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昌善法師:清淨心升起 讓智慧生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昌善法師:清淨心升起 讓智慧生發

騰訊佛學“一萬菩薩繞清涼”活動網友朝禮黛螺頂

昌善法師:清淨心升起 讓智慧生發

登頂禮拜五方文殊菩薩

【7月5日 騰訊佛學五台山訊 編輯李知白】騰訊佛學“問學·一萬菩薩繞清涼”第一期活動的“金剛種子”們三步一叩首,虔誠拜上黛螺頂,聆聽了五台山佛教協會會長昌善法師闡發菩提心的開示。

昌善法師首先介紹了五台山佛教的起源:五台山本是道教道場,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在洛陽首建白馬寺,亦希望在五台山開辟佛教道場。為公平起見,正月十五日,高僧與高道分別講經說法,在焚經台上,道教經典被燒毀殆盡,而佛教經典則未被燒毀,且發出五色祥光,五台山從此成為佛教道場。

昌善法師:清淨心升起 讓智慧生發

五台山佛教協會會長、黛螺頂住持昌善法師開示

五台山是“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道場,昌善法師開示的主題便是“如何啟用智慧消除生活中的煩惱”。昌善法師認為,般若部的核心在於“破空”,若說般若部的菁華是《金剛經》,那麼260字的《心經》就是般若部的精髓。如果能把《心經》搞通並運用到生活中,生活便會充滿智慧,不那麼痛苦。《心經》裡有一句話流傳很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色”常常被人們誤解為男女之色,實際上,“色”即是“有”,就是宇宙山河大地等有形物體,“色”與“空”的關系就是“有”與“無”的關系,亦可用水與波來比喻:如果說貪嗔癡念總在人心中波瀾起伏,但波瀾的本質仍是水,只不過是翻騰的水;等到你能換位思考,讓清淨心升起,貪嗔癡念下沉,便能破除執念,內心才能真正平靜如水,智慧也隨之生發起來。文殊菩薩智慧的關鍵就在於“不二法門”,所謂“二”即“是”與“不是”,佛法的智慧就在於平衡,在於換一種方式看問題,也就是儒家所說的“中庸之道”。

道理可能人人都懂,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實踐。有學員向昌善法師詢問實現菩提心的現實路徑:“我也知道應該放下貪嗔癡念,但遇到事情還是忍不住生氣憂傷,這到底該怎麼辦?”昌善法師回答:“這就要求你善用其心,從惡念啟動伊始,你就要同時啟動包容心,也就是從惡念產生的當下就要抉擇,所謂‘即心是佛’,驅除分別心,用智慧來觀照內心,在這一刻讓一切眾生成為你的父母,你在當下也便是佛了。”昌善法師認為,學佛的關鍵就在於把佛法運用到生活中,不能脫節。在生活中,有多大的忍耐力,就有多大的成就,也就有多大的福報。當你的心淺薄時,一點點的不順就會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所謂“不二法門”,也就是正確地對待有與無的關系,不能跟自己較勁。這就是文殊菩薩的智慧,智慧與福報又怎麼能夠分開呢?

法師智慧而又直接的開示如一盞心燈,照亮了“金剛種子”們內心的迷惑與幽暗,有的學員因道理洞明而歡喜落淚,菩提心便如一顆小小的種子,在學員們的心田裡生根發芽,相信它將為今後的生活帶來更加深厚的福澤。

 

上一篇:持念六字大明咒可以給餓鬼眾生施食
下一篇:墮胎殺生的果報及因果公案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