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並不缺少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論語》、《管子》、《孫子兵法》這些經典都是前人管理智慧的總結,更不用說充斥於《三國演義》等小說中的各種用人管人之術了。只不過,在這些著作中,人的作用被誇大了,而制度卻被弱化了。很少有人特別重視中國傳統管理的一個原因或許與此有關,因為這些典籍給人的感覺是權謀多於智慧,務虛多於實用。
而與之相比,佛門管理卻早已具有現代企業經營與管理的雛形。
如果我們擇取中國佛教寺院作為一個討論的范本,再把鏡頭拉近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這些居住在寺院裡的僧人真正地是來自五湖四海,個人的禀性、好惡、生活習慣、教育背景各不相同;而在主觀上,這些僧人已經而且確實是“捨親割愛、拋卻世間享樂”的人。按照現代管理的常例,面對這樣一個“沒有物質利益的牽掛和約束的群體”,物質的獎懲是很乏力的;精神的鼓勵、社會榮譽感、成就感對他們而言也同樣是蒼白的。
但是,實際情形並非如此。
佛教寺院裡有一句老話“打不走,罵不走,是佛家的好弟子”,很好地诠釋了佛教僧人對於寺院的忠誠。聽到這句話,大多數管理者肯定會想:如果我的員工都像佛門弟子一樣忠誠,那該多好。
寺院裡,每個僧人都心平氣和地恪盡職守,將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情一絲不苟地完成。寺院的發展目標一旦確定,整個寺院的僧眾都能最大限度地動員起來,圍繞著既定的目標而努力。
如果有人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犯了錯,也會主動地通過正常而有效的程序,規范地進行忏悔,如實地檢討並徹底改正,而不會掩蓋問題的真相;同時,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經過忏悔的人在獲得寺院的准予忏悔之後就不再被人歧視,自己也把因犯錯而帶來的精神負擔拋在一邊——放下包袱,重新努力地投入日常的事務和責任當中。
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寺院生活的神聖與純潔、保障寺院的興盛與健康,既是寺院管理的核心問題,也是現代企業管理者應該借鑒的地方。
對管理者而言,管理首先不是管理被管理者,而是管理者自身的管理,管理者自身的修為決定了企業經營的高度,這與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彼得·德魯克在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指出:“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體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得卓有成效,就會給其他人樹立錯誤的榜樣。”這一觀念在寺廟管理中是常識,而在當前的企業管理中卻常常被忽視,很多管理者往往都認為:管理者天經地義就是管理下屬的。殊不知,如果自身不在同一套規則體系中行事的話,管理是很難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