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站在眾生立場來論,臨終的人念佛,若沒死,就成為平生的人念佛;平生的人,若無常一到,平生的人念佛就成為臨終的人念佛。對我們凡夫眾生很虛幻的世間、很無常的生命,時時都是臨終時,日日都是臨終日。若帶入無常觀,確實我們都有可能是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因為世尊在經上跟我們講:“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沒來,便是過了一生。在這麼短暫的人命之中,念南無阿彌陀佛,現在是平生或臨終?現在若是平生,這口氣沒來就是臨終啊。
所以平生與臨終是,有念佛、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內涵,就不論在平生或臨終;若沒有念佛、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內涵,不論是平生或臨終都沒有意義。若沒遇到佛號、沒念佛,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壽命縱然能活到百歲,壽終之後又繼續沉淪在六道輪回受苦,又有何用呢?長命百歲有什麼用啊。所以生命的意義在念佛的當下,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生命最有價值、最有意義,不是嗎?
所以法藏菩薩誓言第十八願,用名號對眾生絕對的救度,既然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得遇佛號的法緣千差萬別,所以才會誓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絕對的救度,平生念佛,平生救度,臨終念佛,臨終救度。確實第十八願是包括平生與臨終的念佛。
那麼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我們這個色身肉體去。若色身肉體去的,往生一事,等待色身捨掉,這樣說得通啊。但是往生是我們凡夫的意識契合佛的願心,法性相應,生佛一體,何必等待這個色身捨報?既然不用等待色身捨報,往生可以平生決定。
一個有智慧的人,是要現在就對往生一事了辦呢?還是要千等萬等,等到臨終才往生決定?當然現在就趕緊了辦。聽聞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聖號,這才是一位有遠見的人。因為對未來不可知,無法把握;現在可以把握,當然把握。要把握不可把握的未來,這樣哪有聰明?這樣哪有智慧?這樣哪有遠見?
所以我們念佛的行者,在平常就要精進用功,聽經聞法、念佛拜佛。聖道門的行者認真誦經、持咒、朝山、拜忏、布施、放生、修諸功德,將所修的一切功德,通通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心只有向一個地方——西方佛國,心只有依靠阿彌陀佛,所修點點滴滴的功德,無非都是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不論是念佛的行者,或者修諸功德的行者,在臨終之時,都可以蒙受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往生西方,證悟菩提。
下面舉出《執持鈔》的一段開示,讓我們明了,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在平生當下決定。
【《執持鈔》言:“名號謂之正定業者,若持佛之不思議力,往生之業即決定故也。若雖稱念彌陀之名號願力,往生猶不定者,則不可名正定業也。我等既已持念本願之名號,則應歡喜往生之業已經成辦。是故臨終雖不再稱名號,亦得往生,事乃當然。一切眾生,過去業因,互不相同;而且死緣無量:有患病而死,有刀傷而死,有沒頂而死,有火燒而死,乃至睡死、醉死,此皆是宿世業因,無可逃避。至此境地,除興起妄心之外,以凡夫習性,又何能起稱念名號之正念?何能有往生淨土之願心乎?故若不隨順平生業成之誓願,往生之望則落空。”此誠為鼓勵平生業成之良言也。】
這段《執持鈔》所說的話,是在鼓勵我們念佛的人,在平生了辦往生大事。我們在平生,若將生死這件事了辦了,將往生這件事了辦了,那麼我們的心,因為沒有生死的顧慮,就會很踏實稱念六字洪名,而且也會很歡喜稱念六字洪名,也會很感恩稱念六字洪名。這種歡喜、感恩、踏實的念佛,就是一心念佛,就是沒有懷疑的念佛,這樣念佛的心和阿彌陀佛發願要救眾生的願心,是相應、是相契,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名號謂之正定業者,若持佛之不思議力,往生之業即決定故也”,這段話在說,這句佛號就是正定業。《執持鈔》這段話,是根據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疏文所開示的。《觀經四帖疏》正定業之文,善導大師開示: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業,順彼佛願故。】
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在行住坐臥之中,不問任何的時間、任何的地點,只要念念不捨,是名正定之業,一念一念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是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稱念。為什麼每一念的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可以使稱念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順彼佛願故,順阿彌陀佛的佛願。因為阿彌陀佛的佛願就是,選取名號要來救度我們眾生回歸西方佛國。阿彌陀佛叫我們念佛,我們就念佛,這樣就是順阿彌陀佛的佛願;阿彌陀佛叫我們往生西方,我們就往生西方,這樣就是順阿彌陀佛的佛心。順阿彌陀佛的佛願,順阿彌陀佛的佛心,就是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每一念的念佛,都是往生決定的修行。
如果現在當下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沒決定,在臨命終同樣也是往生沒決定,因為臨命終的念佛,跟現在的念佛,臨命終的念佛是現在念佛延續下去啊。那這句佛號,如果可以使臨命終的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麼不能使平生之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既然在臨命終念這句佛號,阿彌陀佛會現前接引,那麼平生的人念佛,就是他還沒到臨終啊!將臨終的人時間往前推,就是平生之人。臨終之人念佛,阿彌陀佛會現前接引,平生之人念佛阿彌陀佛哪有不光明普攝接引的道理?只是說我們現在在平生,這個肉體還沒捨報,還有世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證悟阿鞞跋致的時間還沒到,但是往生已經決定了。
信願經常舉世間法的比喻,讓大家比較能夠了解名號的本願真實道理。世間法,譬如說參加職業考試,職業考試,要參加郵政特考,考上之後就可以到郵局上班。郵政特考,考完之後發榜了,在榜單看到自己已經考中了,榜上有名,但不是今天發榜之後,明天馬上就前往郵局上班就任。不是啊!還要經過一段時間,一個月後、兩個月後,甚至三個月後、半年後,等某一個郵局有欠缺員工,然後才就任去上班。這個考上郵政特考的人,他看到榜單有名,就很高興,因為已經考上郵政特考了,可以到郵局上班了,做公務人員是金飯碗,不用煩惱沒有工作。可是人還在家,還沒去郵局上班,內心就很高興了,就是考上郵政特考,可以到郵局去上班這件事已經決定了,但是還沒到郵局去上班,還沒就任啊。等待一段時間過後,一個月後、兩個月後,可以到郵局去上班。
我們就是現在對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事,透過了聽聞本願道理,稱念六字果號,信行具足,往生決定。雖然我們還在娑婆人間,還沒到西方佛國,但是往生決定,內心就非常歡喜,所以世尊才會在《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開示:“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是來自“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的一念就決定的。
印光大師在《文鈔》說:“身雖在娑婆,心已登極樂。”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稱念六字洪名,只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雖然身在娑婆,已經不是娑婆的久客了,雖然還沒有往生西方,但已經是西方的嘉賓了。在《文鈔》之中,印光大師這類的開示,一而再、再而三重復的開示,印光大師體解到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所以教導我們眾生,一生老實念佛,莫換題目。
善導大師、印光大師,這些了不起的祖師,都是佛菩薩來示現,非是一般的凡夫。佛菩薩示現的祖師大德,有智慧、有道德、有修持、有證悟,甚至有神通,只是我們凡夫不知道而已。印光大師在《文鈔》的開示,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開示,法然上人在《文鈔》的開示,都可以令我們眾生,看到祖師的開示,對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生起信心。有了信心,當然就會流露出稱名之行。
因為聽聞南無阿彌陀佛,稱念六字果號的當下,往生之業就已經決定,所以名號才叫做正定業。
“如果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願力,往生猶不定者,則不可名正定業也。”若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這件事都還沒決定,這句佛號就不能說是正定業。可是這句佛號是正定之業,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開示啊。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一位了不起的祖師,絕對不會跟我們講錯。是眾生有可能誤會,祖師不可能講錯。
“我等既已持念本願之名號,則應歡喜往生之業已經成辦。”我們現在持念本願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照理說,應該要歡喜往生之業已經成辦了,可是很多念佛的人,一邊念佛一邊擔心,一邊念佛一邊顧慮,一邊念佛一邊操煩,不知道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份擔心的心,只要一問,老實回答,便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是故臨終雖不再稱名號,亦得往生,事乃當然。”這段話,《執持鈔》講得真好。平生往生都已經決定了,臨終不再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也可以往生,這件事情是當然的。已經考上郵政特考了,不用再讀書,也是可以到郵局去上班,因為考上了,榜上有名。念南無阿彌陀佛,平生就往生決定了,臨終不再念佛,阿彌陀佛就不現前接引嗎?不會!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一現前,這個念佛的行者,一定是非常的歡喜。見佛自然會起正念。會有見佛不歡喜的道理嗎?不可能啊!因為一生學佛、念佛,就是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在臨命終看到佛菩薩現前,豈有不歡喜的道理?一生修行就是為了要往生做佛,現在佛現前了,正是要滿足一生修學佛法的心願,正是要滿足一生念佛的希望,當然是一定歡喜的。
“一切眾生過去業因,互不相同,而且死緣無量,有患病而死、有刀傷而死、有沒頂而死、有火燒而死,乃至睡死、醉死,此皆是宿世業因,無可逃避。”確實是如此,每一個人出生在人世間,在將來捨報時,死緣不定。雖然死緣不定,但是往生一定。有的人被火燒死,有的人地震房子倒下來壓死,有的人被水淹死,有的人坐飛機空中爆炸而死,有的人睡死,甚至有的人醉死,這都是宿世的業因。
“至此境地,除了興起妄心之外,以凡夫習性,又何能起稱念名號之正念?”這段話講得太好了。凡夫在臨命終時,苦惱無量。不要說橫禍而死的,說大多數的人是病死的,在臨命終,很多都病的無法念佛,甚至老人癡呆,甚至植物人,甚至半身不遂,意識昏昏迷迷的一大堆。“臨命終時意識昏昧,眼不能見、耳不能聞”,在《地藏經》世尊的開示。所以這時候,若要求凡夫一定要有起稱念名號的正念,阿彌陀佛才會現前,那麼阿彌陀佛哪有慈悲呢?可是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贊佛偈念完後,稱念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西方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當然不會對眾生做很嚴苛的要求。眾生平生念佛,便可以在臨終時受到阿彌陀佛現前接引。每個人過去生所造的業因不同,所以在臨終的死緣就不同。阿彌陀佛正是為了要讓臨終的行者有正念,所以誓言臨終接引。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就是對一個生命即將要流失的苦難眾生,現前威神加持,令心不亂。所以在臨終是因為佛菩薩現前,所以才有了正念,才心不顛倒、才意不凌亂、才正念現前。佛菩薩來了,威神光明加持,還會沒有正念嗎?
所以平生比臨終還要緊,平生你自己能作主都不作主了,要等待不一定能作主的臨終,這樣哪有智慧啊?將自己生死的解脫寄托在未來,這樣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平生就造殺人放火的人,臨終他沒殺人放火,他死後要墮落三途地獄,受苦受難。造惡造罪都尚且決定在平生了,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怎麼不是決定在平生?一個殺人放火的人,他臨終沒殺人放火、沒念佛,死後神識墮三途地獄受苦受難,那麼他受三途地獄的種種苦報,是決定在他平生殺人放火造作惡因啊。造作惡因是煩惱心起現行,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是菩提心,那平生念佛,怎麼會不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會啊!道理就是如此。
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就更安心,平生好好精進用功稱念,這樣就是一個真正的淨業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