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觀照居士: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淨慧法師提出的“家庭是道場”與六祖慧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當今佛教事業構建“人間佛教”的指導思想。­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人們普遍所擁有的,也是現實社會人們產生煩惱的場所之一,所以,把家庭作為修學佛法的道場,是減少煩惱契機契理之處。經雲“煩惱即菩提”,在能夠大量產生煩惱的家庭生活中來歷練自己,來運用佛法指導家庭生活,正是化煩惱為菩提的優良道場。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各不相同的,生活給人的逆順窮通也是千變萬化的,對境練心,生活當中我們是否被外境牽引?是否能夠駕御生活?是否可以利用佛法去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這一切都是在完成我們應做的“佛事”,“佛事”即佛教事業。如果我們被生活搞得疲於奔命,那麼,你就沒有在做“佛事”;如果我們以佛法的智慧改善我們生活的質量,進而使生活沐浴法喜,那麼,你就在完成著“佛事”。淨慧法師接著為我們如何做好家庭、生活的佛事指出最佳契入點,“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這十四個字就是處理好家庭、生活中各類關系的法寶,也是佛教徒改善家庭、生活的座右銘,家庭、生活成員間、同事間,要心存慈悲、感恩心,遇事以促進和睦為前提、以柔軟調和為根本、以達到和諧為目的;忍辱與包容是生活美滿的集中體現,家庭、生活中的磕碰、矛盾在所難免,忍得下,容得下,磕碰就不會成為攔路虎;矛盾就不會被人為被激化。陽光總是燦爛的,我們是撥雲見日?還是愁雲密布?就看我們忍辱與包容的功夫了。 ­
寺院是弘法利生的地方,我們的身體產生的語言造作一樣可以用來弘法利生,修學佛法我們以弘法利生為家務,那麼,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座金碧輝煌、普度眾生的“寺院”。佛像需要我們去莊嚴,莊嚴我們的心靈,挖掘我們本具的佛性,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所以我們當修正我們的身心。心生煩惱,聽音樂如噪音,心清淨,聽噪音似音樂,生活處處是道場,何必深山苦修?所謂“大隱隱於市”。以一顆清淨無為之心去傾聽生活當中一切聲響,演繹的盡如晨鐘暮鼓,一樣催人奮進修學,就是在傾聽自己一呼一吸之中,也能體會出生命無常的梵唱。 ­
我亦凡夫,心懷清淨,處處是道場,清淨心吟唱的永遠是梵音袅袅;心懷污濁,無處為道場,污濁心湧蕩的永遠是無名重重。
|
|
|
|
|
|
上一篇:臨近春節,我們要不要給去世的親人燒紙
下一篇:淨界法師:追求安樂人之常情 今生後世要當兼顧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