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原因在哪裡
我們時常聽到有人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在小時候很聰明,智力超群,但是長大了卻不一定有出息。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要找到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有一位父親說:“我兒子兩歲的時候,我覺得他可以當國家領導人;上初中的時候,我覺得他能考上大學就不錯了;上高中的時候,覺得他以後出來有工作就好了。”為何差距如此之大?父親對孩子的期許愈來愈低,孩子會不會有出息?不會!當長者沒有給他樹立好榜樣,他就沒什麼志向,慢慢就會終日悠悠放任。 “讀書志在聖賢”,現在人讀書志在賺錢,因為父母的目標錯了,孩子的人生目標就跟著錯,這當然會“大未必佳”,所以父母對孩子一開始就要用正確的觀念去引導。 有些孩子從小學了英文,學了一些才藝能力,長輩就帶著他到處表演,這在孩子小小的心靈會覺得自己怎麼樣?“大人都給我拍手,大人還說要跟我學習,我好厲害!”好話聽多了,建議的言語就聽不進去,當然越大越退步。這樣的體會,我也是從自己和他人的身上看到的,然後再翻開經典印證。所以,稱贊人要用理智,要用智慧。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經商如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