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簡單地講講往生的四個條件。我們現在修的淨土法,是臨終往生的方法。臨終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要具足四個條件。念佛也是一種往生的方法,但是要具足很多條件,最基本的條件有四個:發菩提心、積累資糧、念佛、回向發願。
第一,發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一種是勝義菩提心,另一種是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我們念佛求往生的時候,若是有證悟空性智慧的攝持,這是最殊勝的。世俗菩提心也就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如果沒有證悟空性的智慧,就要發願行菩提心。最好有勝義菩提心,最起碼要有世俗菩提心。如果沒有發菩提心,即使念佛再精進,往生的心願再強烈,也不能往生,所以菩提心非常重要。
發菩提心,受菩薩戒,這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有菩提心的攝持才算是大乘佛法。現在很多人也念佛,也求往生,但都是自私地念佛,自私地求往生。自己覺得人生苦、輪回苦,非常煩惱痛苦,想脫離、想逃避、想解脫,然後念佛求往生,這都是自私的。這樣念佛求往生,是不會有成就的,也不可能往生。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眾生。
為什麼說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了眾生呢?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可以親近阿彌陀佛,得到阿彌陀佛的攝受和授記,與此同時也能得到成就,即得到了一地以上的境界,由此超出了輪回,獲得了解脫,有了度化眾生的能力,可以回來救度這些眾生。
有的人說:“我要往生,然後再也不回來了!當人太難了,人生太苦了。”這是錯誤的想法,我們不能這樣。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還要回來,那時我們已經解脫了,已經有智慧了,是為眾生而來的。我們在人間或轉生為其他道的眾生時,可以利益、救度與自己有緣的眾生。我們是要回來,在輪回中救度、幫助眾生,但是不會受輪回之苦。很多佛菩薩的化身,很多大德高僧都是這樣的,他們到人間轉生為人,然後幫助和救度有緣眾生。雖然他們在示現上是人,但是不會感受人間的苦;雖然在示現上有生老病死,但是不會感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或者轉生到其他道,比如轉生為貓、狗等,但是也不會感受貓狗的痛苦,他們這樣也是一種化現。
有的人一聽說往生極樂世界後還要回來,就害怕了。因為知道人生苦,做人難,自己深刻地感受過!不要害怕。等再轉生為人的時候,不會感受人間的痛苦,還可以幫助有緣眾生,包括自己的兒女、親戚、朋友。我跟你們說過,如果你真的喜歡他們,一定要為他們誠心地念佛求往生,因為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可以再回來,那時你就可以幫助他們,救度他們了。現在,即使你再為他們操心,再為他們煩惱痛苦,也不能救度和幫助他們。所以不應該貪戀他們,一切都要放下。
我們為什麼首先要發菩提心呢?就是要放下、斷掉對世間,對父母兒女、對親朋好友,對家庭的貪戀。否則,臨終的時候,你心裡想的都是他們,根本想不起來阿彌陀佛,所以就不能往生。臨終是最關鍵的時候,如果能想到阿彌陀佛,一心求往生,一定能往生,一定能親見阿彌陀佛。但是這很難,那時心裡非常清楚,自己要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要永遠地離開父母兒女、親朋好友了,所以無法放下,無法斷掉對這個世間的貪戀。
臨終最關鍵的是轉換的時候,一想到兒女、家庭、親朋好友等,會立即墮入惡趣輾轉輪回,所以要發菩提心。菩提心不是想發就能發出來的,出離心、世俗菩提心都是通過正確的方法修出來的。發菩提心,要具備前提條件,就是首先要斷除對輪回、對世間、對兒女、對家庭、對財產的貪戀,這就是出離心!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才可以發菩提心,這不是很容易的。雖然悉發菩提心很難做到,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到,否則不可能往生。
現在很多人都說念佛法門方便、殊勝,還是念佛好。念佛法門確實如此,但你是不是這種根性的人?念佛法門很難修持,它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只念“阿彌陀佛”就行了。佛在經中講得清清楚楚,能做到“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肯定能往生,它的真正含義是有菩提心的攝持。這裡所講的菩提心不是世俗菩提心,而是勝義菩提心。只有開悟證悟、明心見性以後,才能做到“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之前無法做到。這是佛菩薩的境界,登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做到。“清淨平等自在隨緣”,能放下一切執著、妄念,才是真正的清淨;能放下一切,不執著任何法,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真的,誰能做得到啊?“清淨平等自在隨緣念佛”就是勝義菩提心,就是有勝義菩提心攝持下念佛。
我現在所要求的菩提心,只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世俗菩提心,是一地以下,處在資糧道和加行道的修行者所能發的心,一般的凡夫也能做到。我們念佛求往生的目的,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再回來,救度有緣眾生。這個要求並不高。
先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是為了救度眾生要精進修行,往生極樂世界。行菩提心是為了臨終時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心念佛。發這樣的菩提心不難,如果用心,都能發出來。
我們不能為自己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自己是過錯。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就是以這種方式打開我們的心胸和心量。我們現在為什麼煩惱痛苦?都是自找的,因為我們的心量放不開,心胸狹窄,什麼也容納不下,既不會忍也不會讓,總是斤斤計較,總是站在一個角度,不會換位思考。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一切煩惱的根源是我執我愛。我們通過發菩提心,要斷除自私自利、我執我愛。無論是發願菩提心,還是發行菩提心,都是磨練心、訓練心、糾正心的方式。只有通過這些方式方法,才能斷除煩惱習氣,才能容納一切,圓融一切,這才是解脫。如果我們不能容納、圓融,任何時候都是自尋煩惱痛苦,都是沒事找事。
你好好地觀察思維一下,你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好,哪裡有不對?哪裡有不好?都是自己的概念和想法而已。如果你會轉心轉念,都是好事。順境來了是好事,在順境中積福;逆境來了也是好事,在逆境中消業。積福消業是成就佛果的資糧!但我們就是不明白,就是愚癡!
一說為眾生發菩提心,有的人還這樣想:“我為什麼要為眾生?我為什麼不能為自己?我不為我自己誰為我啊?”不是不讓你為自己,只是你的這種方法是錯誤的,你為眾生才是真正地為自己,你能饒益眾生才能讓自己解脫。
我經常跟大家講,有智慧的人,為自己的時候去為眾生。能為眾生,能饒益眾生才是真正地為自己,這樣才能令自己得到解脫和成就。為眾生實際上就是為自己,為眾生做事實際上就是為自己做事,讓自己成就,讓自己解脫。就像燒柴,火點上了,灰自然而然就有。如果不點火,想得到灰是不可能的。饒益眾生像點火一樣,自己暫時和究竟的利益就像灰,不用特意想,也不用特意求。
而我們現在不是這樣。現在有些人信佛學佛也是為了自己,有的怕身體不好,有的怕工作不順利,為了世間暫時的利益而整天在佛菩薩面前求,求健康,求平安。很多人都說:“我沒有別的希求,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行。”健康平安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求也求不到。如理如法地修行,自然而然能健康、能平安、能發財。其實,真正的學佛是無所求,無所求才會有。
我們的法語裡講:“放下才能得到,隨緣才能順利。”但我們現在都在顛倒,總是放不下,總是在心裡掛念、執著。我們為什麼得不到所希求的?為什麼達不到目的?為什麼沒有滿足的時候?就是沒有放下。我們從小到大、從少到老整天都在奔波忙碌,就是為了快樂和幸福。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因為沒有放下,因為沒有“本事”!有人說:“我有本事,我很聰明,我很有能力。”其實這都不是本事。“放下”才是本事,你沒有“放下”,所以始終沒有得到。我們非常希望自己的家庭、事業、工作都能順利,然而卻始終不順利,總有坎坷和挫折,其原因是我們沒有隨緣,總是攀緣。
因此我們要發菩提心,放開自己的心量,完全為眾生,饒益眾生,通過這些方法訓練自己的心,從而斷除我執我愛、自私自利,這樣我們才能解脫,因為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沒有了。若能處處發菩提心,不再特意為自己的利益而希求,這時世出世間的功德和利益自然而然都能得到。
我們一定要有智慧!我們學佛修行已經有好幾年了,卻始終得不到法益,始終沒有獲得成就,就是因為沒有智慧。不懂佛理,沒有找到目標和方向,還念啊修啊;今天跑到這裡參加法會,明天跑倒那裡參加法會;今天念這個,明天念那個……這都是盲修瞎練,永遠不會有好的結果。
發菩提心非常重要,但菩提心不是想發就能發出來的,而是通過正確的方法修出來的。前提是將四外加行修好,在相續中真正有了出離心,再修皈依和發心,很容易成就。
第二,積累資糧。我們的早晚課、受戒儀軌、會供儀軌前都有積累資糧的修法。佛在經中講過很多積累資糧的方法,都包含在“七支供”裡。“七支供”是積累資糧最好的方法,能做到“七支供”,就能積累福慧資糧。這在我們的《儀軌解釋》裡都有詳細的講解。
頂禮支主要是對治貢高傲慢。頂禮有意頂禮、語頂禮、身頂禮。頂禮不是必須要磕大頭或磕小頭,主要是從心裡頂禮。我們若是在實際生活中做到了恭敬、謙卑,也是頂禮。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還是在家裡,在單位,要學會尊重別人、恭敬別人,這就是頂禮。不論是哪種頂禮,都是磨練心的一種方式,主要是訓練自己斷除貢高傲慢之心,能時時刻刻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時刻刻把別人放在最高處。你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在最高處;你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在最低處。
供養支就是修捨心,捨得上供下施,主要是內心不吝啬,不貪著。無論是錢財、身體還是功德,都是自己的擁有,對這些沒有吝啬心和貪心。
我們現在所積累的財物都是無常的、不淨的、有漏的,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有些人總是追求錢財,天天想發財,到處買彩票,希望能中大獎,卻始終沒有中獎——這是自己沒有福報,這是貪財!要知道,窮人會變成富人,富人也會變成窮人,都是無常的。身體也是不淨的,沒有可貪著的。為了自己的身體,天天鍛煉,吃補藥,化妝,化得讓人很難認出來,這也是貪——貪戀自己的身體!若是將身體一點點分開,哪有干淨的?你們對自己的身體實在生不起厭患心,就到藏地的天葬台去看看,人身上沒有一樣東西是干淨的,沒有一樣東西是能留下來的,所以不要貪戀。我們所做的功德也是有漏的,沒有什麼可貪戀的。所以也要放下,修捨心。捨掉和放下是供養支的含義。
“七支供”裡還有忏悔支、隨喜支、請轉法輪支、請求不入涅槃支、回向支,這些以前都詳細地解釋過,在其他書裡也有很詳細的開示,大家平時要多看。
這些都是積累福慧資糧最好的方法。大家一定要如理如法地修持,邊念邊觀想,邊念邊思維。思維非常重要,只念沒有用,主要是在心裡思維和觀想。不是要練嘴,而是要練心。
第三,念佛。念阿彌陀佛或其他的佛,如金剛薩垛佛、蓮花生大士都一樣。念一尊佛代表念一切佛。阿彌陀佛、金剛薩垛佛和蓮花生大士,包括念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都一樣,都是十方三世諸佛、三寶的總體。
什麼叫一心念佛?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是阿彌陀佛的化現,都是蓮花生大士的化現,都是一體的,展開說是一個,總體說也是一個,都是一尊佛,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地念,無論念哪尊佛,都是一心念佛;有分別地念,無論念哪尊佛,都不是一心念佛。
或許你覺得,我不能念藥師佛,不能念蓮花生大士,我要念阿彌陀佛。因為臨終的時候,是阿彌陀佛來接我!如果我不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時候不來接我,我不是不能往生了嗎?其實這都是凡夫的想法。佛菩薩哪有這些分別?“你活著的時候沒有念我,念的是藥師佛,我不去接你,你自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吧!”你放心,阿彌陀佛不會說這些話的。我們無分別地念,無論念哪尊佛都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總體,蓮花生大士和金剛薩垛佛都是他的化現,所以都是一樣的。
第四,回向發願。回向發願是真正發自內心地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想到阿彌陀佛那裡,跟阿彌陀佛一起住段時間,相處一下,看看阿彌陀佛的慈悲有多大,智慧有多高。不是在口頭上說,而是發自內心非常地渴望和迫切:“我什麼時候能到西方極樂世界?我什麼時候能見到阿彌陀佛?我什麼時候能跟阿彌陀佛一起相處?跟阿彌陀佛在一起多好啊!”這種特別渴望和迫切的心念叫發願。
阿彌陀佛是真心想接引我們,但如果我們不是真心想去,到時候就會想:“我還是留在這裡吧,兒子還沒有結婚呢;我還是等段時間吧,女兒還沒出嫁呢……”這樣無法往生。所以,我們的願一定要和阿彌陀佛的願相應。
往生的四個條件,大家都一定要記住啊!若是具足了這些條件,往生就有把握了,臨終的時候不懷疑,一定能往生。我們相信佛說的話,誰具備了這四個條件,臨終的時候誰就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語是不會有錯的,因為佛不會欺騙眾生。我們具備了這四個條件,就有把握了,這叫臨終往生有把握。有沒有把握,你自己最清楚。
我們現在主要修的是淨土與大圓滿法,淨土法是臨終往生的方法,尤其是破瓦法更殊勝。破瓦法是我們臨終的時候,通過中脈將自己的神識送到阿彌陀佛心間,也可以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臨終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殊勝、最快速的方法。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我們現在一切都具備了,如果再不精進,再不努力,就是自己的業障,這樣能對得起自己嗎?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學,好好地修;認認真真地學,老老實實地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