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惠空法師:念出覺照下的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念出覺照下的佛
我們今天來談兩個關於念佛上的問題:第一、念佛時有沒有知覺(覺照力)?它又是從何而來的?第二、這個覺照力究竟應放在什麼地方?這些思考的角度是很值得大家去揣摩的!
我們不妨藉此因緣來做一番自我檢視──到底我們在念佛當下,「知覺」是你本來就有的?還是你念時才有?或是本來有的也是念出來的?──這稱為「料簡」:
1念有
2本有
3念有本有
4非念非本
基本上,這是深淺的不同,但說法都可以成立,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你對佛法的體驗和徹悟的淺深。那麼哪一個最深呢?應屬「非念非本」,這已離事相;而前三個則都還在事相上。例如「念」出來才有的,那是平常太迷糊了,須要透過念力才能覺照,這是一般平常意識昏昧的狀態!那覺照力平常就沒有嗎?有!只是你未覺察到而已,一般按照常理來推論都是站在本來就有的立場。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你們正聽我講課,算不算覺照力?算!但是時時刻刻都能凝聚意識嗎?不能!以此類推,念佛也是一樣,有念無念覺照力都存在著,只是強弱的不同。但覺照力可不可能愈念愈強?可能!既然可以愈念愈強,因此覺照力有一部分是本來就有的,有一部分是慢慢因為念佛而念出來的,所以說覺照力是慢慢顯發出來的。如果從「非念非不念」的觀點來談,那是更深的層次,我們暫且只簡單的探討到此。
前所談到「覺照力從那裡來?」可以說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接著要請大家再用點心思琢磨,這個覺照力應用力於何處?覺照下的佛號又是什麼?試問自己,念佛時每個念頭當下,有沒有生、住、異、滅的過程?既然有這四種階段,這覺照力就有可能在「生」處、也有可能在「住」處、「異」處、「滅」處。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時,你可能是在生起那一剎那才注意到,另一種可能是「南無阿彌陀佛」你都能觀照到;換句話說,問題的核心是你的覺照力,放在佛號的那一點上面!因為你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起,這句佛號就在你整個內心中像慢動作一樣,漸次地緩緩移動,然而如果我們缺乏警覺性,往往一下就溜走,想抓也不抓不到,所以,念一句佛號,重要的是要保持這份覺照力。
再說,這覺照力點在那兒呢?從佛號上來談,它是比較偏重於事相的。在念佛的當下,手、腳之間的感受,暫且先擱一邊,單從這句佛號來分析,有的人是聽聲音(聲塵),或以反聞自性的種種善巧方法,其實這都是用耳朵來聽聲音,都不離開耳根的作用。有時當你觀照力在耳根上面時,你將眼睛閉起來,心裡正默念著佛號,倘若你執著那個心的聲音(聲相),你就會把所念的塵相誤認為我們的意識,而未能察覺到能念的意識。另外有一種觀法,當我們的正念「阿」字時,在還未念「阿」字,就已看到那個念頭,這種在動念之前起的觀法,是在找回心的源頭;而還有一種觀法是在念的當下,用心、專心、用力地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觀「能念的意識」,與前面觀「所念的法塵」用法各有差異。所以從念一句佛號,類推分析起來有許多角度,著力點也不同,比如像一口氣十念、參念阿彌陀佛是誰....各個切入要點都不一樣,而所入的禅定也就不同。
每一個方法、每一個著力點,皆有其不同的理路,然從事相上分析,正念一句佛號,並非易事。總之,「念佛」之核心,盡是只管專注於「念」上,而非聽其音聲,將此注意力放在念佛號之「念」頭上,這才是我們心的真正源頭。
|
|
|
|
|
|
上一篇:門智法師:生姜 紅糖 驅寒法
下一篇:佛不攀援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