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我在此地不厭其煩再重復一遍。為什麼?沒做到!全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所說的行門統稱普賢行,普賢行包括大乘菩薩所有的行門,一門都不漏,這樣我們學起來難了!普賢菩薩給我們一個修學綱領,這就太好了!這個綱領,一切時一切處,我們都要把它抓住,決定不能夠失掉。
行門裡面,無論修學哪一個行門,必須要跟這十個綱領相應。念佛,我不離開這十個綱領,那我這個念佛法門是修普賢行。我持戒(一般在家同學們,你們受過三皈、五戒),我受持三皈、五戒與普賢十願相應,你把你這個三皈、五戒立刻就轉變成普賢行願了,不可思議!你學教,現在有不少同修發心學講經,好事!決定不能離開十願。你研經學教,那也是普賢行願。只要你與這十個綱領相應了,那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任何一門要與這十條相應。
這個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諸佛」說的是誰?過去諸佛,世尊曾經給我們介紹過,諸位今天讀《三千佛名經》,你就看到過去千佛;現在千佛,「現在」是講「賢劫」這一大劫;未來千佛,未來是底下一劫,底下一個大劫,「星宿劫」;這是明顯的告訴你「過去、現在、未來」。實際裡面真正的意思,我們要懂得。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一切眾生包括有情眾生,我們今天講動物;包括無情眾生,無情眾生是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泥沙土石,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華嚴經》上,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這個「禮敬諸佛」怎麼修?你對一個人,無論是哪一個人,對一個人不恭敬,你「禮敬諸佛」這一條沒有修到,你有缺點。尤其是對你的冤親債主,你心裡頭還有忿恨、還有分別、還有執著,普賢這一條就沒有了;這一條沒有,就統統都沒有了!這個十願是後後勝於前前。就好像蓋樓一樣,這十層大樓,「禮敬諸佛」是第一層,你第一層沒有,你哪來的第二層、第三層?所以從哪裡入門?從禮敬入門。
這個禮敬是一切恭敬,不但講的是一切諸佛菩薩、羅漢你恭敬他。我今天要問你,你現在學佛,你對於佛教以外其他宗教恭不恭敬?不恭敬。那這個「禮敬諸佛」怎麼講法?外教的那些人,試問問他是不是人?他有沒有佛性?他具不具足法性?具足。佛經上說,既有佛性,他就是佛,你怎麼能不恭敬佛?所以這條就是我們現前,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不分文化,在我眼睛當中,他們統統都是未來佛,我對他們的恭敬跟恭敬釋迦牟尼佛一樣,跟恭敬阿彌陀佛一樣,跟恭敬父母一樣,絕對沒有差等。能做到嗎?既然能夠做到禮敬,你還會動個念頭去傷害他嗎?哪有這個道理!這是第一步。
再進一步,你對所有一切畜生,蚊蟲、螞蟻,你們常常討厭的蟑螂、蒼蠅,它是有情眾生,它有佛性。它過去造的業重,投胎投這麼一個身,將來也是未來佛,你對它有沒有恭敬?你有沒有去害它?你有沒有隨便去殺害?不可以。這些螞蟻蟑螂、這些小動物通人情,我們學了佛之後明白了。我們自己居住的房子裡面,特別是廚房裡面,常常有這些小動物來騷擾。我們現在明白它是未來佛,所以看到之後我們合掌恭敬,請它們到廚房外面院子裡面。它們來找食物的,我們把它需要的食物放在外面供養它。我對它恭敬,它對我也恭敬,它就不到廚房來了,彼此互相尊重。真做到了,很容易溝通。
不但這些有情動物我們跟它能夠溝通,真的有感情。你沒有法子溝通,是你沒有誠意。中國古人說得很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些小動物,我們跟它商量、跟它說話,這是表達我們的意思,好像它不知道,我們誠敬心不夠。果然有十分誠敬,它感動了。我們這個感動、溝通是心靈的感應。
提升一級的時候,花草樹木,無情。無情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樹神、花神、草木神,我們可以跟它溝通,跟它和睦相處。我們照顧它,它有回饋,花開得特別鮮美,特別香,它用這個回饋、用這個來供養。樹木茂盛,果實累累,它的回報!
我們在澳洲,居住環境土地面積大,所以我們就辟了兩塊菜園,種了很多很多的菜。我們道場每天吃飯大概將近一百人,吃不完。菜園裡面我們照顧得非常周到,沒有蟲,我們不用化肥,不用農藥,決定不傷害動物。我們還放佛號,放贊佛偈,供養這些蔬菜,供養那些樹木花草。所以你走進那個地方,磁場不一樣,我們跟天地萬物融成一片,我們不需要用言語,心靈來溝通,落實普賢菩薩這一條的教誨,「禮敬諸佛」。
對於其他的宗教,澳洲土著他們的族類繁多,都是小族群。每個族類都有他們自己信仰的神教,供奉的神明,我們都能溝通。不但跟人溝通,跟他們所奉祀的鬼神都能溝通,科學家所講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
宇宙的和諧,沒有別的,「禮敬」二字而已。只要我們能夠奉行,遍法界虛空界,通暢無礙,活動的空間無窮大,這個生命多麼充實。這是大乘佛法,尤其是《華嚴》的殊勝利益,我們學了要有受用,學了沒有受用,我們學它干什麼?所學非所用,那種學問,浪費時間,浪費精神,浪費體力,那是錯誤的。學了,它真管用,真有受用。
所以要學禮敬,「敬人者人恆敬之」;敬鬼者,鬼恆敬之;你敬動物,動物尊敬你;你敬花草樹木,花草樹木也尊敬你。所以,我們要想別人尊重我們,我們先要尊重別人,一定要知道尊重別人才是真正知道尊重自己,愛護別人才是真正愛護自己。對一切眾生不能有絲毫虛偽,不能有絲毫染著,不可以有絲毫傲慢。這些都是什麼?都是給一切眾生制造誤會,制造敵對,給自己找來的麻煩,讓自己生生世世脫離不了六道輪回,原因在此地。所以,能修普賢願的人,遍法界虛空界,障礙全都消除。
佛法對「禮敬」這個教誨非常重視,擺在第一堂課,第一個科目;儒家教學亦復如是。我們展開《禮記》,《禮記》第一篇「曲禮」,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你想想,這句話跟「禮敬諸佛」意思相不相同?「毋不敬」,就是一切恭敬!聖人的學問,聖人的大道,也就是聖人走的路,「禮敬」而已。
過去有人向印光大師請教,怎樣才能夠入佛門?這個「入」不是普通一般來受個三皈、五戒,不是這個意思。他講的入佛門,意思是說「入佛的境界」。印祖的回答都在《文鈔》裡頭,我在《文鈔》上看的。他老人家回答,「有!誠、敬二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真誠恭敬,這是契入佛境界的不二法門,就是普賢菩薩第一願。
記住,一切恭敬!誤會我的人,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怎麼樣對他?真誠恭敬!誤會能化解,毀謗也能消除,陷害也會終止,這才叫真正解決問題。化敵為友,化怨為親,真誠恭敬。決定不能有一絲毫怨恨的心、報復的心,麻煩大了!為什麼?這結下冤仇了。冤仇結下來之後,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是苦不堪言,那叫大錯特錯!誰懂?佛菩薩懂,法身大士懂,這是化解怨結,就是我們佛門一般講消業障。
你們都想消自己的業障,但是你們所作所為天天跟一切眾生結新的業障,你的業障怎麼能消除的了!聽到一句不高興的話,心裡頭要懷恨好多天都不能化解,業障現前,你怎麼能把它消除?這是小的。受重大的傷害,念念都有報復,那個報復心的強、堅固,千萬年都不會忘記。這怎麼辦?
現在這個社會動亂,這是大家都擔心的,恐怖分子的報復,身心都不安穩。你果然契入大乘,身心安穩。化解怨怼,從哪裡化解?從自己本身心地裡面化解,不是在外頭。你在外面化解,那你錯了,這不是佛法;佛法是內學,佛法是內證。我在我自己內心裡面,把所有一切矛盾化解,沖突化解,是非人我化解了,外面一片和諧,天下太平是從這裡來的。
所以真正要想消弭沖突,落實和平,從哪裡做起?禮敬,後面還有稱贊、供養、忏除業障。實在講,這個十願裡頭,只要你做到這四條,世間所有一切怨怼沖突都沒有了,這個世界是極樂世界。
佛法的教學,目的在哪裡?目的確確實實是教一切眾生和睦相處,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世間人所希求的安和樂利,佛法所教的就是這個。世間人雖然是這樣想,真善美慧,有名無實,他做不到。佛法裡頭有理論、有方法,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世間人有這個希求、有這個目標,沒有理論,又沒有方法。他所依據的理論、方法全是錯誤的,全是跟自己希求這個目的是相反的,這非常可悲。所以我們今天讀到這一句經文,也是無限的感慨。
從哪裡做起?從本身做起。從我自身解脫,我得利益,我得利益,別人就得利益。這個話怎麼說?你以不善對我,你毀謗我、侮辱我、傷害我,我統統化解了。我心目當中,你是菩薩,你是未來佛,你是善人。這是我們一定要肯定,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肯定你的本性是善的。你今天對我這個不善,不是你的本性,是你的習性,不是你的本性。你的本性是善的,我尊重你的本性,我不計較你的習性,我本身解脫了。
你對我的毀謗、侮辱、陷害,是不是我真的受到傷害?一絲毫都沒有受到。我解脫了,我也不會報復你。你放心,我決定不會報復你的,我也不會怨恨你,你那邊也解脫了。兩邊問題都解決,沒事!如果要是不懂得佛法這個道理,這是真理!不懂得這個真理,你毀謗我、你誤會我的時候,我一定忿恨。我忿恨,好了,我跟你結上這個帳,來世我一定報復,來生後世我一定報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麻煩大了。彼此兩邊都受害,彼此兩邊都痛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九0六卷) 2002/12/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