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慈誠羅珠堪布:你可以更幸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自古以來,所有的宗教與哲學,都在談論生存的目標,都在尋求真正的幸福。近幾年,幸福似乎變成了全球的熱門話題。在任何大型圖書館或書店裡,關於幸福的書都是一大堆。那麼,我們究竟找到幸福了嗎?

一、現代人的心靈現狀

(一)物質豐富,幸福貧乏

從物質的角度來講,我們這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空前發達的時代,現代人享受著很多古人不可想象的生活條件。從這個角度來講,現代人是很幸運的。但因為我們缺乏智慧,因為我們追求幸福的方法錯了,所以導致了精神和物質的嚴重失衡。物質需求已經得到滿足的人們出乎意料地發現,物質並沒有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幸福。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收入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他們與豐富的物質生活之間,已經是零距離的接觸。然而,他們卻反而感覺到空虛、失落,變得沒有任何追求。
西方很多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與多家機構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研究,最後得出結論:人類的幸福指數一直都在下降,包括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很多曾經說自己很幸福的人,在過了幾十年以後,反而變得不幸福了。
人類越來越意識到,幸福和物質之間,根本不能劃等號,物質並不能帶來永久、絕對的幸福。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物質的極大豐富,是好的一面。但當一切都靠物質來解決以後,如果精神沒有足夠的訓練,無形當中,就會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沒有承受力,根本無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競爭、壓力。就像沒有皮膚的身體,根本無法面對外界的風霜雨雪一樣。這就是物質豐富的負面效應。
人們一直認為,物質文化水平越來越高,社會應該越文明。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這就是發展的悖論。如果忽略了精神的發展,精神的軌跡就會變得扭曲甚至南轅北轍,並最後趨至沒落、絕望的邊緣。
很多人最向往的事情,就是這一生能獲得幸福。如果今生沒有得到幸福,那真是徹頭徹尾失敗的人生啊!

(二)知識不能滋養心靈

在知識大爆炸的當今時代,現代人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科學、哲學無所不精,卻一直沒有揭開過“自我”的真面目。盡管自古以來的很多宗教、哲學都在探討自我,但迄今為止,卻沒有發現一個非常令人滿意的答案。
現代人在很多無關痛癢的問題上面,傾注了大量精力。相比而言,認識自我不僅是學術上的重要話題,更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元素,探索自我、提升心靈,理應成為現代人滋養心靈、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在精神與物質如此失衡的今天,認識自我、提升心靈、追求幸福,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到了議事日程。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如果對物質的追求沒有限度,如果追求幸福的方式缺乏智慧,物質反而會讓我們更加痛苦。倘若能對自我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或者能比較清楚地了解幸福是什麼,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就不會被物欲所刺激,就不會羨慕有錢人的生活方式,就不會為了往這個方向奮斗而付出太大的代價,更不會因為不滿足或達不到目標而失去幸福感。如果不能認識自我、了解幸福,就會在生活、工作的取捨當中犯錯誤、走彎路,從而浪費美好的人生。

(三)錯解了幸福

幾百年前,西方思想家伏爾泰說:從精神中尋找幸福,是在沒有幸福的地方尋找幸福。
這句話放在伏爾泰的時代,也許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個時候的物質條件太差,很多人連基本的溫飽都沒有解決。
試想,如果把一個人和一條狗同樣關在一間房子裡面,三天不給吃喝。那在三天以後放出來的第一時間,不管是人還是狗,都會是尋找飲食,解決饑渴,把肚子填飽。在那個時候,吃喝就是幸福。
狗填飽肚子以後,沒有更高的追求。但人是有智慧,懂得思考,具有價值判斷能力的高等動物。人填飽肚子以後,就會有其他的目標,會有更高的追求,藝術、哲學、宗教等等。對幸福的定義,也會有所變化,這也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
當車子、電腦、手機等物質都升級到很高的水平,但內心卻沒有升級;當精神領域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物質領域的發展;當物質世界極大豐富,精神世界卻一片荒蕪;當物質高高在上,心靈卻跪倒在物質之下的時候,物質不但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哪怕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會覺得空虛無聊。
但現在卻流行著一句俗語: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錢,是很多現代人唯一追求的目標。尤其是八零後、九零後的許多年輕人,只對錢感興趣,凡是和金錢無關的話題,談都不想談。除了錢財物質以外,不考慮任何別的事情。在他們心中,金錢高於一切。
很多人衡量成功與失敗的標准,就是金錢。只要一個人有錢,哪怕他沒有幸福感,家庭不和睦,身體不健康,心理狀態等各方面都一塌糊塗,大家還是會說他是成功人士。如果沒有錢,則無論他擁有多麼高尚的人格、淵博的智慧和無盡的悲心,人們仍然會認為他很失敗。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人都變成了拜金主義者?因為我們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問題,我們錯解了幸福,誤以為有錢就是幸福。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對幸福的認識,以及尋找幸福的方式,都停留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的水平。從二十一世紀的立場來說,這些觀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曾經固有的理念,已經變成了博物館的古董,急待更新換代了。
人類的追求,不能永遠都停留在衣食上面。不同的時代,應該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幸福觀。當物質問題解決以後,物質就不可能再持續性地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精神上的財富就顯得更為重要。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精神糧食的欠缺,必將引起幸福的嚴重缺失。

(四)永不停息的欲望號機車,把人類引向了痛苦的深淵

問題出在哪裡?不是科學、金錢,而是人的欲望。就是欲望這個惡魔,讓我們內心不得自由,讓我們找不到幸福。
西方國家非常崇尚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等等。但真正的自由,是內在的自由。有了欲望,就不會有自由。就會一輩子奔波勞碌、壓力重重,死的時候,卻無法帶走任何身外之物。
雖說欲望是發展的動力,但如果欲望超標,人類會往哪方面發展,就不好說了。欲望的無限,與資源的有限,必將讓人類無路可走。
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的角度來講,任何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與滿足感,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哪怕一輛期待已久的名車到手,能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最多也只能持續幾天或幾個月。過不了多久,就習以為常了。
再比如,當iphone3剛剛面世的時候,若能擁有一部,會覺得很得意,到處顯擺手機的功能。有些人為了買iphone3,把自己的腎都賣了。可不到一年以後,iphon4面世,iphone3被淘汰,那時若不能換一部iphone4,好像就有點抬不起頭,當初的得意便被自卑感所替代。其實,iphone3還是那個iphone3,沒有變,但我們的心卻在變,iphone可以一代一代地出,腎只有一個可以賣!
釋迦牟尼佛講過,物質享受就像是喝鹽水,只會越喝越口渴。
佛教有一個比喻,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印度有很多牛車、馬車,都是由幾匹馬或十幾匹馬共同牽引的。在馬車前進的時候,每一匹馬的速度都必須保持一致,如果其中有一匹馬腳步落後,就會被後面的車撞死。現代人就是這樣,所有人都在往前奔,只要有一個人的速度慢下來,就會被淘汰。就像由無數齒輪轉動的大型機械,只要有了第一個推動力,就會一個齒輪推動另一個齒輪,永遠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究竟什麼是第一推動力?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如此走上了一條尋求幸福卻永不幸福的不歸路?那就是我們的欲望。
我們今天的資訊太豐富,硬廣告、軟廣告等各種渠道,讓我們了解到有錢人的生活方式——奢侈品、私人飛機、游艇等等。我們的物欲被刺激、被激化,如果不控制,它將變成強大的動力,讓我們殚精竭慮地想發財、想賺錢,甚至不擇手段。一旦希望破滅,便痛不欲生,極端的,還會走上自殺的絕路。
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方面,我們都趕不上過去的人。過去的人吟詩作畫、品茗彈琴、修身養性,精神生活非常豐富。而今天絕大多數的人卻除了賺錢以外,幾乎沒有什麼提高生活品味的活法。
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現代人的欲望,遠遠比我們的祖先擴大了十幾倍甚至幾百倍。祖先們所擁有的物質,還不到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百分之十,但他們卻非常滿足。我們在擁有了比他們多百分之九十的物質之後,按理說應該很滿足,但實際上我們卻很不滿足。另外,機械化和電腦的大量運用,減輕了人類的勞動負擔。過去很多人干的活,現在一台電腦就能解決。按理來講,我們的工作壓力應該比工業革命之前輕很多,工作節奏也會慢很多,每個人都應該能過上閒適安逸的生活,但我們卻反而更忙碌了。
為什麼更加忙碌?因為我們絕大部分的奮斗,是為了滿足虛榮,而不是為了滿足肉體的基本需求。單從肉體生存的角度來講,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物質,更不需要什麼名牌,但精神的欲求卻是無限膨脹的。用有限的物質去滿足無限的欲望,在邏輯上就行不通。
抑郁症、精神病人的與日遞增,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精神的不滿足,愛慕虛榮、相互攀比,一旦覺得自不如人,便陷入憂慮、自卑、焦慮的漩渦,慢慢地,就變成了抑郁症。
人類的喜新厭舊,推動著一代代新產品的面世。少數人掌握了人心的弱點,就能隨心所欲地操縱市場。我們的心一直被新產品牽引,而不得自由。我們的欲望,牽動著商場的游戲規則,但我們的生命價值、生命目標,就只能深陷這些游戲之中而不得自由嗎?
不能再上當了!若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若能擁有內心的自由,則不管外面有什麼iphone45678910都沒關系,我們不會再受其奴役,也不會再追求物質的更新。
這,就是心靈的自由!

(五)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很多人認為,雖然我現在比較苦,為了升職天天加班,為了人際關系天天應酬,說很多不想說的話,做很多不願做的事,但這都是為了將來。我寧願現在吃點苦,以換取將來的幸福。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都用來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小時候在學校裡,學習壓力很大,根本沒有感覺到童年的幸福;學校出來以後,為了找一個好工作,也頂著相當大的壓力;工作以後,為了不落人後,為了擁有房子、車子等與面子息息相關的東西,我們心甘情願地當房奴、當車奴,把最旺盛的精力,都投入到追求財富當中了;最後熬白了頭發,耗盡了精力,在兩鬓斑白、滿面皺紋、風燭殘年之際,即使有了再多的錢,身體也已經無法享受了。
現在很流行一句話:四十歲之前,用命去買錢;四十歲以後,用錢去買命。四十歲之前,就要不斷地加班、熬夜,為了節約時間,經常吃垃圾食品,結果把身體搞垮了,心情也變得郁悶、焦慮了,人與人之間,也變得異常冷漠。哪怕四十歲以後賺到了一點錢,又有什麼用呢?可悲的人生啊!
我們想想:在這樣的生命過程中,什麼時候我們得到了幸福?難道辛辛苦苦操勞一生,就是為了從進入養老院的那一天起,直到生命死亡之間的那一段日子嗎?

二、幸福的密碼

(一)認識幸福

首先我們要知道幸福和快樂的區別。所謂快樂,也即眼耳鼻舌身感受外在物質所獲得的視覺、聽覺、觸覺等五根識的感受。而幸福,則是內在的一種特殊感受,用佛教的語言講,叫做第六意識。譬如,有些人即使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的地方也簡陋不堪,沒有眼耳鼻舌身的任何快樂,卻可以非常開心、非常幸福。這就說明,幸福和物質沒有必然聯系,而只是精神的一種感受。
雖然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把幸福與物質的關系講得很清楚。但在還沒有填飽肚子的時候,誰也不可能聽進去。就像剛剛放出的餓狗或饑餓的人不可能對音樂感興趣一樣,饑餓的人們,也不可能對哲學、宗教等意識領域的東西感興趣。
但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當中,如果沒有什麼突發性的事情發生,來改變我們在物質方面的富裕程度,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將不再是物質,而是精神。我們會有新的想法、新的追求,這是自然發展的必然規律。如果能對幸福有新的認識,能尋找到追求幸福的好方法,幸福就會降臨到我們身邊。
隨著社會的進步,心靈提升,必將成為人類的新追求。佛教不但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非常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無限的升華。
佛教認為,心靈提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觀念和理念的調整;二是心靈的訓練。

(二)調整觀念

1、知足少欲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提出了佛教徒的生活原則:少欲知足。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也有“知足常樂”的說法。這說明,祖先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少欲知足,不是讓我們去當苦行僧,更不需要春夏秋冬都不穿衣服,故意承受各種苦行。少欲,不是要放下所有的欲望,這個普通人做不到,而只是減少欲望。知足,就是對現在擁有的東西有滿足感,最好能有感恩心。
當我們與財富、金錢、名譽、地位等等有一定距離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會顯得非常有魅力、有吸引力、有誘惑,但這些想法都是片面、幼稚的。其實,幸福的人生並不需要太多,只要能解決溫飽,有健康的身體與愉快的心情,一切都可以變得美好。
幸福不是來自於高速度、高壓力,而是來自於輕松與自由。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可以斷言,其後果一定會是痛苦。
現代人的毛病,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因為永遠沒有滿足,為了填補精神的空虛,就會拼命攢錢,就會瘋狂購物。就像有些人去釣魚,其實他需要的不是魚,而是釣魚過程中內心獲取的滿足一樣,很多人掙錢,也不是因為需要錢,而是喜歡看到銀行數字不斷增長的膨脹感,所以哪怕已經擁有幾套房子、幾輛車了,仍然會繼續追求財富。
要知道,幸福的前提條件,是滿足感;而滿足感,又建立在新鮮感的基礎之上。但無論是金錢、物質、感情、榮譽,宇宙間的任何事物給我們帶來的新鮮感,都是有限的。物質刺激感官所帶來的新鮮感與快感,會慢慢消失,當美味吃膩了,名牌穿膩了,對已有物質的感覺越來越麻木的時候,欲望和胃口就會變得更大。倘若不能滿足,就會心煩意亂。很多有錢人之所以脾氣越來越糟糕,越來越暴躁,越來越狂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佛教有一本很小的論典,叫做《親友書》。作者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學者和修行人,叫做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好朋友,是當時印度的一個國王。這部論典的內容,就是龍樹菩薩以寫信的方式,把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傳達給這位國王。
這本書雖然是接近兩千年前寫的,但在今天看來,卻仍然沒有過時,句句切中時弊,字字擊中要害。這部論典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永遠給我們帶來新鮮感。過一段時間以後,新鮮感就變成了審美疲勞。
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過低碳、簡單的生活。所謂的簡單生活,並不是要過苦日子,而是過得簡單、環保、低碳、實實在在一點,不要太虛榮。真正的生活不是給別人看的,我們不需要外在的虛榮。
目前已經有三十多個國家在倡導、推廣簡單生活。簡單低碳的生活,是時尚現代人的生活理念、准則與要求。
若能選擇少欲知足,就能騰出大量時間,去追求藝術、哲學、宗教等更好、更崇高的東西,就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更有意義的事情。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就可以做對全部生命有意義的事情。若能這樣,則在生活水平降低的同時,生活的質量一定會提高。
人的欲望,就像是跑步機,迫使著我們不斷往前跑,始終沒有停下來的機會。稍稍腳步跟不上,就會摔跟頭。若能把欲望這台跑步機的速度調慢,我們就不會那麼辛苦。
人生苦短,我們萬萬不能在走完人生之路,躺在病床上,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是抱著對世間、對社會、對各種人的不滿、抱怨、仇恨離開這個世界的。當身體變成塵土,心靈回歸自然的時候,外在的發展究竟有什麼用?
很多人喜歡說,我的時間是以美金來計算的。其實,我們所有人的時間,都是以生命來計算的。一年過去了,我們的生命就少了三百六十五天。浪費人生,已經不是浪費美金,而是浪費生命!
佛教的第一堂課,就是講人身難得。佛陀告訴我們,從六道輪回的角度來講,人類已經非常幸運、非常幸福了。如果能珍惜生命,就能得到至高無上的幸福與寧靜。

2、相信生命

絕大多數人認為,人死了以後,就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了。雖然民間有人死了以後會變成鬼的說法,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不會相信。
這種缺乏因果輪回概念的人生觀,讓我們奉行著及時行樂的准則,從而喪失了倫理道德的底線。為了獲得自己的利益,完全可以不擇手段。
有些人會把地溝油、毒奶粉等問題歸咎於技術的進步,但如果內心有一個起碼的道德底線,我想誰也不會利用這些技術來賺錢。就是因為欲望的增長與對因果輪回的無知,才會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不計後果的事情。其結果,必定是身墮地獄、永無出期。
也是因為不相信輪回,很多老年人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選擇了自殺的極端之路。美國每年的自殺人數當中,百分之五十都是老年人。
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這才是消極、悲觀的人生啊!
其實,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首先,我們應該對生命有一個公正的態度、正確的認識。很多人相信科學,認為科學的結論都是准確的。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研究的結果可以證明,人死了以後不存在任何東西,沒有精神、沒有靈魂。西方很多科學家認為,科學無法否定人死了以後仍然有精神的存在,在人死了以後,精神有可能會繼續存在。其實,我們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人死了以後精神絕對會存在,這不是神話、不是傳說,而是幾千年來無數人的親身經歷。
死亡,只是一種周期性的生命活動,它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次生命的起點。有了這樣的長遠目光,則即使到了七十歲以後,仍然充滿希望,仍然追求不止,仍然生活充實,仍然豪情滿懷。今生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來世還有機會;今生欠了別人的人情,來世還有機會償還;今生工作沒有做好,來世還可以補救,所以不需要那麼痛苦、內疚、空虛、無聊。
藏傳佛教中流傳很廣的一部論著,叫《薩迦格言》。其中說道:“即使明早要死亡,亦應學習諸知識,今生雖不成智者,來世如自取儲存。”即使明天早上就死了,今天也要不斷地學習,雖然今生沒有用了,但來世卻可以像領取自己寄存的東西一樣,領取自己今朝所學的智慧。這種人生觀,才是真正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因為有了輪回的觀念,所以即使為了自己的來世,也不會無休止地破壞環境、消耗能源、損減福報,不會將低碳生活、環境保護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3、心存敬畏

絕大多數的現代人,沒有任何敬畏感。沒有宗教信仰,天不怕地不怕,不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靈”的說法,倫理道德、傳統文化等等也一並丟失。為了錢不受任何約束,即使有法律的懲罰,也抱著不會被發現的僥幸心理,以致滿世界充斥著不放心的產品。農民不敢吃自己種的菜,商家不敢吃自己銷售的食物,廠家不敢用自己生產的商品,這都是敬畏心缺失的表現。
有因就有果,大自然、人的身體、精神等萬事萬物,都在因果當中循環。相信因果,不是相信釋迦牟尼佛;尊重因果,也並不意味著學佛。相信因果,就是相信自然規律;尊重因果,就是尊重自然規律。
《稻稈經》,是以水稻為例,來講解因果自然規律的佛經。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如來出現若不出現,法性常住”。意思就是,不管釋迦牟尼佛出現也好,不出現也罷,自然規律永遠都是這樣。這充分說明,因果規律是自然規律。釋迦牟尼佛的出現與否,與自然規律沒有關系。哪怕佛教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因果規律也永遠存在。釋迦牟尼佛不是因果的創造者,而只是因果的發現者與宣講者。
佛教認為,外在大自然與內在意識的變化,都取決於因和緣。比如,一個人的生命形態,是由因來決定的。而這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的性格、脾氣、成長環境、家庭條件,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各種因素,則是以緣來決定的。決定著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只能是因和緣。任何事物的變化,都與因緣之外的其他事物沒有任何關系。
自然規律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且必須遵循的。你們可以不相信某種宗教觀點,但至少應該相信因果。人類社會是由無數的生命個體組成的,我們都是這些生命個體當中的一員。如果能對因果有敬畏感,那麼對整個人類、整個社會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只會有好處。
雖然佛教講無我,但在現實生活中,一切都是存在的。取捨因果、行善斷惡,是必須遵守的宇宙法則。殺盜YIN妄的結果,一定會墮地獄、變餓鬼、變畜生。
哪怕眷戀輪回,不想脫離輪回,想擁有幸福的生活,也要遵守佛教最起碼的人天乘的要求,不造罪惡、盡量行善,相信輪回、相信因果。

4、拒絕自私,培植愛心

盡管許多現代人天天應酬交際,日日呼朋喚友,但人心與人心之間,卻越來越冷漠。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時候,人人都說著甜言蜜語,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標。杯盤狼藉、曲終人散之後,很多人卻發現,自己沒有真正的朋友。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孤獨,沒有人關心,沒有人愛護,就導致了孤獨症。因為害怕沒有人幫助,害怕老的時候沒有人管,害怕生病的時候沒有人關心,這些對未來的焦慮,就導致了抑郁症。
每個人都非常自私。學校培養出來的許多新一代學生,也是人格低下的個人主義、功利主義者。在我們心目中,名、利、財,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但真正擁有這些的時候卻發現,我們高估了它們的能力。它們不但不能給我們帶來持久的幸福,甚至不能驅散我們內心的孤獨與憂慮。
如果我們的自私自利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仍然重復著我們的錯誤,人類的將來,將是一片可怕的黑暗。
為了幸福,我們必須讓自私自利的心態有所節制,否則每個人都沒有好日子過!
所有的生命都非常希望擁有幸福,不願意有任何痛苦。學會尊重別的生命,懂得關愛其他生命,就能讓世上多一份祥和,多一份正能量。提升心靈,就要學會關愛其他生命。培養慈悲心與愛心,提高人與人之間,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相互關愛,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大事。
《環球科學》雜志,就提出了幾點讓人幸福的建議:在生活、工作中,都要適當地把握好尺度;有空的時候,就去當志願者,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事實的確如此,如果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多去參與慈善,其內心獲得的成就感、幸福感、快樂感,是無法用語言可以表達的,也是任何金錢都無法換取,更超越了所有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很多人經常說,做慈善會有瘾,就是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成就感與幸福感。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到生活條件很艱苦的偏僻山村去扶貧、支教或做其他義工?就是因為給予能得到幸福。
不知道有多少人親自感受過這種幸福,這種幸福的確是十分可貴的。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試一試。當然,如果做慈善的人能有一點信仰,那他就更懂得其中的意義了。相信因果的人都知道,今生給予出去的,來世肯定會擁有更多。
講一個小故事: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印度有兩夫婦非常有錢。有一天,他們告訴傭人,把所有的財產都打包,他們要把這些財產帶到下一輩子。傭人於是把所有的家當全部打包完畢,又准備了很多牛車、馬車,然後問主人:“我已經准備好了,如何把這些東西運到下輩子呢?”兩夫婦給他說:“把財富送人,就能帶到下一輩子。”
現在很多人做慈善,是讓秘書或者下面的人去辦,自己並沒有親自參與,這樣的效果就不會很好。若能自己親手去做慈善、獻愛心,錢多錢少都不重要,在親自把錢或財物交給真正需要的人手裡的時候,自己所感覺到的幸福,會讓我們覺得花掉的時間是完全值得的。
當然,利他的基礎,是愛心。如果沒有愛心,則即使把物質送給需要的人,解決了這些人的困難,也不一定有快樂的感覺。
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層次不同的愛心,但普通人的愛心是非常有局限的。如何把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培養成可以無條件地奉獻和付出的人呢?大乘佛教裡面,就有培養愛心的方法。培養愛心,並不表示要學大乘佛教。能學大乘佛教當然非常好,但提升自己的心靈與學佛與否沒有關系,通過大乘佛教的方法去培養愛心,就一定能擁有不偏不倚、真實無偽的愛心。
學不學佛,完全是自己的自由。佛教從來不會強制性地推廣自己的教義,釋迦牟尼佛非常尊重別人的信仰。佛教認為,通過政治手段,或借助某種勢力讓別人改信佛教,對很多家庭來說,有可能是一種災難或打擊,有可能會讓有些人精神不正常乃至自殺。所以,釋迦牟尼佛非常反對強加於人的傳播方式。
佛教內部也是這樣,大乘菩薩戒中有一條戒,就是不能用強制性的手段,讓小乘佛教徒改學大乘佛教。密宗十四條根本戒中的第六條規定,如果毀謗、批評、攻擊其他人的宗教信仰,就會犯戒。所以,不管你是唯物論者、唯心論者、有神論者、無神論者,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我們大家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追求幸福。

即使是無神論者,為了獲得幸福,也可以采納大乘佛教的理念,學會愛所有的生命,騰出一些精力,去做公益、慈善、環保等等,這樣也能從中得到幸福與快樂。
現在有些有錢人動不動就說:不知道為什麼而活,活得沒有什麼意義等等。如果能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就能體會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會有了生存的動力。
不過,有沒有信仰與幸福之間,還是有一定關聯的。對有信仰的人來說,哪怕在世俗當中沒有獲得幸福,但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與目標,卻會在任何時候都鼓勵、陪伴著他,這就是他的精神支柱。而沒有信仰的人在面對世俗的坎坷和起伏時,往往會經不起沖擊與挑戰,最終走到崩潰的邊緣。所以,要獲得永恆無上的幸福,就要做大乘佛教徒。
大乘佛教徒最起碼的前提條件,不是出家,不是吃素,不是戒酒,更不是放棄家庭、工作,而是愛天下所有的眾生。無論對方是無神論者、伊斯蘭教徒或者基督教徒等等,都是愛心的對象。佛教從來都不說,我只愛學佛的人,除了學佛的人以外我都不愛。不但要愛所有的人,還要愛所有的生命。
佛教對生命的定義,與生物學對生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一朵花、一棵樹也是生命。但佛教卻認為,有情感、有痛苦快樂感受的動物和人,才叫做生命。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沒有情感,所以不是生命。要當大乘佛教徒,就要愛所有的生命,要用開放的心胸,去面對世界,這是大乘佛教徒的最低標准。

壓力,不一定來自於養家糊口,很多比養家糊口更大的壓力,是來自於自己的作繭自縛。痛苦,也往往不是來自於錢財的困乏,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執著。
我認為,佛教就是一種方法論。佛教的理念,可以幫助我們抵御誘惑、排解壓力、消除痛苦,解決很多金錢無法解決的問題。

5、心靈訓練

心病還需心藥治,要解決精神問題,必須通過精神的訓練。觀念調整以後,還應該進一步把自己的意識升級。遺憾的是,我們歷來只重視肉體的訓練,卻忽視了精神的訓練。哪怕學到博士、博士後,也只是空有理論知識,而沒有接受過什麼心靈的訓練。
就像電腦、手機需要升級一樣,我們的精神也需要升級。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也是一個人,他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是已經被升級過的人,而我們卻是待升級的人。佛教認為,眾生是未來的佛。這就說明,我們也是可以被升級的,當升到最高級別的時候,完全可以達到釋迦牟尼佛的地步,這就叫成佛。所以,佛的境界並不神秘,每個人都可以達到。
沒有信仰的人,不一定要成佛,但心靈卻必須提升。當心靈高高在上的時候,內心就可以強大到所向披靡。
提升的具體方法,就是禅修。通過禅修,就可以迅速提升心靈。在傳統文化中,生活與禅的關系已經到了圓融一體的程度,這是過去無數禅師們不斷貢獻的結果。

總而言之,通過觀念的調整,心靈的提升,就能減少煩惱,增強優越感與幸福感。在自己找到幸福以後,還可以把這些方法拷貝到親人、員工、親戚、朋友以及更多的人身上,讓所有人都得到幸福。如果整個社會都能這樣,幸福指數怎能不增長?社會怎能不和諧?
關於幸福的密碼,佛教還講了很多,而且也非常實用。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更深入地去一探堂奧。

 

上一篇:慈誠羅珠堪布:如何面對貪心
下一篇:《金剛經》知識8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