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強調安分?因為安住在當前的因緣跟本分,人的境界才能提上去;也唯有他境界提上去,他才能再扛更重的責任。假如他在這個因緣當中,念頭、心思都是在其它的事情上,他當下都搞不清楚自己的本分是什麼,怎麼把這個因緣經營好?往往前面的因緣所學到的這些處事智慧跟歷練,才能讓我們接後面的緣。
剛好,我是十年前在學校教書,我假如沒有那三年左右的教學經驗,我就不可能跟家長溝通兒童教育,是吧?可是假如那三年我沒有全神貫注在教學的任務,我就不可能積累那些經驗。什麼時候是學習?就在本分當中,身體去體悟、去力行。假如我在自己帶這些學生的時候,還是很強調我要多看些經,那就是執著。當下這些孩子很需要我,我要全神貫注陪伴他們。我沒有叫大家不讀經哦,是什麼?是相對讀經的時間少,力行本分的時間多一點。那很重要啊,行中有解,在盡這個本分的時候,常常觀照我這麼做、我這麼想跟經典相不相應,行中有解,解行相應。而當我回到家有時間讀經的時候,解中有什麼?行,我在讀經、在聽經的時候,時時都想,怎麼落實在我的工作、我的教學、我的處事待人接物之中。
包含當時候我要到澳洲去學習,那個規定是不能中途進去的,假如那個時候我執著了,“好,那我就先請假走了”,我就沒有把我那個畢業班帶完,那是我的責任。反而帶完了,有朋友幫我去把這個緣成就了。剛好又遇到盧叔叔。請問大家,當時候我假如我沒帶完班就去了,後面這些緣會出來嗎?可能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安分心相當關鍵,“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這是太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