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39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二百零八頁第七行,從念老的注解看起。以上的兩段,兩種說法,「文異旨同」,說法不一樣,意思是相同的。「恰似廬山,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類似這種情形,古人都用廬山來做比喻。廬山橫看是嶺,山嶺,側看它是山峰,看的角度不一樣,觀感不相同,來比喻兩種說法,言辭文字不一樣,旨趣完全相同。「現相有差,本體是一」。這個比喻很好。「總之,只是這個廬山」。

  「故兩說文字雖異」,前面兩種說法,一個是專接上根,一個是專為六道凡夫所說的。我們讀了之後深深體會到,古人有一句話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不移是他不變,這兩種人最容易教,而且肯定成就。上上根人的成就,那就不必說了,下下根人成就有的時候等於上上根人,這是什麼原因?開悟了。上上根一聞千悟,立刻就開悟;下下根人萬緣放下,用真誠、清淨、恭敬心去學,也能開悟。只要開悟就入了平等的境界,跟誰平等?跟佛平等。這個事情可能,有理論依據,這個理論就是真心,真心是一心。二心是妄心,二心什麼?起念頭了,只要起念頭就是二心。真心沒有念頭,大乘經上說得很多,真心離念。

  真心什麼樣子?大乘教裡佛給我們形容,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哪裡?在眼叫見,在耳叫聞。真心在眼就是佛知佛見;妄心在眼,眾生知見,不一樣在此地。哪一法不是佛法?會用真心的人法法皆是佛法,用妄心的人佛法也是世間法。用妄心就是用起心動念、用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阿賴耶,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末那識,所以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是阿賴耶當家。阿賴耶的見聞覺知是生滅法,是妄不是真。同樣是眼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用見性見,就是真心,見性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叫佛知佛見。我們也是用眼見,也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這叫六道凡夫知見。能見的體不一樣,所見的境界一樣,境界沒差別。佛眼見的是這個色相,六道眾生見也是這個色相,外頭境界沒改變,只是用的心不一樣,一個真心,一個妄心。妄心,凡夫知見;真心,如來知見。於是經上兩句話我們有了概念,那就是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錯用了心,佛法也不是佛法,諸佛如來三藏十二分教也不是佛法。

  所以宗門大德常常提醒人「你會麼」,這句話的意思無盡的深妙,會就是用真心。我也常常勸同學,我們在六根對六塵境界的時候學用真心。學不像,最高的不能學,就是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做不到,那真的要上上根人,像惠能、像釋迦這樣的人行,以下的不行,他們確實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性在哪裡?性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謂隨拈一法,沒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法法皆如,那叫一真法界。在哪裡?一切諸佛自己所住的實報莊嚴土就是,叫法性身、法性土。

  阿賴耶所變的十法界,十法界都叫凡夫,一些大乘經裡面也把它做一個分別,六道叫內凡夫,六道以內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叫界外凡夫。這個界限就是六道,也叫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無色界之外的凡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有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也是凡夫。為什麼他們稱凡夫?他們沒用真心,還是用阿賴耶。阿賴耶用得正,妄心用得正,完全依照佛經教所說的去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經上講的完全相應,所以叫外凡。這個佛,天台大師六即佛裡又稱他作相似即佛,很像,好像佛一模一樣,我們凡夫看不出來。法身菩薩看出來了,他還是用阿賴耶;換句話說,沒有能夠轉識成智。明心見性的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八識成四智,那是真佛;沒有轉過來,相似即佛。

  法相把它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要學就是在哪裡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上學。學什麼?首先學不執著。第一樁,不要執著身是我,這個是修行基礎的功夫,破我見。什麼是我,你敢不敢承當,佛告訴我們自性是我,身不是我,自性是我。修學佛法終極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所以叫見性成佛,學佛就畢業了,畢業就成佛了。畢業回歸自性,然後就知道了,整個宇宙,佛法的術語叫遍法界虛空界,統統是自性現的。所以佛家講身,有一個根本的身叫法身,法身什麼意思?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法統統是我。所以我剛才問,你敢不敢承認,敢不敢接受,遍法界虛空界是我,這叫法身。

  法身,一切萬法,惠能大師開悟時候最後一句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法身,萬法就是自己,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有善有惡?迷悟不一樣。佛教教誨的目標,把那些錯誤的、不善的,幫助他覺悟,回歸自性本善,這是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目標。所以佛所運用的愛心,叫慈悲。慈,無緣大慈,無緣,沒有條件,自己對自己還有什麼條件;悲,眾生有了苦難,憐憫他,救濟他,這叫悲。悲心怎麼生起來的?同體大悲。這個概念《老子》上有,那個時候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子說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跟佛講的完全相同。我曾經問過李老師,老子、孔子這些古聖先賢,是不是佛菩薩應化在中國,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是不是現中國聖賢人的身?老師笑著跟我說,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從理上講得通,但是他們沒有說出他是什麼菩薩再來的,也就是說他們沒有露出這個現象。在歷史上有些人身分露出來讓大家知道,但是我們相信有更多的佛菩薩不露身分。不露身分是正常的,露身分有特殊的緣分,幫助眾生增長信心、增長願心,也就是三轉法輪裡面的作證轉,起這個作用,不是起這個作用通常不露身分。在佛教沒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如果暴露身分,我們想想,世間人不知道,你說佛沒人懂,不知道是什麼。一定等佛教傳到中國來之後,在中國已經扎根,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契入了,這個時候露身分對大家有利益,逐漸逐漸知道大乘的真相。

  一切諸佛菩薩統統住在常寂光裡,住在常寂光叫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是常寂光。常,不生不滅,這叫常;寂,清淨無染。你看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第一句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都是寂的意思。「本不生滅」是常;本自清淨是寂,「本不動搖」也是寂,你看本自清淨就是我們經題上的清淨,本不動搖就是平等,這都屬於寂;「本自具足」,這是說它的德,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就有的德能。德裡頭包括什麼?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包括六道十法界,個個都有跟如來一樣的,為什麼?他一體。他怎麼可能有兩樣?一法身。

  法身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這個裡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所謂的自然現象,全沒有。光明遍照,遍法界虛空界統統照了。一切時、一切處,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體,沒有它怎麼現?它是能現,能現一切法,所以它沒有生滅,它不生不滅。它有隱現,它能現,它也能不現。不現叫隱,隱藏;現是顯露出來。這個不是生滅,有緣就現,沒有緣就隱,隱現自然,隱現是一不是二,沒有生滅。後面一句能大師,能生萬法,現。不生萬法的時候隱,隱現同時,隱現不二,明心見性的菩薩看到。沒有見性的菩薩,包括聲聞、緣覺,十法界的眾生,看到自性的現,沒有見到自性的隱,也就是說看到它所現,沒有看到它能現。原來能所是一不是二,明心見性的菩薩見到了。

  我們所求的沒有別的,就是求明心見性。求明心見性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從哪裡下手?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這是最粗的煩惱、最明顯的煩惱,先把它放下。知道什麼?執著是假的,是個妄想,不是事實,不要執著。這假相是什麼?大乘經教裡頭佛用比喻說法,用得最多的就是夢。為什麼?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你說夢有沒有?作夢的時候不知道,以為真有,得到珍寶了,喜歡;遇到一個老虎要吃你的時候恐怖,嚇死了,可是醒來之後假的不是真的。如何能在夢中認識這是作夢,這叫什麼?這就叫覺悟了。得到寶貝不喜歡,假的不是真的;遇到老虎可以供養它,歡歡喜喜供養它,捨身喂虎。了解事實真相了,十法界依正莊嚴,夢境,不是真的。十法界裡頭有染有淨、有善有惡,很復雜。一真法界也是個夢境,純淨純善,這裡頭不但沒有善惡,染淨也沒有。你要問什麼人能到那裡?善惡的念頭沒有了,染淨的念頭也沒有了,你就會生到實報土,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很想把它放下,可是問題它偏偏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我們執著染污的時間太長了,養成一個習慣了,所謂習慣成自然,不知不覺它就出來了。並沒有去想它,你看染淨善惡的念頭自自然然起來,隨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自然就冒出來了。這叫煩惱,這叫習氣,這個東西讓我們在六道輪回,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擺脫不了。這一生我們很幸運,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叫覺。

  有覺,下面最重要的有行。行是什麼?我要把這個覺落在生活當中,落在工作裡頭,落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當中。真放下,它不再起作用了,那我們的知見就變成佛知佛見。這些統統不在外,在內,佛法稱內學,經典稱內典,印度五明裡頭說內明,說明它不能向外求,向外面求不到,完全要用內功。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以前,中國古聖先賢確實有不少用內功的,這些人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古佛再來的,古佛為中華大地這些善良的百姓,做出種種示現。所以倫常大道,四維八德,與性德完全相應,那是什麼?自性本有的,不從外來,每個人生下來就具足。你去細心觀察,嬰兒剛剛出生,我講了,不滿一百天,嬰兒出生一百天,一百天之內你去觀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細心觀察,具足!所以古人講「人之初,性本善」,非常有道理。

  知道事實真相了,古人比我們細心,他就想到怎樣把這個本善保持一生都不變,這是好事情,於是教育這個概念就生起來了。用什麼方法?教他。教他特別講扎根教育,古人知道,我們不知道,這佛經上有。母親懷孕,這個小孩投胎,跟他父母有緣,沒有緣他見不到,有緣他就來了。佛說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人跟人之間就這四樁事情。來報恩的,這孝子賢孫,他對父母、對長輩就是好,前世結的善緣。來報怨的,一百天不知道,還沒有這個念頭,長大才會有,叛逆。討債的,父母欠他的,討完了,他就走了。欠得少的,小孩三、四歲就走了;欠得多的,大概二、三十歲才走。還債的,是他欠父母的,對父母有供養,沒有孝心,沒有孝敬的心,物質生活他會照顧到,這還債的。

  我們細心觀察,現在小孩為什麼叛逆的多,那就是什麼?報怨的多,討債的多。報恩跟還債的少,為什麼?父母沒有愛心對人,沒有常常喜歡布施恩惠。這個就曉得,布施恩惠多重要,家裡面都是孝子賢孫。慷慨修財布施,還債的人多,不是討債的。還債的人多你富足,報恩的多,孝順,它有因果,不是偶然的,天下沒有偶然的事,決定離不開因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這一生縱然過得很辛苦,明白這個道理,這一生當中前世的緣不圓滿,應當受很多苦難,不要緊,努力去培福,這樁事情重要。有恩的人要記住不忘恩德,常常有報恩的心,跟我有冤仇的人要原諒他,不要把冤仇放在心上,來世要在這個人間,比這一世那就殊勝太多了。你結的恩惠多,報恩的人多,報怨的人沒有了,為什麼?所有冤業你都化解了,不放在心上了。對於有怨恨的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他,他有苦難去幫助他。積功累德,斷惡修善,來生人天福報,都是自己修的,自己享受的。

  學了佛之後,知道六道輪回的真相,還想不想再在這個裡頭待?不想了。六道輪回眾生苦,我想幫他忙,怎麼辦?學佛,修道。遇到淨土法門,這個問題自然解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智慧、神通、道力,幫助六道十法界的眾生夠用了,你就可以倒駕慈航,眾生有苦難,你就能幫助他。無量眾生有苦難,你有能力分身、化身,化無量身救度一切眾生,好事!又不礙自己修行。

  我們這個地方要多做善事,妨礙修行。不礙修行的時候做善事行,就是問題還在會麼。會,做善事不礙修行。不礙什麼修行?不礙放下。身行善事,幫助別人,心裡頭住在阿彌陀佛佛號上,沒有改變,這就是自利不礙利他,利他不妨礙自利。如果斷惡修善著了相,這就妨礙了。想想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為什麼能做到,一絲毫障礙都沒有?就是不著相,就是看破不礙放下,放下不礙看破,看破放下是一體,兩種作用。兩種作用都圓滿具足自他二利。不會的?不會是自他相害,妨礙,自利妨礙利他,利他妨礙自利,永遠得不到平衡。會的人在平衡當中成就自利利他,利他還是自利,在利他裡頭不著相,秘訣就在此地。

  我們再看注解的原文,兩種說法悉皆說明,極樂娑婆兩土的導師,「悲智無量,福慧雙圓」,不是雙修,圓滿了,福圓滿,慧也圓滿。「言專接上根者,正顯如來之大智大慧。蓋此淨土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這是贊歎前面所說的專接上根。上根還要專接嗎?要,幫他快速證得無上菩提。雖然在理上講佛佛道同,上根人都是明心見性,都是法身菩薩,住實報土。一切諸佛實報土是相同的,為什麼實報土的菩薩也發心求生極樂世界?這個裡頭必定有原因。雖然是相同,同中有不同,不同的是什麼?佛的願不相同。這個願因地時候發的,有些人發願專度上上根人,上上根好度;也有些人發願專去度下下根人,下下根人太可憐,太苦了,要去幫助他。

  像地藏菩薩發的願,專度一些五逆十惡罪苦的眾生。雖然他是菩薩身,沒有一尊佛不贊歎他,我們看《地藏菩薩本願經》,你看序分,那個場面不一樣。釋迦佛平常講經說法,有阿羅漢來聽,有天王、天神來聽,地上有國王大臣來聽經,沒有看到佛來。唯獨釋迦牟尼佛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哪些人來聽?十方諸佛來聽。諸佛帶著他的侍者來聽經,為什麼?原來這些成佛的人,過去都是地藏菩薩的學生,他們不忘本,尊師重道,現在要介紹我的老師,他們與會來參加這個法會,莊嚴道場,用這個來供養老師,讓大眾對老師起信。不一樣!顯示出地藏菩薩的大德,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所以淨土法門阿彌陀佛三個真實,你看真實慧,真實之際,給予眾生真實的利益,《無量壽經》講的三個真實。真實之際就是自性之所開化顯示,這樁事情只有諸佛如來知道,等覺以下都不知道。「彌陀之一乘願海」,一乘願海就是四十八願,一乘是佛,四十八願幫助一切菩薩,快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用的方法非常巧妙,用名號,「六字洪名」,名號前頭加上南無就六個字。那念佛念六個字好、念四個字好?都一樣,你喜歡怎麼念法都好。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裡頭有一段,有念佛人向蓮池大師請教,問他,你老人家勸人念佛是怎麼勸的。蓮池大師說,我勸人念佛,勸他念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別人問那你老人家自己呢?我自己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彌陀經》上說得很清楚,世尊只教我們執持名號,名號就四個字,教我們要堅持不能中斷,念這句佛號。

  所以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就是我剛才跟諸位說的,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都攝六根。這裡頭功夫有三等,上上等的跟如來沒有兩樣,不起心不動念。眼見色看得很清楚,這什麼?智慧照見,通達明了。心怎麼?沒有起心動念,如如不動。這是佛知佛見。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菩薩見,菩薩的慧眼、法眼。第三種,有分別、有起心動念,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辟支佛,有些經典說法眼,有些經典說慧眼,都有根據,有經典做根據,小乘聖者知見比凡夫高明。六道裡面的眾生,從非想非非想處天一直到無間地獄,統統都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這叫凡夫。

  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禅宗祖師說會麼,不是別的,就是問你六根對六塵境界,你會不會放下。真會放下就成佛了,凡夫成佛真的一念之間。為什麼叫你放下?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虛妄的東西自性裡頭沒有,不能執著,不能分別,不能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阿賴耶的業相;分別,第六意識;執著,末那識,三心二意,你看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妄心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所以,《華嚴經》上說的心現識變,心現的境界就是實報土,這個實報土裡頭沒有十法界。識變裡面就有十法界,有六道輪回。換句話說,教我們六根在六塵上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叫真修行,這叫大修行,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有關系,與學習經教沒有學習經教也沒有關系,與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關系,與無量法門也沒有關系。果然放下了,無量法門都是自性變的,知不知道?知道,照見,意思用得好。什麼叫照見?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叫常寂光,光照見了。自性放光,觀世音菩薩放光,照見五蘊皆空,他成無上道了。

  法身不是沒有作用,作用太大了,對一切眾生它都能起作用,眾生有感它就有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普門品》裡面造的觀音菩薩像,千手千眼,千眼表示照見,千手表示援助,眼到手到,幫助眾生化解痛苦。要用真誠心去求,感應不可思議。海賢老和尚十八歲的時候還沒出家,他從小家庭父母、祖父母都學佛。在那個年代,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現在人無法想像,我們曾經經歷,小孩從小父母認真管教,基本做人的道理,因果報應,常常給小孩灌輸、講解,所以小孩都有這個概念。他十八歲得了個毒瘡,長在腿上,非常嚴重,醫生醫藥治不了,沒效。他自己想到了,他說了一句話,「妙藥難醫冤孽病」,這是冤孽。跟他媽媽講,不要求醫了,不要找藥了,我求觀音菩薩。一心一意念觀音菩薩,念了一個多月這瘡好了,以後再沒犯過。所以他對佛菩薩的感應(靈感)非常相信,有問題念佛、念觀音菩薩真能解決。

  這個道理,現代量子力學家給我們做了證明,說心能控制物質。為什麼?物質是從心想生的,這個佛在經上有,「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物質環境都是跟著心在轉,被近代科學家發現了,念頭確實能改變身體,能改變我們居住的環境。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祖師大德常常勸導我們,要修心,要在心地上下功夫,才能得到圓滿的感應。我們相信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觀音菩薩名號能治海賢和尚的毒瘡,阿彌陀佛名號能不能治?為什麼他想起念觀音菩薩,沒有想到念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他沒有出家,他不知道念阿彌陀佛,只知道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大慈大悲,中國民間沒有不知道觀世音菩薩,靈。二十歲出家,師父教他念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他聽話,真干,這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念念不離,一切時、一切處,都沒有把佛號忘記。就像谛閒老和尚告訴鍋漏匠的,一直念下去,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他就成功了。

  名號「圓融具德,超情離見」,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阿彌陀佛自己無量劫修成的,這個裡面還有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都在常寂光裡面。超情離見,情是我們的想法,見是我們的看法,我們想法想不到,我們的看法也見不到,這是果佛的境界,不是凡夫二乘境界。「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這個體是自性之體,哲學裡面所說的萬有的本體。哲學萬有本體到現在還沒找到,世尊在大乘佛法裡面,早就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中國古聖先賢也講得不錯,告訴我們「本性本善」,還把這句話寫在《三字經》裡頭,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自性本善。「故非思量分別」,思量就是前面所說的情,分別就是前面所說的見,無法,我們現在講想像,沒有法子想像。「語言文字之所能及」,你就是見到了你也說不出來,你也沒有辦法用文字去形容它、去描繪它,都做不到。

  「故雲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九法界除佛之外,靠自己的能力沒有方法理解,當然也就很難相信了。科學家對這個宇宙的奧秘,摸索了四百多年,一代接著一代不斷的去深入,到最近的二十年發現微中子,把物質現象搞清楚了。這宇宙之間物質到底是什麼,這個謎底揭穿了,宇宙的奧秘,沒有超越大乘經教。佛在大乘經上說了,用意識心,就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八識都有分別的能力,但是第六分別能力特別強大,它對外能緣到全宇宙,對內能緣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就是緣不到自性,就是說明心見性它做不到,它能夠把阿賴耶三細相找到。現在三細相裡頭第一個物質找到了,現在研究什麼?念頭。念頭到底是什麼,從哪來的?物質現象找到了,物質是假的,不是真的,是生滅法,是幻相。從哪裡來的?從念頭生的,跟佛經上講的完全一樣。「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佛經上講的色、講的相都是說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念頭產生的,這個被證明了,不容易。

  我們幾十年來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都沒搞清楚,都沒有講到真相。看古人的注解,其實古人注解講得很清楚,我們看不懂。我們必須要科學家用科學方法把它證明了,我們再一看經文,再一看古大德的注解,佩服得五體投地,發現自己粗心大意,怎麼就沒看懂。就在眼前,天天讀它,天天研究它,都沒有看出,這什麼原因?我們用的妄心,他們用真心。我們每天學習的佛學常識,經典裡面屬於知識這一部分,至於裡面一層,自性沒見到,我們見到相沒有見到性。好像我們看電視屏幕,屏幕上現的色相我們看得很清楚,沒有看到屏幕,把屏幕給忘記了,都在相上打轉。佛告訴我們,相中有性,性中有相,你要能把相中的性找到了,那就成佛了。確實沒有離開,屏幕上的色相沒有離開屏幕,我們確實只看到現相,沒有看到屏幕。屏幕在哪裡?屏幕融在相裡頭,性相融成一片。但是屏幕是屏幕,色相是色相,兩樁事情毫不相關。屏幕不生不滅,惠能大師講的,它沒有染污,它沒有動搖,它沒有生滅,它樣樣具足,具足就是現相,但它不現。遇緣能生萬法,本自具足的那個現出來,叫能生萬法。所以它有隱現功能,它不是生滅法,這才是事實真相。

  我們看電視能不能成佛?能。如果你要會看,在這個裡面看出不二法門,不就成佛了。不二什麼?性相不二,色相跟屏幕是一不是二。從這裡一悟,悟出什麼?整個宇宙跟屏幕是完全相同,理相同,事相同,作用相同。徹悟之後萬緣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入佛境界。放下起心動念入常寂光,一切現象不可得。

  達摩祖師為我們示現的入常寂光,在西域遇到一個有緣人,開了個玩笑,又現身讓他看到了。這個人認識達摩祖師,所以看到他很歡喜。看到達摩祖師,奇怪,一只腳穿草鞋,另外一只腳沒穿,他也沒問。回到中國之後,把他在西域遇到達摩的事情告訴大家,人家奇怪,達摩祖師明明死了,放在棺材裡頭入土了,墳墓都長草了,哪有這回事情?為了求證明,把墳墓打開,棺材蓋掀起來,真的人不見了,留下一只草鞋。棺材裡頭有一只草鞋,那證明這個人在西域遇到達摩是真的,不是假的。達摩祖師到哪裡去了?回到常寂光。西域那邊這個人有緣,他又現形。隱現自在,不生不滅,為我們做證明,佛法的修學是玩真的,不是玩假的,真正是沒有生滅,這個道理要知道。沒有生滅是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沒生滅,生滅是假的。我們現在搞的是把假當真,完全在作夢,把這個夢當真了,所以在這裡造業。要知道完全是假的,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那不就沒有染污了嗎?與本自清淨相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達摩祖師能做到,沒想到海賢法師的母親也做到了。所以有人說,我們是凡夫俗子,不敢斷定他的母親是不是像達摩祖師一樣,古佛化身再來的,游戲神通,為我們表演的。有沒有可能?那也是李老師的話,理上講得通,事上沒證據,她沒有透露她的身分,只是表演這麼潇灑、這麼自在,而且去了之後像達摩一樣,身體不見了。我們讀了這些文字,聽到這些故事,這故事不是瞎編的,確有其事,確有其人,來佛寺周邊的居民都知道。今天人相信科學,科學怎麼解釋?無法解釋。這樣的事跡我聽說,有同學告訴我,其他宗教裡頭也有,我們把這個事情告訴他,他們有知道的,他能接受,能相信。所以我們要知道,這些是真的不是假的。認真修學,肯定西方有極樂世界,肯定真有阿彌陀佛,這麼多人念佛求往生,我們要跟進,這叫有智慧。我們把它疏忽了,大錯特錯!機緣難得,佛法難聞,遇到了,明白了,不跟進這叫大錯了。

  「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這一句泛指佛所傳的一切法門,別指淨宗持名念佛,「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對這樁事情能信、能理解,念老跟我們說,這個人必定是上根,「故雲:專接上根」。「同時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你看這一句補上了,下下根人全有分,佛給我們真實的利益。「故此法門必」,必然,必定是「方便究竟」,為什麼?它要不是方便究竟,我們沒法子修,我們這一生當中做不到。所以一定是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當來是將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故此甚深之法,復又傍及中下」。你看上中下全有,沒有不得利益。這段話很重要,讓我們真正斷疑生信。《金剛般若經》上告訴我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離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一心一意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決定得生淨土。

  我們接著看下面這段,看注解,「至於謂此為專接凡夫者」,這前面都說過,「蓋顯如來之大慈大悲。世尊憫念末世凡愚」,凡夫愚癡,「障深苦重」,障礙太深、太多了,處處都是障礙,我們現在遇到了。今天的障緣要跟過去相比,就我這一生而言,我二十六歲學佛,到今年六十三年,六十年前有障礙,但是這六十年之後,這個障礙比從前至少要增加了一百倍。我不是隨便說的,我親身經歷的。我在六十年前那個環境當中,我能夠理解佛法,接受方東美先生的教誨、章嘉大師的指導。如果要在現在,我也是二十六歲,我告訴大家,我不可能接觸佛法。今天的障緣還得了!今天這個環境你能夠接受,你能夠真信真願,換句話說,你比我的善根要高一百倍,難信能信,難解能解,太不容易了,愈往後去障難愈多。

  現在好像有興旺的機緣出現,諺語所謂「一人興邦,一人救世」。難得我們今天看到一個好的領導人,中國有了個習主席,我們觀察他的言行舉止,對於傳統文化真的有認識,如果他的願望能實現,這國家民族有復興的契機,有這個機會。那我們相信有一個人帶頭,就有許多人跟進,這是我們歡喜看到的。這樁事情非常艱難、非常辛苦,譬如最近我們看到他的講話,他講了三樁事情,人民的信心喪失了,民心的問題、民生的問題、民族的問題,這三樁事情要處理不好,可能國家民族就毀滅了。這三樁全要靠教育,什麼教育?唐太宗給我們准備的《群書治要》的教育,這三個問題都能夠圓滿得到解決。

  所以在現前迫切需要的是什麼?認識傳統文化,認識《群書治要》,要把精神、時間都放在這本書上。這本書是中國古聖先賢智慧的結晶,唐太宗精挑細選。他做皇帝時候太年輕了,二十七歲,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怎麼治理?全靠這部書,這部書是他想出來的。到什麼地方去找高人來幫助他,他就想到古聖先賢。從三皇五帝到前面晉代,這二千五百年當中,古聖先賢所記載的、留下來的,從個人格物、致知,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寶貴的智慧、最精華的教誨,編輯成一本書。這本書不但能救自己,能救家庭,能救你的事業,能救社會,能救國家,能救全世界。

  當前迫切需要的,需要能夠把這部書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而且還要適應現前這個社會,能起作用,能融會貫通,發揚光大。這要靠一批年輕人來干這個事情,要把一生的精力放在這部書上。怎麼研究?把六十六種原本找出來,不能搞太多,貪多嚼不爛,只能搞一門。對《易經》有興趣的專攻《易經》,對《尚書》有興趣的專攻《尚書》,用十年功夫。十年之後這些人都是一流專家,個個都第一,《尚書》第一,《周易》第一,《禮記》第一,《孟子》第一,《論語》第一,個個都第一,沒有第二的。這個世界上有一部活的《群書治要》,這些人教化全世界的人民,這個世界太平了,太平盛世出現在地球上,地球就變成極樂世界了。如果再能夠融會《無量壽經》那就更美了,肯定可以超過貞觀之治,這是我們所期望的。所以專接上根之後,又給我們介紹傍及中下。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回) (第三十九集) 2014/4/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39

 

上一篇: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注(第38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念佛發願求生淨土的都是非常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