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如何入課堂?(資料圖 圖源網絡)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一首《離騷》,讓某高校文藝學專業研究生龍旭回憶起自己的高中生活,“同學們搖頭晃腦,背著《離騷》,很有古風。只可惜,當初背得滾瓜爛熟的課文,現在基本都‘還’回去了。”
記者隨後采訪了部分在校大學生和剛剛走出大學的畢業生們,絕大多數受訪者均表示“背不出來”。“早忘了”“不會背”“只記得一點點”是記者聽到最多的回答。
面臨傳統文化日漸遇冷的問題,教育部日前公布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詳細闡述了從小學到大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具體要求,強調逐步落實課程標准修訂和開發,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中。
對此,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將傳統文化融入課堂和教育體系迫在眉睫。
那麼,傳統文化的傳承究竟遭遇了怎樣的困境?新形勢下,我們又該如何科學合理地將其融入課程?
傳統文化的尴尬處境
“伴隨著背完就忘的古詩詞、古文等,中華文化這個‘模糊的概念’似乎在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當被問及“在校學到了多少中華文化”時,龍旭如此回答。
龍旭感歎道:“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床前明月光’‘誰知盤中餐’外,現在的大學生還有多少能原文背出《出師表》《蘭亭集序》?還有多少能完全理解文章的含義?真的不多。”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劉運峰的親身經歷佐證了龍旭的想法:“十年前我在英國做訪問學者,恰逢中秋,大家在一起聯歡,我書寫蘇轼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位研究生畢業不久的朋友說,‘你怎麼記得那麼牢,我當時也背過,但考完就忘了’。”
古代文學是傳統文化的主要體現之一。“不進腦”“不走心”,不僅是古代文學教育的困境,也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尴尬處境。
比重大,為何收效微?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坦言,從小學到高中,語文課程中“古詩詞和文言文的內容大約占課文總量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大量的古詩詞和文言文進入語文課堂,為何收效甚微?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教授認為,當下的教育理論與方法都有反思的空間。“中華文化是道器合一,核心是人格論與價值論,即培養人才首先是做人的根本價值,然後延及知識系統,而我們現在是‘西體中用’,即采用西方教育的知識論與工具論來對待中華文化,導致‘得其形而遺其神’。”
袁濟喜進一步解釋:“從六藝之學到經史子集四部之學,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都是價值之學與知識體系的結合,而現在文史哲分科的教育體系與傳統文化體系並不相同,因此,采用這種現代分科教育,及其學科體制下的知識論去從事中國古典詩文教育,效果不會太好。”
“許多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認為,學習唐詩宋詞、經典古文的目的就是應付考試,並非為領略和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就流行‘中學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魯迅)’的說法。這種‘三怕’實則直指考試,因為考試一旦結束,就會把文化財富當成負擔,丟得一干二淨。”劉運峰指出,多年來形成的教育功利化、應試化傾向是收效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大多數家長只關心孩子‘語數外’的成績,對於涉及道德品質、綜合素養方面的課程基本不大留意,更有甚者覺得開設這些課是浪費孩子的時間。”
傳統文化如何入課堂?
“現階段,我們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來傳承傳統文化。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意思便是根據人生的不同階段從事教育與熏陶,主要應因材施教。”袁濟喜對《綱要》中從課堂入手的分學段文化教育模式深表贊同。
“基礎教育,主要是依據人性的初始階段,應以文學熏陶為主。青少年階段應加強中華經典文化中的思想性與哲理性,以及文明禮儀方面的教育。大學階段,則可以在經典的選擇與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趨於專深。”袁濟喜說。
劉運峰認為,傳統文化包羅萬象,語文、數學、歷史、政治等課程都需要浸潤傳統文化的成分,而且也應該因階段施教,“改變開設課程門類太多、課時太少,看似‘面面俱到’,實則什麼都學不透的局面”。
“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絕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而是要加強公民文化自覺和文化堅守的意識,在全社會形成敬畏、崇尚、尊重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劉運峰強調,“傳統文化要入課堂,但不能止於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