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憤怒與批判,源於不愛自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批判是愛自己的一個阻礙,每一回你批判別人,你就與他們分離開來。

   當你對另一個人形成意見,好比看著他說:“這個人看來像個懶骨頭,或一個失敗者,或衣服穿得真糟。”你就是給你的潛意識創造了一個訊息就是:在這世界,如果想要被接受,你最好以某種特定方式做事。

   在你藉由評判來排斥別人時,你就是在潛意識裡建立了一個訊息:你只在某種條件下才接受自己。這導致一個自責的內心對話。它同時也會從外在世界吸引來許多負面影象,因為你一旦送出這些畫面,你就創造了一條它們可藉以回來的通路。

   走出罪惡感才是愛自己

   看看你送出給別人的訊息,你是否懷著愛接納他們,不帶著批評或貶損?你向他們微笑嗎?你友善嗎?你讓他們對自己感覺很好嗎?或你自顧自走開,無視於他們的存在?如果你接受他們,即使只是心電感應式的(即在你自己心裡),你也幫助他們找到他們的大我。你將發現別人也用更充滿愛的方式接受你。

   這可能以微妙的方式發生。如果你認為人們不接受你、為難你,而你必須努力取悅他們,你就會將那樣的人帶入你的生活。你可能發現,結果你老在朋友疲倦而無法付出時見到他們。不管你對朋友或任何在你生活中的人有何種信念,它們就會那樣實現。如果你說:“這個人對我很溫暖親切。”你便會在你們的關系中創造那種經驗。(來源智慧之光微信zhzg2013)

   欲進入一種更高的自愛感覺中,首先要認明你認為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如果你認為世界是冷酷無情的,或你必須很辛苦才能達成每一件事,那麼那個信念就會阻擋在你和自愛之間。一個信念就是你對實相所認定的一個真理。

   你也許說:“事實是如果我向人微笑,他們也會回我一笑。”但這對你可能是實相,對別人卻不是。的確,因為這信念,你可能會潛意識地選擇只對會回你一笑的人微笑。如果你相信別人絕不會報你一笑,那麼你將自動選擇向那些絕對不會響應的人微笑。

   如果你想經驗一個有情的世界,並支持你自愛的形象,那就開始看看,關於這世界你對自己是怎麼說的。借著改變你的期望,你就能改變與人及世界的遇合。有此一說:“世界不一定公正,但卻很精確。”那是指你絲毫不差地得到你期待及相信你將得到的。

   如果你是在從事一個你明知很難賺錢的行業,而你說:“在我這行沒有多少人賺到錢。”那麼你將為自己創造出那樣一個事實。你對現實抱持的某種看法,將會成為你的經驗,不只是對你的事業而言,也是對你在那行業將會遇到的人而言。你所需要的只是改變你預期會發生的事,而你將經驗到一個不同的世界。

   自愛的另一個特質是寬恕

   有些人停滯在老問題上,一而再地感到憤怒,那也許是對自己發怒,或對一個有負於你的人。大我只知道寬恕,如果有任何你堅持不放的憤怒、創傷、對別人的反感,那你就等於是把它保存在你的能量裡。你生氣的對象會受影響,但還不如你受到的影響大。你在內心對別人懷抱的任何感覺,都會滯留在你的能量裡,而像磁石般地吸引來更多同類。寬恕絕對有道理,因為它會洗淨和療愈你的心靈之光,並改善你吸引而來的境遇。

   愛自己也涉及了謙遜,那是來自內心而非來自自我的表現。謙遜說:我是開放的,我願意傾聽。我不會知道所有的答案。謙遜是讓你接受更多的一種特質,因為謙遜意涵著開放。它並不意謂缺乏自信,而是對自己有極大的信心和信賴。

   只有那些對他們真實的自己,感覺很好的人,才能表現謙遜

   那些表現出極端高傲或冷漠而自信的人,其實正欠缺他們試圖投射出的那種特性。愛自己的人顯得非常親切、慷慨、仁慈;他們以謙遜、寬恕和接納表現他們的自信。如果你認識一些似乎非常聰明的人,他們卻貶損他人,排斥朋友,使人們覺得自己很差勁─不論他們說得多漂亮,或他們教你什麼,你都可以很笃定他們並不愛自己。

   愛自己意指對真實的你自己有信心、信賴和信念,而願意據以行事

   光是感覺那信心和信賴是不夠的;你必須在你的外在世界體驗到它。你是個有肉身的人,而喜悅來自在四周看到那些表現你內在美的事物─花園、花、樹、你的房子、海洋。所有這些都是信賴自己,以行事、以行動追隨你的路和憧憬的報償。愛自己的終極挑戰就是據以行事,毫不拘束地說出你的意見,並在世上創造出你的人間天堂。

   只是付出及散發出愛是不夠的;愛自己也來自接受愛。如果你給每個人愛,但人們無法接受它,那麼你的愛將無處可去。借著願意接受人們的愛,你對每個人都幫了大忙

 

上一篇:達真堪布:通過消業是不是就會浪費業果?
下一篇:怎樣面對他人的嫉妒與輕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