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五年前,當我在美國時,有位美國的佛教學者來訪。她對我說:「親愛的上師!你寫的詩如此美麗。但是你卻花了那麼多時間種菜、做雜事,你為何不多花一點時間來寫詩呢?」她大概是在那裡讀到了我很喜歡種菜、照顧小黃瓜與莴苣,她非常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所以建議我不要浪費時間在菜園裡,反而該好好利用時間寫詩。
我這樣回答她:「我的朋友!如果我不種菜,就寫不出那樣的詩了。」我說的是真的。如果,你不能專注地、充滿正念地生活,未活在每個當下就無法寫作,無法寫出對其他人有價值的東西。
詩就如你獻給別人的一朵花,或慈愛的眼神、微笑,或充滿善意的舉動,都是一朵開在正念與專注樹上的花,即使你在做飯時未想著它,它已在無形中寫就。
如果要寫個故事、一本小說或一曲戲,我可能要花幾星期才能完成,但這故事或小說早就已在那裡了。同樣地,雖然你還未想到要給所愛的人寫些什麼,這封信已在你深層的意識中完成了。
你不可能只是坐著就想寫出好小說,還必須做其他事,如喝茶、吃早飯、洗衣服、澆花。你花在這些事上的每分每秒都非常重要,要好好地做,讓自己全心的投入在做飯、澆菜、洗碗上,真正地享受所做的每件事,且深深地喜歡去做,這對你要寫的故事、信或其他東西都很重要。
開悟、洗碗與種菜不能分開,學習每一刻都以正念與專注的心生少,這就是我們的修行。
每件藝術品的創作都來自於生活中念念分明的時刻,你真正開始作典或寫詩的時間,只是開始生產,你心中必須已懷有這個孩子,才能生下他。
如果這孩子不在你心裡,即使坐在桌前好幾個小時,還是什麼都生不出也寫不出來。你對事物的洞察、慈悲心與能寫出動人作品的才華,都是綻放在你修行樹上的花朵。
因此,你們應該好好地利用生活中的每一刻,好讓這樣的洞察與慈悲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有多少人,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談;有多少緣,從一朝相逢到一夕離散。
緣分的深淺,總是忽近忽遠;人心的冷暖,總是一直變幻。熟悉的陌生了,陌生的走遠了;人在情在,人走茶就涼。
其實人與人之間,全靠一顆心;情與情之間,全憑一寸真。將心比心,要有心;以心換心,是交心。若相知莫相棄,若相惜莫相離!
人之相逢是緣,情之相通是心。是緣總會關情,是心就會動情。每一份關愛,都含著情;每一個牽掛,都連著心。
情不在於擁有,在於長久;心不在於距離,在於赤誠。相處之道在於真,相守之程在於心。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真摯之情,當肝膽相照。人心換人情,真心見真情。善待之心,就是真誠之處;守候之心,就是珍惜之情。
總有一些緣,自認為刻骨銘心,而美麗難以觸及;總有一些情,不敢去擁有,因為害怕失去。
總是不確定,對方是惦記還是忘記。總是小心的維系,怕一旦失去再也無從尋覓。主動,是因為在乎;不聯系,是沒有足夠的勇氣。
其實不能流連的便不是風景,不能永恆的便不是諾言。善待一個為你認真過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什麼是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