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和諧的人際關系~辜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和諧的人際關系 辜隱

生:這幾年,我在工作上表現很傑出,
但是和同事關系卻很不好,要怎麼改善?

師: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生:或許是別人嫉妒吧!
不過,屬下很怕我,可能是我要求很嚴格吧!

師:你有沒有設法緩和這種緊張的關系?

生:好像很難,當我一工作,就像賽跑一樣,只顧往前沖刺,
忽略其他人的感受。

師:你有沒有試著自我改善?

生:我曾經參加過一些禅修活動,當時覺得內心很平靜、很和諧,
但是一回到工作岡位,又故態復萌了!

師:也就是說,你的覺照力沒有延伸到工作時段!

生:怎樣才能作到這點。

師:分兩方面,一方面用漸進的方式,
將覺知逐漸延伸到生活中,
如先在走路時發展覺知,進一步在洗臉、洗手、開門、
關門這些動作中發展覺知,然後在聽別人發表談話,
或聽新聞時,保持覺知,
到後來,在思考中、談話中也能保持覺知。
另一方面,學習在生活、工作的空檔,
隨時回到覺知,剛開始需要特意去作,
常常作意回到覺知,習慣成自然,覺知就可以逐漸成片。
這是由靜到動、動中有靜的動態禅修。

生:這樣就能改善人際關系了嗎?

師:禅修只是功夫,心態的改變才是關鍵,
在覺知的當下生起智慧和慈悲,人際關系才會和諧。

生:在禅修營中,比較少提到智慧和慈悲,
總覺得這些多是理論,很難下手,智慧和慈悲怎麼修?

師:
平常就要觀察體驗,
用寬廣的視野看待與工作相關的人、事、物,
尤其多體會對方的感受,看到對方的困難和痛苦,生起悲心,
看到對方的平安和喜樂,則生起隨喜心,
這樣內心就容易和諧、平衡、柔軟,這就是智慧和慈悲。

生:可不可以說得具體一些?

師:
譬如說:工作時,不只是要沖業績,
還要分出一些注意力覺知整個工作環境、工作團隊的狀況,
如果工作環境、工作團隊不諧調,
個人業績只能凸顯個人成就,
反而可能造成別人的壓力和不安,
這樣就有失慈悲和智慧。

生:難道“成就”不是最重要的嗎?

師:世俗的“成就”,帶來自我價值感、榮耀、財富、地位,
但這些都是無常、無我、因緣所生的。
當中隱藏著患得患失的憂懼、
失去之後的不甘,不是內在的平安、喜樂。

生:原來這就是我內心不安的原因,為了維持既有的成就,
必須不斷地努力、一刻也不能松懈,就會緊張、對立。

師:透視“成就”是有局限性的,
不是一切,也不是生命的全部。
良好的關系、內心的慈悲、智慧才是生命中可貴的品質。

生:原來如此,難道這就是我的障礙。

師:
不只如此,追求“成就”背後的“自我”才是問題的根源。
透視自我只是假名,
我充沛的活力、清晰的頭腦、能力卓越、不凡的機運,
這些其實只是因緣所生法,
屬於大自然、法界,不屬於我,
將成就分享眾生。這就是智慧、慈悲、平安和喜樂。

生:發展覺照、智慧、慈悲,
改變心態才能找到內心的平安和人際的和諧。


正覺之音

 

上一篇:正法的贈禮
下一篇:印光大師:如何擺脫YIN欲習氣的束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