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證嚴上人提倡遠離奢華回歸樸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證嚴法師眼見全球追求金錢游戲,一味朝著奢華一端傾斜,勢必引起風暴,未雨綢缪提出“清貧致福”的觀念。她所說的“清貧”不是貧窮,而是“回歸樸實”,提倡遠離奢華,重視心靈的富足。

然而,全球經濟海嘯,貧窮、失業的一端愈來愈多,單單台灣失業人數逾五十萬人,講“清貧”容易引起誤解。證嚴法師再提出“清平致富”。“清平”是以清淡平安的心靈,修心安分、勤儉務實。面對生活用清淨的心、多造福。“平”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富”是心中有愛,克制自己的欲,提升心靈的富足。佛法強調“觀機逗教”,就是面對不同“根機”與“時機”,提出對治教法。

然而,面對失業、待業者要如何度過全球性經濟風暴,要如何“清平致富”?唯有“安忍”於此時,才能“安住”於斯。“安忍”是佛教布施、持戒、安耐、精進、般若、禅定等六度中的第三度,意為安於忍辱。“六度相攝”指的是行布施時,同時攝屬持戒、安忍、精進、般若、禅定。好比一塊六個切面的金剛鑽,任何一道光線射入一面,其他五面也會呈現出耀眼的光芒。安忍的“忍”有三層的意義:“刃於心”是第一層意義,面對無可逆轉的失業、生活的困頓,要“忍耐”。其次是“認識”,認識原因、認識條件,知道自己缺失,從失敗中改正或重新學習、重新調整。忍的第三層意義為“安住”,也就是不動心。在忍耐、認識之後,面對橫逆才能安住。

不論是“清貧致福”或“清平致富”,在M型社會的兩端都能受用。因為“清貧致福”讓講究奢華風的一端,朝儉樸的中央靠攏;“清平致富”則是對於M型社會另一端,降低物欲,安頓心靈,回歸中央。二者都是強調安住於“簡約的生活”,以“簡單的飲食、簡樸的衣著、簡潔居家環境和簡便交通工具”來生活。

證嚴法師的觀機逗教的靈活性,可見一斑。
 

上一篇:關於法名
下一篇:蔡禮旭:幸福的感覺何處找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