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圖片來源:資料圖)
六祖惠能是一介樵夫,他不識文字,沒有文化,但是他講出的佛法和所有的大乘經典完全是相通的。語言文字不同,但他的奧意是相通的。佛佛相通、經經相通、法法相通,完全是相通的。惠能在這裡就和印宗法師說:“為是二法,不是佛法”,如果你把佛法講成兩個,那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不二之法。我上午給大家講過《維摩诘所說經》,辯論的最高潮就是人不二法門品,如果我們大家會看經,會學經,在那個地方透過去,悟透了,那就大開圓解了。了不起。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印宗法師非常的有道,非常的謙虛,他就問:“什麼是佛法的不二法門?”“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見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說:“法師呀,你在法堂上給我們講《涅槃經》,經裡頭明確地指出了那個佛性,佛性就是不二之法。”
為什麼說佛性是不二之法呢?佛性的實質是什麼呢?有二百六十七個字的《心經》。在《心經》當中,有十二個字: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那就是佛性。佛性從來沒有善惡,也沒有染污。說黑不對,說白不對,說方不對,說圓也不對。那個地方是不染一法的。那怎麼辦呢?我們有佛心,我們有佛性,我們用我們的心去印證它,用我們的心去覺悟它,而不要在對立的法當中去尋找它,不要用第六意識去判斷它。如果我們永遠用是非善惡、長短、有無、得失去判斷,我們永遠不能覺悟。在那個地方,完全要用我們的心去覺悟。所以佛教非常強調人的慧命和善根,強調人的悟性,一個人如果沒有悟性,縱是雞皮鶴發,牙齒落盡了,也難以入道,也不能夠從這裡透過去。
“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在《涅槃經》當中有高貴德王菩薩,他對佛說:有一個人犯了四重禁,就是殺、盜、YIN、妄,這是四條最根本的戒;作五逆:弑父、弑母、弑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這是五逆之罪,這都是要斷頭的。這是我們在佛教戒律裡頭常常講的斷頭罪,是一個比喻,說明這個人斷掉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並不是真的有人拿著刀把你的頭給斷掉。“及一闡提”,一闡提就是滅掉種姓的人,斷了善根的人。“當斷善根佛性否?”那麼,他的佛性、善根斷了沒有?“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像《涅槃經》當中講的,常樂我淨,那個含義是非常深的。所謂無常,眾生造業,覆蓋了他的真心,把真心壓在五行山下,那麼這樣從因緣法來看是無常的。佛法遠離常和無常,就是我們的佛性遠離常和無常。你說常也不對,你說無常也不對。從現象來看,它是緣生的,但是它的本性是一法不立,一塵不染的。名為不二。不能靠兩邊,說有也不對,說空也不對。
如果,你們認為講佛性非常抽象,那麼我就告訴大家。記住,佛性就像從河裡頭漂木頭。每一條河流都是彎曲的,當我們漂木頭的時候,這個漂的木頭,不要住在左岸,也不要住在右岸,要順流而下,就是行於中道。不要把佛法落在兩邊,落在兩邊就會影響我們的心智。
再舉例來說,在坐的每一位,當你們在領悟佛法,實踐佛法,修行佛法的時候,你的心念也不要落在兩邊。哪兩邊呢?就是空和有的兩邊。佛是在講空的道理。大家用腦子想一想,佛為什麼要講空呢?是因為芸芸眾生執著於有。房子是我的、車子是我的、老婆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因為有一個堅固的我,我們才造了種種的惡業。佛非常慈悲,他是大醫王,他給我們開了一個藥方,這個藥方就是空。為什麼要空?是叫我們破掉我執。破掉我執以後,我們的心性就打開了。打開以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如此以來,就不造惡業了。從而提高了我們的心智,拓展了我們的胸懷,提高了我們人生的境界。讓我們當下的人生、生命和心裡就有了質量,來生來世不復受如此的煎熬。佛的用意在這裡。所以說,這個空是開了一個藥方。再給大家舉一個生動的例子。高中生要高考,有的學生差一兩分,沒有上清華北大,不想活了,爬到四樓頂上,要跳樓。這時候,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應該跟他說怎麼辦呢?跟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下來,明年還可以繼續考;如果你跳下來,明年就不能考了。如果遇到一個愚癡的佛教徒說:凡事四大皆空,你就跳吧。能不能行呀?不行。
由此可見,佛法是藥方。如果發燒了就退燒;如果血壓低就把血壓升高一點;如果血壓高就降壓。正因為如此,佛說我無法可說,如果有人說我說法,就是在誹謗我。佛沒有給自己貼商標,沒有給自己舉旗幟,其目的是為了一切的眾生,都能夠像他一樣覺悟。所以說佛法是不二法門,不要落在兩邊。不要落在空有的兩邊,也不要落在常和無常的兩邊。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提醒各位,可能你一下聽不懂,但是我告訴你:人間的善惡是相對的。拿我們過去受教育的話說,善惡有階段性,不同的人群,善惡的標准是不一樣的。在我們中國,你見人見了面就握握手,這是親熱的表示;到了美國,兩個見了面要抱在一塊,臉貼臉,那是表示親熱;如果一個老外跑到中國來,見人就臉貼臉。“辟”就一巴掌——你錯了地方了。同理,善和不善是一個道德的范疇,也是相對而出的。世間沒有臉上貼著標簽的壞人,所謂人犯錯誤,只是在此時此地一念的念頭歪了,他犯了錯誤了。並不是他這個人壞了。他身上沒長蛆,他身上也不臭,他一點也不壞。只是一個念頭讓他違犯了國家的法律,違犯了國家的道德。所以說,善和不善不著定向,它是有區域性,有地域性的,是相對而言的。
下面說,“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蘊就是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蘊,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像是你們大家蒸饅頭的鍋蓋,那個東西往上一扣,我們大家心裡頭的光明和自在出不來了。蘊就是蘊積、覆蓋的意思,使我們不能夠發明白性。什麼叫見呢?見就是條條框框,邊見。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有自己感觸的范疇,這就是見。蘊和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相對而言的。在凡夫的眼裡頭看是兩個,就是主觀和客觀,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是相對的,是兩個。智者了達,其性無二。開悟的人、明心見性的人,他會知道從本體上來講是一個不是兩個。
如果你們大家還聽不懂,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認識邏輯:不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我們是住在地球上還是住在地球裡頭,還是地球外頭。全是由108個元素組成的,學過中學化學的人都知道這108個元素,氫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硫氯氩、鉀、鈣……我們都是由元素堆積而成的,只是由於業、習氣不同,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有智力高的,有智力低的,但的本性都是一樣的,在世上是絕對平等的,無二無別。所以說,佛性在天堂裡頭沒有增加,到了地獄裡頭也沒有減少。正因為如此,地藏菩薩自告奮勇到地獄裡去度眾生。如果地獄裡的眾生沒有辦法度,地藏菩薩就不去了。他之所以去,是因為眾生即便墮到地獄裡去,他的佛性也沒有消減。
大家要透過這個地方,悟到佛法是不二法門。無二之性,即是佛性那個不二的本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光明淨若琉璃的本體就是佛性。我們大家透過聽經聞法和自己參禅悟道,要悟的道就在那個地方。
如果講道,我告訴各位,儒、釋、道三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一個人學問功底的深厚就落實在儒、釋、道三家上。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不是拿文憑去混飯吃,而是看你對於儒、釋、道三家有沒有洞徹的見地。那麼,儒、釋、道三家既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拿來做什麼呢?所謂儒家、佛家、道家,完全都是人學,所有宏大的理論都是在告訴我們怎麼樣去完成人。而人學最簡單的是什麼學呢?是心學、心法。不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是心學,都要我們了知自己的這顆心。為什麼要了解自己的心呢?因為我們的心可以悟道。
那有人就問我了,什麼是道?
古代的人非常聰明,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面一聽是道家的學問,但實際上,佛、道在這個地方是相通的:這個道沒有顏色,沒有方圓。古代的人為了把悟到的東西表達出來,又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天下萬物生成了。為了表示什麼是道,古人畫類一個大圓圈。這個圓圈你不要把它看成是實的,它是無相的,只是表示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老子的學生問老子:道在哪裡呀?老子告訴他:道在瓦礫當中,萬事萬物都隱藏著妙道。他的學生不服氣:道在瓦礫,道法在哪裡呢?老子說:道在屎尿。連我們拉的屎,尿的尿裡頭都有道。道無處不在。
眾生本應當覺悟的心是觸目即真。他不能夠悟道,卻認為寫著文字是道,每個都抱著經說我有道,我有道。其實沒道。為什麼呢?你的心被文字障蔽住了。
我們再跳出道家,跳到佛教裡頭來看一個開悟的老禅師。他說:“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無非法身。”也就是說,用覺悟的眼光看,萬事萬物都在講經說法。佛陀出廣長舌相。我們看到一個人做官,當了四年的領導下來了,在演無常法;我們看到落花流水,看到水從眼前流過,我們可以悟到無常的法則;看到春天的花開了,到了秋天花又落了,這也是無常的法則。萬事萬物皆在講經說法。我們光知道經書上的佛法,卻不知道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演揚妙法。如果你用你那個覺悟的心去看,觸目驚心,全都是覺悟,都在講經說法。所以,要用心去悟佛法。
“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義,猶如真金。”印宗法師聽了惠能的話以後,如醍醐灌頂,心裡充滿著法的快樂。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如果你有緣進入佛門,親近了佛法僧三寶,千萬不要當面錯過。佛法是法財,不是福建人見人說恭喜發財的發財,是佛法的法,財寶的財,這就是我們的無形資產,我們的精神財富。走進佛門以後,如果我們能夠覺悟自己的自性,我們會充滿法的快樂。你們大家聽經聞法,把自己沒有想明白的一個道理突然想明白了,把自己認識不到的地方認識到了,你的心是不是很透氣呀,很快樂呀?很快樂。你看不明白、想不通,你的心裡是不是堵得慌呀?堵得慌。由於我們每個人的根性不同,有的人很高很大,但他的心小小的,一點點;有的個子矮矮的,他的心很大。我們各個人的心量大小不同,那我們面對的人生境遇就不同。我告訴大家一個口訣:“心小事就大,心大事就小。”這就是佛法在人間的妙用。如果你的胸懷非常的開闊,你的智慧很大,人間哪有煩惱?如果你的心像針鼻子那麼大,你走路都會被土疙瘩絆著腳。所以說,一個人活的自不自在,但看你的心量和智慧的大小。如果你的智慧很大,你的心量很大,你的煩惱就少。你的心量小,你的智慧小,你的煩惱就大。它是相對而言的。
我們再舉一個形而下的例子。五、六歲的小孩,姊妹五個,你分水果糖的時候,如果給哪一個少分一個,這五個小孩會打得頭破血流,哇哇叫。在座的各位,我現在給你一包糖,你吃不吃呀?你會說我不要,我不要。為什麼?我吃多了,得糖尿病,不吃了。因為你們的心大。隨著人經驗的豐富,智慧的增加,你們就不會為蠅頭小利而去煩惱。在佛菩薩的眼裡看,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就常常為了蠅頭小利打得頭破血流。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一個廣大的心體,我們老是在蠅頭小利上爭名奪利。看到別人住在華屋,自己住這草屋,我們心裡就不服氣;看到別人開一部好車,就拿著釘子給別人車上劃一道。因為我們在人間為了蠅頭小利而耽誤了太多的時間,少年該學的時候沒學,等到老了來學,來不及了。那麼生命就在輪回當中受苦受報,欲求彌遠,想要發財發不了財;想要升官不能升官;想讓自己長得漂亮,因為嗔恨心人越長越丑,沒有辦法。我們的學費白交了。
印宗法師聽了六祖惠能的說法以後,心裡充滿著法的快樂,他贊歎說:“哎呀,我這個老朽講《涅槃經》講的不好,猶如瓦礫。我聽你談論佛法,猶如真金。你講的法是真金,我說的法是瓦礫。”於是,印宗為惠能剃除須發。“願事為師。”有道的為師,你的道行比我高,你悟得比我透,你就是我的老師,我願意給你作一個虔誠的弟子。“惠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惠能當下就在廣州法性寺菩提樹下,開演東山法門。東山法門是什麼內容?用學習《金剛經》,理解《金剛經》,讀誦念誦《金剛經》,用《金剛經》開發我們的心智,用《金剛經》印心,這就是東山法門的特色。不僅如此,他的第二個特色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四句話,你們大家要好好地把它記在心中。直指人心,你們大家從頭到尾看一看,六祖惠能講經說法是不是很少在文字上繞呀?都是直指我們的心。見性成佛,明心見性就成佛了。不立文字,不要立一個文字。教外別傳,在其它的教派之外別傳心法,獨樹一幟。非常好。為什麼叫東山法門?因為黃梅又叫東山。黃梅五祖寺所在的那個山是東山,以地名代法門,所以叫東山法門。六祖惠能後來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南宗頓悟法門。南宗就是往南傳,指的曹溪南華寺。頓悟法門就是十地頓超,像窗戶紙一捅就破,讓人當下明心見性,不落次第,不落階級。隨著我們對《六祖壇經》深入地學修,我們大家會明顯發現六祖惠能的這樣一個思想特色,一個修習佛法的特色。
如果現在我們大家到廣州光孝寺去,可以看到菩提樹旁邊有六祖惠能剃除須發的一個發塔。當年他剃下來的頭發就供在這個塔裡頭,叫發塔。塔旁邊有一顆很大的菩提樹。我在2000年以前到廣州光孝寺講《六祖壇經》的時候,就曾禮拜過這個發塔,現在依然存在,保存得非常好。
“惠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六祖惠能在黃梅得到了心法。辛苦受盡。我們現在所看到文字是非常簡化的,六祖惠能一生當中從接法到隱藏再到出來講經說法,期間受盡的磨難不是這書能寫盡的。他受盡了各種各樣的磨難,這是我們現在的人是無法想象的。我有一次到了梅關古道,我就想:六祖惠能的遭遇,如果按照現在來說,那就叫宗教迫害。幾百個人來追他一個人,追得他走投無路。他能夠留下一條命是非常不容易的。
“今日得與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我今天和各位當官的、為民的、為僧的、為道的、比丘、比丘尼共同在這個法會,無不是我們往生累劫都修行佛法所種下的原因,所以今天我們大家才能夠聚會一堂。我講經說法,你才願意聽。如果把這個法引伸來看,在這個滾滾紅塵當中,在物欲橫流,信息發達的今天社會,你們大家還能夠坐在講堂裡頭聽講《六祖壇經》,那就是因中有果,證明我們過去世曾經與佛法有親因緣。有這樣的因緣,今生又種下這樣一個果;有了今生的果,來世必定有開悟成佛的因。如此環環相續,才有一個又一個的法會。
“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也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一起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種下善根,今天得到這個果了,才能夠願意聽講。講的願意講,聽的願意聽這個頓教得法的因。頓教法門一般人是不容易接受的,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上乘根性,沒有大乘根性,沒有鋒利根性的人,他對頓悟法門是不容易接受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就像社會教育一樣,從一年級到二年級,一直到清華、北大上了大學。一個台階、一個台階,我們大家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願意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去學習。那麼,如果要把頓悟的法門在世間弘傳開來,這不但要弘揚佛法的人對佛法有徹底的領悟,聽聞佛法的人也需要有很大的容器,如果沒有很好的容器,他就不能夠接納。
“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這個佛法,乃至於文字的佛法和佛陀的心法,從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一直到達摩,到我六祖,是先聖先賢傳下來的,不是我自己創立的。山有來龍,水有去脈,這不是憑空而來的,不是我惠能從自己的小腦袋瓜裡頭想出來的。那麼,我今天能夠自性流露出來,也無非是聖人的印證,聖人的提攜。如果大家願意成聖、成佛做祖,你們大家就要把心靜下來,聽我講佛法的道理,把頓悟的法門傳給大家。不是我惠能把你們心裡頭的疑惑除掉,讓你破迷顯悟。不是我,而是你自己自得心開。你們大家去看看自然界:我們種瓜,給它陽光,給他它土壤,給它肥料,瓜熟的時候,是我們扭下來的呢?還是它自己落的?是瓜熟蒂落。一個人明了佛法、一個人悟道,也應該是瓜熟蒂落。老百姓說強扭的瓜不甜,這個瓜沒有熟,你把它摘下來,它是生瓜瓣。那麼,學佛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有林林種種的佛法,但無非都是讓我們大家自悟,讓我們自己心裡去領悟佛法,才有辦法。悟了以後,和聖人無二無別。聖人是如此悟得,我們也是如此去悟,我們與聖人無二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