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李炳南:念佛的捷徑:福慧雙修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兩三個地方可以聽講,但聽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歸教理,自己須修行。實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別的法門須一步一步地有次第,一步深過一步,淨土法門也是如此。
 蓮社在台中已經二十多年了,在從前也有成就的蓮友,他們的本質好,稍微的叮咛,他就能做得到。本質好之外,還要一個正功,一個助功。多半有學問的人,只在學理上講一講,在正夫上就疏忽了,尤其是疏忽助的功夫。不但是台中,到哪裡也犯這個毛病。幫助的功夫太少,就如人走路用一只腿,或者如鳥以一只翅膀飛,這個事情就很難了。
 平素講經的時候,不能專講念佛法門,雖然我們修的是淨土法門,但是在講他經時,只可以言外之意地說上幾句。今天大家有這個機會,咱們就專把念佛的法門,向諸位說一說。這個事情不在教理,全在實行的功夫。諸位常說:‘我們念佛不得一心,念了多少年,可靠不可靠?’不得一心,就不可靠,這是實在話。今天講的就是幫助大家得一心的方法。
 這次依著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來講,印光祖師說:《彌陀要解》是—‘古佛再來注解,也不過如此。’古來注解此經的祖師雖然很多,但是,此經精華之處,蕅益大師全都說了。
 今明兩天短短的四點鐘,只可揀緊要精華的說。兩天短短的時間,若客客氣氣地講,大家不得利益,諸位每星期都有聽經的機會,這特別的兩天,要不說個懇懇切切地,指出同修們功夫不行之處,就難得法門利益。這種話不得不說,一說就得罪人,雖得罪,我還是要講,希望你們都得到淨土法門的精華,證了果位,就高興了。
 請看《阿彌陀經》‘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這一段經文:
‘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今天我們不講經文,專講蕅益祖師的注解,講經文大家聽不出什麼來,也怕記不住。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
 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少了善根或福德,都不能成功往生,你若不管,不理它,怎麼會成功?整個的佛法,小乘之外,凡是學佛的,只要學大乘佛法,就是以菩提為宗要,‘菩提正道’這四個字,是說發菩提大心執持名號,是菩提行的正道,不是小道。菩提正道什麼東西呢?菩提正道名字叫‘善根’,譬如種樹要先扎住根,不扎住根,這棵樹不能活。學佛的人沒有菩提正道,如樹無根,不能成功。
 善根是往生的親因。因是什麼呢?凡事都離不開有因,然後才結果。往生西方就是結果,結果以前得種因。因有親因,有疏因,親因很密切,很近,這個因最要緊,疏因則是遠因。《彌陀經》上講‘善根’叫親因。
 種種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緣。
 善根說完了,還有福德,種種助道就是福德。學佛必須正助雙修,正功夫乃自己修行使心性成就,旁邊還須有幫助的功夫。修正工夫時著了魔或者有什麼障礙,有福德就可以幫助去障礙。尤其是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要是沒有福德,沒有幫助的功夫,業力就來障礙,有了福德,有了幫助的功夫,福德就能給你去障礙,這就是助功。助功是什麼事情呢?普通的助功,是三十七助道品,三十七助道品又以八正道為主,光這八正道還不足,還得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等六度,大乘法門就須行這六度,六度也是福德助功。
 善根是因,福德是緣,有因有緣,這才能結果。可是這並非叫你去行六波羅蜜當助功,《彌陀經》另有助功的辦法。普通的修法,‘助道’不是八正道,就是六波羅蜜。《阿彌陀經》上說的執持名號是正功,助功也是八正道或六度,但是蕅益大師的注解,另說一個辦法,不必行八正道,也不必修六波羅蜜,另有助緣,這個說法很特別。
 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
 ‘聲聞、緣覺善根少’,二乘人雖證了羅漢果或緣覺果,可是他不是行菩提正道,他的善根比菩薩少。
 聲聞、緣覺與菩薩有什麼分別呢?菩薩是自己度自己外,再度眾生,這是大乘法門。聲聞、緣覺自己度自己就完了,是自了漢。《彌陀經》是大乘法門,不只要往生,還得‘乘願再來’!並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享福的,要是存著「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好極了,我可不再來了。’這一個心不合菩提正道,就永速不能去了。聲聞、緣覺,菩提的善根少,善根少就不能去極樂世界。
 ‘人天有漏福業’,人與天上的天人,他們不懂善根,善根是修本性,他們不懂,他們還在三界裡頭輪回。人天懂得做種種善事,故有福報生天或做人。人天做的善事是有漏福業,福德也太少、太小,只能到天上或人間,別處去不了。所以人、天、聲聞、緣覺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善根少,福德也少,沒辦法往生西方。
 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
 善根福德,要怎麼樣具足呢?‘唯以信願執持名號’。修淨土有三要,三要是‘信願行’,這三個字怎麼個用法呢?‘信願行’這三個字,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心,非菩薩沒有這三個字。當菩薩不是光做了好事就當菩薩,內裡得明心見性,懂得心性,外邊做種種的功德,救多少的人,這兩條缺一條就不能算菩薩。
 信願行的‘信’,‘信’這一字乃佛教最要緊的字,學什麼法門,就信那個法門,咱們修淨土法門,就信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怎麼個信法呢?
 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熊掌是很高貴的菜,沒吃過,你說好,怎麼個好法,說了不中用,必得把這個東西吃了,才知怎麼好法。沒吃過的人,你向他說,也是枉然。就如我吃了熊掌,說熊掌怎麼好怎麼好,不管你說的多麼好,那些沒吃過熊掌的人聽不懂。而西方極樂世界怎麼個好法,你們大家去過嗎?沒去過!沒去過,你說你信,你還沒見過,你怎麼嘴裡說信?阿彌陀佛對你怎麼個好法,你怎麼會信呢?你跟阿彌陀佛根本沒發生過因緣,你怎麼會信呢?行菩薩道,有五十一級菩薩,到了第七地菩薩以後,才稱得上是‘真信’!
 ‘信’有兩種,一種是正信,對於佛理都明白,懂得‘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十六觀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要想見阿彌陀佛,得用心見,阿彌陀佛跟你的心是一模一樣!我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明白了這個佛理,這才叫信。這樣的信才有道理,這叫‘正信’。‘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三世佛,都是一個法身,法身就是本性,過去的佛,他的本性跟未來的佛的本性,是一個本性。釋迦牟尼佛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是阿彌陀佛,他在西方說法是現在佛,未來的佛是我們大家,我們果然成了佛,就是未來佛,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佛是一個性,沒兩個性。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你,這一條要是不信,這個信願行的‘信’字,就成立不住,‘信’成立不住,念佛就不感應了。心即是佛,念佛時把心拋掉了,就無根本了,好比把樹根刨了,沒有樹根,你念的什麼?
 還有一種叫‘不覺信’,對於道理不明白,說什麼,就信什麼,這可以說就是迷信。(我上這裡來講,我是發了願的,我忙得不得了,要是我敷衍了事,我就不干,我不做無意義事。只要決定要做,我就必須拿出我的良心來,利益大家,這是我的主義。)這個不覺信也有大管用。古人有比喻,明明是毛巾,向一個人說是黃金,他沒分別心,你說這是黃金,他就信是黃金,他就拿這毛巾當黃金用,這個東西就真有用處。因為他沒分別心,他一心相信。一心相信,他的心成了‘一一心不亂’!你說這是黃金,他就認為是黃金,全心拿著他當成是黃金。萬法皆是假的,都是唯心造的,就如阿姆斯壯上月球,也是心造出來的。

可是,一百人修行,有四十個人能正信,而強信、不覺信、迷信的人,一千人也找不出一個。按著書講有道理,雖然什麼也不懂,一聽就信,立住志就不變了,這一千個人也找不出一個來。咱們想迷信還不行呢!我就夠不上信。上智是正信,下愚是迷信,咱們也不上也不下,懸在中間叮叮當當如風鈴有什麼好處?
 沒到過西方極樂世界,怎麼信其有呢?其實迷信跟正信都可以信。正信的人了解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我們的本性,阿彌陀佛的法身就是我們的心,是一樣的。明白了這個道理,明白了自己的心,你的心是個什麼樣,極樂世界就是什麼樣。極樂淨土分四土,有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平日所掛的極樂世界圖是莊嚴土),最高是常寂光淨土。這四土並不是四個土、四個極樂世界,而是一個,什麼程度看就是個什麼樣。譬如:這一張紙上的字是王羲之寫的,我是個不會寫字的,我拿來一看也沒什麼好處,一撇一撇的我也會。常寫字懂得的人,拿過帖一看,王羲之的字是真不錯,是真正有功夫。那些成了名的古人,如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那些人將王羲之的字拿出來一看,或許就會說:‘唉呀!咱就是學一輩子也不行啊!’一個人一個看法。
 不論是正信或是不覺信,有一樣便會成就,一個是明白,一個是不明白,這兩個信都能成功。
 講到這裡,大家自己省察自己,有‘信’了嗎?我們是今天高興念就念,不高興就不念,馬馬虎虎,這樣‘信’站得住嗎?‘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求道的根本,是萬種功德的老母親,有了信才生得出功德,這個字成立不住就不能有功德。不信的人,今天做做,到明天又冷了,就不會成功。
 再講這個‘願’,‘願’就是立住志向。中國文化叫‘志向’,立住後就不能變了,至死不變,所謂‘至死不變,強哉矯’,原子彈下來,我也不能變,這才叫做立住志向。願和‘志向’一樣,有這個字就能成功。
 佛家講‘願’有方便法,叫‘欣厭’。‘欣’是心裡很喜歡這個事情,除此以外皆不喜歡,‘厭’是討厭。這兩個字是初求道者必要的條件,但是,功夫一進步,這兩個字就絕對不要,比如禅家有了欣厭,心就不平等,便難明心見性。但是,在淨土法門,欣厭可要緊了。發願就是要‘欣厭’,心裡希望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以外的世界,我一概討厭。立住這個標准可別變樣,這個‘願’字變了,就不是願了。阿彌陀佛成功就是有四十八願,《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也是‘行願 ’,地藏菩薩成功也因為他有大願!
 咱只要立住願,一個‘欣’,一個‘厭’,除西方極樂世界,其余的都討厭,假若把這個願立住不改,就能成功。沒這個願,在這裡念阿彌陀佛,念得一心了,也不往生!
 ‘執持名號’,‘名號’就是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執持’是捉住六字洪名,不斷地在心裡捉住他,不能放松。好比要登上高山,拉著繩子往上走,身體怎麼疲乏,也不能放開手,一步步地往上走,你要一松手就掉下來,這叫‘執持’。上不去,也別松手,到了安穩地處再松手。執持名號叫‘行’,別的法門的行,是各人‘行’各人的法,在淨土法門,《觀無量壽佛經》是修十六觀法,阿彌陀經就是行六字洪名。要執持——抓得住這句名號,須要信願,懂得教理有了信,相信你的心與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一樣的;有了‘願’志向就不變了。
 ‘名號’就是佛的化身,佛有法、報、化三身,法身佛盡虛空遍法界,充滿整個法界。報身咱不講,‘化身’有千千萬萬,化身佛不限於是人形,用在什麼地方就變什麼,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化身變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化身佛(並不是六塵都是化身佛,是以心造佛,你心不造,六塵就不是佛,六塵還是六塵,心是主體。譬如廟裡的佛,誰不曉得是泥塑木雕、紙畫的,信佛的人心裡拿它當佛,它就是真佛。)一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這六個字就是化身佛。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形相就被你的心化出來。念的這句洪名,沒有什麼形相,卻是化佛的真體,當時就見佛,何必後來呢?大家說:‘我死了就見佛,才往生極樂。’活著不見佛,死了就見佛,那麼大家都死就好了嘛,這可真是迷信了!修淨土要成功是活著成功,沒有死了而成功的!
 念這一句六字洪名,念的聲音就是化身佛,念這一聲佛,萬緣都放下,什麼也沒有,叫‘一念相應’,譬如插頭或開關接上了,就能點亮滿室的燈光,這就是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佛就在眼前,當時就見了佛了。
 信願行三個字懂得了,還要懂得三個全是一回事,那就是‘菩提正道’。懂得這三個字的用法了,你就得了菩提正道。‘菩提正道’是菩薩修淨土的正道,離開這三個字就沒有道。
 念佛時懂得這個理,就可以萬緣放下了,放下萬緣,只要這一個心,這個‘信’才夠得上。我念佛,什麼也不要,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願’。口裡執持名號,心裡有,心裡只在佛號上,心跟佛號是一個東西,成兩個東西就不行了,那就叫心不在焉,心不在名號上,往別處走,那沒用處,那就變了心了。心只在這個六字上,才算‘行’。
 這三個字合起來,在念佛時就是一樁事。先明此理,把心變好了,念佛時就不必再胡思亂想,一句阿彌陀佛,信願行都在裡頭。這樣的念,‘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念這麼一句佛,善根也多了,福德也多了。念佛時,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性什麼雜染都沒有了,這不是修本性的‘善根’嗎?惑也不斷自斷了,所以善根也有了。福德怎麼也有了呢?福德是種種的善事,有善事就不做惡事,你在這裡念一句佛的功夫,還干什麼惡事呢?你的心安在此,還能干殺盜YIN妄嗎?你還干十惡業嗎?沒功夫干!沒功夫干,你這心就成了純善。善根、福德都全了,所以是正因。善根也是這一句名號,福德也是這一句名號,這是蕅益大師說的,用不著修八正道,也用不著修六波羅密,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句洪名,憑這個就能當善根,當福德。
 怎麼這樣便宜呢?光念這一句洪名,正功夫也有了,助功夫也有了。可是有便宜,也有難處。蕅益大師他老人家主張‘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很對!但一千人中找不出幾個人來,因為這一聲佛要念得如《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所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把六根收起來,都攝六根,還要淨念相繼。
 ‘都攝六根’,今天不講,單講‘淨念相繼’。淨念就是一心,什麼念也沒有了,這是清淨一念的淨念,相繼就是不斷。二六時中沒別的念(二六時中,現在說法叫一晝一夜二十四小時。)今天二十四小時是如此一念淨念,到明天也是二十四小時淨念,永遠二十四小時淨念,只要有這一口氣在,就接續不斷,這誰做得到?蕅益大師他說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做別的,也不修八正道,也不修六波羅密,得淨念相繼,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不間斷。做功課時,大家可以念念阿彌陀佛,不做功課了,行住坐臥也要念念阿彌陀佛,你若把阿彌陀佛的念頭斷了,不接續,你就干壞事了。咱們是沒斷惑的凡夫,惑一起來,就勾引你去干壞事,一干壞事,福德就沒了,又加上新惑,這是困難之處。
 出了家,不干這些柴米油鹽的事情,也不干士農工商的事情,他整天或可淨念相繼,咱們在家人做不到,那怎麼辦呢?還是得修八正道或是六波羅密,甚至於十善業,若八正道復雜記不住,六波羅密也記不往,十善業可得記住,《華嚴經》說圓教十行菩薩還得行十善業呢!十善業通有漏和無漏,我們的身體不做種種壞事,嘴也別講壞話,心裡也別起壞念頭,一起壞念頭,就有所警覺,要改掉心理的壞念頭。改心理就行了,這比蕅祖的開示容易了!信願行是菩提正道,我們念佛時,就把這三個字弄成一塊念,心一念佛,信願都在裡頭,就成了功,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在《大智度論》上列了很多種,其中五種菩提最要緊,我們得最低限度要有其中兩種。一種是‘發心菩提’,‘發’什麼心呢?發自己了生死的心,我總得要出三界了生死,自己了生死,超出三界了,但是其他眾生跟我是一體,眾生也是未來佛啊!我先明白了佛法,他還不明白,我得幫他的忙,自度度他,發這種大乘心,這叫‘發心菩提’。學佛的人必得要發這個心。修淨土的人常說‘乘願再來’,但是,不要以‘乘願再來’為由,不發菩提心,現在咱們知道多少就說多少,咱們現在就干。
 第二叫‘伏心菩提’,怎麼‘伏心’呢?‘心’是打妄想的壞心,不是說好心。凡是要出三界,得把見思惑斷掉,才得出三界,羅漢要斷見思惑出三界,得七番生死,才辦得到。我們要是碰到好機會,打精進七,七天斷了見思惑,便宜吧!雖然便宜,可不是勉強能辦到的,要不遇見明人領著打佛七,不但斷不了惑,七天裡還會著魔出了神經病,這是不容易的事情啊!羅漢七番生死才斷惑,我們要七天斷惑,並不容易,那怎麼辦呢?斷惑是把惑去除了,‘伏心菩提’的‘伏’是壓住,這些惑不必斷,只要設法叫它不起,它一起來就壓伏住,別叫他發作出來,這叫‘伏’,伏住就行!伏住怎麼就行呢?他宗伏住沒用處,伏住惑還斷不了生死,伏住惑不起現行可生天,到不了別處去。淨土宗伏惑就行,伏惑叫帶業往生,帶著見思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淨土宗有這種便宜。不能‘淨念相繼’,至少得‘伏心菩提’,別忘了十善業,身口意三業別犯惡業。惑一起就壓,惑一起就壓,以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來壓伏妄念,就能成就。

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
 ‘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我們在家人不能一天到晚入定,出家人亦有辦不到的。入定是行住坐臥都入定,功夫好的人,如佛菩薩的行住坐臥皆是定,做什麼事都能入定,吃飯也得定,喝水也得定,那不是一般人作得到的。做不到就是不得定了,不得定的時候,他的心還在道上,還離不開道。咱們在家裡朝暮二課念佛,朝暮二課以外,你不論干什麼,你的心存著六字洪名在心裡,心裡散亂不在定中,但也在想阿彌陀佛,這叫‘散心稱名’。心散亂不在定中也不要緊,無論干什麼,心裡都是阿彌陀佛,如眼看表幾點鐘了,心中也有阿彌陀佛。口裡雖不經心散念阿彌陀佛,總比罵人、講人家壞話,終日挑撥是非,弄得大家不安好。散心稱名,福德、善根也比普通人好得多,修什麼樣的善事,也不如這個散心念佛。散心念佛時,阿彌陀佛的化佛由口裡化出來了,福德、善根,就不可限量了,何況是能念到一心不亂,那善根福德更了不得了。
 ‘至心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念上一萬聲也消不了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因為你忘掉了‘至心’啊!至心念一句佛,才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至心就是一心,什麼心都沒有了,至至誠誠的一心,念這一句就消這麼大的罪業。念這一句佛的時候,什麼壞的種子都無法發生。你要沒這個至心,散心念佛只得些福,消不了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菩提正道’,此四字乃修淨土宗最要緊的一句話,善根就是菩提正道。菩提正道由什麼事情發生呢?信願行!信願行是真正功夫啊!信願行就是菩提正道,信願行完全歸於心法。‘信’,信自心,自己心中就能化出佛身出來的。‘願’是心中立起志願來,也是心法。執持名號的‘行’,名號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念佛人心裡有‘南無阿彌陀佛’,念佛時佛號就化身出來,若心裡沒有,嘴裡怎麼會念啊?心裡沒有,只是嘴裡念,用處不大。要緊的是要信‘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要不信就是心外求法,心和佛不相應,怎能得感應?若把心撇開了,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我的心是我,是兩回事情,就沒有用處了。
 成佛是當生成佛,而不是死了成佛。我們修淨土的,不是當生成佛而是往生,往生以後成佛。往生也是活著,也不是死了往生。活著往生,死了就保險了。活著不能往生,死了怎麼往生?活著時,沒能力往生,死了就往生,就像滿街電線桿上貼上一張紙幡‘西方接引’,這就能西方接引啊?豈有此理。今天這一段與活著往生有關系,現在你的功夫能往生,那就保險了。
 感應道交,文成印壞。
 ‘感應道交’,‘感’是什麼呢?按著信願行的法子,在一念的功夫,信願行三個心合成一個。這裡必須有‘發心’,不論是發心菩提或是伏心菩提,發這兩種心念佛,這樣才會發心、會伏心,菩提心才能發生起來,有了菩提心就感應,沒有菩提心就不感應。所以,發了菩提心,我要往生,我要度眾生往生,心定在這一個目標,願發動了,對方就應。怎麼叫‘應’呢?譬如這個碗,本來沒有聲者,你不感不動,碗就沒聲音,你動,它就有聲者。‘感’當作‘動’講,你不動,他就不應。念佛人發不起菩提心,就跟阿彌陀佛接不上,譬如電燈接上線,電燈才會發亮,接不上線便沒用。
 所謂‘道交’,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願意接我,我也願意去,他的心跟我的心是一樣,兩心相應,心就通了,就接上了,這就叫‘道交’。現在咱們既不‘感應 ’也不‘道交’,他是他的阿彌陀佛,我是我的李某某,毫無關系,如何感應道交啊!按照三資糧和二種發心來念佛,就感應道交!
 ‘文成印壞’這一句,比喻感應道交。現在,你念佛而感應了,感應了就是往生了,就像文成印壞一般。古人造銅器都有個模子,銅器上的花紋是怎麼刻上去的?模子先用蠟做模子,蠟是蜂蠟作的,是軟的,一冷就很硬了。用刀子在蠟上刻上花紋,刻上字,刻好了就成了蠟印子。蠟印子做好了,再用軟泥土把蠟和起來,蠟上的花紋印在泥上,這泥就是模子的樣子。等泥干了,再把泥弄到火窯去燒,泥一見了火就成了瓦,蠟一化,花紋都印在瓦上。瓦上有花紋,而裡頭的蠟都化了,這叫‘文成印壞’。做銅器時亦以泥當這銅模子,‘文’是刻在蠟上的文,‘印’是印在泥上,蠟印在泥上頭,一見火,模子成了,蠟就消滅了,這是‘文成印壞 ’。
 我們的心無量無邊,包住虛空,無論多少的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通通包在這個虛空裡頭,虛空又在我們的心中,心是這樣大。一切的現象,原來沒有,都是心造的,你心造就有。就淨土法門來說,西方極樂世界,經上說有七寶池,寶池裡有蓮花,阿彌陀佛拿蓮花來接你,蓮花還是你造的。在這裡一念佛,七寶池就往外長蓮花,念得愈如法,愈精勤,淨念相繼,這蓮花就愈長愈大;要是退轉不念了,那個花就完了。你再念再長,再不念再完了,這樣長長滅滅不會成功的。極樂世界,跟蓮花都是在虛空中,你心造,蓮花就往外現出來,心不造他就不現。
 所以,念佛一感應道交,念的阿彌陀佛就如那個蠟刻的紋,蠟上就刻了阿彌陀佛,蠟就是你的念頭,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蠟就刻上了佛的印。虛空好比泥模子,心念佛時,就在虛空刻了佛印。念佛是肉身的嘴裡往外念,肉體沒了,沒有嘴可以念,但是,生前所念的佛都印在虛空中了,就如蠟沒了,印文卻成了。故《十六觀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極樂世界的佛,必得由你心造,你不造就不成。可是,大家可不要誤會,我不造就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嗎?不是!阿彌陀佛他也是個人,我們也是個人,他成了功,我們沒成功!你要是認為沒有阿彌陀佛,那這個屋裡就只有你自己,沒有其他同修了。事實上,人我都有,雖有但接不起來,不能感應,沒什麼用處。
 太虛空是咱的本性,我們念佛則本性全變成極樂世界,全變成阿彌陀佛了。不念佛時,咱的心是什麼?賣當歸鴨熱食的人,心全是當歸鴨。開書店的,心就全是書本。干那一行,心就印上那一行的東西。干殺盜YIN,心裡盡是殺盜YIN,印在虛空的,也盡是殺盜YIN的模子,這殺盜YIN的模子,就印出殺盜YIN的東西來。你活著時在這裡念佛,印模子就造成了,死了以後就不能造了,所以念佛要成功就是在活著時成功。
 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
 古來的祖師有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另有一位祖師又說:‘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不懂的人看了這兩套話,再碰見妄作聰明的人亂講一套,修淨土的功夫就往後退轉。平素我不講這個,這非三言兩語所能解釋明白的,講了只會讓大家心起疑惑。今天講到這裡,不能不講了,希望聽了能去障礙!但是,淨土法門很難講,有些人以為別的經難講,如《華嚴經》、《金剛經》等,至於《阿彌陀經》誰也會講!其實,《佛說阿彌陀經》這一經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要到了佛的境界才能講,除了佛之外,誰也不會講。
 ‘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吾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來接引我們,《阿彌陀經》是這麼說的。可是蕅祖卻說‘不來而來’,阿彌陀佛沒來接你,他雖沒來等於來了一樣,這話怎麼講?虛空就在我們心中,在這裡念阿彌陀佛,心就在虛空中印上了極樂世界,你把這個虛空造成極樂世界,造了無量無邊的化佛,盡虛空遍法界都成了極樂世界。這個肉體死了,心不死,心還在這裡,心造的阿彌陀佛就在眼前,佛就在眼前的心中,故說‘不來而來’!例如,現在我眼前的是慎齋堂,我離開慎齋堂,跑到美國去,甚至跑到月球上去,慎齊堂仍不離心外。因為盡虛空遍法界皆是你的心,你跑到那裡去,也是你這個心,極樂世界也不出你的心。所以,佛來接引,不來而來。

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
 ‘行人心識’,淨土修行人臨終往生,就是這個心往生,並不是肉體往生。‘不往而往’,極樂、娑婆全在一心,所以,往生並沒有去,卻也等於上蓮花裡頭去了。比如說你在慎齋堂,離美國很遠,美國那個地處也是在虛空中,那裡也有極樂世界,慎齋堂這裡也有極樂世界,不必上美國那裡去,也到得了極樂世界。因為慎齊堂、美國、極樂世界都不離心外,所以,往生叫‘不往而往’。
 再譬如這個慎齋堂,圍牆內全部都是慎齋堂,這個慎齋堂比喻是盡虛空,諸位在慎齋堂裡,有一個人在大殿裡,他沒上這裡來,他也是在慎齋堂啊!再有一個人,在慎齋堂的亭子上坐著,他也是在慎齋堂啊!在亭子裡或在大殿裡或在這個屋裡,都沒出去慎齋堂。所以,在娑婆或在極樂,都不出我們整個的心。
 這與我們修行有很大的關系,你上慎齋堂來,在這慎齋堂裡頭燒香,這裡也香,大殿也香,亭子上也香,慎齋堂全部的空氣都是香的,這個慎齋堂就成了香慎齋堂了。
 學佛講戒定慧,從戒定慧發出的香,是真香!學了佛,若還在這裡干殺盜YIN的壞事情,就不是燒香了!就像是在這裡放瓦斯,在慎齋堂裡一放瓦斯,滿牆內都是瓦斯,誰走到那裡都聞到瓦斯氣,全慎齋堂的人都吃瓦斯,進來時就把人薰死了!先害自己,又害他人!學佛的人,光是嘴裡念阿彌陀佛,心理不改變,就是心裡頭放瓦斯啊!有人以為我念了佛,我再造罪業,佛會幫我消滅罪業,這是造謠言。在慎齋堂裡放瓦斯,大殿有佛,佛絕對不會幫你把瓦斯去了,你放你的瓦斯,佛在那裡不管。
 前面講到修淨土宗要發菩提心,一是‘發心菩提’,一是‘伏心菩提’。自己了生死,也能勸別人了生死,這叫發心菩提。心裡生起見惑、思惑這些壞事情,一發生,趕緊壓住,不叫他起來,這叫伏心菩提。要是有‘發心菩提’,你的心就一天天變好。有‘伏心菩提’,則從前的壞習氣就一天天取消,不伏心、不取消,好的、壞的羼著,心地就不干淨!
 你想到慎齋堂裡來發心也行,伏惑也行。你發了心,進來慎齋堂,看到一個瓦斯爐子,想個法子把慎齋堂的瓦斯消除,用瓦斯做飯吃,別讓瓦斯薰倒人,或是洩氣出亂子,這就是伏心菩提。你來到這裡,不叫他放瓦斯,完全都是放香氣,各處都放香,這叫‘發心菩提’。慎齋堂就是你的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
 往後諸位同修們,再在這裡口念阿彌陀佛,心裡算計著,這個壞人,我出去就拿刀殺死他,看見人戴著值錢的金煉子,就想把它搶來賣錢;此一念‘我打死他’就造成地獄界,一念想當小偷就變造畜生,萬法都是唯心造。
 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
 學佛的人,常說:‘我怎麼不開智慧呢?’淨土宗也是得開智慧,第一、得要‘聞’,什麼也不懂,怎麼會開智慧呢?先得聽見道理,誰的道理也沒佛的道理好,聽見佛的道理,聽見以後算是有開智慧的機會了。今天大家聽我開講了,‘聞而信’,聽見了,你信不信啊?聽見了,還要信了,信了還不行,信了還得發願,才叫有了‘聞慧’!發了願,‘乃肯執持’,乃肯執持名號,這才叫有‘思慧’。
 要是‘不信不願’,聽了不相信,或是相信卻不發願,不發志願立定志向來,‘與不聞等’,跟沒聽是一樣,沒用處!現在咱們台中的同修,也犯這個毛病啊!聽了二十多年的經了,信嗎?不能說不信,而是半信半疑啊!信後照樣的辦嗎?不照樣辦!要這樣辦的功夫,早伏住惑了,不至於再是是非非鬧這些閒事,沒照樣辦跟沒聽教理是一樣,不得結果。‘雖為遠因’聞而不信不願,雖不結果,也沒白聽,種下遠因了,還得入輪回,不曉多少年後,把罪業受完了,所聽的好事情才發揮作用了,所以說雖種了遠因‘不名聞慧’.
 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
 ‘思慧’的思,如某人思念我,是用心思念。念佛不是光在嘴裡唱佛,要在心裡念,思念這尊佛,一念阿彌陀佛,眼前就有阿彌陀佛,便刻上印子了。有時嘴裡不念,心裡時時刻刻想,也是思。譬如我在這裡喝茶也在想佛,無論干什麼,我心裡跟佛放不下!有人說:‘這不麻煩嗎?’,不麻煩!請問:你們諸位那一個忘了你自己呢?你嘴裡沒有說我我我....,我上了那裡去了?心中還是沒有忘過我啊!你是未來佛,念佛就是念你自己,把念念不忘的‘我’,換成‘佛’,不必嘴裡念,你心裡成天就在佛上了,這才叫念佛。有口無心的念佛,不能算念佛。
  執持’是抓住不放松他,則‘念念憶佛名號’,起一個念頭,不論干什麼,這個念頭都是為佛來干。譬如,我也是個念佛的,我是個修淨土的,我成天在這裡講經,也在學校裡教書,我成天在跑在忙,有人說:‘你念佛的時間很少啊?’我說:‘我念佛的時間並不少!’,‘你成天在這裡跑、那裡講,嘴裡沒聽見你念阿彌陀佛啊!’,我講經、我教書,我無論干什麼,我在台中辦這些慈善事業,我都是為著佛我才辦,不是為著佛,我不辦!我辦這干什麼?又不是在這裡頭要錢,我還得賠錢,又賠時間,身體又受傷,我這麼傻啊?我不傻!我為著念佛才干這個,不是為念佛,我就不干了。我做的事,不是弘法,就是護法。只要給大家辦好事,大家都是未來佛,你是未來佛,有了什麼煩惱我得給你解決,給你辦事,我這是供養佛。你別給大家增加煩惱,一增加煩惱就是向大家心裡放瓦斯。
 ‘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念念憶佛名號,這叫‘思慧’!你常常這樣思念,心定在佛號,漸漸就開悟了。雖然是思慧,同時也有修慧了,因為你念佛的時候,心就造了極樂世界,造了阿彌陀佛,就是‘文成印壞’,感應道交了,這就是‘修’。你一感應道交,心裡沒別的,將這些是是非非都放下,放下以後就是‘定 ’,定了自然開智慧。如水無波動才放光明,又如蠟燭搖搖晃晃,什麼也看不清楚,蠟燭光一定住,便看得清楚,看清楚了就是智慧。
 聞思修之修是‘執持名號’,執持名號的功夫,有兩種,一種是事修,一種是理修。‘事修’,叫我念佛我就念,叫我怎麼干,我就怎麼干,什麼道理呢?我不懂,我就這麼干!要我相信發願,我都照辦,也實行,這叫‘事持’。‘理持’,念佛是什麼道理?怎麼會成功?把道理說出來,了解這一切都是我心裡造的,明白這個理後,也相信、發願、執持名號,這叫‘理持’。
 ‘事持’,是智慧不大開,‘理持’則是完全開了智慧。智慧不大開就修‘事持’,若不修淨土宗而修別的宗,這沒大用處,只可得一點福報,或升天等,出不了三界。修淨土用‘事持’,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前面說的‘伏心菩提’就是指事,斷了惑才是理,懂得理才能斷惑,不懂得理絕斷不了惑。不斷惑就出不了輪回,只有修淨土,才能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出得了輪回。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事持’是‘信有西方阿彌陀佛’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點都不疑惑。‘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並不曉得西方極樂世界的佛,是怎麼化現的。心裡一念佛,就和阿彌陀佛感應,可是,這個念佛的人,並不懂得感應道交的道理,叫‘未達是心作佛’;他也不懂自己這個心就是佛,叫‘未達是心是佛 ’。
 自己的心怎麼是佛呢?因為佛的身是法身,法身是佛心,沒形相;你也有心,你的心也是法身,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佛的法身與我們的法身是一個法身,所以佛心與我心亦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佛心開了智慧放了光明,我們的心沒放光明。就好比同一個地球上,東方是天明,而西方的美國正是黑夜,沒法整個放光明。太陽放光明是整個放光明,沒有黑暗的時候,白天、黑夜是地球自轉所致,全是自己造的。
 不懂得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他也發了願往生西方,但不知西方是在他的心中;可是他‘如子憶母’,如小孩子般(大人不行,大人結了婚就不想母親)時時刻刻忘不了母親,‘無時暫忘’沒有一個時候忘掉母親。你把小孩子抱出去一天,不見媽媽,他就在那裡給你哭給你鬧,必得見到媽媽,他才好了。用‘ 如子憶母’的心念佛,也能成功,這叫‘事持’。他雖不懂得‘文成印壞’之理,但是,他還信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有個阿彌陀佛,他不認為這些本來是他的,而是另外一個世界,另有一尊阿彌陀佛。雖是另外一個,就有個印模子了!這就是佛教哲學說的‘全事即理’,把信願持名的事情作到完成,就是暗合‘是心是佛’的理了。
 理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
 ‘理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在我心裡,這心不是肉團心!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你的心啊,阿彌陀佛就在這個盡虛空遍法界中。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你的心,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是你心裡原有的,但你不念佛,阿彌陀佛就不現出來。比方你念工廠,心就現出工廠,念房屋,心就現出房屋,心若念佛,心就現出佛號、現出西方,這叫‘是我心造’。你懂得這個理了,‘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你懂此理,成不成功不在別人,你心裡造了阿彌陀佛,佛就和你感應道交,你心裡不造,就不能感應道交。懂此道理,才能造,不懂此理也不會造!街上有的是人,都有佛性,就是不會造!本性就有萬德萬能,懂得此理,心去造,就感應道交了,‘交’就是接上了。
 用心拴住所造的洪名,心就在這上頭不往外走了,謂之:‘為系心之境’。人常說:‘你心裡想什麼?’你心想什麼,你的心就有什麼,晚上作夢都是你心裡想的,古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點不假!研究科學也知道‘夢’是下意識之作用。‘令不暫忘也’你把心拴在一處不間斷,讓心念不暫忘,懂此理來信願持名,謂之‘理持’。
 佛法也說‘全妄即真’,全是虛假的怎麼會變成真的?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現象、有形相者皆是眾緣和合,皆是假的;心造了假相,心不散在別處,都聚在假相上,心就現出這個現象來了。妄心全聚到這一地處,心就能現出真象來,心聚不到一個地處就不現真象。如夢中現的相都是妄相,一下子夢喝茶,忽然間又看書,看著書又上了阿裡山,亂七八糟的,心聚不到一處,所現的相就難以成形。若一作夢就是夢見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作上一萬年的夢也都是西方極樂世界,那就行了。

 

上一篇:春天養生千萬別碰幾種食物
下一篇:業障輕的人,口味比較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