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做人境界有高下:做人四種境界你到哪層?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做人的境界

馮友蘭 (資料圖 圖源網絡)

人生在世,有貴賤之分,窮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終其一生為錢謀,為權謀,自以為做人很成功,但實際上,他不一定是一個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貧樂道,利他忘我,盡管沒有撈到一官半職,但也不一定是境界很低的人。境界於權勢無涉,於財富無涉,要達到較高的境界,只能依靠做人的品格和畢生的修為。

哲學家馮友蘭把人生境界分為四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在人的生物本能范疇內求解人生的意義,功利境界是在物質利己的前提下求解人生的意義。這兩個境界是低層次的。較高的是道德境界,它是在利他的原則下求解人生的意義。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它是在宇宙的范疇內求解人生的意義。

馮先生常用“楚王遺弓”的故事诠釋他的“境界”說。相傳楚王把弓弄丟了,他手下的人急著去找。楚王說,別找了,這把弓丟在楚國境內,楚國任何人撿到了,也就不算丟。有人認為楚王這樣做體現了很高的人生境界,可是孔子卻對楚王的做法提出了批評:楚王的弓丟了,不僅楚國人撿到了不算丟,天下人撿到了都不算丟,這樣做境界就更高了。但是馮先生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丟失在宇宙中的弓,即使沒有一個人找到,也不能算丟,從宇宙的觀點看,只要是一種存在,就無所謂“丟失”。由此可見,對於“楚王遺弓”這件事,楚王手下是功利境界,楚王本人和孔子是道德境界,馮先生的解釋則是天地境界。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境界是有高下之分的。有的境界可以生而擁有,有的境界則需經過努力才能達到,有的甚至需要人們畢其一生的光陰去追求,去修為。儒家把人生的使命歸納為修齊治平,第一位就是修身。修身是做人之根,修身是做事之本,修身是處世之基。人生境界就好象一座高山。境界低下的人停留在山腳下,一部分人努力攀登,來到半山腰。而能達到山頂欣賞無限風光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低的境界易於達到,而高的境界不易實現。王安石說:“夫夷亦近,則游者眾,險亦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普通人需要不斷地提升人生的境界,為官者更要加強自我修養。在《道德經》第十七章中,老子把為官的境界分為四個等級:“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為百姓做事情不讓百姓知道,不嘩眾不取寵,不邀情不居功,利他而又忘我,這是為官的最高境界。其次,為百姓辦事情,百姓親近他,贊揚他。這是我們經常見到的,也是我們經常稱道的。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但老子卻把它列為第二境界。三等為官是為老百姓辦事情,卻以官自居,繃著面孔,拒人於千裡之外,老百姓害怕他。最低下的是貪髒枉法,欺上瞞下,橫行鄉裡。這種官老百姓不僅不贊揚他,而且還要詛咒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苛求每一個為官者都達到“太上”的境界,那樣也太難了一點,但是第二境界經過努力還是能夠實現的。最不濟也得停留在第三境界。如果一個人做官做到了第四境界,他不僅做官是失敗的,做人也就失去了資格。

錢鐘書先生說得好:做人的“成功不僅意味著事業上取得成就,還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我們都應該向最高的境界攀登,雖不能之,但至少要心想往之。

 

上一篇:弘一大師:做人十大要訣需謹記
下一篇:大安法師:轉業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