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
為什麼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有太多的人就說:無情物能成佛嗎?這個就是卡在自己的能所的觀念。
當我們的心迷了的時候,我們很清楚的,能緣的心、所緣的境界是歷歷清楚的,這個是桌子、這個是經本、這個是牆壁、這個是燈光、這個是佛像、這個是鳳梨、這個是飲料、這個是袈裟、這個是冷氣。當我們活著的時候,迷了的時候,我們對外面的相安立一個名詞,堅固的執著這個名相是實在的,我們的生命就完全被限制住,限制住在某一種觀念裡面。
好了!我們現在慢慢了解,桌子,桌子空;花,花空;佛像,佛像空;牆壁,牆壁空,慢慢了解了這一念的,所有的法性;外面的相叫做法性,本來就空;而我們的眾生,內在裡面叫做覺性,也是空,不可得,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執著,我執、法執、空執,統統不存在;當我們除掉我執、法執、空執的時候,會發現內空跟外空是平等的,相的法性本空,覺性也空,內空、外空、第一義大空,沒有所謂內空,沒有所謂外空,沒有所謂法性空,沒有所謂覺性空,這個時候融入第一義大空,絕對的空,這個時候,叫做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是因為這個修行人開悟、大悟了,就像如佛一般,那麼所有的外在的世界其實不存在,不存在,它只是緣起,它只是緣起,只是如幻,只是緣起,只是如幻,他的心境改變的時候,這些所有的相都不能動搖到如來。所以說:情跟無情,同圓種智。
而不是說:那一棵樹或者一顆石頭可以成佛;而不是說那個桌子可以成佛,是成佛以後,那個成佛的聖人裡外平等,山河大地;你聽過一句話嗎?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就是叫做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若人識得心,如果你能夠了解真如本性,沒有山河大地,山河大地盡不可得。
……
所以,當一個大悟的人,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有山河大地,心性融入一切的時候,就是那一句: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簡單講:所有的法界都是我們的真如自性,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個宇宙離不開地水火風空見識,地水火風空見識,因為業力的不同,所感召的色身不一樣,其實是同一個本體。
同一個本體,今天你所看到的,種種的大象、獅子、餓鬼、天人,這個就是因為能量轉換了,真如的本性的能量轉換了,由惡業卡住了,跳脫不出來。所以當一個證悟到究竟的時候,我們就會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諸法,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器世間,你照見法界空,那麼就是器世間不可得;器世間不可得,銷融的時候就消歸自性,念念消歸自性。所以知道萬法同是心性所顯現、影現出來的,沒有實體可得。記得!見相二分沒有實體可得,都是自體分。
慧律法師又講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怎麼解呢?很簡單。若大悟,當一個人大徹悟的時候,心境本一如,就是內四大跟外四大平等,心跟境還是平等。什麼叫做內四大,站在相上來講是平等的,當一個人成佛的時候,他可以把這個外面的境界,如同涵蓋到自己清淨的自性一樣。
所以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因為這個人成佛,能夠轉識成智,能夠轉境為心,所以心境一如,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這個成就無上菩提的人,才能這樣講。就是說:我成佛了,外面的山河大地、這些樹木,都是我清淨心所影現出來的,所以它們也不離開我的佛性。是作如是解,而不是說樹木可以成佛。是因為有情的眾生成佛,能夠轉外面的物質世界為自己的清淨心性所包容。所以,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因為我們大徹大悟,轉有情的識變成大智,而這個大智,等同虛空,這個虛空就包容情跟無情,這樣叫做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內四大跟外四大其實是平等一如的。所以,我們內跟外,是眾生在分的,就佛來講,大地的眾生,包括山河大地、草木、一草一木,佛陀都不忍心去傷害它,佛陀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地去傷害這個草木的,因為他知道,外四大是清淨心所影現出來的世界,也是包容在他心境裡面,動一個嗔恨心的念頭去把那棵樹砍掉,也會傷害自己的清淨心。
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問:‘情與無情’以何種因緣‘同圓種智’?
答:此圓教之主張,謂色法與心法,正報與依報,此四者無非是一佛之色、心、正、依(色法包含有情和無情,依報只有無情),並無差別,是謂‘中道佛性’。若起差別,是情迷故,有一成就 ,余均成就。如人身皮肉有知覺,爪發無知覺,然皮肉爪發總為一個人體,一個人得到官,或是得到罪,乃指一全人而言。並不能分此官罪是指皮肉,而不指爪發,同圓種智之義,大抵如此。應知萬法唯心,有心無境,空色不二,心境圓融,斯問題則迎刃而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