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兒子還很難得,帶著他的父親到公園裡去散步,但是這個兒子的心並沒有在他的父親身上,他就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開始看報紙。結果這個父親就很寂寞,他特別想和兒子交流,突然看到了一只小鳥,他就問兒子,說那是什麼?這個兒子把眼睛從報紙上移開,漫不經心的看了一眼對他說,那是一只小鳥。說完之後,又回去看自己的報紙了。結果這個老人家還是很寂寞,過了一會又看到一只小鳥,他就又問兒子,說那是什麼?這個兒子看了一眼,一看還是一只小鳥,就有點不耐煩了,說話的聲音就有點大了,說那是一只小鳥,我都跟你說一遍了,還問!說完之後又回去看他的報紙了。結果這個老人家,過了一會又看到了一只小鳥,他又忍不住,又問他的兒子,說那是什麼?這個時候,這個兒子已經徹底的不耐煩了,他把這個報紙往地上一摔,他說,那是一只小鳥,我都跟你說兩遍了,還問,真煩。這時候他的父親就默然無語,回到家裡,從抽屜裡拿出了一個發黃的日記本,翻開了一頁遞給了自己的兒子。這個日記本記載著這個孩子小的時候成長的經歷。這個日記上就記載著有一天,這個父親帶著兒子來到了一個公園裡,這個孩子很天真活潑又有很多的問題。他看到了一只小鳥就問他的父親,說那是什麼?他的父親就很高興、很耐心的說,那是一只小鳥。結果走著走著,他們又看到了一只小鳥,這個孩子的問題就特別多,而且經常反覆的問問題,於是他就又問,他說爸爸、爸爸,那是什麼?這個父親仍然是很耐心、很高興的說,那是一只小鳥。而且還給他解釋,這個小鳥怎麼發音,告訴他小鳥有什麼習性,這個孩子就很高興。結果走著走著沒過多久,又見到了一只小鳥,這個孩子就又問,說爸爸、爸爸,那是什麼?這個下午,整個的一個下午,這個孩子問了多少遍「那是什麼?」這個日記上記載,這個孩子整整的問了二十三遍「那是什麼?」而這個父親無一例外的很耐心、很高興的告訴他,那是一只小鳥,沒有絲毫的不耐煩。看到這裡,這個兒子就很慚愧,低下了頭,而且流出了眼淚,最終和父親擁抱在一起。
所以我們說,父母對我們的付出是無私無求,永遠那麼耐心,但是我們對父母的態度,卻沒有絲毫的耐心。所以在《孝經》上有一句話,他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我們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不愛自己的父母親,我們去愛別的人,這個和德行的要求、和理的本質,都是相違背的。為什麼是相違背的?譬如說我們出差在外,買了很多的土特產,就像我們今天從各地來學習,回去以後,一定會帶回去雲南的特產,那我們帶著這些特產去看誰了?我們是去看自己的領導了,是去看自己的生意合作伙伴了,還是先去看自己的父母了?為什麼我們要去看領導?因為領導能夠提拔我們,能夠給我們帶來好的位置;我們的生意合作伙伴,能夠給我們帶來財富;而我的父母卻已經衰老了,甚至在很多人的思想中,都是我們的包袱和累贅了。所以我們潛移默化的是以一種功利的思想在為人處世,沒有知恩報恩的意識。如果這種思想推而廣之的話,我們這個社會見利忘義的事情就會愈來愈多,都不足為奇了。所以我們看到了這一點,知道我們人生很多的不順利,都是因為沒有能夠盡心盡力的孝敬父母所導致的。
中華文化與和諧社會 劉余莉教授主講 (共一集) 2010/8/11 中國雲南省大理市 檔名:56-07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