不昧,即此空寂靈知之心,即是當人本來面目。亦是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天下善知識的相傳的法印。若悟此心,真所謂不踐階梯,徑登佛地,步步超三界,歸家頓絕疑。'

   下面抄幾段祖師語錄,以供參禅者觀心時體會參考:

   六祖慧能大師說:‘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人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一日謂眾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法故。經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何名坐禅?'對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禅。何名禅定?外離相名禅,內不亂為定。若見諸境不亂者,是真定也。'

   永嘉禅師曰:‘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無記昏昧昭昭,契真本空皎皎。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此是初心處。冥然絕慮,乍同死人,能所雙忘,纖緣盡淨,阒爾虛寂,似覺無知,無知之性,異乎木石,此是初心之處,領會難為。人初心時,三不應有:一惡,謂思維世間五欲等因緣。二善,謂思維世間雜善等事。三無記,謂善惡不思,阒爾昏住。'

   南岳懷讓禅師,詣曹溪參六祖。祖問甚來?曰:嵩山。祖曰:什麼物,憑麼來!師無語。遂經八載,忽然有省,乃問祖曰:某甲有個會處。祖曰:作麼生?師曰:說似一物即不中。祖曰:還假修證否?師曰:修證則不無,染污即不得。祖曰:只此不染污,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

   馬祖道一禅師示眾雲:‘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達磨大師從南天竺來至中華,傳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開悟。'

   ‘道不用修,但莫染污。'

   問曰:‘阿那個是慧海自家寶藏?'祖曰:即今問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海於言下自識本心,不由知覺,踴躍禮謝。'

   百丈懷海禅師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問:‘如何是大眾頓悟法要?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莫攀緣,放捨身心,令其自在,如水石無所辨別,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開日出相似。'

   黃檗希運斷際禅師說:‘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緣慮,佛自現前。'

   ‘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

   ‘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

   ‘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節也。'

   ‘凡人多為境礙心,事礙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臨濟義玄禅師上堂雲:‘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向汝諸人面門出入,未證據者看看。'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禅床,把住雲:道!道!其僧擬議,師托開曰:‘無位真人,是什麼干屎橛。'便歸方丈。

   ‘道流,即今目前孤明歷歷地聽法者,此人處處不滯,通貫十方,三界自在。'

   ‘爾取山僧口裡語,不如休歇無事去。已起者莫續,未起者不要放起。便勝爾十年行腳。'

   南岳石頭希遷大師,上堂曰:‘吾之法門,先佛傳授。不許禅定精進,唯達佛之知見。即心即佛,心佛眾生,菩提煩惱,名異體一。汝等當知,自己心靈,體離斷常,性非垢淨。湛然圓滿,凡聖齊同。應用無方,離心意識。三界六道,唯自心現。水月鏡像,豈有生滅?汝能知之,無所不備。'

   洞山良價禅師:‘直須心心不觸物,步步無處所,常無間斷,始得相應。'

   ‘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欲識個申意,一老一不老。'

   曹山本寂禅師:‘師辭洞山,洞山問:什麼處去?不變異處去。'山雲:不變異處豈有去耶?師曰:去亦不變異。遂辭去。'

   師作四禁偈曰:‘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何須正憑麼,切忌未生時。'

   五祖弘忍大師:‘唯有一乘法,一乘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

   圓悟禅師:‘不必厭喧求靜,但令中虛外順。'‘內心既虛,外緣亦寂。'

  ‘直截省要最是先忘我見,使我虛靜怡和,任運騰騰,騰騰任運,於一切法,皆無取捨。'

   晦堂:‘誠能心無異緣,意絕妄想,六窗寂靜,端坐默究,萬不失一也。'

   傅大士:‘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臨濟雲:‘大凡學人,先要明悟自己真正見解,若悟得自己見解,就不被生死所染,去住自由。不要求他殊勝而殊勝自備。然今不得者,病在不自信取。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徇一切世境,滯惑積業。諸仁者,若能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佛不別。汝欲識佛祖麼?即汝目前聽法底是。由汝自信不及,便向外馳求,得者只是文字禅,與佛祖大遠在。諸大德,此時不求真悟,萬劫千生,輪回三界,徇好惡境,向驢牛肚裡去也。汝若自信得及,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一念淨光,是汝法身;一念無分別光,是汝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光,是汝化身佛。此三身,即今目前聽法底人。為不向外求,有此三種功用。然此三種,亦只是名言。故雲身依義而立。據實而論,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諸大德,切要識取弄光影人,是諸佛本源,是一切法根本。諸大德,四大色身,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是汝目前歷歷孤明勿形段者,解說法聽法。所以山僧向汝道,五蘊身田,內有無位真人,堂堂顯露,無絲毫許間隔,何不識取。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心若不生,隨處解脫。山僧見處,坐斷報化佛頭,十地滿心,如客作兒。等妙二覺,如擔枷鎖。羅漢辟支,如著糞土。菩提涅槃,如系驢橛。何以如斯?蓋為不達三祗劫空,有此障隔。若是真道流盡不如此……時光可惜。'

   如上所抄祖師們對觀心的教導,善領會者,一定能受到很大啟發,善巧用之,可以沖破凡聖關,直至成佛去。總起來講,必須以無心之法對治妄心,真心才能顯現。生死涅槃本來平等,妄心歇處即是菩提。有人疑惑說:人若無心,便同草木頑石,豈能參禅?這是錯誤的看法。所謂無心,非無心體,名為無心;心中無物,名曰無心。德山禅師說:‘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

   歷代祖師說無心功夫,類各不同,有多種方法,今據《真心直說》略舉三種以作參究:

   一曰覺察。謂做工夫時,平常絕念,提防念起,一念才生,便與覺破,妄念覺破,後念不生,此之念智,亦不須用,妄覺俱忘,名曰無心。故祖師雲;‘不怕念起,只恐覺遲。'三祖雲:‘不用求真,唯須息見。'此是息妄工夫。

   二曰休歇。謂做工夫時,不思善,不思惡,心起便休,遇緣便歇。古人雲:‘一條白練去,一念萬年去,冷湫湫地去,古廟香爐去。'直得絕纖塵,離分別,如癡似兀,方有少分相應。此是休歇妄心工夫。

   三曰透出體用。謂做工夫時,不分內外,亦不辨東西南北,將四方八面只作一個大解脫門,圓陀陀地,光皎皎地,體用不分,無分毫滲漏,通身打成一片,其妄何處得起。古人雲:‘通身無縫罅,上下忒團圞。'是乃透出體用滅妄功夫。

   上引三種用功方法,但得一門相應,即便習之,工夫成熟,其妄自滅,真心即現。

   參禅觀心,主要是息滅妄心,真心自現。如是做工夫,唯在靜坐,還是亦通行住臥等?靜坐參究是完全必要的,而且絕不可少,每天晝夜必須有一定時間靜坐,但在行住坐臥日用雲為中,都必須注意息妄工夫。動中得力,靜坐時自然相應。永嘉雲:‘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這是把禅與生活打成一片。工夫用得純熟的人,千聖興來驚不起,萬般魔妖不回顧。只恐不信不為,若信若為,則四威儀中道必不失,常現在前。《起信論》說:‘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既復此心亦無自相,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竹時候,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純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上,速成不退。'這是馬鳴菩薩明確開示學人,在去來進上一切時中,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以息妄心。

   上來拉扯了許多葛籐,給人纏縛不少,與禅宗宗門下解粘去縛,無一實法與人的教導大相徑庭。但我覺得初學做功夫的人,把這葛籐作為參禅的入門方便,還是有些用處的。


 

上一篇:蔡禮旭:男性要有“夫德、夫言、夫容、夫功”
下一篇:蔡禮旭:言語要能留三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