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君子慎獨:慎獨知於衾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君子慎獨——慎獨知於衾影

作者 歸依宣化上人

 

 

1.《文昌帝君陰骘文》雲:“慎獨知於衾影。”

2.《安士全書白話解》之《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培養慎獨功夫,就要努力在隱微處去觀察反省。

3.見微細罪生大怖畏:不輕如來所制禁戒,乃至小罪亦應生大慚愧,起大怖畏。乃真修行人。 

4.弘一大師: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慎獨知於衾影

清朝·懷西居士周安士著述

 

[發明]君子小人之分,不過為己為人之別。人若有志為己,而於隱微幽獨之處,不能刻刻防閒,戰兢惕厲,則為己之功,終有疏漏。古人雲:‘獨行不愧影,獨臥不愧衾。’能到衾影不愧時,方是慎到極處。此句,即上文‘見先哲於羹牆’之實際,亦即下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本領。‘獨知’不是空空一慎,須知前後皆有工夫。慎獨以前,須用學問思辨;慎獨以後,不過笃行而已。此與上句,用意最深,工夫最細,分明是帝君自道其所得,不許俗人問津。

‘獨知’之時,‘獨知’之境,人人皆有,各各不同。名者,有名者之‘獨知’;利者,有利者之‘獨知’;要皆業識茫茫,不知覺悟。譬之龍不見石,魚不見水,人不見塵,血肉之軀不見鬼祟,自然之勢也。若於昧爽之時,回光返照。試問,吾於父母兄弟前,稍能盡其孝弟否?於親族朋友間,果能以誠相待與?耦居無猜否?於臨財之際,果能見利思義,不受人間造孽錢否?於行住坐臥中,曾念及天地父母之恩,思欲報答否?每日自朝至暮,曾有一二時中,發濟人利物之念否?於美色不留盼否?見人得意時,無嫉妒之心否?於處順境時,果能以卑自牧,不驕奢否?不淩虐無告人否?飲食當前,能念及農夫之憔悴否?見貧者來乞,必能稍有以周之,無厭惡之心否?如是逐一檢點,則獨知之際,必有大不慊於懷者,豈容輕於自恕乎? 下附征事三條。

1.見獵心喜(《性理宗旨》)

宋河南程颢,字伯淳,學者稱為明道先生。少年好獵,後見濂溪周先生,頓除其習,自謂無此好矣。濂溪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潛隱未發耳。一日萌動,復如前矣。’越十二年,偶見獵者,果有喜心。乃信濂溪之言不謬。

[按]戒殺放生,乃為善去惡中極容易事。斷除畋獵,又戒殺放生最粗淺事。以明道先生之賢,又經十二年之學道,而方寸殺機,尚未斷盡,宜乎精嚴戒律之高僧,天神皆為敬禮也。厥後先生主上元縣薄,見鄉多膠竿以取鳥者,先生命盡折其竿,且下令禁止。想此時一片殺機盡斷矣。豈特十年讀書,方去得一‘矜’字;十年讀書,方去得‘狀元’二字乎?

2.偶動邪念(《高僧傳》)

昔有禅師某者,研究禅理,道風頗高,欲求和尚付法,和尚不允,微有怨望之意。和尚去世二十年後,其僧偶在溪邊走過,遙見對河女子濯足,偶動一念,以為其足頗覺白皙,忽見和尚在旁厲聲诘之曰:‘此念可付祖師衣缽否?’其僧不覺慚愧拜下,伏地忏悔。

[按]以世俗言之,不過微細過咎;若以戒律論之,此念已犯YIN戒矣。蓋欲界六天,不比世人,其福轉重,則其欲轉輕;到化樂天上,不過共相瞻視,欲事已竟,不待笑語;又之上,如他化自在天,但聞語聲,或聞香氣,欲念已竟,並不待瞻視矣。豈若世俗之耽著所好,遂樂此不疲耶?

3.舉心動念天地都知——舉念戒牛(《觀感錄》)

無錫書吏王某,順治丁酉以錢谷事,獄死北都。康熙二年四月,蘇州金太傅子漢光,自京歸家,舟次張家灣,有人請曰:‘吾無錫王某也,幸附我去。’許之,泊舟而王不至,舟發,復呼如初。漢光诘之,王以實告曰:‘吾怨鬼也,舟離岸遠,故難登耳。’舟中皆驚。鬼曰:‘無妨,居於舟隅可也。’舟近岸似有人躍入,行未久,復叫跳,問其故,曰:‘遺一小囊於岸,內有錢糧數目,歸家質對,藉此為憑,乞停舟取下。’漢光從之。既行三日,將暮,鬼曰:‘姑止,此地普齋,吾欲往投。’漢光問:‘何謂普齋?’曰:‘即世所謂施食也。’去須臾即下,曰:‘觀世音主壇,無飯與我。以生前喜食牛肉耳,蓋菩薩值壇,凡嗜牛者,概不得食。’時漢光方醉,拍案曰:‘天下有此奇事乎?吾素食牛,今當戒之矣!’少頃,鬼大哭,問之,曰:‘天上戒壇菩薩至,吾不可以居此。’漢光曰:‘汝歸將奈何?’曰:‘更俟他舟耳。’漢光停舟,鬼杳然竟去。

[按]漢光戒牛之言,方出於口,而戒壇之神即至。可見舉心動念,天地皆知。記過記功,纖毫不爽。昔戚繼光,日誦《金剛經》,有鬼托夢,求其一卷以超生。而繼光誦經時,適有婢送茶至,因搖手止之,其夜鬼復來告曰:‘誦經甚佳,但中多不用二字,故不得力。’明日,戚虔誠復誦,一念不起,於是鬼始托生,復來致謝。蓋神趣、鬼趣,皆有他心通,每動一念,如見肺肝。今人自朝至暮,自暮至朝,殺盜YIN妄,五逆十惡之念,至於不可窮極焉,得不犯天地之誅,觸鬼神之怒乎?然則‘獨知’之際,誠不可不慎矣!

 

 

上一篇:科學的最高點就是神佛
下一篇:方海權:怎樣使夫妻常恩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