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歸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一念差錯,便墮輪回。小子屢蒙開誨念佛往生之訣,其理甚明;又恐病來死至之時,心識散亂,仍慮他人惑動正念,忘失淨因。伏望重示歸徑之方,俾脫沉論之苦。
師曰:善哉問也。凡一切人,命終欲往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此穢身超生淨土,能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稱意之事,如脫敞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凡遇有病之時,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叮咛家人及看病人,往來問候:“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困難之語,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需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之語” 。若病重將臨終之際,家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歎、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了,方可哀泣。若有絲毫戀世之心,便成掛念,不得解脫。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若依此者,決定往生,無可疑也。
又問:求醫服藥,還可用否?
答曰:求醫服藥,初不相妨。然藥者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命若盡時,藥其奈何?若殺物命以為藥,以求身安,此則尤為不可。余多見世人,因病持齋,方獲少愈,復為醫者以魚肉佐藥,其病復作。信知佛力可救,肉食無益。
又問曰:求神祈福如何?
答曰:人命長短,生時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若迷惑信仰,殺害眾生,祭祀鬼神,但增惡業,反損壽矣。大命將盡,小鬼奈何?!空自憧惶,俱無所濟,切宜謹之。當以此文,貼向目前,時時見之,免致臨危忘失。
又問:平生未會念佛人,還用得否?
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決無疑也。余多見世人,於平常念佛禮贊,發願求生西方,甚是勤拳,乃至臨病,卻又怕死,都不說著往生解脫之事,直至氣消命盡,識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賊去關門,濟何事耶?生死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善導大師在他的《答往生念佛文》中提出了臨命終時蒙佛接引的四個條件:
1.不得怕死:有生必有死,若能生極樂,得大解脫,是大快人心的事,應滿懷喜悅,欣求極樂。
2.莫生戀著:要放下一切身心,看得破,放得下,不留戀娑婆,臨終時不再去想如夢幻泡影的世事,也不要捨不得假我的身驅。
3.臨終助念:“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困難之語,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需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之語。”家屬親友不得哀歎哭泣,惑亂心神,失其正念。而應“一時同聲念佛”,臨終助念。因為“若有絲毫戀世之心.便成掛念,不得解脫”。
4.臨終開示:“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善導大師說:“若依此者,決定往生,無可疑也”。
這幾件事辦到了,“無論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決無疑也”。
(來源郭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