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兒子買了一件羊絨衫,兒子說:這意味著加劇沙塵暴。
因為一件羊絨衫,家住上海鞍山路鞍山新村的顧銳給媽媽俞敏上了一堂環保課。
羊年新春,俞敏給顧銳買了一件羊絨衫,但兒子不領情。這位某高校環保系的大學生參觀過一次環保展,其中一張照片讓他久久難忘———幾頭穿著花花綠綠衣服的山羊。他解釋說:“如今的草場幾乎無草,饑餓的山羊只能吃彼此的毛而生存,因此牧民讓山羊穿上衣服來保護羊毛。”
“那跟羊絨衫有什麼關系?”俞敏問。
“羊絨衫的消費增長加劇了草原植被的破壞。”顧銳說。據介紹,羊絨制品所用原料羊絨取之於一種絨山羊。這種羊生長在我國西北部以及蒙古、伊朗、阿富汗等國溫差大、日照長的半荒漠地區,每只一年僅能產50—80克無毛絨,一般織一件普通的羊絨衫需要5只山羊一年生產的羊絨量。
養殖絨山羊的半荒漠草場資源不僅有限,而且還在退化。根據資料,50年前,內蒙古草場的畜牧能力為20畝草場可養活一只絨山羊,而現在要50多畝才能養活一只。另一方面,人們對羊絨的消費量在增長,導致絨山羊養殖量增加,形成惡性循環:為了生產更多的羊絨衫,牧民需要養更多的絨山羊,導致草場植被遭到更大的破壞,草場資源更少。饑餓的絨山羊於是就去吃草根、樹葉甚至羊毛。而草根沒了,草也不長了,草場就沙化了,沙塵暴也跟著來了。顧銳說:“所以,我去穿羊絨衫,也就意味著在加劇沙塵暴的強度。”
一席話把俞敏說得目瞪口呆。
環保是種生活態度,始終值得提倡的是在消費任何資源時,我們都要注意環境保護。“環保是種生活態度。”顧銳說。追求更加簡單、更加環保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提倡的這種生活方式並非適合每一個人,但時刻把環境保護作為前提,是適合於任何人的。”他說。
雖然好意未被兒子領情,俞敏還是很高興。她說:“這件羊絨衫不僅讓我豐富了環保知識,還加強了我的環保意識。”在兒子的倡導下,她家現在可算是個環保家庭:出門能坐電車盡量不坐燃油車;冬夏季節盡量不用空調;買菜不用塑料袋用布袋;垃圾分類處理;盡量不用塑料飯盒。 (人民日報記者:王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