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仁者: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同聲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自二零零八年五月釋解《大般涅槃經》後,一直忙於認證、校勘多年來所釋解經典,至二零一二年七月才基本整理完成;其間,缺乏同諸位共同誦持佛教經典的因緣。之後,將《高僧傳》下部讀誦完畢。當下正值佛教正法中興,幾位弟子懇請為其開示攝於一切大乘正法之《僧伽吒經》。今日眾緣和合,能夠滿足心願。
本經經名,譯為大集會正法經。本經有漢宋二種譯本;一為漢朝元魏優禅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的《僧伽吒經》,共四卷;二為宋朝施護所譯的《佛說大集會正法經》,共五卷;二種譯本為同本異譯。今所釋解,為漢譯本。譯者為天竺人,所譯經典甚多,而對其人知之甚少。
本經是那爛陀寺鎮寺之寶。那爛陀寺是唐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所參訪主要寺廟,也曾是全世界佛法弘傳中心。本經是古今所有大乘經典中最廣為讀誦、流通的經典,也是廣大修行者難求之法。出家二眾尚難聽聞本經義理,何況在家二眾,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幸聞應惜法緣。故“若不曾見十八億恆河沙諸佛如來者,不能書寫如是法門。若不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如來者,不能聞此法門。若曾見百千億如來者,聞此法門不生誹謗。若有曾見百千億恆河沙如來者,聞此法門能生淨信,起如實想不生誹謗。若有書此法門一四句偈者,彼過九十五億千世界,如阿彌陀國,彼人佛土亦復如是”。
本經義理殊勝,其總體脈絡是先說修持功德與诋毀業報;即地球上有人聞者,悉能除滅五逆罪業,謗法者入大地獄受苦。然後說如何行持得大功德;即勤行六度,不退菩提心。其次說如來以何因緣故出世;即為令眾生多聞具足,開甘露法門。最後說以何方便令諸眾生悉聞正法;即滿足一切善根,背離惡道。其核心內容是如來知正法智,以正法智故,總攝一切法;即以方便故,知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知世間智與出世間智。
古往今來有很多人以大出離心、大忏悔心、大恭敬心,專門讀誦或抄寫本經。每抄寫一字,或心或口同時念一句,“南無僧伽吒”,公認是進入僧伽吒法界壇城的一個捷徑。僧伽吒這三個字就是無上密乘一咒語,會產生一甚大法力風輪,可破壞身心中惡因程序,使過去世造作的一切罪障, 所產生的不順、災難、困苦等,身心不受, 只在夢裡幻受。本經盛傳於世時,則正法勢必復興。大集正法有大風,山海舉高如浮塵。隨言合會壞業障,然大法炬降惡魔。照明一切菩提捨,無量諸佛說功德。
【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捨城靈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摩诃谟伽略。慧命捨利子。慧命摩诃迦葉。慧命羅睺羅。慧命婆俱羅。慧命跋陀斯那。慧命賢德。慧命歡喜德。慧命網指。慧命須浮帝。慧命難陀斯那。如是等二萬二千人俱。共菩提薩埵摩诃薩埵六萬二千人俱。其名曰彌帝隸菩提薩埵。一切勇菩提薩埵。童真德菩提薩埵。發心童真菩提薩埵。童真賢菩提薩埵。無減菩提薩埵。文殊師利菩提薩埵。普賢菩提薩埵。金剛斯那菩提薩埵。如是等六萬二千人俱。複有萬二千天子。其名曰疇阿那天子。跋陀天子。須跋陀天子。希法天子。栴檀藏天子。栴檀天子。如是等萬二千天子俱。複有八千天女。其名曰彌鄰陀天女。端正天女。發大意天女。歲德天女。護世天女。有力天女。隨善臂天女。如是等八千天女俱。複有八千龍王。其名曰阿波羅羅龍王。伊羅缽龍王。提彌羅龍王。君婆娑羅龍王。君婆屍利沙龍王。須難陀龍王。須賒佉龍王。伽婆屍利沙龍王。如是等八千龍王俱。皆向靈鹫山詣世尊所。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卻住一面。】
阿難尊者真實聽聞,一時佛在古印度王捨城靈鹫山說法道場中。分別有大比丘僧眾二萬二千人同時來到道場;為首的是身體所具壽命,又證悟智慧自主明達心識性體真實存在的阿若憍陳如、摩诃谟伽略、捨利子、摩诃迦葉、羅睺羅、婆俱羅、跋陀斯那、賢德、歡喜德、網指、須浮帝、難陀斯那比丘。有大菩薩眾六萬二千人同時來到道場;為首的是彌帝隸(慈氏彌勒)、一切勇、童真德、發心童真、童真賢、無減、文殊師利、普賢、金剛斯那菩薩。有萬二千天子眾同時來到道場;為首的是疇阿那、跋陀、須跋陀、希法、栴檀藏、栴檀天子。有八千天女眾同時來到道場;為首的是彌鄰陀、端正、發大意、歲德、護世、有力、隨善臂天女。有八千龍王眾同時來到道場;為首的是阿波羅羅、伊羅缽、提彌羅、君婆娑羅、君婆屍利沙、須難陀、須賒佉、伽婆屍利沙龍王。共同向世尊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坐在一面。
婆伽婆,一為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二為有德;是對佛的尊稱,義為世尊。
佛說法對象中,此時沒有在家二眾。表示二種含義;一是正法承傳悟入的主體首先是出家二眾,然後再由出家二眾引領法化在家二眾。出家與在家相對而言,出家易得法體、戒體清淨修行,事項易如法如戒具足圓融,身心易悟道證道;與之相反,在家諸多惡因緣纏繞,時時處處難修難行,法金剛、戒金剛、事項金剛很難圓滿無缺,身難受持正法,心難悟入正智。二是證悟智慧自主明達心識性體真實存在的大比丘僧,都已承傳正法悟入正智,成就聲聞道果慧命;再由菩薩引領法化,堅固所發菩提心,精勤所行菩薩道。凡夫世人只能得到身心生命,或通過公權力成為主宰他人命運的人主;尚未得到身心慧命,或通過功德力成就濟度眾生慧命的真主。人主功名顯貴,易得易失無常。真主德化四方,難得難失真常。在認知身心內外世界上,世人依相對生滅法,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非此即彼的缺失。人類在不斷的調整存在缺失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取得進步和發展。就一個人而言,存在某些缺失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存在缺失;更可怕的是明知而粉飾不能悔改缺失,積業成習為常,障礙慧命明達。解了法義,出家二眾應自覺承傳如來家業,受持悟入正法,不負世尊所囑;在家二眾應自覺接受僧寶法化,依法依戒修行,增益身心功德;四眾和合共創正法中興,同登毗盧遮那性海彼岸。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演說正法利益眾生。世尊。無量億天眾。無量億婇女。無量億菩提薩埵。無量億聲聞。皆悉已集欲聞正法。世尊。如是大眾皆欲聞法。唯願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說妙法令長夜安隱斷諸業障。】
這時,一切勇菩薩起座施禮向佛請法說,今日道場中有無量億菩薩、聲聞、天子、天女、龍王等大眾,皆已匯集欲聞正法;唯願世尊演說正法,以法利戒益化度眾生,以妙義法理破無明長夜、斷諸業障、令得安穩。
無明暗遮覆身心慧日光明為長夜,於出世間菩薩尚有上報佛恩、下濟眾生一念無明未破;於世間菩薩示現眾生,有生諸取蘊、恆雜染煩惱、能障礙業、起高慢心、捨生處死、自驕縱天、恆執取善根、久耽味三昧、起著心善知識、不願捨離菩提法、智魔十種魔事。還有十種魔業;一是忘失菩提心,不能修諸菩薩善根;二是惡心布施,嗔心持戒,捨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賢惡慧;三是於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為說,若得財利恭敬供養,雖非法器而強為說;四是不樂聽聞諸度彼岸,假使聞說而不修行,雖修行多生懈怠,志意狹劣不求無上大菩提法;五是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樂求二乘不樂受生,志尚涅槃離欲寂淨;六是於菩薩所起嗔恚心,惡眼視之求其罪釁,說其過惡斷他財利供養;七是誹謗正法不樂聽聞,假使得聞便生毀恥,見人說法不生尊重,言自說是余說皆非;八是樂學世論巧術文詞,開闡二乘隱覆深法,或以妙義授非其人,遠離菩提住於邪道;九是已得解脫安隱者常樂親近供養,未得解脫安隱者不肯親近教化;十是增長我慢無有恭敬,於諸眾生多行惱害,不求正法真實智慧,其心弊惡難可開悟。還有十種慢業;一是於師僧父母沙門婆羅門,住於正道向正道者,尊重福田所而不恭敬;二是或有法師獲最勝法,乘於大乘知出要道,得總持演說契經廣大法無休息,而於其所起高慢心及於所說法不生恭敬;三是於眾會中聞說妙法,不肯歎美使人信受;五是好起過慢自高凌物,不見己失,不知自短;六是好起過過慢,見有德人應贊不贊,見他贊歎不生歡喜;七是見有法師為人說法,知是法是律是真實是佛語,為嫌其人也嫌其法,自起誹謗也教他謗;八是自求高座自稱法師,應受供給不應執事,見有耆舊久修行人不起逢迎承事;九是見有德人颦蹙不喜,言辭粗犷伺其過失;十是見有聰慧知法之人,不肯親近恭敬供養咨問,何等為善、不善、應作、不應作、作業,於長夜中而得種種利益安樂,愚癡頑狠我慢所吞,終不能見出要之道。還有五種法障;即見佛、聞法、供養佛、攝諸眾生、淨佛國土障,故不得安穩,何況聲聞與天眾等。無明為身心迷惑,對第一義谛乃至佛性不能明了知見覺。
【爾時世尊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哉善哉。一切勇。能為大眾請問如來如是之事。汝今谛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很好!很好!你為大眾請問如來真如佛性之事,當仔細聽聞,應善思惟憶念不忘,現為你說。
真如佛性,“為非佛性,名為佛性”。為一切相不是佛性,所謂佛性是眾生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純淨性識;或離牆壁瓦石之物,又妙有神通自在的慈悲喜捨,沒有忘記三界火宅中的同伴被迷惑的性識,為名佛性。眾生自性是個微妙秘密組合識體,看不見、摸不著、覺不到,猶如虛空,又確實存在。這個微妙秘密組合識體是眾生一切的根本,是萬能的;眾生可以通過依法持戒修行,破解這個微妙秘密組合識體的運轉程序,恢復純淨自性的本來生命狀態;持戒修行的過程,就是積功累德的過程,也可以說為恢復高智慧生命體積累所必須的高能量。這個高能量高智慧的生命體,沒有世間類似情愛之類的思維,只有慈悲願力。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一切勇菩薩對佛說,我等大眾心願悅樂,渴望聽聞妙法。
若於道場中,有人以疑惑、高慢、嗔恚、悭吝、懈怠、狹劣、求釁、是非、論巧(學術)、邪見等不樂心,聽聞諸佛菩薩說法或大善知識釋解佛法,為受魔法掌控,身心難得法利戒益;還易為毀謗佛法僧種下惡因,與自性三寶結下惡怨,命終後將墮入地獄,萬劫不復聞法功德。聞法者以願樂心聽聞佛法,是身心所積功德。
【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有法門名僧伽吒。若此法門在閻浮提。有人聞者。悉能除滅五逆罪業。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勇。於汝意雲何。若人聞此法門福德之聚。過於一佛福德之聚。】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有法門為大集會正法。若此法門在此世界中,有人聽聞信受,盡能除滅五逆罪業,於無上正等正覺得不退轉。一切勇菩薩你等應知,若有人聽聞本經法門獲得福德利益匯集在一起,超過於一佛所獲得福德利益匯集的總和。
正法又稱白法、淨法、妙法,為大正無邪、精准無誤、真實存在的道義法理,顯示在法門、戒儀、事項三具足上,分別於三乘教法中;即聲聞苦集滅道四聖谛,緣覺十二因緣法,菩薩六度萬行法,深入眾人心裡,言行廣泛體現,自覺信受奉持。三乘教法中,其共同處為通達一切法理無礙、空無相無願三昧、平等慈悲喜捨等;如三十七道品法義。正法有世俗與勝義二種;即世俗正法,為以語言文字法相顯示道義法理。勝義正法,為依法門靜坐、禅行、密修證悟智慧,依戒儀具足受持無漏覺道,如法如戒事項圓融無過失。行持正法者也有二種;即持教法正法者,為眾人能誦持釋解佛法道義法理等;若持教法正法者相續不斷,能使世俗正法久住。持證法正法者,為眾人能修證無漏聖道等;若持證法正法者相續不斷,能令勝義正法久住。正法住世或中興,即須二者相輔相成,又須二者同行同持。
法門,為修行者擇法禅行,悟入聖道的門徑。本經佛所說法門,為攝於一切大乘正法之總門;即八萬四千法門為方便網目,攝於一切大乘正法之總門為統領總剛。大乘正法剛舉,方便網目則張。一切法不離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方便,以出世間法為究竟。一切智不離世間智與出世間智,明了世間智為權宜,明了出世間智為實相。一切大乘正法不離菩提願心,一切菩提願心攝於菩薩行法,故本經為總攝正法之門。法門非一佛創立,是三世無量諸佛一脈相承,故有人聞本經法門獲得福德利益無量。
有人聽聞信受本經佛所說法,盡能除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逆罪業,其法理是人能聽聞本經佛所說法的因緣是累世所積善根功德;由正信生起忏悔心,由正定觀空相生智慧,由正智清淨去除染污;再受持正法發菩提願心,修菩薩行,心性識體證得出世間道果,世間法中的五逆罪業豈不除滅。而絕不是簡單的一聞一信而不悔不行,就自然而然的除滅五逆罪業。一切佛法皆為外在助緣功德,必須通過內心轉化才能成為因緣真功德。
【一切勇白佛言。雲何世尊。】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聽聞信受本經福德為什麼這樣大呢?
一人聽聞信受本經獲得福德利益匯集在一起,如何與一佛所獲得福德相比,而且還超過於一佛所獲得福德利益匯集的總和呢?聞法眾生當然產生疑問,一切勇菩薩只是代表聞法眾生向佛請法。
【佛告一切勇。如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若人聞此法門。所得福德亦複如是。一切勇。若人得聞如是法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不退轉。見一切佛。一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惡魔不惱。一切善法皆得成就。一切勇。聞此法者能知生滅。】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本經為總攝正法之門,真實的為恆河沙等諸佛所有福德所成就。若有人聽聞信受本經正法之門,所得福德如同恆河沙等諸佛所有福德。一切勇菩薩你應知,若有人得聞如是法門,於無上佛道一切所行不退轉,能見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願求皆得菩提,一切善法皆得成就,一切惡魔不能惱害。緣故是聞本經法者,能了知世間生滅法。
有人聽聞信受本經正法義理,一定是能發菩提心,能行菩薩道,能承傳本經法門,能於生死苦海中救度無量眾生慧命,能使無量眾生成就佛道的人,故所得福德如同恆河沙等諸佛所有福德。如此說其中緣故是聽聞信受本經正法的人,能了知世間生滅法空相、苦集、無常。能了知世間生滅法,才能發起菩提願心,證悟出世間法寂淨、極樂、真常第一義谛,成就菩薩道;故佛法在世間,“離世覓菩提,如尋兔上角”。
【爾時一切大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一佛福德有幾量也。】
這時,道場中一切聞法大眾,從座而起向佛禮敬而請法說,一佛福德有什麼標准能衡量,又如何去度量呢?
一佛福德,衡量標准與度量大小多少,唯佛智能知,一切大眾難知,故而有疑。疑而能謙下請法,是一切聞法者應有功德。如此功德不是所有聞法者能完全具有,古有法華會上五千人離席,又有二祖慧可聞法嗔慢打掉達摩祖師二顆門牙等;現代有多少人因不能解了而輕慢佛法者,又有多少人因未修證悟而诋毀弘法者等;故不具聞法應有功德者,疑而不能謙下請法。
【佛言。善男子谛聽。一佛功德譬如大海水渧。如閻浮提大地微塵。如恆河沙等眾生悉作十地菩薩。如是一切十地菩薩所有福德。不如一佛福德之聚。一切勇。若人聞此法門福多於此。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佛對道場中一切聞法大眾說,你等仔細聽聞,一佛功德如大海水滴,又如閻浮提大地微塵,又如恆河沙等眾生盡作十地菩薩。如是一切十地菩薩所有福德匯集在一起,不如一佛福德匯集的總和。一切勇菩薩你等應知,若人聽聞信受本經正法,獲得福德多大如此,真是用算數比喻所不能及。
大海水滴、大地微塵、一切眾生、一切十地菩薩福德、算數比喻無量無盡,故一佛功德無邊無際,聽聞信受本經正法所獲福德無法衡量、度量。法源遍湧滿十方,法水長流經三世;法藏無盡聚福德,法音廣播種菩提。法化心田信為首,法理正義解無言,法門悟入行大道,法界寂樂證真常。
【爾時一切大眾。聞是說已。踴躍歡喜多增福德。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等眾生渴樂正法。】
這時,道場中一切大眾,聞佛說明法理後,身心踴躍,知歡喜聞法能多增無量福德。同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樣的眾生渴望願樂聽聞正法呢?
佛法從何處生起,從眾生善根生起。法事從何處生起,從眾生大願生起。菩薩行從何處生起,從善法回向生起。正法中興從何處生起,從眾生信心生起。渴望願樂聽聞正法者,一定是具足善根、發起大願、回向法界、信心堅固的人。如何明了這樣人的內心功德與外在因緣呢?值得疑問。
【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一切勇。有二眾生渴仰於法。何等為二。一者於一切眾生其心平等。二者既聞法已等為眾說心無悕望。】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有二種眾生渴仰於法;一是於一切眾生,其心平等慈悲喜捨;二是當聞法後,能平等為大眾說法,心無名聞利養等希求願望。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其法性平等,其身有差別,其心不平等。其心平等者,一定是依法持戒精勤禅行的人,才能證悟人、法二空智慧,心觀六道眾生漂溺生死苦海,其心平等濟渡。證悟人、法二空的弘法者,能做到心無希求。未證悟人、法二空的弘法者,除有名聞利養等希求願望外,還有遭遇順逆因緣;順因緣時易忘乎所以,逆因緣時易萎靡不振。縱觀古今,凡弘正法者,多是魔難重重,遭遇障礙多多,有時身命懸於一線,打罵毀辱家常便飯;如佛遇提婆達多、阿難遇醉象狂踏、達摩遇嫉者下毒、惠能遇同門追殺、虛雲遇他人斷肋等,不勝枚舉。弘正法者難,掉牙和血咽;艱難菩薩行,身命懸一線。古今皆如此,末法中更難;益人反遭損,濟世易禍殃。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聞何等法得近菩提。】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眾生聽聞什麼樣的法,能快速證得菩提呢?
末法時代的人,渴仰聽聞能快速成佛之法,越省力而不須靜坐禅行越好,越自由而不須持戒心修越好,越快往生而不須一切善行越好。有人以迎合貪求聖果心態為方便,以教化往生善道法為究竟,不敢弘傳正法,不能了義世與出世間法。如此弘法者與所教之人,不能快速證得菩提。
【一切勇。渴仰聞法得近菩提。常信樂聽受大乘法者得近菩提。】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渴仰聽聞正法者,能快速證得菩提;常信樂聽受大乘法者,能快速證得菩提。
渴仰聽聞正法者,能精勤修菩薩行,故佛子從佛口化生;常信樂聽受大乘法者,能堅固所發菩提心,故能快速證得菩提;能精勤修菩薩行者,能以身命財法行惠施眾生,能捨身命財廣大供養眾生;能堅固所發菩提心者,故不退菩薩道。說菩提心易,發菩提心難,不退菩提心難上加難;如捨利弗退失菩提心。大雪壓青松,干挺枝不直;回眸足行跡,直走多彎曲。福德在哪裡,自性識中覓;明心觀可見,彼岸家鄉寄。
【爾時人天諸龍婇女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我等渴法。願佛世尊滿我所願。】
這時,道場中聲聞人、天子、天女、諸龍王眾,從座而起向佛請法說,我等渴仰聽聞正法,願佛能滿足心願所求。
道場中先有一切勇菩薩渴仰聽聞妙法,後有聲聞人、天子、天女、諸龍王眾渴仰聽聞正法,顯示菩薩往來世間修菩薩行,引領眾生聽聞正法、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就菩提。菩薩權實雙修,示現聲聞離聲聞道,成就菩薩道不捨菩薩行;引領人天眾生也權實雙修,成就聲聞道,發起菩提心,證入菩薩道。權為方便法,實為實相法;開權顯實為方便,明心見性為實相。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種種色光從口中出。遍照十方上至梵世還從頂入。】
這時,佛即刻方便微笑,從口中出種種色光,遍照十方世界上至色界諸天,又還歸於此道場,從佛頭頂而入。
佛光遍照十方世界,應理解為佛不捨一眾生一世界,又不為一眾生一世界而說法;佛為無量眾生無量世界而說法;無量世界中有無量道場,也有無量眾生願求聽聞正法。佛光遍照色界諸天,應理解為從一禅天天人上至色究竟天大阿羅漢,皆有佛於不同道場同等說法,平等化度不同根基眾生。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現此稀有之相。】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以何因緣如來現如此稀有相呢?
佛微笑從口中出種種色光遍照為稀有相,預示聞法大眾降臨吉祥。佛於不同道場放不同相光,利益不同根基眾生。佛光具足加持力,具足法性功德。佛光普照,以道場沐浴為殊勝,身心俱受法益,於冥冥中獲得護念。
戒定慧 2013-02-24 21:51
【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於此會中一切眾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如來境界。是故佛笑。】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於此會中一切聽聞妙法眾生,皆得成就菩提,證得一切如來境界。以此緣故,佛即方便微笑。
佛方便微笑,為聞法眾生能成就菩提而欣悅。見他人成功,能生歡喜心,予以祝賀贊歎,也是做人的美德;或以謙下心,求問成功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發揚光大或警示於人;能如此行作非常難得。而也有見他人成功者,陽奉陰違,心生嫉妒,挖空心思,查找漏洞,百般诋毀;或編造謊言,不擇手段,巧弄時局,用盡心機,加以破壞;於修行人而言,如此行作為破戒;於普通人而言,如此行作為缺德。人與人、家與家、族與族、國與國、教與教之間,若能相互友善、和睦、寬容、禮讓、尊重、交流、合作、協助、扶危、濟難等,相互少一些敵視、怨恨、對抗、殘忍、爭奪、強霸、破壞、損他、輕賤、辱毀等,將是自利利他、德化天下、繁榮盛世、人間樂土。歡喜心源於慈悲喜捨,嫉妒心源於貪嗔癡慢;前者是極樂聖行,後者是惡道罪行。損他終害己,利他定獲益;因果實不昧,苦樂還自受。因果分三世,現報與後應;善惡清又明,如影且隨形。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此會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是什麼緣故,此道場中一切聽聞妙法眾生,皆得成就菩提呢?
是一切眾生一聞妙法就能速成菩提嗎?天下哪裡有如此美事,菩薩都心生疑問,其他眾生能完全相信嗎?當然不能!不但不可能,而且是妄想。既然如此,佛為什麼這樣說呢?其中法理是,不得聞此妙法者,不明不入此正法道門;能速成就菩提者,一定是得聞此妙法者。此道場中一切聽聞妙法眾生,佛觀根基皆是信願行不退者,皆能開示悟入佛知見,皆能依次第修證菩提。
【佛言。善哉善哉。一切勇。能問如來如是之義。一切勇。以願勝故。一切勇。乃往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世尊號曰寶德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一切勇。爾時我作摩納之子。此會眾生住佛智慧者。往昔之時悉在鹿中。我時發願。如是諸鹿。我皆令住佛智慧中。時鹿聞已尋皆發聲言。願得如是。一切勇。此會大眾因彼善根。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很好!很好!你能請問如來如此真實法義。佛准確告知你等,是此道場中一切聽聞妙法眾生,善根成熟,能堅固所發菩提心;以菩提心願殊勝的緣故,皆得成就菩提。佛如此說法的依據,是在往昔世過去的無數阿僧祇劫中,有寶德佛住世,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十種名號具足。那時,我釋迦牟尼是少年淨行者,而今此道場中一切聞法眾生,值佛住世證悟智慧者,往昔之時皆在鹿中。我釋迦牟尼那時發菩提心願,如是所見諸鹿與我有大善因緣,若我成就菩提時,皆使其值佛住世證悟智慧。同時,諸鹿冥中聞知少年淨行者所發菩提心願後,皆心識尋緣發納聲言音,願得如是善緣法益。一切勇菩薩應知,今此道場中一切聞法眾生,皆因昔日所種善根,故皆當得成就菩提。
納聲,為心識所發電波音頻,無聲語言。
當今世中,有具足受持菩薩戒並得戒的四眾弟子,淨行世間僧坊、捨宅、山河、林草一切處,值遇見集人與蟲魚禽獸等有形無形一切眾生,皆依念佛、持咒、梵音、說法、放生等不同方式,發菩提心與其結大善法緣,當成就菩提時,皆使其值佛住世證悟智慧。人與蟲魚禽獸等有形無形一切眾生,受身根障礙,無法超越根塵入十八界而意知;而不逆行、不惡向者,心識皆能冥中尋緣發納聲言音,願得如是善緣法益。故世人應惜一切善緣,莫逆行惡向慢毀一切有緣,給自己今世多留一條路,為自己後世積福因。盲人問盲信不信,有無千紅萬般景;晝夜雲光日月星,聞說無見准不准。有佛無佛疑又疑,五眼六通何證明;六道輪回怎能知,極樂淨土存不存。愚人無智問又問,知識科技苦探尋;思維弄巧無止境,相對生滅循環循。智人實證真且真,離相無對入中道;有學義理十法界,定觀三昧世出世。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此法者壽命幾劫。】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若有眾生聞此正法,能增長壽命多少劫呢?
增長壽命是福報,不是福德;如世間權貴富達與長壽之人,只能是有勢力、財力、時間享受生活快樂,但不一定品節高尚、善行廣施、人民擁贊。福報是可以用具體標准或指標來衡量認定;福德是身心慈悲喜捨善行,證悟智慧漏盡見性,形成福德與慧德同一的具足功德,是無有邊際頂底界限,是無法用有限的世間智度量認定。但是,應知由小福報廣聚大福報,由福報次第成就福德。故古人雲,“莫因善小而不為, 莫因惡小而為之”。
【佛言。其人壽命滿八十劫。】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其人壽命能增長滿八十劫。
滿而不虧,足而不缺;即其人壽命滿足,八十劫中不會中途夭亡。壽命長八十劫,應為此世間一成、一住、一壞、一空各二十中劫;即為一大劫,共計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色界天天人壽命,從一禅梵眾天壽長二十小劫至色究竟天壽長一萬六千大劫不等。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劫以何量。】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劫的數量如何計算呢?
時間本無始無終;若昨日為始,今日為終,又可今日為始,昨日為終;若今日為始,明日為終,還可今日為終,明日為始。如此循環不息,年世相對增減;方便度量劫名,身命生滅法則。三世一心當醒,迷惑沉輪何年;紅塵受樂是苦,極樂不聞苦名。
【佛言。善男子。譬如大城縱廣十二由旬高三由旬。盛滿胡麻。有長壽人過百歲已取一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悉盡劫猶不盡。一切勇。又如大山縱廣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長壽人過一百歲。以輕缯帛一往拂之。如是山盡劫猶不盡。是名劫量。】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劫的數量計算,如大城長寬各約一百二十公裡,高約廣三十公裡;其中盛滿胡麻,有長壽人過百歲後,取一粒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減盡,而一小劫的數量不盡。又如大山縱廣約二百五十公裡,高約一百二十公裡,有長壽人過一百歲後,以減去一棉絲輕之,如是山盡,而一小劫的數量不盡。
二種比喻,是相對名稱一小劫的數量。俱捨論中雲,“一切劫增,無過八萬,一切劫減,唯極十年。十八劫中,一增一減,時量方等,初減後增。故二十劫,時量皆等。此總名為成已住劫。所余成壞,及壞已空,並無減增二十差別;然由時量、與住劫同,准住各成二十中劫。成中初劫,起器世間,後十九中,有情漸住。壞中後劫,減器世間。前十九中,有情漸捨。如是所說成住壞空,各二十中,積成八十。總此八十,成大劫量。劫性是何?謂唯五蘊”。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白佛言。世尊。一發誓願尚得如是福德之聚壽八十劫。何況於佛法中廣修諸行。】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若有眾生聞此正法,一發菩提心宏誓大願,能增長壽命八十劫這樣的福報,何況於佛法中能廣修諸行,福報一定能更大吧?
一發菩提心宏誓大願福報中有福德,福德在於發菩提心。人能一發菩提心,立下宏誓大願,一定是能靜坐禅行正信者。雖是初行者,所發菩提心不堅定,所立宏誓大願不牢固;但為身心正行,次第證得道果,真正發起菩提心,能荷載踐行誓願,埋下了菩提種子;如每一位事業成功的人,其成功都與青少年時的志向有關。
【善男子。若有聞此法門者。所得壽命滿八十劫。何況書寫讀誦之者。一切勇。若有人以淨信心讀誦此法門福多於前。九十五劫自識宿命。六萬劫中為轉輪王。於現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傷。妭蠱不中。臨命終時。得見九十五億諸佛。安慰之言。汝莫怖畏。汝在世時聞僧伽吒法門。九十五億佛。各將其人至其世界。一切勇。況複有人得具足聞如是法門。】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若有眾生聽聞本經法門,能得增長壽命八十劫,何況能書寫讀誦者呢!一切勇菩薩應知,若有人能以清淨信心,讀誦本經法門,所得福報要多於聽聞者;即於九十五劫中自識宿命,再於六萬劫中為轉輪王。於現在世,人所敬重,刀不能害,毒不能傷,魔鬼蠱惑不中,臨命終時得見九十五億諸佛,諸佛安慰不要怖畏,你在世時曾聞誦信受《大集會正法門經》。九十五億諸佛,各將其人接引,至其人所願求世界;更何況還有人得具足受持本經法門。
對本經法門能清淨信心者,則淨念無染,淨信無疑,身根淨行,心空諸法。對本經法門能具足受持者,則心不退轉、心不雜亂、信不可壞、行無染著、隨順善法、增長智慧、護持戒行、空一切法、遠離生死、具勝因緣。否則,信心難長久,清淨信心難堅定;受持難空相,具足受持難圓融。正法時代,能清淨信心者不難;末法時代,能清淨信心者難。正法時代,能具足受持者不難;末法時代,能具足受持者難上加難。緣故是:能空說不能實行,遇著障礙就退轉;眼高手低者增多,真修實干者漸少。福德不講不能跑,義理不解難悟道;若不實修著法相,心被相轉道沒了。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我當聽受如是法門得何福德。】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我等菩薩當下聽受本經法門,能得什麼福德呢?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實則是問同一道場中,菩薩與聲聞人、天子眾、龍王眾,共同聽受本經法門,所得福德有區別嗎?為什麼不如此請法呢?這就是菩薩方便智慧,言辭善巧;既讓道場大眾生歡喜心,又達到了請法目的;如同世俗比喻,同樣道理的一句話,有人能將眾人說樂了,也有人能將眾人說惱了,由於缺少方便善巧,必然所達效果不同。
【佛告一切勇。如恆河沙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聞是經者所得福德亦複如是。】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你等菩薩當下聽受本經法門,如同恆河沙諸佛所有福德;聽聞本經法門者,所得福德也是如此相同。
菩薩與其他眾生,聽受本經法門所得福德相同,是諸佛平等慈悲眾生,眾生自性與諸佛平等。所得福德相同,是對大小多少德量相對而言。若對過去未來時間相對而言,所得福德存在先後差別;即菩薩於過去世已聽受本經法門,已實得實受福德;而其他眾生今世才得聞信受本經法門,所得福德須於未來世中次第成就。聽受本經法門所得福德相同是方便,未來世中次第成就是實相。如此講法,是提醒末法時代實修者,勿被福德轉,而執著法相,聽聞為身名,心實未證得。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我聽此法心無疲厭。】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表示說,我等大眾聽受本經法門,身禅樂無疲,心法喜無厭。
坐在道場中聽聞講法的人,都身無疲倦,心無厭煩嗎?不一定!人坐久了,都會腰酸腿痛不舒服,心裡會想法師沒完沒了的講什麼呢,快點結束好輕松一下身體。如此就是有疲厭,也是本能自然的人之常理,不足為怪,可以理解;但切不可以賊心學佛求法,似在聽經聞法,實則貪聞法功德,有貪為盜,成為學佛求法的心障。
【佛告一切勇。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聞法無厭。我亦如是聞法無厭。況複凡夫心生厭想。一切勇。若有善男子。聞此法門生信心者。於千劫中不墮惡道。五十劫中不墮畜生。萬二千劫不墮愚癡。萬八千劫不生邊地。二萬劫中生處端正。二萬五千劫常得出家。五萬劫中作正法王。六萬五千劫修行念死。一切勇。彼善男子善女人。無少不善。惡魔不得其便。不入母胎。一切勇。聞此法門者。生生之處。九十五阿僧祇劫不墮惡道。於八萬劫常得聞持。十萬劫離於殺生。九萬九千劫離於妄語。一萬三千劫離於兩舌。一切勇。如是法門難值難聞。】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很好!很好!你等大眾聽受本經法門,能身禅樂無疲,心法喜無厭;我釋迦牟尼也如是聞法無疲無厭;可是世中聽聞本經法門的凡夫之人,身有疲感,心生厭想。一切勇菩薩應知,世中若有善因緣聽聞本經法門,生信心者所得福報,於千劫中不墮惡行人所生地獄、餓鬼道,五十劫中不墮畜生苦受,一萬二千劫不墮修羅愚癡,一萬八千劫中人不生邊地,二萬劫中生處為人端正,二萬五千劫常得出家修行,五萬劫中作弘傳正法最上法師,六萬五千劫修行念死。還有,聽聞本經法門的凡夫之人,命終後中陰身時,心識不生少許不善念,惡魔不得其方便惱害,惡魔不得入其母胎中致使畸形、諸根不全、先天疾病等。還有,聽聞本經法門的凡夫之人,生生世世所在善處,於九十五阿僧祇劫不墮三惡道,八萬劫中常得聞持佛法,十萬劫中遠離殺生業,九萬九千劫遠離妄語業,一萬三千劫中遠離兩舌業等。緣故是本經法門,百千萬劫中難值難聞,一旦聽聞所得福報不銷不失。
念死,為了知生滅無常,放下人法執著,涅槃寂滅為樂。
說法對象不同,所解義理有別;福德真實不虛,凡聖存在次第。於凡不墮惡道,端正出家法師;惡魔不得惱害,遠離十不善業。修行人的一生中,始終不離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安那般那(觀出入息)、念身(觀身不淨而精勤道業)、念休息(禅樂法喜)、念死十念法。十念為念佛福德慧德,清淨身心,證悟智慧。一念同現十念,十念攝於一念;一念心淨識起,十念功德一念。念念相繼不斷,都攝六根精專;如母憶子心願,游子見母彼岸。
生信心者所得福報的緣起,由身根聞受本經法門,命終後中陰身時,心識不生少許不善念,才能往生善道善處,得成善人善緣,獲益善法善戒,有命善修善行,成就善法善果;或諸佛護念接引,往生淨土世界,遠離生死煩惱。還有,生生世世所在善處,遠離十不善業,自然不墮三惡道,又逐漸增長菩提道次功德。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謗此法者其罪多少。】
這時,一切勇菩薩起座禮佛請法說,世間若有謗毀本經法門者,其獲罪苦業報是多少呢?
在此世界相對法中,福禍相依,相輔相成;善順福生,惡逆禍成。一切謗毀三寶者,皆有前世所結惡緣;或從不善道而來,或毀法破戒,或惡心惡見於善人善事,或戾氣上升受魔法驅馭等。戾氣,為暴烈憤怒、凶殘仇對、乖張狡詐、貪婪膨脹、橫行無忌的強勢氣焰;依此對待一切事物,易作罪惡損人害己。對待一切事物時,人若能處變不驚,保持平和心態,理智客觀處理,現實與長遠都會益人利己;或再升華為寬容大度和善,慈悲喜捨利他,誠信厚重做人,是以菩薩行造福世間。
【佛告一切勇。其罪甚多。】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其獲罪苦業報甚多。
謗法,如欲渡江河湖海遭毀船筏,如欲度饑荒厄難遇毀食糧,如欲避寒流暑熱遭毀宅捨,如欲躲盜匪強兵遇毀屏障等,毀人身心善聞德行,奪人慧命法財資糧,踐踏菩提心田嫩芽,謬指邪行方向路徑;即毀眾人今世功德機緣,又毀眾人無量後世善福。其謗法者所獲罪業,雖由身口出,卻緣心意起,超越身心所能承受的億萬倍,況所獲罪業時時處處隨人量與時間的增加,而增長至無量無邊;故修行人應知,管好自己的嘴,坐好身體的腿,住好心裡的神。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得幾數罪。】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謗毀本經法門者,應得重罪多少數量呢?
重罪重報,超乎想象;大苦劇烈,無法承受;都是當初所行始料未及,逞一時之能,爭一時之強,圖一時之快;或根本就不相信有因果報應那回事,才膽大妄為肆無忌憚,遭受粉身碎骨魂驚無量劫。於一時定中,觀一國王與其百余臣僚,跪拜面前苦求,能於未來世中依願相救度。我問,你們現在不是很好嗎?國王代表臣僚說,“我與眷屬上等者淪為魔子,中等淪為修羅,下等淪為惡道;待魔子與修羅道福盡時,皆當墮入無間地獄,斷滅善根無人救度。” 驚訝從定而出,境界清晰難銷。
【佛告一切勇。莫問此事。善男子。若有於十二恆河沙諸佛如來起於噁心。若有謗者罪多於彼。一切勇。若於大乘起惱心者。如彼眾生被燒焦然。】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不要問此等事項。一切勇菩薩應知,若方便說其罪數量,如同有人對十二恆河沙諸佛生起惡心;若有謗毀本經法門者,其獲罪數量多於謗毀諸佛。
於諸佛生起惡心,為毀壞世間諸佛一切塔像,出諸佛身血。若有謗佛毀法者,其罪業極重;《三摩地王經》有雲:“若人毀壞南瞻部洲一切佛塔,另有人毀謗佛經,此二罪業相比,謗法之罪尤為嚴重;若人殺盡恆河沙數阿羅漢,另有人毀謗佛經,後者罪業尤為嚴重。” 還有,《般若八千頌》有雲:“何人若造五無間,不及相似謗正法”。 可見謗毀本經正法罪業,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五無間罪相比,更要嚴重的多。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如是眾生雲何可救。】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謗毀本經法門者,所得重罪如何救度呢?
菩薩以智慧善觀察世間,知眾生心行差別,堪忍諸惡趣門,甘作眾生福德良田,願拔濟惡行眾生,皆為憐憫安住善法。菩薩為佛子,佛為無生父母,法為承傳家業。一切謗佛毀法者,等於殺害菩薩父母,毀壞菩薩家業;而菩薩心能堪忍,還願行方便救度。謗佛佛無損,毀法法常住;謗者自受害,毀者心已腐。佛子心堪忍,願行方便度;不捨一眾生,如佛一子想。
【佛告一切勇。譬如有人刀斷其頭。使醫治之。塗以石蜜酥油諸藥。以用塗之。一切勇。於汝意雲何。如是眾生還可活不。】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謗毀本經法門者所得重罪,如有人被利刀砍斷頭後,請醫生將其頭與頸縫合,再塗以石蜜酥油諸藥給予治療。一切勇菩薩,你等想一想能怎麼樣,這樣被利刀斷頭的人,還能不能得以活命呢!
謗毀佛法罪業一旦成已,依世間輪回法則,定當受報難以更改;如人犯罪判刑入獄,悔恨自己當初不該,老實接受刑期改造,創立新功抵減刑罰,而絕不能憑想當然說聲對不起就免罪釋放。除非依大乘法,禅行定空證得諸法無我聲聞道果,以及逃離三界火宅入佛淨土;如恩遇大赦天下牢獄。而實際中,往往是謗毀佛法者,愚癡無智,邪見自專,不碰南牆不回頭,十頭老牛拉不回。
【一切勇白佛。不也世尊。】
一切勇菩薩向佛回答說,這樣被利刀斷頭的人,不能得以活命!
刀斷其頭,比喻謗毀佛法者已斷滅善根,須經輪回洗刷心識污垢,自投地獄苦受漂白,再改形換態更生。不能得以活命,比喻斷滅善根的人,遠離真善知識,不得受具足戒,不得承傳正法,在語言文字意中道斷,不得成就慧命。不信仰佛教而謗毀佛法者,其業成已不足惜,無緣難度由可原。而自認信仰佛教者,一天沒有靜坐念佛、禅行密修,以凡夫心智妄議佛法,依文解義如隔靴搔癢,毀辱他人於口誅筆伐,謗毀佛法在虛妄行中,缺失做人的基本品行,如何成就人中賢聖呢!這樣的人,雖有善因緣,卻心無實智,實在可憐惜。
【一切勇。又如有人刀害不斷。若得良醫治之則差。彼人差已知其大苦。我今知已更不復作惡不善業。一切勇。若善男子。念佈施時亦複如是。離一切惡。集諸善法諸善具足。譬如死屍父母憂愁啼泣不能救護。凡夫之人亦複如是。不能自利。不能利他。無依父母。如是如是。一切勇。彼諸眾生臨死之時無所依止。一切勇。無依眾生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作不善業。二者誹謗正法。如是二人臨死之時無依止處。】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謗毀本經法門者所得重罪,又如有人被利刀砍頭而頭未斷,只是受了重傷,若得醫術精湛的醫生治療則能痊愈;其人痊愈後自知所受大苦,自歎今知傷痛後,以後不再繼續惡行作不善業。一切勇菩薩應知,若人有善緣聞受本經法門後,不明義理,而心念欲行法布施時,不是故意謗毀而誤謬本經法門;由於欲行法布施心行離一切惡,集諸善法功德,集諸善緣具足;故雖受重傷而善根不斷,若得善知識方便導化而明了義理,醒忏誤謬本經法門所生的極大危害,再欲行法布施時不再誤謬;或謗毀佛法罪業未成已時,及時忏悔所作惡行,改不善為善業。又如懷抱亡兒的父母,憂愁啼泣而不能救護死去的孩子;凡夫之人也是這樣,有善緣聞受本經法門後,因不明義理而不能自利,也不能利他救護父母,使父母淪為無依止處之人。一切勇菩薩應知,如此諸眾生面臨死亡之時,因不明義理,心識迷茫而無所依止。無依止處眾生有二種;一是作不善業,心生障礙,遠離依止處;二是誹謗正法,心識惑亂,迷失依止處。
諸弘法人欲弘法時,應證悟人法二空方便智慧,明了經律論三藏教義法理,融匯貫通法與戒、法與事項、戒與事項相互關聯的內要,敢於能於自我承擔弘法所生一切因果,捨去功德法相而獨受過失業報。諸弘法人應知,在此世界欲弘法時,若不明了世與出世諸義理真谛,皆有可能功德與過失相隨伴生;若依文解義、依小乘戒法謗毀大乘戒法、依小乘不了事項謗毀大乘明了事項等,以致誤說謬解,自我迷茫心智又去惑亂他人善根,造成自離正法又使他人失去依止處,成就了好心辦壞事的惡果,實在是得不償失。我從心裡擁護贊歎所有弘法者,可我更應善護提醒所有弘法者,切莫聞弘法功德大而喜形沖動,或為名聞利養等假象而蒙蔽妄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勿自欺欺人。相傳有人未經明師認證,自認行中頓悟,冥中得佛傳承諸宗法門,便創辦道場引渡苦海眾生,周圍有很多追隨者。我絲毫沒有诋毀誰、攻擊誰的用意,與相傳之人既不相識也無恩怨,既無名利相爭也無論辯勝負疑嫌,純為善護提醒並警示他人。據我證知,一是證悟境界生於心識,不是外力賜給;二是勝境不可聖解,盡破五蘊魔與天魔事;三是一切宗門法要傳承須依人師,佛加持力於法門中。
謗毀本經法門者分為二類;一類是不信佛教謗法者,罪識入大地獄中受大苦惱,此世界壞時寄往他方世界,求出無期;如被利刀斷頭的人,不能得以活命。二類是信仰佛教因不明法理而謗法者,罪識入八大地獄中受大苦惱八劫,求出有期;如被利刀砍頭重傷而頭未斷者,若得善醫治療則能痊愈。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彼謗法者生何道中。】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謗毀本經法門獲得重罪者,命終後應生往何道中呢?
人命終後生往何道的法理,是神識離體為中陰身時,識五蘊住心,蘊心受業習力牽引,見聞覺知外部不同景象,識體求生欲望強烈,驚恐中無依止處,隨業力入輪回生往各道中。在隨業力入輪回中,自然有鬼王神主冥中查察掌控,善惡分明絲毫不爽。修行人則不同,心識隨修善禅定力,往生三界諸天;或隨聲聞緣覺道果福慧力,往生色界諸天;或隨所發菩提心依諸佛護念接引力,往生諸佛淨土。人命終後生往何道,實際是自我業習召感,佛安立法界時法則如是,一切個體生命力無法抗爭,只能善順修行身心,解脫根塵識入綁縛,遠離無明煩惱迷惑;否則,逆天而行,必遭天譴。
【佛告一切勇。謗法之人入大地獄。在大叫喚地獄一劫受苦。眾合地獄一劫受苦。燒然地獄一劫受苦。大燒然地獄一劫受苦。黑繩地獄一劫受苦。阿鼻地獄一劫受苦。毛豎地獄一劫受苦。睺睺地獄一劫受苦。一切勇。謗法眾生。於此八大地獄。滿足八劫受大苦惱。】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謗毀本經法門者所得重罪,命終後人入大地獄;既在大叫喚地獄中一劫受苦,又在眾合地獄中一劫受苦,又在燒然地獄中一劫受苦,又在大燒然地獄中一劫受苦,又在黑繩地獄中一劫受苦,又在阿鼻地獄中一劫受苦,又在毛豎地獄中一劫受苦,又在睺睺地獄中一劫受苦。一切勇菩薩應知,謗毀本經法門眾生,於如此八大地獄中,滿足八劫受大苦惱。
大叫喚地獄,又為嚎叫地獄;將罪人投熱镬中煎煮,或將罪人驅入勐焰火室,或以鉗開罪人口,灌入烊銅,燒爛五髒。眾合地獄,又為推壓地獄;此獄中有大石山,其山兩兩相對,罪人進入其中,兩山自然相合,堆壓糜碎罪識身體骨肉,其後兩山復還原處;又有大鐵象,舉身發火,蹴蹋罪人,使其身體糜碎,膿血流出;又有獄卒捉罪人置磨石中,以磨磨之,或以大石壓之,淒苦難忍,欲求暫停而不可得。燒然地獄又為燒炙、炎熱地獄;令罪人臥熱鐵上,由首至足,以大熱鐵棒打碎成肉糜。大燒然地獄,又為大燒炙、極熱地獄;此獄罪人所受刑罰如前,其苦更甚於前。黑繩地獄,此獄獄卒,以熱鐵繩縱橫捆縛罪人之身,或斫或鋸。阿鼻地獄,又為無間地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歇。毛豎地獄,熱鐵刺林令人毛發皆豎。睺睺地獄,寒逼其身,皆寒顫聲。
在地府中,從一殿至九殿各有極熱極寒二大地獄,故大地獄有十八層。大地獄各有四門,於其四門各有煻煨增、屍糞增、鋒刃增、烈河增四地獄,也稱為八熱、八寒地獄;即八熱地獄,為炭坑、沸屎、燒林、劍林、刀道、鐵刺林、鹼河、銅橛;八寒地獄,為額浮陀(寒生疱)、尼羅浮陀(疱裂)、呵羅羅(哆嗦)、阿婆婆(縮小成團)、睺睺(寒顫聲)、漚波羅(青蓮華色)、波頭摩(紅蓮華色)、摩诃波頭摩(大紅蓮華色)地獄。還有鹼鹵、麻環枷紐、穿肋、銅鐵刮臉、刮脂、鉗擠心肝、挖眼小地獄、鏟皮、刖足、拔手腳甲、吸血、倒吊、分髃、蛆蛀、擊膝、瓟心十六小地獄。又有一千零八不同名稱小地獄。人的罪識於大地獄中受大苦惱後,還須去小地獄受苦惱無量劫。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白佛言。世尊。大苦大苦我不能聞。】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謗法重罪入大地獄,身心遭受大苦大苦,我於心不忍聽聞。
墮入地獄的眾生,佛教與其他宗教,教義中均有警示;而世人惡行不斷、惡事不絕,命終後墮入地獄者比比皆是,究其緣由主要有十種;一是不知,從未聽聞有墮入地獄之說法,不知者心裡無忌無懼;二是不懂,不明了諸法義理,以一知半解為究竟,顛倒戲論正法;三是不信,從心裡根本就不相信有地獄,認為因果報應只是封建迷信傳說,世間誰人親歷?又如何證明存在?四是不顧,只管當下一時痛快,不顧其他,以後的事愛咋咋的;五是不及,對因果將信將疑,對所行心存僥幸,對報應始料不及,對苦受超乎想象;六是不抵,經不住酒色財氣誘惑,失去抵抗侵擾能力;七是不改,一錯再錯,知錯不悔,固執謬誤,專守邪見;八是不該,粗心不慎,隨眾不獨,人雲亦雲,不辨真偽;九是不修,不知惜福惜緣,邪命放逸散亂,偽善欺人惡取,遇善生嗔嫉能;十是不法,不守戒軌節操,計謀損毀正行,驕慢恃強無恐,喜愛搬弄是非。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何故不能聞 此語甚可怖 地獄為大苦 眾生受苦痛 若造善業者 則有樂果報
若造不善業 則受於苦報 生則有死苦 憂悲苦所縛 凡夫常受苦 無有少樂時
智慧人為樂 能憶念諸佛 信清淨大乘 不墮於惡道 如是一切勇 本業得果報
作業時雖少 得無邊果報 種子時雖少 得無量果實 植種佛福田 能生果實處
智者得安樂 樂於諸佛法 遠離於惡道 修行諸善法 若以一毫物 用佈施諸佛
八十千劫中 巨富具財寶 隨所受生處 常念行佈施 如是一切勇 施佛得福深】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是何緣故不能聞,說此法語甚可怖。地獄慘烈為大苦,眾生受報極苦痛。若能造作善業者,則有人天樂果報。若有造作不善業,則定受苦地獄報。人生法則有死苦,憂悲煩惱苦所縛。凡夫無福常受苦,苦逼無有少樂時。證悟智慧人為樂,能憶常念諸佛名。信受清淨大乘法,不墮惡道於三途。如是一切勇應知,謗法罪業得果報。造作業時雖然少,得果報時大無邊。播下種子時雖少,收得果實無量豐。植種福田供養佛,能生菩提果實處。智者得樂心安穩,禅樂行於諸佛法。若欲遠離諸惡道,修行善法須至誠。若以一毫淨財物,用以供養於諸佛。八十千劫中得福,富貴具足巨財寶。隨所受生法界處,常念勤行法布施。如是告之一切勇,供養諸佛得福深。
地獄受忉利天所攝,所居虛空位置不在地球上,也不在太陽系內;是太陽系外與其平行的星系中,由暗物質所組成,具有極強引力,眾生神識的靈光盡可吸入。太陽系內只有地球上有人類,其它星球沒有人類存在;但有不同形態生命體存在,人類識根受功能界限,也受時空維次制止,用盡科技手段無法見知。太陽系屬於南閻浮提,受南瞻部洲轉輪聖王統攝。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都是與南瞻部洲平行的不同星系,所居虛空高於又遠於太陽系。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所統攝的星系與太陽系平行,之中存在人類,他們的壽命、智力、福報均超過地球人。所謂天下四部洲,是從忉利天所分;就南瞻部洲而言,是居於虛空中忉利天與太陽系中間的星體,不是地球人實際所能認知。地球人若欲探知其它外星人的存在,須超出太陽系,進入更遙遠的其它星系。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白佛陀言。世尊。雲何修佛智慧。雲何聞此法門增長善根。】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如何修行證悟佛智慧呢?又如何聽聞本經法門而增長善根呢?
諸佛以大悲心為體,以化度眾生而起大悲,於大悲生菩提心,於菩提心成等正覺;如曠野樹木,若根得水枝葉華果繁茂。於三界生死曠野中菩提樹王, 以眾生為樹根,以諸佛菩薩為華果; 諸佛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佛道,故菩提在於眾生處,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就菩提。眾生處,既是自心識體,又是他心識體。菩提在於眾生處,既是自利自覺,又是利他覺他。修行證悟佛智慧,既是成就菩提,又是眾生心願菩提。增長善根,既是菩提在於眾生處,又是修行證悟成就菩提。菩薩請法隱深義,於大悲心生菩提;方便利他覺眾生,增長善根入法門。修行才能證佛智,開示悟入探路徑;第二導師承先後,同登佛性妙高峰。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若有人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諸佛。施諸樂具。若複聞此法門者。所得福德與前正等。】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若有人以諸樂具等,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諸佛後,再聽聞本經信受法門,證得福德與本道場聞法者正等,才能修證佛智慧而增長善根。
供養佛有二種;一是財供養;二是法供養。財供養主要有香、花、燈、水、果、茶、食、珠(含璎珞)、寶(含錢幣)、衣、幡、帳、具、地(建立塔寺)、宅(精捨道場)、身、伎(歌舞)、樂(樂器)十八種。法供養主要有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傳法授戒、譯解經典、印經流通、塑畫佛像、修建塔寺、法會道場、梵音伎樂、贊佛功德十種。財供養能獲無上福田,能得第一福益。法供養能獲無上慧德,能得第一慧命。供養佛又有值佛住世、值法住世供養二種,二種供養雖時代分先後,但所得福益相同。供養諸佛,綜合諸經略說能得十種福德;一是與佛結大善因緣,常值佛住世;二是世間生處富貴,身心健康長壽;三是才智聰慧達觀,端莊威嚴;四是一切願求滿足,宿智命通;五是罪業障礙銷除,遠離三災八難;六是諸橫消除不墮惡道,眷屬如意常生人天;七是常聞佛法修行,諸佛護念;八是常做轉輪聖王,諸佛贊歎;九是勤進禅行,證阿羅漢道;十是發菩提心,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道。供養諸佛功德無量,若詳說唯佛能知。得真功德者,心無功德想,不著法相行,知自性具足。“信為道元功德母”,供養可為道元功德父。現代有很多在家二眾,不懂如何供養修福;有一位長老住持對我說,“今年四月初八那天,有一百多人拜師,然後舉辦法會行皈依禮儀;這麼多人拜師,只供養二百元錢。不是嫌錢少,而是多數人不懂如何供養修福。一些人只將大把的錢,用在求事順、求福壽等;雖然也是修供養,但是有求供養,所得福報有限;不如禮佛、受法、敬僧時無求供養,所得福報無量”。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雲何善根滿足。】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聽聞本經信受法門者,如何善根滿足呢?
善根,為身心善本、德本;即產生諸善法的根本。由勤修戒定慧所生,身心所行無貪、無嗔、無癡,為善根本體,稱為三善根。由善根生起一切善法,為得一切善果的根本,於法得正知見、得不壞淨,入於正法中,故一切善法也稱為善根。不善根則為貪、嗔、癡等,即三不善根。積聚善根,說起來容易,行起來很難。在一些寺廟中,有很多在家二眾認為食用齋飯,可消災免難增福;或三五成幫,或成群結隊,專門來食用齋飯。飯後抬腿便走,其中或有人提議,“大家不能白吃,隨緣放一點錢吧!”有人卻說,“若放錢,誰還大老遠的跑到這裡吃一頓飯呢!” 更有甚者,不分什麼時間求其開緣,比上飯店還隨意,飯後不放一元錢。我不是講在家二眾的過失,是有些人實在不知,寺廟一粒米,重如須彌山,屬於十方佛財;若不是孤老病殘等,寺廟專門開緣外,實在是消福太大太多,難以消化掉供養佛財之人的業債,今生要傷財受貧窮,後世要披毛戴角還。
【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言。功德如佛者當知滿足。】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聽聞本經信受法門,證得功德如佛者,當知善根滿足。
唯佛功德圓滿,善根滿足,其余眾生未證功德圓滿,都為善根有缺失;即十地菩薩不能明了見佛性,只是朦胧見,見其形影而不詳面目。因不能明了見佛性,有一念無明未破,故善根有缺失。
【一切勇白佛言。世尊。何人功德與如來等。】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樣的人功德與佛功德正等呢?
世間人功德都不能與佛功德正等,只能仗佛威神加持,身心法行與諸佛法行功德相等;即身心法行如佛法、如佛戒、如佛住世學佛所行,依法性同等而作佛事、法事、僧事。且不可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學說幾句佛語,就妄稱是佛,與佛功德正等。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法師善根與如來等。】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你等大眾應知,法師善根與佛功德正等。
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床,證悟人法二空,弘傳佛教正法者,才能稱為法師。若未證如此智慧境界者,只是虛名法師,所說實為凡夫知見,以善法勸人善行而已。若以邪法教人邪行,以邪知見誤人正知見者,圖有法師之名,實為偽善邪師。
【一切勇菩提薩埵言。世尊。何等是法師。】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樣的人是法師呢?
“末法時代,說法者多如牛毛”;而能說正法的實明法師,卻寥寥無幾,猶如鳳毛麟角,致使亂象叢生。據《法苑珠林》中雲:“佛涅槃後當有五亂,一者當來比丘從白衣學法,世之一亂;二者白衣上座,比丘處下,世之二亂;三者比丘說法不行承受,白衣說法以為無上,世之三亂;四者魔像比丘自生現在,於世間以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為不明,詐偽為信,世之四亂;五者當來比丘畜養妻子奴僕治生,但共诤訟,不承佛教,世之五亂。”《法苑珠林》為唐朝道世法師所著,是一部匯集一切佛法教義精華的一部重要典集。如何理解世之五亂呢?一是“當來比丘從白衣學法”,應理解為有些佛教法門傳承中斷,有些出家二眾不能禅行證悟,將教義停留在語言文字上,將法理停留在學術理論上;故專家學者的考證探究便為法藏,出家二眾只學習專著論述等。二是“白衣上座,比丘處下”,應理解為出家二眾為官走使,寺廟商業化,僧人職業化,佛法宗教化,管理社會化;故在家人為官府自當上座,出家人為民眾自當下座。三是“比丘說法不行承受,白衣說法以為無上”,應理解為僧人所說因果報應、六道輪回、四聖法界等,是精神控制,是空想唯心,是封建迷信等,不得人心;在家人所說身心享樂第一、唯物科技至上、追求自由權貴等,是人本性自然,是時代所趨勢,是現實生活需要等,深得人心。四是“魔像比丘自生現在,於世間以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為不明,詐偽為信”,應理解為於出家人中,有顯示魔王形像的人,自然而生,現象當下,存在下去;這樣人的表現是以世間法善行為成道真谛,對佛教中大乘正法經典自不修為又不明出世法理,不懂裝懂詐解義理,偽善欺世盜名為信。五是“當來比丘畜養妻子奴僕治生,但共诤訟,不承佛教”,應理解為名相是僧人,以夫妻相組建家庭,治有產業雇工,與人相互诤斗名利,訴訟評判是非,不能承傳佛教法財。對此世之五亂現象,不能簡單的依文解義,挑動四眾弟子之間是非,相互攻擊诋毀否定一切,將出家人統統視為魔子魔民,將出家人所行統統視為魔法魔律;將在家人統統視為亂世之眾,將居士正解佛法義理統統視為比丘從白衣學法,或統統視為白衣上座比丘處下,及白衣說法統統視為無上等;若如此不加辨明義理,佛教正法於世間加速毀滅,所行之人其罪大焉。
何謂白衣?古印度人皆喜穿白衣,故用白衣泛指世俗人眾;於世俗人眾中皈依三寶、受持戒律修行的人,稱為居士、開士、信士等;即居士與白衣有明確區別,如居士講法與學者說法,學者不是皈依三寶、受持戒律的修行人,而是學術研討者,二者存在本質不同;故有維摩诘居士講法之經,無維摩诘白衣說法之論。若將居士講法與學者說法溷為一談,統稱為白衣說法,加以排斥诋毀,則佛教四眾會失去二眾,世間只有出家二眾與世俗人眾,其結果可想而知。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流通此法門者。名為法師。】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能弘傳流通本經法門者,可稱名為法師。
弘傳佛教正法,流通本經法門,名為法師所行,實為佛事、法事、僧事,是菩薩行人應作、當作、現作。法師弘法功德不可思議,以身命財為代價,自覺荷載繼承傳播佛法重任,自願示現法行濟度眾生慧命。對能弘傳正法法師,應禮敬供養贊歎,不可輕慢加毀於人。若遇知見不同,可相請辨明法理,因證悟不同可參學融通。若有人肆意诋毀法師名譽,人身攻擊言行,於法師本人無損,還增助道功德;而對眾生而言,易斷人慧命。寧斷千人身命,不斷一人慧命;斷千人身命墮地獄苦受有期,斷一人慧命墮大地獄極苦受無期。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聞此法門得何等福。書寫讀誦此法門者。得幾所福。】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聽聞信受、書寫流通本經法門的人,各能得多少福呢?
據有關經論綜述,聞法功德甚大,不可思議,唯佛能知;如《大寶積經》中義,於十方世界中,用七寶供養諸佛,不如聞大乘法四句偈;再如《獅子吼經》中義,於恆河沙數剎土中,用七寶供養諸佛,不如在末法時代解大乘法四句偈義功德大,或聞四句偈功德大;再如《寶性論》中義,比喻一人在千百萬劫當中布施各種七寶,並於千百萬劫中以七寶供養十方諸佛,此人功德與另外一人在短時間內,聽聞一句大乘法並對這句大乘法生起信心,後者要比前者功德大。還有,在千百萬劫中嚴守戒律,不如聞大乘法四句偈並生起信心功德大。還有,一人在恆河沙數劫中修行,能摧毀三界煩惱,如此功德不如有人聞大乘法的功德大。再如佛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與《妙法蓮華經》等都有論義;我雖未能記住原文,但所記法義如此。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於十方面一一方各十二恆河沙諸佛如來。一一如來住世說法滿十二劫。若有善男子。說此法門功德。與上諸如來等。若有善男子。書寫此經。四十八恆河沙諸佛如來。說其功德不能令盡。況複書寫讀誦受持。】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你等大眾應知,於十方世界中,一一方各有十二恆河沙諸佛,一一佛各住世說法滿十二劫。若有法師離人相法相,正解本經法門義理功德,與以上諸佛長劫說法功德同等。若有人書寫流通本經,四十八恆河沙諸佛,說其功德不能詳盡;何況能邊書寫、邊讀誦、邊受持,其功德更是無量無邊。
據我多年來聽聞、讀誦、受持、釋解多部佛說大乘經典,其中包含本經法門;我身未見功德,心不覺有功德。佛所說功德在哪裡呢?不在聞法眾生生命裡,而在聞法眾生慧命中。但是,聞法於人身心有十種利益;一是開發智慧,由愚轉明;二是知佛法門,專心禅行;三是受戒增福,去習除業;四是辨析法理,明擇法眼;五是印證所修,棄邪知見;六是直心贊佛,自知忏悔;七是尊善知識,受教獲益;八是增長信心,精勤道業;九是道場吉祥,得佛加持;十是明白學佛,少走彎路。至於慧命功德,回向法界、了義究竟、明心見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世與出世、常隨佛學、成就道業、往來示現、護佑眾生等,義不能盡,唯佛能知。
【時一切勇菩提薩埵問佛言。世尊。若讀誦者得幾所福。】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若有人讀誦本經法門,能得多少福呢?
現代人心態多浮躁,少沉靜,能靜心讀書的越來越少,能以清淨心讀誦佛經的恐怕更少。雖然原因很多,但是究其根本,無非物欲橫流、金錢第一、權勢至上、觀念錯位、道德失衡等,導致人只顧眼前利益,失去長遠志向;只顧個人生活享樂,缺少自我心靈安慰;只顧奔波勞累疲命,誰管無始劫來慧身;只顧不擇手段貪取,不願奉獻忠孝利他等。能靜心讀書的人雖少,但能學而致用非常可貴;要堅信能為國家做好人好事、創大事大業的人,一定是心態沉靜有理智的人。能以清淨心讀誦佛經的人雖少,要堅信能光大佛教、承傳戒法、成就道業的人,一定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的人。
【爾時世尊說頌答曰。
讀誦四句偈 得此最勝福 如八十四恆 諸佛所說法
讀誦此法門 得如是福德 如是諸功德 言說不能盡
十八億諸佛 住世滿一劫 十方一切佛 常贊大乘法
善說此法門 而無有窮盡 諸佛難值遇 此法亦如是】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讀誦本經四句偈,得此最大殊勝福。如八十四恆河沙,諸佛所說法相等。讀誦本經法門者,能得如是真福德。如是功德增慧命,文字言說不能盡。十八億諸佛出興,各尊住世滿一劫。十方世界一切佛,常贊本經大乘法。善說本經正法門,廣大義理無窮盡。諸佛難值又難遇,本經法門也如是。
諸佛出世,法界聯片;法門流傳,三世貫穿。讀誦經典,念佛不斷;得傳法門,啟後承前。諸佛經典為法捨利,讀誦經典如見佛法身,等於常隨佛學受教入道場,獲益如進三乘寶山城。試想若無佛教經典留存世間,今日一切佛法義理何談,眾生沉迷惑亂世俗世論,苦海無邊再無渡脫法船。正是人身難得今已得,更值佛法難聞今已聞,總有二難一奇破心關,珍惜聞法誦經萬劫緣。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在學院讀書期間,經常泡在圖書館裡,博覽古今中外群書,從偉人著作、名家傳記、歷史名著、文學萃集、治世經論、變法百家、兵家詭道、天文地理、專業知識等,考推人生哲理,探求人生出路,研究人生意義,覓尋人生歸宿。所得結論,仕途就是成功,成功等於歸宿;富貴就是金錢,富貴等於意義;知識就是手段,知識等於出路;拼博就是精神,拼博等於哲理;與其相反,善良就是軟弱,善良等於無能;寬容就是忍讓,寬容等於愚蠢;不爭就是平常,不爭等於無志;愛情就是一切,愛情等於全部。還有,仕途失意就是倒霉、損失金錢就是運衰、人生之道就是賭博、生老病死就是自然等。如此整日謀劃算計,爭奪名利折騰,心靈空虛無助,煩惱苦愁常現。讀書累得大病一場,嚴重時手不離杯,十幾分鐘跑一趟廁所;幾位學友將我送到醫院,醫生了解病情後,除對症治療外,告訴八個字,“加強鍛練,注意休息”。盡管如此讀書,仍不能知人生出路與歸宿真谛。自聞法讀經後,心裡才撥雲見日,明白宇宙人生真相,覺知世與出世法理,了悟佛法智慧第一義等。
【爾時八十四億天子至於佛所。合掌頂禮白佛言。善哉世尊。如是法藏願住閻浮提。爾時複有十八千億尼揵子。來詣佛所白佛言。勝也沙門瞿昙。】
這時,又有八十四億天子來至道場聞佛說法,並合掌頂禮向佛表白說,世尊您所說本經法門太神聖啦!我等大眾願求如是神聖法藏,常住此世界。同時,又有十萬八千億尼揵子(一種以修苦行自謂離世間的裸形外道),來至道場聞佛說法,並向佛贊歎說,非常殊勝的出家和尚釋迦牟尼。
十萬八千億尼揵子,非此世界人,又現此世界人身;應來自他方世界,或應理解為此世界於古今修苦行未離世間而住他方世界的外道;如道教中的道士,在人間為道士,成道後為地行仙、空行仙、天仙時,雖有仙人神通,但仍然現道士相。
【佛告尼揵。如來常勝。汝等住顛倒。雲何見汝等勝。汝無勝也。汝等善聽。今為利益汝等。為汝等說。凡夫無慧樂 何處得有勝 不知於正道 雲何得有勝 我視眾生道 以甚深佛眼】
佛對諸尼揵子說,如來常住殊勝,你等住於顛倒。你等應好好聽一聽,今為利益你等大眾而為說法。凡夫無有智慧禅樂,何處能得有殊勝呢!凡夫不知善修於正道,如何能證得殊勝呢!我視眾生盡顛倒,以此甚深佛眼觀。
顛倒,分為二種四顛倒妄見;其一有為四顛倒,即凡夫於世間無常執常、諸苦執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其二無為四顛倒,即聲聞、緣覺二乘人,於常、樂、我、淨涅槃境界,妄執為無常、無樂、無我、不淨。若能斷盡有為四顛倒為證聲聞、緣覺道,若能斷有為、無為八顛倒則為行菩薩道。四顛倒源於根塵識入十二因緣法上,表現在身行、口語、意想上,了斷在身心行證戒、定、慧上。
【爾時尼揵子。於世尊所心生嗔恚。爾時帝釋捉金剛杵。以手摩之用擬尼犍。時十八千億諸尼揵子。惶怖苦惱悲泣啼哭。如來隱形令其不見。爾時諸尼揵子不見如來。悲泣頌曰。
父母及兄弟 無能救濟者 見曠野大澤 空無人行路 彼處不見水
亦不見樹陰 亦不見人眾 無伴獨受苦 彼受諸苦惱 由不見如來】
這時,諸尼揵子於道場中聞佛說法,心生嗔恚。此時,忉利天主見狀,手舉金剛杵,作勢欲打諸尼揵子。諸尼揵子見如此情景,驚惶恐怖而苦惱悲泣啼哭。如來則於道場中隱形,令諸尼揵子不得見。諸尼揵子眼不見如來,邊悲泣邊說偈頌;我等父母及兄弟,世再無能救濟者。如見曠野入大澤,迷茫空無人行路。澤處無底不見水,野處不見有樹蔭。生死法中無人替,往來無伴獨受苦。受諸苦惱諸眾生,皆由不能見如來。
佛所說法真實,諸尼揵子心生嗔恚;即外道與凡夫之人,由身口意顛倒,聽慣了假意奉迎,很難聽進真話。古有“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而古今又有幾人能做到納逆耳忠言如流,改前非如去病而飲苦口良藥。大到改朝換代亡國者,中到身敗名裂士大夫,小到家破人亡老百姓,平日裡若能以平和心態面對一切,關鍵時若能聽進周圍不同人的勸告,防患於前,慎獨於心,正大於行,可避免慘痛惡果。就修行人而言,能予安逸利養者,則心喜交友不厭;若聞忠告誡訓聲,則怒毀嗔慢生煩。若如此不知自覺悔改,何以修行脫離生死。特別是為師者,應善於、能於、敢於講真話,自覺承擔起導化責任,培養出福慧雙優的人,保留住佛陀開創的代代古德遵循的優良傳統,形成知舉戒聞過則喜的善和氛圍;如有智慧的世人,不是留給子孫什麼財寶,而是留下文化傳統的財富。千年祖產誰認領,孔孟之道有後人;不忘魯班行門裡,愚人聚金苦用心。敗家之子貪戲樂,孫賣爺田心不疼;德行福蔭跨時代,青史標榜有美名。
【時諸尼犍從座而起。右膝著地出大聲言。如來哀愍願見救濟。我等歸依佛。】
這時,諸尼揵子心生忏悔,從座而起跪地而大聲喊叫,懇請如來哀愍救濟,我等願見佛,我等皈依佛。
人知恥而後勇,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心忏悔如卸掉負重,能歸入正途成就輝煌的大事。有很多人知錯後,人前拉不下面子、放不下架子、躬不下身子,真心幫助的人自然遠離;如佛於道場中隱形,令諸尼揵子不得見。
【爾時世尊即時微笑。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言。善男子。汝往外道尼揵子所。為其說法。】
這時,世尊當即現出微笑面容,對一切勇菩薩說,你有方便智慧,可往外道諸尼揵子中去,為其開示說法。世尊當即現出微笑面容,顯示出諸尼揵子忏悔功德,心中所生嗔恚已除,得如來哀愍救濟。若諸尼揵子心無忏悔,則與佛善法因緣永斷,還是自己哀愍救濟了自己;如據有關專家講,人類目前所發現的疾病約五千種,有十足把握治愈的只有五十種,僅為百分之一;其余疾病只能預防或控制,對症治療而不能根除;再先進的診療技術,還是不如身心健康無病。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白佛言。世尊。譬如須彌山王小山無能出者。如是世尊。於如來前我不能說。】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表白說,如須彌山王高峰獨秀,遠觀如何能見到小山低峰呢!依此法理,今於如來前,我不能前去為諸尼揵子說法。
一切勇菩薩的謙下,使我聯想到於《大日經》中,有一段法義非常好,經常對照自勉;其法義為佛所說法律儀中,經常稱贊一法,就是自知謙下羞愧。世間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自知謙下羞愧,自知應作什麼,不應作什麼,將受到大眾的稱名贊歎,表彰功德。在此基礎上,未證未悟的修行人,自知不足而肯於謙下向善知識求教,肯於精進勤行,一定能得證悟,往生極樂世界,與佛菩薩同處一淨土。還有,自知謙下羞愧的修行人,能受持菩薩戒,得具足戒;由此,而常生人天中,身心除熱毒病,善得清涼安樂,遠離業障邪見,世世生處見佛聞法。這樣自知謙下羞愧的第一行法,應很好地聽聞,善思維憶念於心中。
【爾時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善男子。莫作是說。如來有多方便。一切勇。汝往觀十方一切世界。如來在何處。住於何處所。敷如來座。一切勇。於尼犍所我亦當自說法。】
這時,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你很有智慧,先不要這麼說。如來有多方便智慧,你可去往十方一切世界,遍觀如來在何處坐道場,住於何處聞法大眾中,敷如來座說法。一切勇菩薩應知,於此道場中佛自當為諸尼揵子說法。
佛教化菩薩法,去往十方一切世界如來所參訪求學。一切菩薩於世間無學,而於十方一切世界如來所有學,一切時處保持謙下有學位,是第二導師為眾生示范如何學佛。而有的人,這個不聽,那個不看,自為知之甚多、見之甚廣,結果一交流知見,一問三不知,百問不能答。相傳一位在家人走訪多處寺廟,向多位出家人請法,“什麼人是居士”?都回答說,“在家信佛人都是居士”。結果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幾位出家人議論,不是我等無能,而是有人問的太尖端。一日這位在家人又來到一處寺院,向幾位出家人請法同一所問,一位出家人說,“身在家開明善法為居,心戒行堅固不退為士;他人將居士解為泛稱,自心不可俗解而辱沒居士之名”。這位在家人倒身跪拜,心悅誠服謝法供養。
【一切勇白佛言。世尊。乘何神力。為以自神力去。以佛神力去也。】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我去遍觀十方一切世界,如何乘神力,是以自神力還是以佛神力去呢?
佛神力,為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若聲聞緣覺去遍觀十方一切世界,須以佛神力加持去,自神力不足,有三界為礙;而菩薩具足神力,十方一切世界自由往來不為礙。一切勇菩薩已證佛位,為大菩薩,可現佛身、可以自神力遍往十方一切世界;而一切勇菩薩延大向小,以菩薩身相遍往十方一切世界求學聞法;若從十方一切世界回本道場時,可以佛神力,為諸佛平等。我們中間誰若去各地參訪求學時,應放下點身價,多一點謙下態度;否則,不是參訪求學,而是參觀游覽。
【佛告一切勇。汝以自神力去。還時以佛神力而來。】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你往時以自神力而去,還時以佛神力而來。
佛位菩薩具足如來功德,無往無還,無去無來;而又示現無往而往,無還而還,無去而去,無來而來。往來示現此岸彼岸,去還示現法界無量、眾生無盡、唯佛能救。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從座而起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即沒不現。】
這時,一切勇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禮佛後,即於本道場中隱沒不現。
菩薩現像,為菩薩以神通力進入眾生根塵維次空間,使眾生可見、能見、知見。菩薩於本道場中隱沒不現,即以神通力脫離眾生根塵維次空間,進入宇宙虛空另一維次空間所見知世界與眾生。維次空間,為現代詞匯;即用現代語言方式與思維邏輯概念,可理解為;一維,為線;二維,為長寬;三維,為長寬高;四維,為三維與時間;五維,為四維與速度;六維,為五維之間物理作用與化學反應產生溫度,使物體發生質變;七維,為六維之間物理作用與化學反應產生電能,使物體發生質變;八維,為七維之間物理作用與化學反應產生聲光,使物體發生連鎖反應;九維,為八維之間物理作用與化學反應產生波動磁場,使物體發生連鎖反應;十維,為心靈空間,也是不同生命體的思維空間,屬於人思維能知的最高層次空間;十維以上,為不同生命體聽發出的存在、信息、往來、能量等空間,分有限與無限空間;一切外道、天人、聲聞、緣覺,依報身智慧見聞覺知在有限的維次空間,菩薩、佛依三身智慧知見覺無限空間。
【爾時世尊。為尼犍說法。生苦生惱。人生多怖。生有病苦。病有老苦老有死苦。複有王難賊難水難火難毒難自作業難。】
這時,佛對諸尼揵子說,因身心生苦惱,而使人生出多種恐怖;因身心有病生苦,而病有老苦,老有死苦等;另外,還有王難、賊難、水難、火難、毒難與自作業難等。
苦惱,分為身苦惱與心苦惱二種;身苦惱為生老病死與諸難苦受;心苦惱為分別諸苦受而產生的各種心理恐懼;雖身心苦受有別,但是一體同受。一切災厄分共作業難與自作業難二種;共作業難,即眾人共同因緣造作的惡業,眾人共同受惡果報;自作業難,即個人單獨因緣造作的惡業,個人獨受惡果報。普通人與修行人,當面對共作業難與自作業難時,身心苦受存在著本質差別;普通人是一體同受;修行人是身受心不受,心能轉境界,雖身苦受而心無恐懼。還有,有證悟智慧的修行人,當觀知共作業難與自作業難將要降臨時,若身苦受而心無恐懼為了業,若身心不願苦受而知去處有把握可坐脫立亡。還有,有證悟智慧的修行人,可遠離共作業難與自作業難因緣;如隔道不下雨,百裡不同風。
【時諸外道心懷恐怖。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今更不忍生。】
這時,諸尼揵子聞佛說法,因身心曾經實受或見聞他人實受,而心生恐怖不能放懷,憂愁地向佛表白說,我等於今日知身心諸苦,更不忍心生存世間。
世人身心遭受或見聞他人遭受諸苦難時,常發出感歎,“人活在世太苦啦!不如干脆死了算啦!”這就是愚人境界。這種愚人受苦難時,能找出一堆理由,而采用多種手段自殺。人的自殺行為,違背求生天理,逃避社會責任,既傷害自己,又傷害父母、家庭、子女、親友感情及社會風氣,是一種心靈罪惡。這種心靈罪惡,人間法律無法懲治,而不能逃離天道法則懲罰,罪識苦不堪言。佛教教化三種人開悟智慧;一種是活人,依戒修福,依法修慧,如法如戒作事,身心轉境或脫離苦厄;二種是要停止呼吸或停止呼吸至二十一日內的死人,采取開示佛法,轉化恐怖心態,心中生起善念,使亡識往生善道;或以亡人資財供養三寶,舉辦法會追福等,使亡識生起善業而往生善道;三種還是死人,不知姓名的陣亡將士、共業難亡、七世父母等人,舉辦誦經、放焰口、盂蘭盆會等法會追福,使亡識生起善業,早日脫離惡道而往生善道。當然,佛教普度眾生,還存人天互益,鬼神歡欣,動物受化等。
【爾時世尊說此法時。十八千億諸外道等得離塵垢。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身十八千億。住於十地大菩提薩埵。現菩提薩埵種種神力。或作象形馬形師子虎形金翅鳥形。或作須彌山形。或作老形。或作猕猴。或作華台結加趺坐。十千億菩提薩埵在其南面作。九千億菩提薩埵在其北面。皆作如是神通變化。如來常在三昧。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法。】
世尊如此說法時,十萬八千億諸外道等眾生,身心清淨得離塵垢,發菩提心。同時,受化自身數十萬八千億大眾,皆速住於十地菩薩品位,現菩薩種種神力;或作象形、馬形、師子虎形、金翅鳥形,或作須彌山形,或作老形,或作猕猴形;或作華台結跏趺坐,十千億菩薩在其南面坐,九千億菩薩在其北面坐,皆作如是神通變化。如來常在三昧境界中,以方便力如是為眾生說法。
菩薩示現外道身,於外道中教化外道眾生。所謂外道,即心外求法,執著我身,於無明蘊習不能解脫,自性功德不能顯現。但是,外道人相信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等,雖固執邪知見,但也易受佛法教化棄除邪知見的一面;而又求法、求道、求解脫心比普通人勐烈,修身、練氣、苦行心比普通人堅固,一旦知法義、明法理、棄除邪見後,得入正法門、受正戒軌修行,證得道果速度大大超過普通人修行。同時,外道人於世間為各種宗教,均有各自善行教義、道德規范、自律心理等,心理素質遠高於無任何信仰的普通人。信仰佛教的人,一切眾生平等,與不同信仰的人自然平等,應學會與之平等交流知見;不應從心理上排斥、言辭上輕慢、行為上毀辱,或一言不和便拒之千裡老死不相往來等,其結果沒有普度眾生,反被眾生普度。再須明確的是外道人所修練,於世間法中不能證得正道果,只得人天福報,為自我繞行彎路,無修出世間法可言;就世間法而言,當然也不如直入正法門、受正戒軌修行的人,證得道果速度快捷。
【爾時如來。知一切勇菩提薩埵自用神力去已。七日至華上世界。時一切勇菩提薩埵。以佛神力屈伸臂頃來至佛所。到已右繞三匝。發清淨心合掌禮佛。白佛言。世尊。我以一神力。至十方諸佛世界。見九十九千億諸佛世界。第二神力。見百千億諸佛世界。至第七日到華上世界。亦至不動如來世界。世尊。我至彼國。見九十二千億諸佛說法。又見八十億千世界。八十億千諸佛。即日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悉供養複過而去。世尊。我即日至三十九億百千佛國。見三十九億百千菩提薩埵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我悉恭敬禮拜。右繞三匝複過而去。世尊。又於六十億世界。見六十億佛。我悉供養恭敬禮拜而去。世尊。我見百億世界。百億如來入般涅槃。我亦供養恭敬禮拜複過而去。世尊。我見六十五億世界。諸佛正法滅盡。我心燋惱而懷悲泣。見天龍夜叉憂惱啼哭如箭入心。世尊。彼佛世界劫火所燒。大海須彌悉皆燒盡無有遺馀。我亦供養複過而去。】
這時,佛知一切勇菩薩自用神力,去往十方一切世界,於第七日至華上世界。同時,一切勇菩薩以佛神力,於屈伸手臂間頃刻還至佛所,即回歸本道場;右繞佛三匝,發清淨心合掌禮佛後,表白遍觀所聞所行說,我以菩薩第一自在神力,遍至十方諸佛世界,見九十萬九千億諸佛世界。我以菩薩第二自在神力,遍見百千億諸佛世界。至第七日到華上世界,也至不動佛世界。世尊,我至不動佛世界時,見九十萬二千億諸佛說法;又見八十億千萬世界,八十億千萬諸佛即日成無上正等正覺,我皆供養後而過去。世尊,我即日至三十九億百千佛國,見三十九億百千菩薩出家,證得佛道。世尊,我皆恭敬禮拜,右繞三匝後而過去。世尊,又於六十億世界,見六十億佛,我皆供養恭敬禮拜後而過去。世尊,我見百億世界中,有百億佛示現入般涅槃,我也供養恭敬禮拜後而過去。世尊,我見六十五億世界中,有諸佛正法滅盡,我心焦惱而懷悲泣,見天龍夜叉憂惱啼哭如箭入心。世尊,諸佛正法滅盡的世界劫火所燒,大海與須彌山盡皆燒盡,無有遺留剩余物質,我也供養後而過去。
菩薩有十種自在神力,菩薩以一神力,應理解為以化身神力,去往十方一切世界。菩薩第二神力,應理解為既以化身神力,又於不同世界示現不同眾生身相供養諸佛。菩薩以一神力所見諸佛世界與諸佛,為報身佛國土;第一妙高峰上無言以對,佛佛平等。菩薩以二神力所見諸佛世界與諸佛,為化身佛與化身示現身佛國土;第二妙高峰上諸佛說法,示現成佛,慈悲救度眾生;又見化身示現身佛國土,諸佛示現入般涅槃,正法滅盡的世界劫火所燒。正法滅盡劫火所燒世界時,只見天龍夜叉憂惱啼哭如箭入心,應理解為欲界中地獄眾生移寄他方世界,餓鬼、畜生、人、天人被劫火所燒滅亡;唯天龍隨水逃亡至他方世界,夜叉等天神可避火至他方世界;但見劫火所燒所居世界時,眾生無奈苦受而心生恐怖;同時,懷念諸佛正法住世,感知只有諸佛正法住世,才能保證眾生所居世界正常存在。菩薩供養劫火所燒世界中,諸佛化身示現身國土,應理解為菩薩念佛功德,又念過去世諸佛功德。劫火所燒世界,也是諸佛願力為度脫眾生所安立世界,只為眾生聞佛法因緣已盡,再無生存福報因緣,只能入地獄等待再入輪回因緣。
【乃到華上世界。世尊我到彼世界。見敷百千億座。世尊。見彼南面敷百千億座。東西北方及以上下。各敷百千億高座。世尊。彼一一座七寶成就。一一座上有一如來。結加趺坐為眾說法。世尊。我既見已生稀有心。問彼世尊。此世界者名為何等。彼佛如來即告我言。此世界者名曰華上。世尊我禮彼佛。問其佛言。如來世尊名號何等。彼佛答我。號蓮花藏。於此世界常作佛事。我複問言。此世界中無量如來。何者是蓮花藏如來之身。彼世尊曰。我當示汝蓮花藏佛。爾時諸佛悉隱不現。唯見一佛。其馀座上悉是菩薩。我時禮佛。時有一座從地踴出。我於此座結加趺坐。時我坐已。有無量座忽然而出空無人坐。我問彼佛。此座何故空無人坐。時佛世尊而告我言。善男子。不種善根眾生。不得在於此會之中。世尊。我時問彼如來言。世尊。作何善根得在此會。時佛告言。谛聽善男子。得聞僧伽吒法門者。以是善根得在此會。何況書寫讀誦。一切勇。汝聞僧伽吒法門故得在此會。無善根人則不能得見此佛國。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白彼佛言。世尊。得聞此法門者得何福德。爾時蓮花藏如來即便微笑。世尊。我時作禮。問彼佛言。佛何故笑現稀有相。時蓮花藏如來告一切勇。善男子。一切勇菩提薩埵得大勢力。譬如轉輪聖王主四天下。於四天下種滿胡麻。善男子。如彼胡麻其數多不。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世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告一切勇。有人聚彼胡麻以作一聚。一切勇。有人能數知其數不。一切勇菩提薩埵白彼世尊。不可數也。善逝世尊。時蓮華藏如來告一切勇菩提薩埵。善男子。若胡麻等數諸佛如來。說聞經功德不能令盡。何況書寫讀誦。】
一切勇菩薩繼續向佛表白遍觀所聞所行說,世尊,我到華上世界,見敷置百千億座位;其中,南東西北與上下各方,各敷置百千億高座。一一座七寶成就,一一座上有一佛,結跏趺坐為大眾說法。世尊,我見後當既生稀有心,禮拜華上世界世尊,向華上世界世尊請法說,此世界是何名稱呀?華上世界世尊當即告知我說,此世界稱名華上。我繼續請法說,世尊名號如何稱呼呢?華上世界世尊說,名號稱為蓮花藏佛,於此世界常作佛事。我繼續請法說,我見此世界中有無量佛,哪尊是蓮花藏佛身呢?華上世界世尊說,我當顯示給你見蓮花藏佛;此時諸佛皆隱形不現身像,唯見一佛,其余座上皆是菩薩。我當即禮佛,同時有一座從地踴出,我於此座結跏趺坐。這時,我入座後,見有無量座忽然空出,空置而無人坐。我繼續向蓮花藏佛請法說,此座是何緣故空無人坐呢?這時,蓮花藏佛說,一切勇菩薩,你應知不種善根的眾生,不得在於此法會之中。我繼續向蓮花藏佛請法說,種什麼樣的善根得在此法會之中呢?這時,蓮花藏佛說,你當仔細聽聞,得聞大集會正法法門者,以是善根才能得在此法會之中;若有善緣書寫讀誦大集會正法法門者,當然更具足如是善根。一切勇菩薩,你曾聽聞大集會正法法門,故得在此法會之中;無善根人則不能得見此佛與其國土。我繼續向蓮花藏佛請法說,得聞大集會正法法門者,得什麼福德呢?這時,蓮花藏佛即刻方便微笑。我急忙向蓮花藏佛施禮,繼續向蓮花藏佛請法說,佛因何緣故微笑現稀有相呢?這時,蓮花藏佛說,一切勇菩薩應知,你已得大勢力;如轉輪聖王主四天下,於四天下種滿胡麻,所產其胡麻籽數量多不多呀?我回答說,甚多甚多。蓮花藏佛說,一切勇菩薩應知,有人將如此多的胡麻籽堆聚在一處,能有人數知其數量嗎?我回答說,人不可能數知。這時,蓮花藏佛說,一切勇菩薩應知,若胡麻籽數量等於諸佛數量,各說聽聞本經法門功德,不能說盡;何況書寫讀誦本經法門功德呢!
胡麻,我國稱為麻籽,是一種油料作物。
一切勇菩薩遍觀十方一切世界,親歷諸佛國土,見知諸佛相互印證、相互贊歎,聽聞、書寫、讀誦本經法門功德;如華上世界,無量座位忽然空出,不種此善根的眾生,不得在此法會中。從蓮花藏佛說法中,我們有幸聽聞到本經法門的人,應知聽聞讀誦本經法門,因緣何等難得、何等殊勝;值遇本經法門正法住世與正法中興於世,功德何等甚偉、何等巨大;能依本經正法法門修行與弘傳義理,所種善根何等深遠、何等成就。在此世界,任何一位修行人,若不能依正法修行,都不能證得聲聞果位,如何能往生極樂世界呢!若依像法、末法修行,只能種善根,往生善道。有的人未修證悟,講一些像法、末法義理,自以為便了捷徑法門,以往生善道為究竟淨土極樂世界,讓明眼人看來,這樣的人連他自己今生都無把握往生極樂世界,其所教徒眾又如何呢!對此,奉勸一句,多讀誦幾部大乘經典吧!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書寫得何等福。】
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書寫本經法門得什麼功德呢?
一切勇菩薩回歸本道場後,向佛匯報並向大眾演說,遍觀十方一切世界,遍聞諸佛說法;特別是具體的講述了華上世界,蓮花藏佛說法與其說法因緣。一切勇菩薩並將聞法中的不明了處,向佛請法。聞法中的不明了處,為什麼不在彼佛處請法呢?是因一切勇菩薩非有不明了處,故在代表本道場聞法大眾所請法。
【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沙塵樹葉草木。以如此等數轉輪王。如是輪王寧可數不。】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一切勇菩薩應知,如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沙塵樹葉草木等,以如此數量等於轉輪王數量;如是轉輪王數量人可以數知嗎?
比喻說法為方便,用人們身邊熟知的事物,將很難理解的深刻道理,一下子變的淺顯易知,又增加大眾聞法興趣。諸位往這裡規規矩矩一坐聞法,如聽不懂或不感興趣,在那干耗是件很辛苦的事;而我見諸位,年青人聞法勁頭十足,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也精神抖擻,實在難得。但是,我講實話,人一生作的事,當自命將終惶恐無助時,都可能白忙乎,作了些賠本買賣;唯此一事值得,獲利無盡,福蔭後世。
【一切勇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不可數也。善逝世尊。】
一切勇菩薩回答說,人不可能數知。
一切用數量可知的福德,都是人天福報,報在世間,且時間與快樂有限;而不可用數量能知的福德,才是真福德;如有人舉手之勞,或無意間一句話,卻救了一人或眾人生命與財產安全;若就作者與受者之間的恩情而言,一生一世總有盡時;若將這種善舉轉化為精神,形成社會美德,將利益當代,又傳頌後世,激利無量人善行世間,其影響作用不言而喻。
【佛告一切勇。善男子。聽此法者。如是一切諸轉輪王。所有福德不及此福。於此法門書一字者。功德勝彼一切輪王所有福德。如是善男子。此法門者攝於一切大乘正法。不得以輪王福德為喻。如是一切勇。此法門功德非譬喻說。如此法門能示法藏。滅諸煩惱。然大法炬。降諸惡魔。照明一切菩提薩埵之捨。說一切法。】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一切勇菩薩應知,聽聞本經法門的人,如是諸轉輪王所有福德不及聞本經法門福德。若有人能於本經法門書寫一字,功德勝過如此一切輪王所有福德。其中緣故是能淨心書寫本經法門的人,能受攝於一切大乘正法,不能再以轉輪王福德為比喻。是因本經法門所具功德不是比喻能盡說,故本經法門能示現正法藏,滅除依正法修行人諸煩惱障,然起廣大正法智慧火炬,降伏諸惡魔暗鈍愚癡,照明一切菩薩正法行身心,廣說一切正法義理。
正法藏,為能興盛世間,正入人心除邪,佛所說教化眾生的經律論無盡法義。
煩惱障,為人身心五蘊識,當面對一切事物時,所生起的多種煩惱,形成心理障礙,阻斷正修正行等善因緣。
現代人經濟生活壓力大,一切皆是競爭,時間就是效率,金錢就是一切;精神生活壓力更大,家庭倫理緊張,道德公信迫切,世事不得消停,身心煩惱障難。精力在名利拼爭上,身心在奔波疲累上,人與人一說話張口閉口,不是忙就是累,心中苦悶臉裝笑,故聽聞到本經名字的人非常有限,能專心讀誦本經法門的又有多少人,能清淨書寫本經法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人類生存的危機感,不分什麼時代都依然那麼緊迫,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故佛教奉勸世人,世間空、苦、無常、諸法無我。人類應在生存的危機感中,各為自己找出一分清淨,應該作什麼事,應該怎麼做人,難道生死不是人生的大事嗎!選擇所入後世法界還不知做最好的人嗎!
【爾時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白佛言。世尊。行梵行者甚為稀有。何以故。世尊。如來行難得。】
這時,一切勇菩薩向佛請法說,什麼緣故修行梵行的人世間甚為稀有呢?如來行的人世間更難得呢?
在佛教中,以不YIN,受持諸戒,統稱為梵行。但是分為二種;其一於聲聞乘中,即以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八正道法,為清淨梵行。其二於菩薩道中,即以知法、知義、知時、知足、自知、知眾、知尊卑,修七種善法,為清淨梵行。
如來行,為無礙行、真如行;無礙行,即如來以淨佛眼觀察法界一切眾生,教化斷一切妄想戲論,安住於如來智行,此來彼去無分別。真如行,即如來如真如前際不生後際不動現在不起,如法界非量非無量無形無邊際,示現游行一切法界利益眾生,周行虛空不念何來何所。
【佛告一切勇。如是善男子。梵行難得。若行梵行。若晝若夜常見如來。若見如來則見佛國。若見佛國則見法藏。臨命終時其心不怖。不受胎生無複憂惱。不為愛河之所漂沒。】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一切勇菩薩應知,如是依本經正法法門修行梵行的人難得;若能修行梵行,則若晝若夜常見如來,若見如來則見佛國,若見佛國則見法藏,臨命終時其心不怖,不受胎生又無憂惱,不為愛河之所漂沒。
晝夜常見如來,為修行梵行的人,身淨行則入佛法,心淨念則見如來。能修行梵行的人,是禅行證得禅境,身心清淨不染欲法;即口常香甜,鼻常清香,耳常梵音,眼常觀境,身常禅樂,心常法喜。能修行梵行的人,後世不受胎生,色界化生無憂惱,不為欲界愛河漂沒,天界享樂無盡。修行淨土法門的人,能靜坐念佛、都攝六根為修行梵行;證得身心清淨,自能往生極樂世界。
【爾時世尊複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善男子。如來出世難可值遇。】
這時,佛繼續對一切勇菩薩說,一切勇菩薩應知,如來出世難可值遇。
一切佛法源於如來出世,依一大因緣示現開示悟入佛知見,於眾生為因緣難可值遇,能具足信解行證一切佛法善根更難。值遇如來無空過,聞受佛法獲善益;邊地為人失因緣,見聞不信缺善根。值遇如來皆自利,聞受佛法得全功;人失因緣自受損,信缺善根種惡因。一位老和尚行走於鬧市中,突然打了一個“唉”聲!小徒弟忙問,“師父,您怎麼啦!”老和尚說,“我見人流如海,有幾人了知佛法,多是一生空忙,不見再為下世人,故而感歎凡夫無智,值遇佛法而不知,值遇善人而不識。”小徒弟說,“師父,世人都用什麼眼神看我們呢!他們會想,瞧這出家人,多可憐呀!”老和尚說,“我憫眾生業習苦,眾生憐我生濟貧;他人名利為安樂,我為佛燈一盞明。我憫他時行教化,他憐我時捨幾文;相互憐憫皆善舉,恐有慢者自欺輕。”
【一切勇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如來出世難得值遇。】
一切勇菩薩回答說,世尊,真是這樣!真是這樣!如來出世難得值遇。
幾位僧人在一起交流知見,其中一位問另一位說,“別人想出去掙一點錢卻掙不到多少,你在廟裡不出去卻有人送錢供養,你還不要,推脫不掉的錢你還轉作法事,其中緣故是什麼呢?”另一位僧人說,“在家人供養的錢,帶有血汗業債;我不收錢是怕不能幫助消除業債,若強推脫不收錢是不修慈悲,不給種福田的機緣;轉作法事是淨財成淨行,增加供養人的福德。在家人供養僧人時,誰都要看人有沒有修清淨行;供養修清淨行的人,才是供養法、供養佛,才是真供養僧。”如來出世難得值遇,末法時代連一位有修證的善知識都難值遇。相傳有極個別寺廟,容不了真正修行人;若不與其同流商業運營,將遭歧視,或被啟單。
【佛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言。此法難值亦複如是。一切勇。若有得聞如是法門經於耳者。八十劫中自識宿命。六十千劫作轉輪王。八千劫中作天帝釋。二十五千劫作淨居天。三十八千劫作大梵天。九十九千劫不墮惡道。百千劫中不墮餓鬼二十八千劫不墮畜生。十三億百千劫不墮阿修羅中。刀劍不傷。二十五千劫不生愚癡中。七千劫中具足智慧。九千劫中生處端正。具足善色如如來身。十五千劫不作女人。十六千劫身無病惱。三十五千劫常具天眼。十九千劫不生龍中。六千劫中無嗔恚心。七千劫中不生貧賤家。八十千劫主二天下。極最貧窮受如是樂。十二千劫不生盲冥。十三千劫不生聾中。十一千劫修行忍辱。臨命終時識行將滅。不起倒想。不生嗔恚。見東方恆河沙等諸佛如來。面見南方二十億佛。面見西方二十五恆河沙諸佛如來。面見北方八十恆河沙等諸佛如來。面見上方九十億恆河沙諸佛世尊。面見下方百億恆河沙等諸佛世尊。善男子。彼諸世尊安慰其人。善男子。汝莫恐怖。汝已聽受僧伽吒法門。善男子。汝見如是恆河沙等百千億佛世尊不。唯然已見。世尊告曰。此諸如來故來見汝。是善男子問言。我作何善諸佛見我。諸佛告言。善男子。汝在人中曾聞僧伽吒法門。是故諸佛故來見汝。是善男子白佛言。世尊。我曾少聞得如是福。況複具足受持是經。彼佛告言。善男子。莫作是說。聞四句偈所有功德我今說之。善男子。譬如十三恆河沙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聞此法門福德勝彼。若有供養十三恆河沙諸佛如來。若有於此法門聞一四句偈。此福德勝彼。況具足聞。】
佛繼續對一切勇菩薩說,本經法門如佛出世難得值遇。一切勇菩薩應知,若有人得聞本經法門義理,一經於耳入於心,則於八十劫中自識宿命,六十千劫中作轉輪王,八千劫中作天帝釋,二十五千劫中作淨居天王,三十八千劫中作大梵天王,九十九千劫中不墮惡道,百千劫中不墮餓鬼,二十八千劫中不墮畜生,十三億百千劫中不墮阿修羅道刀劍不傷,二十五千劫中不生愚癡,七千劫中具足智慧,九千劫中生處端正具足善色如佛身,十五千劫中不作女人,十六千劫中身無病惱,三十五千劫中常具天眼,十九千劫中不生龍趣,六千劫中無嗔恚心,七千劫中不生貧賤家,八十千劫中主二天下無貧窮極最受樂,十二千劫中不生盲冥,十三千劫中不生聾中,十一千劫中修行忍辱。得聞本經法門義理,一經於耳入於心的人,臨將命終識行將滅時,不起倒想,不生嗔恚,得面見東方恆河沙等諸佛,面見南方二十億佛,面見西方二十五恆河沙諸佛,面見北方八十恆河沙等諸佛,面見上方九十億恆河沙諸佛,面見下方百億恆河沙諸佛。如是他方世界諸佛安慰其人說,善修行的人,你莫恐怖,你已聽受大集會正法法門,你見到如是恆河沙等百千億諸佛了嗎?臨命終人神識回答說,唯一的、當然的已經見到。如是他方世界諸佛安慰其人說,如是諸佛特來見你。臨命終人神識向佛請法說,我修什麼善行能讓諸佛面見於我呀?如是他方世界諸佛說,善修行的人,你在人中時曾聽聞大集會正法法門,是故諸佛特來見你。臨命終人神識向佛請法說,世尊,我曾少聞大集會正法法門,就能獲得如是福報,若再有具足受持本經法門的人,其功德能有多大呀?如是他方世界諸佛說,善修行的人,你不要這樣問,諸佛只說聽聞本經法門四句偈所有功德;如十三恆河沙諸佛所有福德。若有人聽聞本經法門,所得福德勝過十三恆河沙諸佛所有福德。若有人於本經法門聞一四句偈,所得福德勝過有人供養十三恆河沙諸佛所有福德,更何況有人具足受持本經法門所得功德呢!
若有人得聞本經法門義理,一經於耳入於心,使善根逐漸增長,由不墮惡道而不生惡心、不作惡業,減少惡緣,轉境成智;由往生善道而常聞佛法、常修善行,增福消業,次第成就。得聞本經法門義理因緣很多,但有的寺廟管理封閉,很多僧人卻無緣聽聞;而有些在家人,通過各種傳媒渠道得以聽聞。得聞本經法門義理的人,所得福報可不分出家相與在家相,誰得聞誰得福報。聞本經法門一四句偈義,能依正法次第修證身空、心空、法空、性空,成就佛道,故所得福德甚大。從其經義中,再引申地講,十方諸佛護念本經正法,諸佛加持力於法門中,所護所加是載法法體、載戒戒體;而不是專門護念哪個人,人不可生著相心。著相,於其凡夫生見思二惑,障礙道業;於其聲聞人生我法二執,難出世間。
【佛複告一切勇菩提薩埵言。善男子。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胡麻。以此胡麻數轉輪王。若有人佈施如是轉輪王。不如佈施一須陀洹。若施三千世界一切須陀洹所得福德。不如施一斯陀含。若施三千世界諸斯陀含。不如施一阿那含。若施三千世界諸阿那含。不如佈施一阿羅漢。若施三千世界諸阿羅漢所得福德。不如佈施一辟支佛。若施三千世界諸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施一菩提薩埵。若施三千大千世界菩提薩埵。不如於一如來所起清淨心。若於三千大千世界諸如來所生清淨心。不如凡夫聞此法門功德勝彼。何況書寫讀誦受持。一切勇。況複有人以清淨心憶念此經。一切勇。於意雲何。頗有凡人能度大海不。】
佛繼續對一切勇菩薩說,你等應知,若三千大千世界中盡滿胡麻籽,以如此胡麻籽數量比喻轉輪王。若有人供養如是數量的轉輪王所得福德,不如供養一位一果阿羅漢所得福德;若供養三千世界諸一果阿羅漢所得福德,不如供養一位二果阿羅漢所得福德;若供養三千世界諸二果阿羅漢所得福德,不如供養一位三果阿羅漢所得福德;若供養三千世界諸三果阿羅漢所得福德,不如供養一位四果阿羅漢所得福德;若供養三千世界諸四果阿羅漢所得福德,不如供養一位辟支佛所得福德;若供養三千世界諸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供養一位菩薩所得福德;若供養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所得福德,不如於一佛所起清淨心所得福德;若於三千大千世界諸佛所生清淨心所得福德,不如凡夫聞本經法門所得功德,凡夫聞本經法門功德勝過於三千大千世界諸佛所生清淨心所得福德。何況能書寫、讀誦、受持本經法門所得功德呢!更何況還有人以清淨心憶念本經法門義理所得功德呢!一切勇菩薩你想一下, 十分健康的凡夫之人,能以游泳方式橫渡大海嗎?
轉輪聖王,雖由菩薩做,但所示現天人身;而阿羅漢所證梵行身,故供養所得福德大於前者。阿羅漢與辟支佛雖是梵行身,仍為世間清淨身;而菩薩所證出世間清淨身,故供養所得福德大於前者。菩薩雖是出世間清淨身,仍為有學清淨身;而佛所證圓滿功德身,故供養所得福德大於前者。於佛所雖起清淨心為福德,仍為助緣福德;而凡夫聞本經法門所得為功德,是福德與慧德的同一,故供養所得福德大於前者。書寫、讀誦、受持、憶念本經法門,既是自受法化,又含弘法利人,自利利他為修菩薩行,故所得功德更大。
【一切勇言。不也世尊。】
一切勇菩薩回答說,世尊,十分健康的凡夫之人,不能以游泳方式橫渡大海。
十分健康的凡夫之人;十分健康,為一切外道仙人、天龍、鬼神、修羅等具有五通眾生;凡夫之人,為未證聲聞道果的一切人天等眾生。不能以游泳方式橫渡大海;游泳方式,為眾生依自力,不乘佛法大船;橫渡大海,為直捷快速的出離生死苦海。證聲聞道果的人,得法體戒體,發菩提心,依自力乘佛法接引大船奔向彼岸,一定直捷快速的出離生死苦海。佛菩薩接引的是依自力,乘佛法大船到達彼岸的人;而不是依自力大喊大叫還未登佛法大船的人。
【佛告一切勇。於意雲何。頗有凡夫以手一撮能竭海不。】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你再想一下, 十分健康的凡夫之人,能以手心一撮竭干大海水嗎?
以手心一撮竭干大海水;手心一撮,喻為自善行力,非常弱小,能力有限;竭干大海水,喻為以自善行力,除掉無始劫來業障之大海水。無始劫來業障之大海水,於現世中以自善行力,不但不能竭干;反而有根塵蘊習的千江萬河水,從四面八方流入大海,循環反復不息。
【一切勇言。不也世尊。】
一切勇菩薩回答說,世尊,十分健康的凡夫之人不能以手心一撮竭干大海水。
欲除掉無始劫來業障之大海水,應用無漏之菩提心大根器,依自力合六度之精進力,增加慈悲喜捨之大勇力,移山倒海不費吹灰之力;如忉利天上為懲罰人間罪惡,設有鐵索、米山、面山;若免除人間罪惡,須等待當蠟燭將鐵索燒斷時、雞把米山啄完時、狗把面山舔完時,經劫乃盡;而天巧力妙風微動,鐵索、米山、面山頃刻全無。
【佛告一切勇。樂小法者亦複如是。不能聽受如是法門。一切勇。若不曾見十八億恆河沙諸佛如來。不能書寫如是法門。若不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如來者。不能聞此法門。若人曾見百千億如來者。聞此法門不生誹謗。一切勇。若有曾見百千億恆河沙如來。聞此法門能生淨信。起如實想不生誹謗。一切勇。聽若有書此法門一四句偈。彼過九十五億千世界。如阿彌陀國。彼人佛土亦複如是。一切勇。彼諸眾生壽命八萬四千劫。一切勇。若菩提薩埵摩诃薩埵。於此法門聞四句偈。諸眾生設使造五逆罪。教人隨喜。若能聽受一四句偈。所有罪業能令除滅。】
佛對一切勇菩薩說,世間喜樂聞修二乘法者,不能聽受本經法門,即不能求出世間解脫;如人以游泳方式橫渡大海,又如人以手心一撮竭干大海水。一切勇菩薩應知,若不曾見十八億恆河沙諸佛的人,不能書寫本經法門。若不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佛的人,不能聽聞本經法門。若有人往昔曾見百千億諸佛,聽聞本經法門不生誹謗。若有人往昔曾見百千億恆河沙諸佛,聽聞本經法門能生淨信,起如實想不生誹謗。若有人聽聞後書寫本經法門一四句偈,這樣的人過九十五億千萬世界,如經歷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樣的人於未來世中所成就佛國土也是如極樂世界,所成就世界中受教化的諸眾生壽命八萬四千劫。一切勇菩薩還應知,若菩薩於本經法門聽聞四句偈,教化所入世界中諸眾生就算曾造作五逆重罪,受教化人若能聽受一四句偈隨喜,所有罪業能令除滅。
修二乘法者,修行為自利,不能利他;從聞法因緣上與本經法義格格不入,聞法善根不足,故不能聽受本經法門。曾見無量諸佛,發菩提心才具足聞法因緣,逐漸增益聞法善根。
菩薩所入世界教化眾生,當然示現眾生行菩薩道;行菩薩道的人,於世間身心當然依正法修行;受其教化的人,若能聽受本經法門一四句偈隨喜,自當信受正法義理,依戒定慧禅行空觀,所有罪業當然除滅;如一劑能毒死一人的毒藥,放入大海中稀釋後,再取相同劑量的海水服用,當然不能再毒死一人。
若不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佛的人,不能聽聞本經法門等;諸位今日能聽聞本經法門,當然可理解為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佛;那麼試問諸位,既然曾見九十億恆河沙諸佛,為什麼沒有往生極樂世界,還在此聽聞本經法門呢?難道諸位都是菩薩示現不成嗎!當然不是菩薩示現,而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還不夠。能不能自問,差在哪裡了呢?是不是差在聽經是聽經、聞法是聞法,而身不能依正法精進禅行,心不能發大願持正戒淨修;如光聽辘轳把響,不知水井在哪裡。
【爾時世尊複告一切勇菩提薩埵摩诃薩埵言。往昔有人破塔壞僧。動菩提薩埵三昧。壞滅佛法。殺害父母。作已生悔。我失今世後世之樂。當於惡道一劫受苦。生大愁憂受大苦惱。一切勇。如是之人一切世人所共惡賤。作如是言。此人失於世間出世間法。此眾生於無量劫猶如焦樹不能複生。譬如畫堂不以焦柱而作莊嚴。此人亦爾。今世後世所生之處。人皆輕賤打罵毀辱不施飲食。彼受饑渴打罵苦惱。自憶念言。我造逆罪。破塔壞僧。作是思惟。我向何處誰能救我。作如是念。我當入山自滅其身。無人救我。爾時彼人而說偈言。
我造不善業 猶如燋木柱 今世不莊嚴 他世亦如是
室內不莊嚴 在外亦如是 惡因造惡業 因之入惡道
後世受苦痛 不知住何處 諸天悉聞我 悲泣啼哭聲
無有救護者 必入於地獄 自作不善業 自受苦痛受
我無歸依處 必受苦痛受 殺父母壞塔 我作五逆業
我登高山頂 自墜令碎滅 時諸天告言 莫去愚癡人
莫作不善業 汝作多不善 作已今悔過 殺害自身命
必受地獄苦 尋即墮於地 如被憂箭射 不以此精進
而得成佛道 不得菩薩道 不得聲聞果 更起馀精進
汝詣仙聖山 往見大聖主 頭面禮彼仙 願救苦眾生
善作利益我 驚怖不安隱 仙人聞告言 汝坐暫時聽
驚怖苦不安 當悔眾惡業】
這時,佛繼續對一切勇菩薩說,往昔有人毀破佛塔、壞和合僧、擾動菩薩三昧心、攻擊滅除佛法、殺害父母,造作後心生忏悔;即所造罪業使我失去今世及後世之福樂,當墮於惡道成劫受苦,身心生大愁憂受大苦惱。一切勇菩薩應知,這樣的人被一切世人共同憎惡輕賤,皆言這樣的人失於世間法與出世間法,於無量劫中猶如火燒樹木成焦碳一樣不能復生,又如畫堂不以焦碳為木柱而作莊嚴。這樣的人今世及後世所生之處,人皆輕賤打罵毀辱,不能供養飲食等。這樣的人經受饑渴、打罵、苦惱後,自感歎憶念言,我於往昔造作五逆重罪,破塔壞僧等,思惟我今能向何處去,誰又能救我呢!無人能救得了我,我還是當入山自滅其身吧!這時,這樣的人自悲歎而說偈語;往昔我造不善業,猶如火燒焦木柱。感召今世不莊嚴,他世也如是低賤。室內灰碳不莊嚴,在外也如是骯贓。惡報皆因造惡業,所以墮入惡道中。後世仍須受苦痛,不知止住於何處。諸天神明若聞我,今日悲泣啼哭聲。若是無有救護者,我罪必入於地獄。愚癡自作不善業,仍須自受苦痛受。我今再無歸依處,身心必遭苦痛受。毀塔壞僧殺父母,造作五逆極重業。絕望登上高山頂,欲自墜身碎滅死。這時諸天有告言,暫莫疾去愚癡人。人且莫作不善業,你確造業多不善。作後生悔過失心,痛改欲害自身命。當知必受地獄苦,尋即墮於惡道中。身心如被憂箭射,若不如此悔精進。如何而得成佛道,哪裡得修菩薩行。何處得證聲聞果,只更起諸精進惡。你詣仙人聖山處,往見仙人大聖主。頭面禮足仙人師,願救苦難諸眾生。唯願善作利益我,身心驚怖不安穩。仙人聞聽哀告說,你且暫坐一時聽。身心驚怖苦不安,須當眾前悔惡業。
擾動菩薩三昧心;為用輕毀辱打等言行,干擾動搖菩薩行人清淨行、清淨心。菩薩行人在世間,可能是我們周圍的平常人、老實人,或在聰明人眼裡是不起眼的人等,往往不是高高在上常被阿谀者,將菩薩行隱於所作平常事之中,易遭人輕毀辱打。現代人心裡普遍認為,誰勤懇做事就是傻瓜,誰老實一定受人欺辱吃虧;故乖巧做事,曲意奉承,能獲取即得勢利就是有能耐,社會價值觀發生了錯位,為人處事理念偏離了真誠等。寺廟是大社會中的小群體,一樣不能獨善其身。於其他經典中,五逆罪中無這一條;聲聞人對此不能信受,要生疑惑心,不就是於日常生活中毀一言、罵一句、打一下等,有什麼大不了的,怎麼不知不覺犯了五逆罪了呢?其不知菩薩行人清淨行、清淨心,具體表現在道德文明上、做人做事上、弘法利生上等,遭人干擾動搖後,再無人願如此行作,罪在負面影響極大、社會危害極大;故應尊重老實人,鼓勵勤懇人,爭做善行人。
仙人大聖主,為遠離人群鬧市,進入深山、森林、水畔,住於茅棚、古洞、樹下等處,長期修苦行證得二乘道果後發菩提心的人,有的可能長發花須,或舊衣補袍等,很難一眼認出是僧人,故古代統稱為仙人大聖主;如釋尊曾為忍辱仙人。
痛改前非欲害自身命,表示悔改過失的決心,及人犯五逆罪遭報應的慘苦心境,使自己處於死地而求洗心革面的後生;而絕不是佛教鼓勵有罪過的人自殺,或將自新之心誤為自害之心。
須當眾前悔惡業;眾前造業眾前忏,自悔驚警眾人心;反面教員慘教訓,挽救他人墮前坑。過失難當眾前悔,粉飾遮掩自欺人;得意張揚他是非,地正天公惜不饒。
【仙人告言。我為施汝食汝可食之。愁憂苦惱饑渴恐怖世間無歸。我施汝食汝當食之。然後我當為汝說法。令汝罪業悉得消滅。彼食訖已須臾澡手。繞仙人已前面[跳-兆+互]跪。仙人問言。汝說作惡業。答仙人言。我殺母殺父破塔。亂菩提薩埵三昧。壞滅佛法。爾時仙人告彼言。汝作不善造斯惡業。自作教人諸不善業。汝當忏悔。爾時彼人心驚惶怖悲泣而言。誰救護我。我作惡業必受苦報。爾時彼人長跪合掌而作是言。我作惡業自作教人。莫使我得不善之報。勿使受苦。願大仙人當見救濟。我為仙人常作僮僕。所作不善願令消滅。爾時仙人慰喻彼人。汝莫惶怖。吾當救汝令汝輕報。汝今現前聽法。汝曾聞僧伽吒法門不。白仙人言。我未曾聞。仙人言。火燒之人誰能為其說法。唯大悲者乃能說耳。】
仙人繼續說,我為你准備了食物,你現在可以飽食,你的愁憂苦惱與饑渴恐怖,在世間無法能找到解決的地方。我布施的美食你當先用,然後我在為你說法,使你所作罪業盡得消滅。這樣造作五逆重罪的人,用食完畢後澡浴洗手,繞仙人面前跪拜謝恩。仙人詢問說,你說一說如何造作惡業的呢?這樣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回答說,我殺害父母、毀破佛塔、壞和合僧、擾動菩薩三昧心、攻擊滅除佛法等。這時,仙人說,你造作如此不善行,造下如此極惡業,不但自己作,還教唆他人共同造作,應當忏悔。這時,這樣造作五逆重罪的人,長跪合掌身心驚惶恐怖悲泣而哀求說,誰能發一發慈悲心救救我吧!我作下如此惡業必遭受大苦報。我造作如此惡業時,不但自作還教唆他人,請不要使我得不善的報應呀!不能使我遭受痛苦呀!願大仙人給予救濟,我為仙人常作僕人,以此抵消我所作諸惡不善業。仙人安慰說,你先不要驚惶恐怖,我當救你使其重業輕報。你今上前來聽法,我問你曾聽聞過大集會正法法門嗎?這樣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回答說,我未曾聽聞過。仙人說,向你這樣如火燒木之人,誰能為其說法,唯有大悲心者才能說法。
對造作五逆重罪的人,唯有大悲心者才能為其說法;對如此說法,聲聞人無法相信,不就是勸人幾句,不要想不開,不應自殺害,值得大驚小怪嗎!這種理解只停留在救人生命上,不知救度慧命深義。救度作五逆罪人的慧命,首先地獄業如何了去,其次惡道苦如何免除,再次轉人時遭惡運如何轉境,還有中途退失初心如何補救等,非一生一世,說完了事無責任,或隨意說幾句不承擔;而是生生世世有責任,不離不棄有承擔。否則,發菩提心怎麼難呢!況且,修行人遇見造作五逆惡人,求避之而恐不及,哪裡還有自願沒完沒了的承擔責任呢!有什麼好處嗎?無有!一切皆苦;故唯有大悲心者才能做得到。有大悲心者,唯是菩薩。菩薩善根如佛究竟善根,普攝無我諸法,一切供養諸佛,悟入無量無障礙法,發無量心滿足眾生一切願求,轉正法輪、調伏眾生,照了無二法門,普攝十方世界一切大劫於中修菩薩行,普攝一切趣生於中示現受生,普攝一切惑染習氣以方便化為清淨,普攝一切眾生諸根了知無量差別,普攝一切眾生解欲離雜染得清淨,普攝一切智性護持佛教法藏;故為大悲者。
本經第一卷中,有四種不可思議;其一聞正法因緣與發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其二依本經法門度脫外道及忏悔功德不可思議;其三諸佛世界及諸佛三身四智化度眾生功德不可思議;其四菩薩自在神力與菩薩行功德不可思議。若能以此脈絡來理解本經法義,本經義理權實立見,可助其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