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印光大師在《了凡四訓》序文裡面,第一句話就提醒我們,「聖賢之道,唯誠與明」。這一句就把世出世間古聖先賢自己所學,以及一生教化眾生的樞紐,給我們說出來了。誠與明是性德,是一切眾生自性裡面本來具有的,本來具足的,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在儒家稱之為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法性,稱之為佛性,稱之為自性,都是說的這樁事情。

  人迷失了自性,時間太長了,迷得太深了,就是把誠跟明遺忘了、疏遠了,一直到今天,幾乎是完全不能夠覺察,所謂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兩個字都不見了。

  「明」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般若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誠」就是性德。我們今天沒有誠,沒有誠當然沒有明,沒有明當然就沒有誠,這兩個字是有密切連帶的關系。沒有明,在佛法裡叫無明,無明生起來;沒有誠,見思煩惱起來了,塵沙煩惱起來了。

  我們要想一想曾國藩先生所說的一句話,我相信曾先生對佛法有相當深刻的研究,他對於「誠」這個字下了個定義,這意思是說「一念不生是謂誠」,這個話講得好,這個話跟佛法講的一樣。什麼叫誠?你有分別,你沒有誠意,誠沒有了;你有執著,誠沒有了;你起心動念,誠沒有了。換句話說,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誠就現出來了。所以誠跟明都是被這三種煩惱障礙住。這三種煩惱起來,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一切德能相好,全都沒有了。聖人的教誨沒有別的,讓我們從虛妄回歸到真實,從虛偽回歸到誠,從迷惑回歸到明,如此而已。

  十方三世,古今中外,真正做學問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成聖、成賢、成菩薩、成佛,沒有別的,就在這兩個字上用功夫。可是聖賢人話說得很多,我們也聽得耳熟,為什麼功夫不能成就、不能進展?原因是放不下,這一定要知道。首先放下的是執著,因為煩惱是最粗,就是很粗的、很重的煩惱先放、先斷,這叫見思煩惱,在《華嚴經》裡面講的妄想分別執著,這絕對不是好東西。可是世間人問:「我不執著不行,這怎麼可以放下?」所以永遠不能見性。他為什麼迷得這麼深,這麼樣執著?不了解事實真相。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想起佛陀的慈悲。世尊當年在世講般若,般若就是講這個「明」字,一個字講了二十二年,你就曉得眾生迷得多重。二十二年講般若,般若的總結,般若的總綱領是什麼?就是說明「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正了解事實真相,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有什麼好分別!佛說這個事情真的是難懂,一切事就擺在面前,怎麼說是畢竟空?怎麼說是無所有?眾生回不了頭來的因素就在此地。

  「你說這個我不相信,明明有,我怎麼可以放下?」可是今天科學家發現了,給佛做了一個有力的證明。近代科學家不承認物質世界的存在。物質境界是什麼東西?他說是波動的現象。這個講的跟大乘教裡講的太接近了,波動的現象。你看看前年鐘茂森從網路上下載美國太空總署最近科學的報告,說明時間是假的,空間也是假的,在某種條件之下,空間跟時間都不存在。又說物質的來源是無中生有,有是從無來的,從空來的。這就是跟唯識裡面講的物質,物質是相分,相分從哪裡來?相分從見分變現出來。這個見分、相分的體就是自證分,自證分就是佛法講的法性。法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精神、物質都是法性變現出來,那就是無中生有,法性不是物質。所以《心經》上講得很清楚,「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那個空就是法性,色是法相,這講到根源。

  說到這個地方才曉得,一切萬法、整個宇宙是自己,不是別人,整個宇宙是自己。所以永嘉大師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整個宇宙,一切靈明眾生都是自己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跟夢中境界完全一樣。你喜歡一個人,你喜歡你的自性;討厭一個人,討厭你的自性。喜歡、討厭都是煩惱,都是錯誤,所以佛法用平等心。平等心是沒有愛惡,沒有愛惡的那種愛。所以佛家不講愛,講慈悲。慈悲就是真正的愛,裡面沒有討厭,沒有差等,完全是平等的,沒有高下,沒有喜怒哀樂。愛是凡情;自性裡面自然流露出來的,那個愛叫做慈悲。

  從什麼地方看?所以我教人看的時候,從嬰兒,小孩二、三個月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來,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他對每個人都笑咪咪的,你從這個地方去看,這是什麼?這是本性。可是漸漸長大,這就迷失了,他就起分別、起執著,迷失了,這就是習性。習性取代了本性,這就墮落了,這就愈陷愈深,愈迷愈嚴重。

  聖賢的教育,佛菩薩的教育,沒有別的,回歸自性。所以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佛教人不居功,沒有功也沒有過,有功就有過。沒有功,沒有過,完全是自然,完全是隨順自性的,這個道理要懂。懂得這個道理,才曉得諸佛菩薩、世出世間這些大聖大賢,為什麼完全不為自己去為別人,我們就明白,為別人就是真正為自己的法性。如果他不這麼做的話,他迷失了法性,縱然是個好人,他不作惡也不作善,他墮在無明裡面。佛家講小乘很像聖人,就是對於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他自自然然是這個做法。你要問他什麼道理?沒有道理,沒有理由。加個道理,加個理由,已經有分別、有執著,已經不是真性。這個理很深,太深!

  佛這些話,對一般初學的人不說,愈說他愈迷惑,愈說他愈偏激,愈說他愈排斥。所以佛接引初機,完全講世間法。什麼叫世間法?恆順眾生的煩惱習氣,這他懂;隨順他的常識,他很容易接受,事實真相他沒法接受。這是我們要想在自己這一生當中,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你就不能不明白。你不明白,你永遠不能向上提升。要想向上提升,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沒有一樣放不下的。因為這個世間所有一切事物,「畢竟空,不可得」,你不放下,不放下你能得到嗎?什麼都得不到。你所得到的,佛講這是業,善業感善報,惡業感的是惡報。所以不但是六道,整個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統統是因果報應,這是佛家講的不離因果。

  真正佛法有沒有說什麼?真正佛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那是真的。凡是能夠說得出、做出樣子給你看的,都叫方便,都不是真實。所以從方便裡面,你要悟入真實。真實說不出來,真實表現不出來,你自己要去悟。什麼時候能悟?你放下多少,你就能悟出多少。放不下就是有障礙。

  今天世界這樣的混亂,人過得這麼苦,原因在哪裡?就是執著。誰執著?我自己執著,你就不要去以為別人,是我自己執著。我跟這個好,跟那個不好;這樁事情我認為對的,那個我認為不對的,實在講,沒有對與不對,一口氣不來,什麼都沒有。你只要能放下,你才能真正把事情看得清楚。你只要有一點點執著,你的眼睛就被障礙住了,你怎麼會看清楚?所以對於理講得最透徹,對於事講得最圓融,《大方廣佛華嚴經》,真正是清涼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大乘經,佛說末法時期要講大乘。小乘是封閉社會裡面,大家都歡迎。像從前專制時代,人民老死不相往來,也沒有資訊,交通不便,你一生當中,生活范圍很小,小乘心量小。今天要修學大乘,為什麼?資訊發達,交通便捷,全世界發生事情,點點滴滴立刻就曉得了。所以今天一定要把心量拓開,要包容。

  所有事情做不好,你就想想,歸根結柢還是執著。我們求佛菩薩的感應,佛菩薩有沒有感應?有,為什麼求不到?執著求不到,執著把你的感應障礙住;你不執著,這個感應就通了。就像鬼住在身上一樣,他想不想出去?他想出去。他想出去,你一緊張,他出不去,就這個道理。我們的執著就是緊張,一執著,跟佛菩薩那個通路就阻塞了,對外出不去,放下執著就通了,才感應道交。頭一關太難太難,這一關打破不容易。

  所以在六道裡面的事情,十法界裡面的事情,總不離因果報應。這就是說明佛教人,看根性,所謂根性劣的(根性哪有什麼利鈍,沒有,都是一樣的,就是迷得重,迷得輕),迷得重的人,佛說根性鈍,佛對這些人說法有善巧方便,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順著他,慢慢幫助。

  佛度眾生不是急在一時,這個事情急不來的,什麼人都幫不上忙,這他自己的事情。佛菩薩再慈悲也沒有辦法幫助你開悟,沒有辦法幫助你放下,只有在旁邊慢慢勸,不是勸一生,是生生世世。一個人真正在這一生看破放下,像惠能一樣放下了,過去世不知道經多少劫佛菩薩勸導,你看到的是他今天真放下。我們沒有成熟,還得慢慢來,總得還有生死輪回,還不知道要搞多少次,哪有那麼簡單的!一聽,一下就覺悟,一下就放下,根利,那是無量劫薰修,這次一接觸,豁然大悟,徹底放下,那就不容易。

  真正放下了,那就是古人講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兩句話是佛菩薩的境界,是真正徹底覺悟人所說的,普通人說不出來。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說老實話,無事,你不要以為他有事,他無事。所以他的事,沒有一樣不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行善,隨你行善;眾生作惡,隨你造惡,你有六道輪回果報,他沒有,這個重要。

  所以度是度自己,不是度別人。你要是能度別人的話,那我們就不要修行,佛都把我們度去了,不是,是度自己。我們要學佛菩薩才能度自己,這叫得度。佛菩薩在世間示現,不辭辛勞教化眾生,是度自己,是在境界裡面歷事煉心,完全成就自己。就是把自己那個妄想分別執著磨得干干淨淨,磨得一絲毫都沒有,你圓滿成佛。所以在這個世間,圓滿佛,有;分證佛,分證佛是法身大士,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法身大士表演給我們看,也是他自己真正在修行。要在事上、事裡面,最殊勝的原則,在人事裡頭磨得干干淨淨,然後其他的自然環境跟九法界眾生就容易了。

  最難的這一關是我們眼前這個執著,這一關是最難的,這是最粗、最重的煩惱(這個粗是粗細的粗),最粗、最重的煩惱在執著,這是頭一關。這一關磨掉了,證阿羅漢果,就是再不執著了。第二關就是不分別,一切不分別了,那你就是菩薩。最後學不起心、不動念,那就是法身大士,我們一般講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還是有等級,佛是不起心、不動念,那個不起心、不動念有差別,所以《華嚴經》上講四十一個階級,這個是磨平之後,圓滿了,圓滿成佛了。圓滿成就之後,普度眾生,還是照樣做,還是從《弟子規》做起,那是什麼?那就很自然,那連做作的痕跡都看不出來,可是他統統都做到了,照這個做。

  《弟子規》裡頭雖然講了十幾句,每一句裡頭都無量義,深廣無際。你不能把它看得太淺顯,就這三百六十句裡頭,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統統包在裡頭,你就曉得這個妙,深妙。《華嚴經》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法便是一切法,華嚴境界。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共一集)  2005/9/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0-019-0002 

 

上一篇:淨空法師: 不作國賊、不謗國主、不漏國稅、不犯國制
下一篇:淨空法師:沒有種因,老了苦不堪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